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先生的散文《雪》,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和多样的表现手法描写了江南、朔北两种雪景,全文不足700字,却给我们呈现了清新艳丽、凛冽苍茫两种境界。文章饱含着作者的感情,体现着他的精神。
作者描写江南的雪色,运用比喻联想等手法,重在表现描写对象的情景和色泽: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雪景孕育春光,少年青春隐现。江南的雪景恰似一个青春将临的少年,少年隐现着青春的风采,雪即是他那透着光泽饱含健康的皮肤。这一比喻抓住二者饱含生机的相似处,将景比人,想象新奇。“隐约”一词,本意是朦胧不清,这儿形容词作动词,为“隐现”。“消息”此处作青春乍萌的信息。这两处用词,体现鲁迅先生用语简劲生动的特点。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一连串清脆而有韵致的句子,描绘了这样一幅清新艳丽的“冬花雪野图”:山茶花鲜红而怒放,梅花的“白中隐青”是极富生命力的色彩,半开半含的腊梅深黄而润泽,更配上雪下面“冷绿的杂草”(寒冷中蜷缩的草儿绿意更深):花儿或大朵开放绿叶葳蕤,或根枝虬劲星星点点,记忆中“似乎还有蜜蜂嗡嗡的闹着”,画面更加美好而安逸。本段的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故乡的满怀眷恋。
然而,20世纪初的中国风雨如磐,一大批有志之士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鲁迅先生早在1903年,他22岁时就写下立志报国的诗篇:“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并且在彼时就将自己的职业选择与强国责任联系起来。他注定不会安逸,而要象北方的雪花一样,在艰苦的环境中斗争生存。为着记忆中故乡那美好的景致,他终生实践着自己的誓言。
作者描写北方的雪花,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重在表现雪孤独而勇敢,坚毅而忘我的精神。
“他们永远如粉,如沙,决不粘连”,每一颗都是独立的,决不互相依附粘着,毫无牵连羁绊,正如作者本人独立世间的品格。
雪花“象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的闪烁”。
一个不太可能的联系,一个语出天外的比喻,将雪雾比“火焰”,取二者腾飞向上的相似,也是作者斗争热情的呈现。雪花飞旋的姿态象燃烧的火一样,漫天遍野,争相向上,集结有力,向宇宙发散着斗志与能量。在纷纷扬扬中,雪已是令天地动容的斗士。它的斗争是成功的,它使天旋地转,使世界充塞着革命的意志。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的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作者把雪比作“雨的精魂”,如石破天惊,雨亦有魂,因为雨以润泽万物为使命,雪是雨的精粹和魂灵,因而它是奉献、牺牲与爱的结晶。
广袤凛冽的天宇间,雪花“闪闪的旋转升腾”。天籁袅袅,我们领略雪花视艰苦如无物的潇洒,领略它高亢而清爽、自由而快乐的情态。这是已经历过生死的精灵在天宇间自由的舞蹈,是充满信心的战士展现生命的价值,是作者的精神化作雪花在舞蹈。
“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雨的精魂。”
文末结语有力,点明主旨。“孤独的雪”,雪不孤独人孤独,“孤独”一词是作者移情于物的表现,是他当时心境和生活状态的呈现,也是他在坚守信念的斗争中一贯的遭遇与性格。妻子有名无实,难以沟通;兄弟相伴多年,一朝反目;文化战场上又形单影只,无从依傍。本段在不足200字的空间内,蕴含着常人难以企及的精神和难以忍受的痛苦。其情也真,凄恻动人;其情也劲,感人至深。
但是,何惧天凛冽,我自独往来。飞旋的雪花寄托着作者无畏孤独更无惧牺牲的情怀。我们好象看到那个“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鲁迅《题〈彷徨〉》)的身影,好象感受到那“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无题》)的胸怀与抱负。
文章语言简洁凝炼,造境生动。慷慨文章,斗士精神。文章中那种无所畏惧、勇于斗争、甘于奉献的精神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后人不断的追求与进步,《雪》文也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黄玲玲,山东兖州矿物局一中)
