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意人生山水间

来源 :养生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eif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旬诗书画家面色红润、神采奕奕,他乐观豁达,银发童心;他历尽生活坎坷,仍不忘“对着阳光微笑”;和老伴儿相濡以沫,恩爱走过幸福金婚,82岁书画家吴休热爱旅游,几十年书画采风,饱览国内外数不清的风景,阅尽沟壑坎坷,执着丹青挥洒,畅意人生山水间……
  心态阳光 “年方82”正年轻
  吴休先生是集诗书画印文于一体的著名艺术家,成果颇丰,业绩卓著,而今82岁高龄仍然坚持创作、讲学、采风和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每每被媒体称为高龄书画家时,吴老总是摇头,因为在他眼里82岁根本不算高龄。他说:北京著名画家孙菊生已过一百岁,还能作诗、画画、参加社会活动并登台演讲。前不久,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会举行《纪念齐白石诞生150周年、齐良迟逝世10周年》活动,孙老神采飞扬,笑着和大家亲切握手,并登台发表讲话;还有,年逾九旬的北京著名老画家黄正襄也上台发表了长篇讲话。黄老与我同桌就餐,谈笑风生,大快朵颐,还和夫人与众宾客开怀畅饮呢。如此说来,和百岁老人相比,八旬还是年轻人。
  在这位热爱生活,阳光灿烂,心态还是“年轻人”的八旬书画家面前,我们不由得感叹: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家!
  山水沟壑都是一路风景
  上世纪六十年代,吴休先生师从已故艺术大师娄师白,五十年后的今天,每念及恩师,吴老还总是满怀深情,当年在课堂上作示范时,老师为他刻的一枚方章,他珍藏至今。大师的精华与思想精髓,做人做事态度,渗透到他人生方方面面。
  艺术大家的人生总是充满传奇与坎坷,八旬书画家吴休走过的也并非都是平坦路。


  吴休老师风趣地说,那些年,基本上是“三门干部”(家门、校门、单位门),仅在参军后做了短期城市街道、工厂接管和征粮、剿匪、减租、退押、清匪、反霸、土地改革等一系列农村民主革命工作;后来,在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画院深入工厂、农村生活,加深了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在国内外讲学、访问、旅游中开阔了眼界和胸襟。
  吴休先生和老伴同于1956年大学毕业,异地恋结婚后,度过了婚后11年漫长的分居时期;这一对以事业为重的恩爱夫妻,相互信任、鼓励和支持,感情非但没有淡化,反而,更加纯真和浓烈。
  吴休先生前半生虽然艰辛,却也轰轰烈烈。不想到了晚年,反而遭遇了巨大的打击,他的小儿子突发精神病,经医生诊断为:世界上最严重、最难治愈的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眼见心爱儿子的人生忽然逆转,工作、学习、创业、成家的希望顿时成为泡影;原本英俊、文雅、活泼、单纯、可爱、蓬勃向上的青年竟变得木呆、自闭、漠然和怪异。这个打击让吴老夫妇如遇五雷轰顶般难以承受,吴老的大儿子刚去深圳上大学,得此消息也不禁痛哭。此后,老两口忍着悲痛,历经20年寻医问药的无数艰辛、劳累、煎熬,爱子住院六次,病无转机,康复无望,药物副作用却日益彰显,医学书中写道:此病“病情缓解者少”“预后最差”“自者罕见”。问天无语,叩地无应,难道真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


