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争”无所不在,在求职公寓里要争,在人头攒动的招聘会上更要争“社会就是这么残酷”
前面排着二三十人,王桂桂咬咬牙,在求职信息登记表上的期待薪水一栏里写下“1500元”,几个月前刚来上海时,她填写这一栏时还会很自信地写上“3000元”。
让王桂桂如临大敌的是一场招聘普通文员的面试。她偷眼看到,紧挨着她的一位漂亮女生,在同一栏里写着“800~1000元”。
“我要的薪水是我能在上海生活下去最基本的费用,你填这么低,就算能够竞争到这份工作,又有多大的作用?”王桂桂的困惑和伤心,似乎不仅仅为了自己。
这位来自安徽师范大学电子商务专业的大四学生,在上海已经“漂”了四个多月,从秋到冬,却一无所获。
王桂桂在上海的“家”,是一处大学生求职公寓。这套位于普陀区繁华地段“高尚社区”的公寓里,住着十几个和她处境类似的大学生。
在绿地的环抱中,白色外墙的公寓楼显得挺拔骄傲。而王桂桂她们在22层的“家”,和公寓楼华丽的外观格格不入——毛坯房,裸露的水泥地面,6个人挤在10平方米的小屋。对于每个月支付360元租金的王桂桂来说,这片公寓一万多元每平方米的市价,完全超出了她的想象力。
以前来上海旅游时,王桂桂曾经为上海的繁华而着迷。现在,每天奔波在去招聘会或去面试的路上,同样繁华热闹的上海,却让王桂桂觉得自己像只蚂蚁。
大城市曾经是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主阵地。国家人事部公布的数据表明,2005年北京、广州、上海、深圳4城市就接收了人事部抽查的15个省市10.9%的高校毕业生。而面对2007年495万人的高校毕业生大潮时,大城市的吸納能力也显得窘迫了,但漫溢的潮水并不那么容易退去。
为求职大学生提供临时落脚点的“求职公寓”正在中国的不少大城市蔓延。在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角落,一些人踌躇满志地来,一些人彷徨失措地等待,也有人选择离开。
“今年人太多了”
2006年10月的一天,王桂桂怯生生地拉着滚轮箱走进这个竣工不久的小区,在标着“243号”的楼牌前停了下来。电子大门敞开着,包着胶合板的电梯里不时走出一些装修工人。王桂桂观察了一会儿,拿出手机给同学打了个电话:“我在看房,10分钟后如果我没有给你打电话,你就打110。”
王桂桂敲开了22层一个房间的门,三居室的毛坯房,几个女孩子在阳台上晒太阳,陈设与大学宿舍相差无几,厅里有电视、饮水机,架子床上有统一的格子床单和被子,厕所安装着简易马桶和热水器。这里住的全是女生,每月租金360元,王桂桂决定住下来。
一个月前王桂桂就来到上海,那时她很自信,计划尽快找一份月薪3000元的工作,在这个让她着迷的大都市待下来。“我觉得自己条件不错,就想来闯一闯。”
在学校她通过网络订了上海浦东东昌路附近一问地下室,一天住宿费18元。到了上海火车站,从地铁一号线转到二号线,再步行,找到这间地下室足足花了王桂桂一个半小时。这是什么样的房间呀,一大间放着8张床,白天也必须开灯,地上像浸了水般潮湿。
王桂桂很快发现这里极其不方便,上网只能到网吧,去各个人才市场、参加面试都很远,手机没有信号,由于怕漏接了面试通知电话,白天她只能待在外面。最让她难受的是,这里人比较杂,有的女孩经常带男朋友来,晚上也不走。
10多天后王桂桂觉得实在难以忍受。听说有专门的大学生求职公寓,她很小心地联系了几家,发现有的是男女混住在一套房子里。找到现在这家求职公寓,王桂桂便决定住下来。“走路五分钟到轻轨站,交通很方便。”
周末去人才市场,平时就在网上找招聘信息,发简历,等待并不算多的面试机会。四个月很快过去了,没有什么消息让王桂桂惊喜。她清秀的脸上带着一种恹恹的表情。
为了维持生活,王桂桂曾在麦当劳找到一份打扫卫生的临时工,负责打扫的大妈总是一脸怨愤地对她说:“我下岗好不容易找到份工作,你是大学生,怎么来抢我的工作?”
