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 话
作曲家辛沪光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批卓有成就的女作曲家,因为嫁给了内蒙古同学包玉山,以及后来在内蒙古生活工作26年,她的主要作品交响诗《嘎达梅林》、管弦乐《草原组曲》、马头琴协奏曲《草原音诗》、清唱剧《草原小姐妹》以及其近千首声乐、器乐作品,其中大部分内容都与草原息息相关——
伴着春日午后暖暖的阳光,我走进了作曲家辛沪光位于京城北三环外的家,辛老师已准备好了一杯热茶等我,听说要给她照张相,辛老师欣喜地找出一件大红的毛衣穿上,并对着镜子拢了拢头发,转过头微笑,一脸的开心。接下来的话,却说得很耐人寻味。
歌写好了并不容易,写歌选词很重要,首先词要上口,有些词很不好写。但也有些很不好写的词写好了效果非常好,比如《义勇军进行曲》,歌词很不规则,不方整的7字一句或5字一句,就像是在说话,但经聂耳之手,把它写成了经典。一般来说,我建议初学者还是要选择相对规整的词作,同时注意具体的字,汉字四声的发音在歌中要运用得当,避免出现倒字现向。千万不要让人听着意思“满拧”了。
我个人觉得,寫歌需要章法,也需要起承转合的层次感,但一切从理论着手不行,搞音乐创作还是要先从“情”入手,注重情感表现,道理说得头头是道,作品分析得清清楚楚,但音乐不动人,这是最大的失败。在感性和理性的关系中,理性是工具、是手段,但不是作曲的全部和重心。音乐最重要的是带给听者更多耳朵和身心的享受,同时,要想让别人享受音乐,首先自己要喜爱并感受到它的美好。
1987年,辛沪光创作了歌曲《祖国啊,母亲》。翻出自己的作品,辛老师像捧着最疼爱的孙儿,手指着谱子哼唱,及至乐曲高潮处,手舞足蹈,俨然面前指挥着一个60人的大乐队,外加一个80人的合唱团。
我的创作习惯是,即使是简单的单旋律声乐作品,也要有立体构思,主旋律与伴奏和声、层次、织体等很多内在的东西都在构思之列,甚至连伴奏乐器的音色都事前考虑清楚。合唱作品每个声部的特点不同,或厚重、或清亮、或柔美、或坚实,创作时更要在整体构思、立体构思上多下功夫,考虑把各声部声音的优势发挥出来。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很高的音乐修养和扎实的音乐基础。
2006年,应北京牧人合唱团之约,我创作了韩冷作词的《牧人歌谣》:“牧人在哪里呀牧歌在哪里,牧歌在哪里呀牧场在哪里,牧场在哪里呀牛羊在哪里,牛羊在哪里呀兴旺在哪里……蓝天和白云在一起,绿草和鲜花在一起,骏马和雄鹰在一起,风雨和彩虹在一起,歌声和琴声在一起,银碗和哈达在一起,小伙子和姑娘在一起,吉祥和幸福在一起。”一般看到歌词我首先要考虑它适合什么样的旋律,可一看到这个词就想到那首经典的老歌:“星星和月亮在一起”,因此,总是跳不出固有的框架。怎样才能又有新意,又兼顾蒙古风格呢?为了把歌词的内涵充分挖掘出来,我最后决定采用内蒙带有说唱性和叙述性的“好来宝”(联韵唱词)形式来写,利用男声小合唱浑厚、高亢的特点,歌词前面加了很长的一段衬词部分造势,在歌词与歌词中间也加入很多衬托气氛的虚词,充分利用不同声部声区和音色的不同呼应和速度的变化营造气氛,通过加快速度、轮唱和快速反复的衬字营造高潮。事实证明,这样处理之后,歌曲民族风味更加浓郁,演出效果非常好。
谈话间,辛老师犹犹豫豫地从裤兜里掏出一包烟,摸索着找打火机,身边藤椅上的老伴不满地哼了一声:“还抽!血压高!”辛老师一脸陪笑地点上了烟,冲我挤了挤眼睛,一如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
我现在作品写得少了,但听别人作品的习惯一直保留着。写同一类型、同一题材、同一风格的作品最难的就是避免雷同,我写了一辈子蒙古族风格的音乐,对这一点深有体会。生活的积累非常重要,平时要多听多看多练多写多分析,要确定自己对好作品的评判标准,培养自己的判断力,善于吸收、摘取和采纳别人作品的优点。作曲这项工作不能追求短期效益,千万不能急功近利,现买现卖。
我在写《嘎达梅林》的时候,对蒙古民歌还了解不深,也没有机会去内蒙古采风,只能在学院通过唱片和民歌谱集收集一些蒙古民歌进行恶补。1958年,我深入牧区和牧民生活在一起长达半年之久,其间记录了很多原始的民歌,为此,我还发明了一种速记法。这次以及以后的数次下牧区采风为我的音乐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生活感受和艺术积淀,也让我深深地爱上委婉、大气、动人的内蒙古民族音乐。
