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中创设适合生物学习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对生物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生物学思想,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和良好个性的发展。下面,我谈一谈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一、运用生物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实验演示或学生实验操作创设问题情境,具有真实、直观的特点,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在生物学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学习“植物的矿质营养”这―内容时,首先从一个实验观察引入,请学生观察用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培养的植物,问:“它们在长势上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土壤浸出液的植物长得好?”引出植物要生长得好,需要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从而提出课题。
二、利用故事情节的悬念创设问题情境
悬念与认知是协调的,它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诱导着学生去分析、讨论与思索。在学习“基因的分离定律”这一内容时,我讲了名人萧伯纳的一个有趣故事:萧伯纳本人相貌不太好,但头脑聪慧、才华横溢,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有一天,一个漂亮的女舞蹈演员向他求婚,说:“如果我俩结婚,将来我们的孩子就能拥有我的容貌和你的才华。”萧伯纳却幽默地说:“如果孩子拥有我的容貌和你的头脑,岂不坏了大事?”同学们想一想,这两个人的说法都有没有可能?可能的概率是多少?从而引入课题。
三、利用谚语创设问题情境
在讲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时,可以利用“苹果性喜寒,栽植不宜南”;在讲到水肥对植物的重要性时,引用“庄稼要长好,底肥要上饱”“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并用“掏金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来说明作物不同时期的需水量不同的道理。
四、利用古诗词创设问题情境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揭示了哪一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揭示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什么关系?通过诗句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后,再去查书、看书,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其中的生物学知识就学会了。
五、利用多媒体动画,变静为动,调动多种感官获取的信息
例如“减数分裂”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虽然书中有插图,但细胞分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此时应用多媒体课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类似的还有蛋白质的合成、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内容,利用动画效果均较好。
六、利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生命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利用生命科学中不断出现的热点问题与课本结合,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关注。如“禽流感”“非典”“艾滋病”等问题的解决,无不涉及到我们的生物学知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病原生物是哪类、致病机理如何、怎样预防?学生带着感兴趣的问题去研究教材,必然不会感到枯燥、乏味。
(河北省冀州市冀州中学)
一、运用生物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实验演示或学生实验操作创设问题情境,具有真实、直观的特点,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在生物学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学习“植物的矿质营养”这―内容时,首先从一个实验观察引入,请学生观察用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培养的植物,问:“它们在长势上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土壤浸出液的植物长得好?”引出植物要生长得好,需要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从而提出课题。
二、利用故事情节的悬念创设问题情境
悬念与认知是协调的,它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诱导着学生去分析、讨论与思索。在学习“基因的分离定律”这一内容时,我讲了名人萧伯纳的一个有趣故事:萧伯纳本人相貌不太好,但头脑聪慧、才华横溢,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有一天,一个漂亮的女舞蹈演员向他求婚,说:“如果我俩结婚,将来我们的孩子就能拥有我的容貌和你的才华。”萧伯纳却幽默地说:“如果孩子拥有我的容貌和你的头脑,岂不坏了大事?”同学们想一想,这两个人的说法都有没有可能?可能的概率是多少?从而引入课题。
三、利用谚语创设问题情境
在讲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时,可以利用“苹果性喜寒,栽植不宜南”;在讲到水肥对植物的重要性时,引用“庄稼要长好,底肥要上饱”“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并用“掏金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来说明作物不同时期的需水量不同的道理。
四、利用古诗词创设问题情境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揭示了哪一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揭示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什么关系?通过诗句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后,再去查书、看书,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其中的生物学知识就学会了。
五、利用多媒体动画,变静为动,调动多种感官获取的信息
例如“减数分裂”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虽然书中有插图,但细胞分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此时应用多媒体课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类似的还有蛋白质的合成、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内容,利用动画效果均较好。
六、利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生命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利用生命科学中不断出现的热点问题与课本结合,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关注。如“禽流感”“非典”“艾滋病”等问题的解决,无不涉及到我们的生物学知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病原生物是哪类、致病机理如何、怎样预防?学生带着感兴趣的问题去研究教材,必然不会感到枯燥、乏味。
(河北省冀州市冀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