王桂桂觉得,她找不到工作的原因之一是自己的专业不好,课程都是东拼西凑的,“不过最主要的还是今年人太多了!”她说,自己不少同学也都跑到北京、广州去找工作,没听到什么好消息。
2003年,扩招后的第一批本科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人数就此成倍增长,从当年的212万,增加到2006年的413万,但就业岗位并没有增加,据资料显示,2006年大学生的需求量大幅下降,由2005年的214.1万个岗位下降至166.5万个,降幅达到两成。
王桂桂开始收拾行装准备回家。刚买不久的职业套装,她叠了又叠才放进旅行袋,又按了按确保平整。“实在待不下去了。”王桂桂垂着头说。
到处都得“争”
早上7点天还没有大亮,南京大学中文系大四学生项莉一骨碌坐了起来,看看枕边的手机,开始急急忙忙地穿衣服。这个10多平方米的房间摆着三张上下铺,一张桌子,剩下的地方仅容转身,床铺旁边散落着报纸,水泥地板上的红漆斑驳不堪。
越过杂乱的地面,卫生间正好有人,只能站在门口等,还好就三分钟。借着卫生间发白的灯光,项莉照了照镜子,发现自己眼睛有些肿。回到房间,有的室友正在起床,项莉拿出化妆包,仔细地给自己化了一个淡妆,对着镜子又照了照,整了整衣服才出门。这天上午9点,她要去参加一个行政助理的面试。
步行、地铁、再步行,整整一个半小时才赶到,已经有七八个人在等候了。项莉小心地与相邻的女孩子打招呼,对方却一脸漠然。项莉安静地等待着,半小时后轮到自己,面试人员只问了两个问题:你是上海人吗?有做这项工作的经验吗?三分种不到就出来了。
这是21岁女孩项莉最普通的一天,她回到位于徐家汇一栋老公房七楼的求职公寓。]30多平方的房子,四个套间被改造成两个6人间、一个8人间和一个2人间。项莉所住的是6人间的上铺,躺着手指可以触到屋顶。
“这里只是一个跳板,一个歇脚的地方。”房东总会对新来的大学生这样说。
原本预计两星期内就能顺利找到工作的项莉,在这个求职公寓已经住了两个月。“在上海找工作实在太难太累了,大家像是敌人一样,什么都要争抢。”
这套房子只有一个卫生间,刚来时,项莉几次开房门都发现厕所有人,20多分钟也没能轮到。室友小琴见她每次打开门又退回来,告诉她“你一定要争”。
住在这里久了,项莉也总结出一些生存法则,如果厕所里有人,一定要在厕所旁的客厅里等着,顺便瞄几眼电视。到了洗澡时间,一定要带着换洗衣服在客厅排号,速度一定要快,20分钟是大家默认的时间,到了11点半,房东就要关热水器。“争网线,争电脑,争上厕所, 争洗澡。如果你不争,别人一定不会想到你,能帮你的只有自己。”项莉这样总结。
项莉觉得,自己原本平和的心态在慢慢变化,因为“争”无所不在。不仅在求职公寓里要争,在人头攒动的招聘会上更要争,“社会就是这么残酷。”
“焦虑是常态,可能压力不仅来自找不到工作,还有生活在这座城市的焦虑。”项莉说,她曾在路上被小偷盯梢,包裹也丢掉,在马路上还差点被车撞。而旁边8人间里的一个女孩整天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常常自言自语,喜欢自吹自擂,作息和大家不同步,谁都不敢跟她讲话。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不久前的联合调查显示,57.9%的正在求职的受访者承认自己存在就业恐慌,大学生对自己的工作预期更加现实甚至悲观。在谈到离开校园时,他们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躁不安。
“我想生活在更大的城市”
位于普陀区中远两湾城的一问男生求职公寓里,王硕正围着被子看碟,床旁边散落着拖鞋、皮鞋和报纸,床上挂着一套西服。
这位来自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商务日语系的男生说,来到上海一个多月,发了数不清的简历,只收到三个面试通知,“现在没有事情做。”