作曲家辛沪光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批卓有成就的女作曲家,因为嫁给了内蒙古同学包玉山,以及后来在内蒙古生活工作26年,她的主要作品交响诗《嘎达梅林》、管弦乐《草原组曲》、马头琴协奏曲《草原音诗》、清唱剧《草原小姐妹》以及其近千首声乐、器乐作品,其中大部分内容都与草原息息相关——
伴着春日午后暖暖的阳光,我走进了作曲家辛沪光位于京城北三环外的家,辛老师已准备好了一杯热茶等我,听说要给她照张相,辛老师欣喜地找出一件大红的毛衣穿上,并对着镜子拢了拢头发,转过头微笑,一脸的开心。接下来的话,却说得很耐人寻味。
歌写好了并不容易,写歌选词很重要,首先词要上口,有些词很不好写。但也有些很不好写的词写好了效果非常好,比如《义勇军进行曲》,歌词很不规则,不方整的7字一句或5字一句,就像是在说话,但经聂耳之手,把它写成了经典。一般来说,我建议初学者还是要选择相对规整的词作,同时注意具体的字,汉字四声的发音在歌中要运用得当,避免出现倒字现向。千万不要让人听着意思“满拧”了。
我个人觉得,寫歌需要章法,也需要起承转合的层次感,但一切从理论着手不行,搞音乐创作还是要先从“情”入手,注重情感表现,道理说得头头是道,作品分析得清清楚楚,但音乐不动人,这是最大的失败。在感性和理性的关系中,理性是工具、是手段,但不是作曲的全部和重心。音乐最重要的是带给听者更多耳朵和身心的享受,同时,要想让别人享受音乐,首先自己要喜爱并感受到它的美好。
1987年,辛沪光创作了歌曲《祖国啊,母亲》。翻出自己的作品,辛老师像捧着最疼爱的孙儿,手指着谱子哼唱,及至乐曲高潮处,手舞足蹈,俨然面前指挥着一个60人的大乐队,外加一个80人的合唱团。
我的创作习惯是,即使是简单的单旋律声乐作品,也要有立体构思,主旋律与伴奏和声、层次、织体等很多内在的东西都在构思之列,甚至连伴奏乐器的音色都事前考虑清楚。合唱作品每个声部的特点不同,或厚重、或清亮、或柔美、或坚实,创作时更要在整体构思、立体构思上多下功夫,考虑把各声部声音的优势发挥出来。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很高的音乐修养和扎实的音乐基础。
2006年,应北京牧人合唱团之约,我创作了韩冷作词的《牧人歌谣》:“牧人在哪里呀牧歌在哪里,牧歌在哪里呀牧场在哪里,牧场在哪里呀牛羊在哪里,牛羊在哪里呀兴旺在哪里……蓝天和白云在一起,绿草和鲜花在一起,骏马和雄鹰在一起,风雨和彩虹在一起,歌声和琴声在一起,银碗和哈达在一起,小伙子和姑娘在一起,吉祥和幸福在一起。”一般看到歌词我首先要考虑它适合什么样的旋律,可一看到这个词就想到那首经典的老歌:“星星和月亮在一起”,因此,总是跳不出固有的框架。怎样才能又有新意,又兼顾蒙古风格呢?为了把歌词的内涵充分挖掘出来,我最后决定采用内蒙带有说唱性和叙述性的“好来宝”(联韵唱词)形式来写,利用男声小合唱浑厚、高亢的特点,歌词前面加了很长的一段衬词部分造势,在歌词与歌词中间也加入很多衬托气氛的虚词,充分利用不同声部声区和音色的不同呼应和速度的变化营造气氛,通过加快速度、轮唱和快速反复的衬字营造高潮。事实证明,这样处理之后,歌曲民族风味更加浓郁,演出效果非常好。
谈话间,辛老师犹犹豫豫地从裤兜里掏出一包烟,摸索着找打火机,身边藤椅上的老伴不满地哼了一声:“还抽!血压高!”辛老师一脸陪笑地点上了烟,冲我挤了挤眼睛,一如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
我现在作品写得少了,但听别人作品的习惯一直保留着。写同一类型、同一题材、同一风格的作品最难的就是避免雷同,我写了一辈子蒙古族风格的音乐,对这一点深有体会。生活的积累非常重要,平时要多听多看多练多写多分析,要确定自己对好作品的评判标准,培养自己的判断力,善于吸收、摘取和采纳别人作品的优点。作曲这项工作不能追求短期效益,千万不能急功近利,现买现卖。
我在写《嘎达梅林》的时候,对蒙古民歌还了解不深,也没有机会去内蒙古采风,只能在学院通过唱片和民歌谱集收集一些蒙古民歌进行恶补。1958年,我深入牧区和牧民生活在一起长达半年之久,其间记录了很多原始的民歌,为此,我还发明了一种速记法。这次以及以后的数次下牧区采风为我的音乐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生活感受和艺术积淀,也让我深深地爱上委婉、大气、动人的内蒙古民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