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M人生

来源 :科学中国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xiao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Hard Rock Tunnel Boring Machine-TBM)是机、电、液、光一体化的高技术大型工厂化隧道施工作业系统,具有掘进速度快、安全性高、利于环保、综合效益高等优点,近年来在我国工程应用迅猛增长。然而,我国TBM技术和人才储备相对滞后,掌握TBM施工技术的企业还比较少,还未能完全实现TBM自主设计制造。石家庄铁道大学教授杜立杰18年来一直坚持TBM理论研究与大量工程实践相结合,为国家重点工程保驾护航,并帮助缺乏TBM施工经历的企业进入蓬勃发展的TBM市场,成为了TBM技术领域的佼佼者。
  攻关秦岭隧道,成为“TBM黄埔军校人”
  上世纪90年代,铁道部决定在我国首次自主使用TBM法修建西康铁路秦岭隧道,1995年立项了一大批TBM科研课题,召集高等院校和科研施工单位进行研究,其中石家庄铁道大学承担了系列科技攻关项目,当时三十岁的杜立杰便成了秦岭隧道TBM科技攻关的一员。
  秦岭隧道开挖直径8.8米,长18.46公里,是当时我国最长铁路隧道。其岩石极为坚硬,石英含量高,并有大量断层、涌水、岩爆等不良地质洞段。首次采用TBM施工,在TBM选型设计和施工技术上都存在许多未知的难题。为此杜立杰围绕TBM掘进参数、掘进技术和刀具国产化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关。
  为了给企业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受秦岭隧道工程指挥部委托,在校领导的组织下,杜立杰作为技术负责人和主译,与全校50多名各学科专业教师一起,顶着酷暑,夜以继日,在2个多月时间内,首次翻译了36卷、1500多万字的TBM技术资料,印制数十套,发往秦岭隧道现场,为现场TBM操作、维护和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由于相关单位高度重视,给予科研立项支撑,秦岭隧道1999年成功贯通。此后秦岭隧道系统地进行了技术总结,发表出版了一批论文和著作,并在2003年获得了重大工程类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与此同时,围绕秦岭隧道TBM课题研究和设计施工,培养了一批TBM技术骨干。这些科技成果和专业人才为后来我国其他TBM工程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为此,人们将杜立杰等参与过秦岭隧道TBM科研和施工的人员喻为“TBM黄埔军校人”。
  技术创新,建功在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世界连续最长隧道
  2009年,国内外瞩目的宏大工程——辽宁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胜利竣工通水。该工程主体输水隧洞直径8米,长85.3公里,采用3台开敞式TBM施工,是迄今世界上建成的最长连续隧道。如何使大直径超长隧洞TBM安全、高效、高精度掘进贯通,需要攻克许多技术难题。
  早在2002年,杜立杰就受邀常驻工程单位,带领20多名技术人员,围绕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TBM系统设计以及出渣通风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主持与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TBM制造商半年多的技术交流,并在工程投标、设备招标、TBM设计、组装调试等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在TBM施工攻坚战中,杜立杰驻扎现场2年多,春节也曾在现场度过,在洞内常常是一身泥水和油污,平时英俊潇洒的他俨然成了“民工”。
  正是源于敢于吃苦、攻坚克难的精神和创新的技术方案,TBM掘进屡创佳绩。该工程在国内首次设计使用大功率、长距离(超过10公里)、可延伸、可控起动的连续皮带机出渣技术,首次使用大直径19英寸盘形滚刀,首次使用刀盘变频驱动技术,开发了TBM穿越不良地质洞段施工新技术。在零下30oC寒冬,取得8米直径TBM最高月进尺1111米;最高日进尺63.5米;连续6个月平均月进尺750米;最高月掘进作业利用率达到60.3%,创造了大直径TBM在国际上名列前茅的掘进记录。
  在科研和工程实践中,杜立杰还完成大量TBM掘进数据的采集记录和分析;总结一整套TBM选型及系统集成设计理论;创建了应对现场复杂问题快速反应的TBM施工组织管理体系;成功探索出一条“校企合作”、无TBM经验施工队伍从“空白”走向“成熟”的成长之路。
  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的成功,对促进我国长大隧洞采用TBM施工起到了巨大示范效应。在隧道贯通庆典仪式上,省水利厅和施工单位领导动情地说:“在这里要特别向石家庄铁道大学的教授表示感谢,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们今天不会取得这样好的成绩。”
  迎难而上,助力首次边陲、高海拔小直径开敞式TBM工程
  2008年,我国首次采取小直径开敞式TBM施工的那邦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位于云南西部边陲中缅边界,开挖直径为4.5米,全长10公里,由于工程地处生态环境保护区,必须采取TBM法施工。