“有一家日本企业真的太可惜了。”王硕一直念叨着。这家日本企业要招一名销售人员,对王硕基本满意,但是看了他的求职意向就不再考虑他了。王硕填的是翻译、销售、贸易、酒店等,而日本企业认为这是朝三暮四、不专一的表现。
王硕当时回答,写的宽泛些则机会更多些,老师说了要先就业再择业,现在就业形势就是这样的。“其实我说的都是大实话,这家日本企业不懂中国国情,认为我在狡辩。”王硕很遗憾。
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2006年12月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九成上海应届毕业生对求职分别患有“三无症”:无目标,无信心,无方法。抽样调查显示,在谈及“最大的就业困惑和担心”时,41%以上的学生认为“缺乏明确的求职目标和规划”,28%以上的学生认为“对自身缺乏信心,担心求职受挫”。
“我生在小城市,爷爷辈是农民,父亲来到了城里,我则想生活在更大的城市。”王硕说,高考不理想,只能进人郑州大学的二级学院,当时选择学商务日语就是想着这个专业可以在大城市找工作,前两年就业形势也还好。但现在这个专业在河南除了做导游基本用不上,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王硕的房门后面贴着一摞订餐电话,有盖浇饭、盒饭、水饺馄饨等等,价格在4到8元之间,也有一些炒菜价格在8元左右。王硕在求职公寓的生活成本是:住宿每月360元;吃饭一天10元,一月300元;去人才市场、面试的车费按一天10元算,一月至少要200元;加上电话费、日用品,每月1000元总是要花的,这还不算置办衣服等的费用。
大学生就像当年的中专生
“住在求职公寓里的,80%都是来自农村和中小城市的大学生。”求职公寓管理员王欢说。他2004年毕业于安徽一所大学,来上海找工作住过地下室,当过推销员。如今的工作他干得很带劲,来上海仅两年的王欢成了一个上海通,就算最偏僻的马路,他也会很快告诉你如何走,而且是最经济的,能乘公交车绝不让你乘地铁。
王歡供职的这家求职公寓是2006年9月刚刚办起来的,并没有在工商局注册。像全国各地的大多数求职公寓一样,这家公寓由租来的民房改造而成,其合法性一直难以界定,经常会有公安、居委会来查。
王欢对于“生存技巧”熟门熟路,在房源的选择上首先要交通方便,距离各大人才市场近,去面试单位要方便乘车;其次要选择高档新楼盘,求职学生会觉得小价钱住高档楼实惠;还要是空置率偏高的楼盘,由于此类房子并非自住多是投资,一般愿意签订长期租房合同;“更重要的是这类楼盘都是物业管理,不像老房子会有很多居委会老大妈来提意见。”
“我们本来是为中专生服务的,现在大量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我们才开办为他们服务的求职公寓。”这家求职公寓的负责人肖和说。肖和的身份是安徽大中专院校上海实习就业网的总经理,是安徽省宣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1998年派驻上海的。
肖和说,之所以会被派到上海,是因为1997年中专生就出现了找工作难的现象,当时他来到上海,主要负责安徽中专技校职高等在上海的就业服务,帮助收集信息、组织面试,学生到上海后还负责送到用人单位,安排住宿,甚至还帮统一发工资上保险。
而现在,大量期待在大城市落脚的大学生成了肖和的主顾。这家求职公寓在好几个小区都租有房子,因为租期长,所以租金相当便宜,一套毛坯房只要两三千元。而求职时间越来越长的大学生,甚至一些跳槽者,或者找到工作但负担不起高昂房租的人,让求职公寓总是热热闹闹。
肖和说,求职公寓在上海五六年前就有了,不过最近一两年增加很快,其他省市也开始增多。