作者描写江南的雪色,运用比喻联想等手法,重在表现描写对象的情景和色泽: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雪景孕育春光,少年青春隐现。江南的雪景恰似一个青春将临的少年,少年隐现着青春的风采,雪即是他那透着光泽饱含健康的皮肤。这一比喻抓住二者饱含生机的相似处,将景比人,想象新奇。“隐约”一词,本意是朦胧不清,这儿形容词作动词,为“隐现”。“消息”此处作青春乍萌的信息。这两处用词,体现鲁迅先生用语简劲生动的特点。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一连串清脆而有韵致的句子,描绘了这样一幅清新艳丽的“冬花雪野图”:山茶花鲜红而怒放,梅花的“白中隐青”是极富生命力的色彩,半开半含的腊梅深黄而润泽,更配上雪下面“冷绿的杂草”(寒冷中蜷缩的草儿绿意更深):花儿或大朵开放绿叶葳蕤,或根枝虬劲星星点点,记忆中“似乎还有蜜蜂嗡嗡的闹着”,画面更加美好而安逸。本段的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故乡的满怀眷恋。
然而,20世纪初的中国风雨如磐,一大批有志之士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鲁迅先生早在1903年,他22岁时就写下立志报国的诗篇:“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并且在彼时就将自己的职业选择与强国责任联系起来。他注定不会安逸,而要象北方的雪花一样,在艰苦的环境中斗争生存。为着记忆中故乡那美好的景致,他终生实践着自己的誓言。
作者描写北方的雪花,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重在表现雪孤独而勇敢,坚毅而忘我的精神。
“他们永远如粉,如沙,决不粘连”,每一颗都是独立的,决不互相依附粘着,毫无牵连羁绊,正如作者本人独立世间的品格。
雪花“象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的闪烁”。
一个不太可能的联系,一个语出天外的比喻,将雪雾比“火焰”,取二者腾飞向上的相似,也是作者斗争热情的呈现。雪花飞旋的姿态象燃烧的火一样,漫天遍野,争相向上,集结有力,向宇宙发散着斗志与能量。在纷纷扬扬中,雪已是令天地动容的斗士。它的斗争是成功的,它使天旋地转,使世界充塞着革命的意志。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的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作者把雪比作“雨的精魂”,如石破天惊,雨亦有魂,因为雨以润泽万物为使命,雪是雨的精粹和魂灵,因而它是奉献、牺牲与爱的结晶。
广袤凛冽的天宇间,雪花“闪闪的旋转升腾”。天籁袅袅,我们领略雪花视艰苦如无物的潇洒,领略它高亢而清爽、自由而快乐的情态。这是已经历过生死的精灵在天宇间自由的舞蹈,是充满信心的战士展现生命的价值,是作者的精神化作雪花在舞蹈。
“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雨的精魂。”
文末结语有力,点明主旨。“孤独的雪”,雪不孤独人孤独,“孤独”一词是作者移情于物的表现,是他当时心境和生活状态的呈现,也是他在坚守信念的斗争中一贯的遭遇与性格。妻子有名无实,难以沟通;兄弟相伴多年,一朝反目;文化战场上又形单影只,无从依傍。本段在不足200字的空间内,蕴含着常人难以企及的精神和难以忍受的痛苦。其情也真,凄恻动人;其情也劲,感人至深。
但是,何惧天凛冽,我自独往来。飞旋的雪花寄托着作者无畏孤独更无惧牺牲的情怀。我们好象看到那个“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鲁迅《题〈彷徨〉》)的身影,好象感受到那“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无题》)的胸怀与抱负。
文章语言简洁凝炼,造境生动。慷慨文章,斗士精神。文章中那种无所畏惧、勇于斗争、甘于奉献的精神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后人不断的追求与进步,《雪》文也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黄玲玲,山东兖州矿物局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