  在突如其来的劫难面前,吴老和老伴互相安慰,共度苦难,一对白发老人宁可拼尽所有,也要 “营救” 儿子。这对苦心父母终于看到人生转机:在小儿子患病二十年后,盼来天降福音,在吴老的学生蔡金花和同学、朋友们的热情帮助下,儿子的病获得了奇迹般的康复,并走出了家门,踏进社会,进入大学画院,重操画笔,创作出可喜作品,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乐趣和信心,还品尝到了爱情的甜蜜。
  有人说,书画艺术家挥毫记录着自己的人生,字如其人,画如其人,气势情怀、气韵风骨、品格性情,一点一线皆意味幽长。八旬仍勇敢地登泰山,访雪乡,壮心不已。作画采风,领略不同的景致,吴老热爱并快乐着。对于82岁书画家,艺术旅程和生活一样,总会阅尽山山水水,走遍沟壑险滩,再回首时,不过都是人生寻常风景。
  规律生活 智慧养生
  说起健康长寿,吴老有不少心得,他说:“科学养生当顺其自然,在身心修养上做到劳逸适度,动静结合,淡薄名利,知足常乐。在饮食和睡眠方面,遵循一定规律也很有必要,饮食宜多样、均衡、适量、定时、清淡;睡眠要充足、安稳、逐步改掉不良生活习惯。”热爱创作的吴老习惯了晚睡,偶尔创作激情时段,更是忘我。学会电脑后,甚至每夜上网到凌晨才睡觉,做医生的老伴多次提醒,不厌其烦,起初的时候,吴老并不在意,可是熬夜之后感觉身体不舒坦,使他觉得的确应该重视睡眠。改变多年的不良习惯,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老伴儿给他制定了调整方案:逐渐提前,每天前进一点点,最后形成规律,坚持十一点必须睡。吴老调整睡眠后发现,每天神清气爽,脸色也比以前更红润。“瞧瞧,有个好老伴多好,特别是做医生的老伴,这就是贴身的保健医啊。”吴老感慨道。
  吴老说,长寿有先天遗传和后天保养、医疗水平、个人体质等多种因素。他提醒老年人:人老了,肠胃功能减弱,不宜吃得过饱、过快,须细咽慢嚼。除了定期体检,及时求医,还要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步履从容,心胸开阔。
其他文献
十余年寒窗苦读,只为高考一战。这些年轻的肩膀承载了家族的理想、父母的期望和自己的梦想,紧张的学习生活和高考挑战已将他们身心耗竭到了极限。考生、家长、老师都希望在高考结束后能长舒一口气,然而,高考结束并不意味着心理压力的自然消失,新一轮的“考后压力”在考生之间蔓延、肆虐。  成也高考 败也高考成败何必太计较  “我决定以后不再去图书馆,再也不看书,再也不上课,再也不做数学题,再也不考试了,我什么都不
期刊
60多岁的刘阿姨是一位新闻工作者,几十年来如一日,创作了不少优秀的新闻作品。可不被人所知的是,她同时也饱受着眩晕病的困扰,从40多岁起,平均每两个月就会大晕一场,天旋地转、恶心、呕吐,尤其是左耳鸣响得厉害。近些年阿姨左耳的听力也不好了,无助的她近日来到武警总医院耳鼻喉科单希征主任门诊就诊,感慨地说“终于找到了治疗眩晕的医院,也终于找对了治疗眩晕的医生”。  那么刘阿姨究竟得的是什么眩晕病呢?她为什
期刊
众所周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疾病。顾名思义,这种病征是在睡眠的时候不自主地发生,导致机体缺氧而产生危险。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甚至婴儿和儿童。本文以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为例,向大家介绍这种疾病的具体表现、预防与治疗方法。  2001年,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将每年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提醒人们关注睡眠质量、关注睡眠疾
期刊
这一天,我们无心留恋震后重建的崭新小城玉树,带着高原反应引起的阵阵头痛,驱车前往200公里以外的曲麻莱县。明天是北方的小年,我们将在那里为前期筛查出来的藏族同胞实施白内障手术。虽然,为了这次手术我们做了充分准备,但我仍然不知道前方的路会有怎样的坎坷在等待我们。除了担心我的身体能不能胜任手术以外,更让我担心的是我们带来的仪器设备能不能经受得住极寒天气和高原低气压的考验。曲麻莱是玉树州的一个山区小县,
期刊
看病难,难在专家们一号难求,难在号贩子近乎无度的“勒索”,难在医疗资源的稀缺。然而,你所不知的还有另一种难,那就是求医无门。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膳食结构的不断改变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疾病的种类也更加纷繁复杂。各大医院在传统意义上的分科已经不再满足于人们的就医需求,致使众多患者到医院就医不知道该挂哪个科的号,到哪个科室就诊,懵懂求医,无所适从,比如眩晕病。什么是眩晕病?怎么去就医?为何很多
期刊
白内障是世界上首位致盲性眼病,而我国青海由于海拔高、紫外线强,白内障发病率要高于其它省市的百分之六十。2014年1月16日至2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武警总医院院长郑静晨,副院长兼心内科主任刘惠亮带领22名专家,携带总价值约490余万元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开展了“新春走基层、青海光明行”活动。历时14天,累计行程8000余公里,为2000余名部队官兵和群众巡诊义诊、筛查白内障疾病,进行健康指导,并在高
期刊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自己喜欢的玩具,很多人的童年都是伴随着这些玩具一起度过的。对于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来说,玩具几乎都是自己亲手制作的,每一个爱不释手的玩具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倾注了童年最朴素的情感和最天真的想象。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们的童年渐渐远去,但儿孙的童年又都由我们陪伴。看到他们那些丰富多彩的玩意时,你是否会想起记忆中珍藏的玩具?我相信,只要您回忆,就会勾起许许多多难忘的往事。  如今改革
期刊
爱就是生命本身。但是这个生命不是没有理智的、充满痛苦的、必将死亡的生命,而是幸福无限的生命。我们所有的人早就知道这一点。爱不是理智的结论,不是某种活动的结果,而是生命愉快活动的本身。它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大家从可以回忆起来的童年开始就知道这一点,一直到世界上的虚伪学说搞乱了我们的心灵,夺取了我们体验它的可能性。  爱不是对能增加人肉体短暂幸福的偏爱,例如对挑选出来的某些人和事物的爱,而是对人之外的幸
期刊
心理导读  20-30岁的您,正处在人生创业阶段。工作压力大,身体亚健康,经常出现疲劳乏力、情绪低落、创造力衰竭、价值感降低的感觉,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所以您很有必要掌握一些心理策略和科学方法,以便缓解和释放压力。  说起职场压力,恐怕大家很容易想到“富士康跳楼事件”,仅2010年一年,富士康就连续发生十五起此类事件。近年来,又有多起“过劳死”事件见诸报端。进入21世纪,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等与压
期刊
上个世纪60年代,一曲《我爱祖国的蓝天》唱响在空军军营;70年代,“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让无数人感动落泪;80年代,家喻户晓的电视剧《西游记》里,一首《敢问路在何方》使他的名字走进了千家万户。再后来,《说唱脸谱》、《前门情思大碗茶》、《雾里看花》也都成为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深深保留在不止一代人的记忆之中。他就是阎肃。除了写歌,他还创作歌剧,策划大型晚会,在历届“CCTV青年歌手大赛”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