“谁又能想到,仅仅八年时间,大学生就遇到和当年中专生一样的处境。”尽管“漂”在上海的大学生为求职公寓带来了好生意,但是肖和似乎并不太开心。
前面排着二三十人,王桂桂咬咬牙,在求职信息登记表上的期待薪水一栏里写下“1500元”,几个月前刚来上海时,她填写这一栏时还会很自信地写上“3000元”。
让王桂桂如临大敌的是一场招聘普通文员的面试。她偷眼看到,紧挨着她的一位漂亮女生,在同一栏里写着“800~1000元”。
“我要的薪水是我能在上海生活下去最基本的费用,你填这么低,就算能够竞争到这份工作,又有多大的作用?”王桂桂的困惑和伤心,似乎不仅仅为了自己。
这位来自安徽师范大学电子商务专业的大四学生,在上海已经“漂”了四个多月,从秋到冬,却一无所获。
王桂桂在上海的“家”,是一处大学生求职公寓。这套位于普陀区繁华地段“高尚社区”的公寓里,住着十几个和她处境类似的大学生。
在绿地的环抱中,白色外墙的公寓楼显得挺拔骄傲。而王桂桂她们在22层的“家”,和公寓楼华丽的外观格格不入——毛坯房,裸露的水泥地面,6个人挤在10平方米的小屋。对于每个月支付360元租金的王桂桂来说,这片公寓一万多元每平方米的市价,完全超出了她的想象力。
以前来上海旅游时,王桂桂曾经为上海的繁华而着迷。现在,每天奔波在去招聘会或去面试的路上,同样繁华热闹的上海,却让王桂桂觉得自己像只蚂蚁。
大城市曾经是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主阵地。国家人事部公布的数据表明,2005年北京、广州、上海、深圳4城市就接收了人事部抽查的15个省市10.9%的高校毕业生。而面对2007年495万人的高校毕业生大潮时,大城市的吸納能力也显得窘迫了,但漫溢的潮水并不那么容易退去。
为求职大学生提供临时落脚点的“求职公寓”正在中国的不少大城市蔓延。在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角落,一些人踌躇满志地来,一些人彷徨失措地等待,也有人选择离开。
“今年人太多了”
2006年10月的一天,王桂桂怯生生地拉着滚轮箱走进这个竣工不久的小区,在标着“243号”的楼牌前停了下来。电子大门敞开着,包着胶合板的电梯里不时走出一些装修工人。王桂桂观察了一会儿,拿出手机给同学打了个电话:“我在看房,10分钟后如果我没有给你打电话,你就打110。”
王桂桂敲开了22层一个房间的门,三居室的毛坯房,几个女孩子在阳台上晒太阳,陈设与大学宿舍相差无几,厅里有电视、饮水机,架子床上有统一的格子床单和被子,厕所安装着简易马桶和热水器。这里住的全是女生,每月租金360元,王桂桂决定住下来。
一个月前王桂桂就来到上海,那时她很自信,计划尽快找一份月薪3000元的工作,在这个让她着迷的大都市待下来。“我觉得自己条件不错,就想来闯一闯。”
在学校她通过网络订了上海浦东东昌路附近一问地下室,一天住宿费18元。到了上海火车站,从地铁一号线转到二号线,再步行,找到这间地下室足足花了王桂桂一个半小时。这是什么样的房间呀,一大间放着8张床,白天也必须开灯,地上像浸了水般潮湿。
王桂桂很快发现这里极其不方便,上网只能到网吧,去各个人才市场、参加面试都很远,手机没有信号,由于怕漏接了面试通知电话,白天她只能待在外面。最让她难受的是,这里人比较杂,有的女孩经常带男朋友来,晚上也不走。
10多天后王桂桂觉得实在难以忍受。听说有专门的大学生求职公寓,她很小心地联系了几家,发现有的是男女混住在一套房子里。找到现在这家求职公寓,王桂桂便决定住下来。“走路五分钟到轻轨站,交通很方便。”
周末去人才市场,平时就在网上找招聘信息,发简历,等待并不算多的面试机会。四个月很快过去了,没有什么消息让王桂桂惊喜。她清秀的脸上带着一种恹恹的表情。
为了维持生活,王桂桂曾在麦当劳找到一份打扫卫生的临时工,负责打扫的大妈总是一脸怨愤地对她说:“我下岗好不容易找到份工作,你是大学生,怎么来抢我的工作?”