  然而,云南地区围岩形成年代较晚,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此前只有双护盾TBM施工失败的教训,还未有TBM成功贯通的案例。并且该工程开挖直径小,布置空间有限,围岩为抗压强度高达220MPa以上的极硬岩,同时遭遇多段极软大变形的围岩泥化蚀变带、断层、涌水等严重不良地质洞段,给TBM设计和施工都带来很大技术难题。为此,施工单位慕名特邀杜立杰主持“复杂地质小直径开敞式TBM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的攻关项目,同时主持工程全过程的TBM选型设计、监制、组装、招投标、技术商务谈判和施工技术研发。
  杜立杰驻扎边陲大山深处2年多,常常在半夜被电话召到洞内处理TBM故障和施工技术难题。为确保安全,在80多吨TBM核心部件经6公里盘山便道运抵现场艰难行进中,杜立杰从早至晚历经10个小时爬山跟随运输车,被大雨全身淋透。在暴雨连绵的热带雨林气候下,采取特殊技术措施,创造了38天完成TBM及后配套组装调试的快速组装记录。
  在TBM设计施工关键技术攻关中,通过对TBM及其后配套系统的创新设计,研制TBM施工配套新装备,开发应用TBM通过软弱蚀变带围岩施工新技术,解决了极硬、极软围岩等复杂地质条件下小直径开敞式TBM施工技术难题,确保了TBM安全高效地贯通隧洞,赢得了国外TBM专家的敬佩,获得国家专利6项,为企业创造了数千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首次为我国小直径开敞式TBM设计施工积累了技术经验和成果。   有了那邦水电站工程成功经验的铺路。2013年6月10日,随着西藏自治区政府领导的一声指令,西藏旁多水利枢纽工程高海拔小直径开敞式TBM也成功进入始发掘进。
  西藏旁多水利枢纽工程是迄今西藏最大的水利水电开发项目。该项目输水隧洞直径4米,长16.8公里,海拔超过4100米,是我国西藏高寒高海拔地区首次使用TBM施工,是世界最高海拔TBM施工工程。
  又是一座难以翻越的高山,杜立杰并没有望而却步,作为受邀TBM技术专家,他针对高寒高海拔TBM应用的特殊性,在TBM系统集成设计以及出渣、运输、通风等配套装置系统设计上给出了优化的技术方案,从TBM招投标、合同谈判、设计制造、组装调试、施工技术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在TBM现场组装和试掘进期间,在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下,他3个多月驻扎海拔4100多米的工程现场,每天胸闷气短、消化不良、难以入眠,体重下降20多斤。“苦心人,天不负”,TBM成功进入掘进阶段,这将为我国乃至世界高寒高海拔地区应用TBM提供新的经验和技术成果,为其他高海拔水利水电、交通、国防等隧洞工程起到示范作用。
  科研与工程相互依托,走“实践-理论-实践”的学术路线
  做事一向认真负责的杜立杰,擅长技术与商务、设计与施工、设备与工程等整体把握,注重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紧密结合,广受工程单位的好评。在18年的历程中,他受邀参与了我国80%以上硬岩TBM项目的科技攻关或技术支持。
  经过不同特点顶级工程的不断实践,杜立杰收获颇丰。针对我国长期以来存在课题申报和研究严重脱离实际、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弊端,他不图虚名,不急功近利,瞄准国家科研政策导向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以重大工程为依托,默默研究积累,在实际工程中寻找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摆脱数学模拟和物理模拟与实际情况巨大差异的弊病,将每个不同地质、不同直径、不同类型的实际TBM工程作为1:1测试现场,直接从现场大量获取数据进行建模,攻克现场技术难题,总结提出理论方法,将理论成果再回归指导其他工程实践,走出了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科研路线。
  杜立杰还将重大工程科技攻关和国家立项课题相结合,主持了铁道部纵向重大科研项目“长大隧道TBM施工技术和配套装备研究”,承担了有关硬岩TBM国产化研制的国家“863”项目,以及TBM与岩石相互作用基础研究的国家“973”项目等。企业的横向课题与国家的纵向课题相互促进,使得他同时具备了现场测试、数据获取和深化理论研究的有利条件。
  在这条愈加宽广的科研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大道上,杜立杰是迄今历经TBM重大工程规划立项咨询评审,主持硬岩TBM科研、TBM施工方案、TBM选型设计、TBM工程投标书编制、技术商务谈判、多年驻TBM现场技术攻关……TBM工程关键环节全过程的高校唯一教授。同时,杜立杰还为我国TBM施工企业培训授课,讲授内容涉及TBM原理、设计、施工等各个方面,培养了TBM领域一大批年轻工程师和研究生。因他授课内容广泛,结合实际案例,生动精彩,而广受欢迎,被誉为“中国TBM首席讲师”。
  杜立杰是我国仅有的几位长期驻扎TBM工程现场第一线从事科研的教授之一,在国内外TBM工程领域同行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和知名度。他2002年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1年出版了“十一五”国家重点规划出版图书有关TBM设计施工系列专著,在国内TBM领域的研究独具特色和优势。
  然而,累累的硕果,并没有牵制住杜立杰前行的脚步。“而今辽宁、吉林、山西、新疆等重大TBM工程仍闪现着杜立杰奔波忙碌的身影……
其他文献
专家简介:  骆建军,1970年1月21日出生于浙江诸暨。现任杭州华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研究中心主任,钱江特聘教授。199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1993年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1997年获浙江大学博士学位。此后任杭州东方通信国家级技术中心微电子技术带头人,2001年赴美国硅谷工作,创建了Baleen Systems Inc.,2011年回国创建杭州华