王桂桂觉得,她找不到工作的原因之一是自己的专业不好,课程都是东拼西凑的,“不过最主要的还是今年人太多了!”她说,自己不少同学也都跑到北京、广州去找工作,没听到什么好消息。
2003年,扩招后的第一批本科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人数就此成倍增长,从当年的212万,增加到2006年的413万,但就业岗位并没有增加,据资料显示,2006年大学生的需求量大幅下降,由2005年的214.1万个岗位下降至166.5万个,降幅达到两成。
王桂桂开始收拾行装准备回家。刚买不久的职业套装,她叠了又叠才放进旅行袋,又按了按确保平整。“实在待不下去了。”王桂桂垂着头说。
到处都得“争”
早上7点天还没有大亮,南京大学中文系大四学生项莉一骨碌坐了起来,看看枕边的手机,开始急急忙忙地穿衣服。这个10多平方米的房间摆着三张上下铺,一张桌子,剩下的地方仅容转身,床铺旁边散落着报纸,水泥地板上的红漆斑驳不堪。
越过杂乱的地面,卫生间正好有人,只能站在门口等,还好就三分钟。借着卫生间发白的灯光,项莉照了照镜子,发现自己眼睛有些肿。回到房间,有的室友正在起床,项莉拿出化妆包,仔细地给自己化了一个淡妆,对着镜子又照了照,整了整衣服才出门。这天上午9点,她要去参加一个行政助理的面试。
步行、地铁、再步行,整整一个半小时才赶到,已经有七八个人在等候了。项莉小心地与相邻的女孩子打招呼,对方却一脸漠然。项莉安静地等待着,半小时后轮到自己,面试人员只问了两个问题:你是上海人吗?有做这项工作的经验吗?三分种不到就出来了。
这是21岁女孩项莉最普通的一天,她回到位于徐家汇一栋老公房七楼的求职公寓。]30多平方的房子,四个套间被改造成两个6人间、一个8人间和一个2人间。项莉所住的是6人间的上铺,躺着手指可以触到屋顶。
“这里只是一个跳板,一个歇脚的地方。”房东总会对新来的大学生这样说。
原本预计两星期内就能顺利找到工作的项莉,在这个求职公寓已经住了两个月。“在上海找工作实在太难太累了,大家像是敌人一样,什么都要争抢。”
这套房子只有一个卫生间,刚来时,项莉几次开房门都发现厕所有人,20多分钟也没能轮到。室友小琴见她每次打开门又退回来,告诉她“你一定要争”。
住在这里久了,项莉也总结出一些生存法则,如果厕所里有人,一定要在厕所旁的客厅里等着,顺便瞄几眼电视。到了洗澡时间,一定要带着换洗衣服在客厅排号,速度一定要快,20分钟是大家默认的时间,到了11点半,房东就要关热水器。“争网线,争电脑,争上厕所, 争洗澡。如果你不争,别人一定不会想到你,能帮你的只有自己。”项莉这样总结。
项莉觉得,自己原本平和的心态在慢慢变化,因为“争”无所不在。不仅在求职公寓里要争,在人头攒动的招聘会上更要争,“社会就是这么残酷。”
“焦虑是常态,可能压力不仅来自找不到工作,还有生活在这座城市的焦虑。”项莉说,她曾在路上被小偷盯梢,包裹也丢掉,在马路上还差点被车撞。而旁边8人间里的一个女孩整天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常常自言自语,喜欢自吹自擂,作息和大家不同步,谁都不敢跟她讲话。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不久前的联合调查显示,57.9%的正在求职的受访者承认自己存在就业恐慌,大学生对自己的工作预期更加现实甚至悲观。在谈到离开校园时,他们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躁不安。
“我想生活在更大的城市”
位于普陀区中远两湾城的一问男生求职公寓里,王硕正围着被子看碟,床旁边散落着拖鞋、皮鞋和报纸,床上挂着一套西服。
这位来自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商务日语系的男生说,来到上海一个多月,发了数不清的简历,只收到三个面试通知,“现在没有事情做。”
“有一家日本企业真的太可惜了。”王硕一直念叨着。这家日本企业要招一名销售人员,对王硕基本满意,但是看了他的求职意向就不再考虑他了。王硕填的是翻译、销售、贸易、酒店等,而日本企业认为这是朝三暮四、不专一的表现。
王硕当时回答,写的宽泛些则机会更多些,老师说了要先就业再择业,现在就业形势就是这样的。“其实我说的都是大实话,这家日本企业不懂中国国情,认为我在狡辩。”王硕很遗憾。
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2006年12月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九成上海应届毕业生对求职分别患有“三无症”:无目标,无信心,无方法。抽样调查显示,在谈及“最大的就业困惑和担心”时,41%以上的学生认为“缺乏明确的求职目标和规划”,28%以上的学生认为“对自身缺乏信心,担心求职受挫”。
“我生在小城市,爷爷辈是农民,父亲来到了城里,我则想生活在更大的城市。”王硕说,高考不理想,只能进人郑州大学的二级学院,当时选择学商务日语就是想着这个专业可以在大城市找工作,前两年就业形势也还好。但现在这个专业在河南除了做导游基本用不上,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王硕的房门后面贴着一摞订餐电话,有盖浇饭、盒饭、水饺馄饨等等,价格在4到8元之间,也有一些炒菜价格在8元左右。王硕在求职公寓的生活成本是:住宿每月360元;吃饭一天10元,一月300元;去人才市场、面试的车费按一天10元算,一月至少要200元;加上电话费、日用品,每月1000元总是要花的,这还不算置办衣服等的费用。
大学生就像当年的中专生
“住在求职公寓里的,80%都是来自农村和中小城市的大学生。”求职公寓管理员王欢说。他2004年毕业于安徽一所大学,来上海找工作住过地下室,当过推销员。如今的工作他干得很带劲,来上海仅两年的王欢成了一个上海通,就算最偏僻的马路,他也会很快告诉你如何走,而且是最经济的,能乘公交车绝不让你乘地铁。
王歡供职的这家求职公寓是2006年9月刚刚办起来的,并没有在工商局注册。像全国各地的大多数求职公寓一样,这家公寓由租来的民房改造而成,其合法性一直难以界定,经常会有公安、居委会来查。
王欢对于“生存技巧”熟门熟路,在房源的选择上首先要交通方便,距离各大人才市场近,去面试单位要方便乘车;其次要选择高档新楼盘,求职学生会觉得小价钱住高档楼实惠;还要是空置率偏高的楼盘,由于此类房子并非自住多是投资,一般愿意签订长期租房合同;“更重要的是这类楼盘都是物业管理,不像老房子会有很多居委会老大妈来提意见。”
“我们本来是为中专生服务的,现在大量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我们才开办为他们服务的求职公寓。”这家求职公寓的负责人肖和说。肖和的身份是安徽大中专院校上海实习就业网的总经理,是安徽省宣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1998年派驻上海的。
肖和说,之所以会被派到上海,是因为1997年中专生就出现了找工作难的现象,当时他来到上海,主要负责安徽中专技校职高等在上海的就业服务,帮助收集信息、组织面试,学生到上海后还负责送到用人单位,安排住宿,甚至还帮统一发工资上保险。
而现在,大量期待在大城市落脚的大学生成了肖和的主顾。这家求职公寓在好几个小区都租有房子,因为租期长,所以租金相当便宜,一套毛坯房只要两三千元。而求职时间越来越长的大学生,甚至一些跳槽者,或者找到工作但负担不起高昂房租的人,让求职公寓总是热热闹闹。
肖和说,求职公寓在上海五六年前就有了,不过最近一两年增加很快,其他省市也开始增多。
“谁又能想到,仅仅八年时间,大学生就遇到和当年中专生一样的处境。”尽管“漂”在上海的大学生为求职公寓带来了好生意,但是肖和似乎并不太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