春华秋实蔽绿荫,  根皮枝叶入杏林,  内柔外刚撑铁骨,  十丈跌落予他人。  ——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赋核桃诗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饮食方面肆无忌惮的各种吃喝和不正确的饮食方法,导致了糖尿病成为近几年常见而又高发的疾病。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代谢性疾病,长期血糖增高,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由糖尿病导致的并发症一旦
癌症是当今人类社会的第一大健康杀手,又称恶性肿瘤,是100多种相关疾病的统称。当身体内细胞发生突变后,它会不断地分裂,不受身体控制,最后形成癌症。细胞增长和分化可满足身体需要,这种有序的过程可保持人们身体健康。然而,如果细胞无控制继续分裂,这些额外的大量细胞就形成肿瘤。恶性肿瘤的细胞能侵犯、破坏邻近的组织和器官,并且最为致命的是,癌细胞可从肿瘤中穿出,进入血液或淋巴系统实现转移。  癌症发病率在世
地磁场是地球最重要的物理场之一,它起源于地球外核磁流体运动,因此,地磁场演化蕴含着丰富的地球内部动力学信息;其次,记录在岩石和沉积物中的古地磁信息还可以用来研究地球板块的运动历史。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了地磁极性倒转行为,为随后板块构造理论和全球古海洋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地磁场可以有效地屏蔽宇宙射线,保护地球生命,在地球生命演化历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与其它学科交叉结
摘 要:哲学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呢?首先,在与科学的关系方面,哲学应该在坚持自身的科学性的同时在方法上和科学相区别;其次,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需要和解而不是对立;最后,哲学不能以立法者的身份出现,它的科学性在于寻找答案的过程而不在于答案本身。  关键词:哲学;未来;科学;优化;自由  作者简介:Л.А.高根(Л.А.Коган),男,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从事俄罗斯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研究
4月2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十年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我国知识产权拥有量大幅增长,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10年来,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从8.4万件增长至135.6万件,居世界第三位。有效注册商标总量从235.3万件增长至1492万件。著作权年登记量从15.9万件增长至274.8万件。我国知识产权的质量也稳步提高,核心专利、知名品牌、精
2020年将是曾庆存的丰收年。  这一年,作为大科学装置总项目的创导者,以及地球系统模式研制的总负责人之一,他参与的国家大科学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将完成建设。虽然他不愿在其中担任正式头衔,但这却并不妨碍他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另一件喜事是在如期到来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曾庆存问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认可,更是对中国气象学界的高度认可。  与天博弈六十余载,曾庆存见
对于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郏东耀来说,即使一直埋头于基础与实践的结合,先进检测技术和智能测控技术依然有无数的神秘等待他在未来去挖掘。“仅仅我所研究的就包括多光谱成像检测技术、智能视觉识别理论与方法、智慧检测网络理论及其应用以及面向轨道交通领域的特种检测与评价方法等多个层面。”郏东耀表示。从热点中探索特色  从小就对各种电子设备极其感兴趣的郏东耀,对“电子”有着某种特殊的情愫,这也是促使他
优秀的“造”凝聚了对物之“性”的充分思考和对人之“工”的合理运用。而一个真正的“造物者”必定对生活充满了强烈好奇心和爱意,他们总是脑洞无限、锐意突破,满满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他们有自己的小宇宙,更能为人类建造出大世界。这是作为一名造物者的光荣和使命。从土木工程专业到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再到生产建设工程专业的结构抗震减震方向,袁辉辉的“造物世界”似乎更大更广,而他的责任也似乎更重。  结缘造
2018年2月1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教授姚铮被美国导航学会授予2017年“早期成就奖”,以表彰他在卫星导航信号设计和多路复用方面取得的开创性贡献以及对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信号设计的重要推动作用。  早期成就奖是美国导航学会针对35岁以下青年学者在国际导航领域设立的最高奖,每年在全球范围内评选出一名对世界导航科学和技术作出重要贡献的青年学者作为获奖人。该奖于1997年设立,至今共有22位获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