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在图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高等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ul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构主义知识观与学习观对图形设计教学有很大的影响,理解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图形设计教学中的合作教学,情境化教学。掌握在建构主义理论下,图形设计教学的新变化。
  关键词:建构主义;图形设计教学;合作教学;情境教学;变化
  
  图形设计是艺术设计各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图形设计教学,使学生能够学习到关于图形设计的一些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图形语言进行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在建构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在艺术设计专业的图形设计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于提高图形设计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建构主义知识观与图形设计教学
  
  以往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存在于人的主观世界之外,客观存在的,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知识是确定的、不变的真理。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是具有建构性的。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准确表述,而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解释,一种假设。这种解释假设随着人们对现实世界获得新的认识而不断地被修改,并不断地做出新的解释和假设。知识存在于具体的人类个体之内,是个人的原有经验与现有知识相结合的产物。人们语言文字符号给予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表现,并成为一种普遍认可的命题,但是不同的学习者对于这些命题不会有完全相同的理解。
  图形设计教学中对图形设计知识要有清醒的认识。如果教师一味的强调图形设计教材知识内容的客观性,强调图形知识的真实与不可动摇,反而误导学生,使学生无法真正的理解图形设计知识。从图形的发展历史来看,对于各类图形的看法与理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多纬度去认识图形,甚至从相反的角度去观察,理解。这样使学生对图形设计知识有一个全面认识。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与图形设计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并不是把客观知识灌输到学习者的大脑中的过程。学习的过程是复杂的,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学习唤起原有的经验,并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成学习者自己知识的过程。 学习是新旧经验相互作用的过程,不是被动吸收而是主动建构的过程。每一个学习者在以往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了很多的经验。每一个学习者由于生活经历与环境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于其他人的经验与认识。学习应当以学习者原有的经验作为基础,原有的知识经验是新知识建构的基础,新的知识的建构是原有知识经验的发展。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是主动的建构过程,在学习学生会主动建构个人的理解,建构知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学习增长出新的经验,使知识真正为学习者所用。
  图形设计教学中要解决学生的图形设计知识建构的问题。首先应激发起学习图形设计的兴趣,图形设计教学应当重视学生学习图形课程之前对于图形的认识情况,了解学生在以往的课程学习中形成的对于图形设计经验与理解方式。在图形设计知识内容的组织整理过程中注意与学生的以往经验的结合,注意学生以往的图形认识经验与图形设计课程新内容之间的过度,尽量组织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学生以往经验的图形设计教学内容。使教学中组织的内容成为学生以往经验与图形设计基础知识之间的桥梁,提高学生对图形设计基础知识的理解,完成学生对图形设计知识的建构。
  
  三、建构主义教学观与图形设计教学
  
  在教育学领域中,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从个体户学习到社会化学习,所以图形设计教学应该重视合作性教学;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从简单的学习到情境化的学习,所以图形设计教学应该重视情境性教学
  
  1、建构主义教学的个体到社会化学习与图形设计教学的合作性教学
  (1)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从个体到社会化学习 ,它包括了三种知识建构:个体的知识建构、个体之间的知识建构和在更广泛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知识建构。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是知识建构过程,知识的建构不仅仅包括个体的知识建构,而且还有通过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流合作,形成的知识建构。不同的学习者遇到同样的问题时,会有不同的分析与理解方式。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对同一问题展开讨论时,会使参与交流的学习者看到问题的多个侧面,避免了处理问题的盲目性,有利于共同解决问题。同时,建构主义教学观还重视整个社会在历史传承与众多个体认识混合影响下形成的,具有文化背景的社会公共知识建构,这种社会公共知识建构会对学习者个人的知识建构产生极大的影响。
  (2)图形设计注重学生的合作性学习。学生由于发展水平和个人的生活背景的不同,对于图形设计每个人的理解方式有很大的差异。面对这种差异,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是很有必要的。通过交流讨论可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促进交流中的每一个成员不断的拓展自己的认识。在图形设计教学中应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充分交流,并将这种交流讨论视为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当启发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并就这些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充分而广泛的交流。交流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解决问题本身,而且是通过交流让学生掌握其他学生对于毕业设计的认识,并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学生自身对于毕业设计项目的理解。
  这种合作性交流学习的优点是明显的。一方面通过交流合作,使学习者认识到自己个人的看法与理解方式,认识到自己的出发点,并可以对自己的认识激行为进行监督。另一方面通过交流合作,使学习者看到不同的见解,与不同的思想产生碰撞,从而丰富自己的认识,有利于知识的深度理解,有利于知识的建构。再一方面,参与合作的学习者都成为同一个问题的承担者,这样可以减轻每一个学习者的压力,提高积极性,有利于解决问题。
  
  2、构主义教学从简单的学习到情境化的学习与图形设计教学的情境性教学
  (1)从简单学习到情境化的学习。现实的生活总是具体的,并不断在变化着,不同情境中没有完全一致的法则。所以,对抽象概念、法则的学习并不能适应具体情境的变化,学习者无法灵活应对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 实际上,具体的情境给学习者带来的感性认识,会比抽象概念带来的更多,具体的情境会给学习者带来更多信息,更加有利于学习者的知识的建构。建构主义者认为让学习者深刻认识事物发展的本质及规律,并达到自身知识的建构,最好的方法是提供某种情境,让学习者在这种情境中感受、理解、体会,并使这种感受、理解、体会演化成为学习者自身经验的一部分。在情景性教学中学习者感受的是一种真实的情境,学习者在一种真实的氛围之中,在这种环境中思考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2)图形设计应该强调情境性教学的设计。让学生深刻认识图形设计的本质及规律,并达到自身知识的建构,最好的方法是提供某种情境,在情境性教学中学生感受的是一种真实的情境,在这种环境中思考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有利于学生对图形设计知识的建构。图形设计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尽量给学生提供真实的情境。如尽量让学生到真实的环境中去学习研究,到图书馆查阅图形资料,到市场上搜集相关的内容,从网上搜集图形设计素材,与老师同学探讨交流,观看图形设计展览,这些情境化的学习,不管是在课堂内还是在课堂外,都应该看作是图形设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图形教学中,应当建立与现实情境相似的学习任务 ,应当尽量展示现实生活中图形设计人员解决问题的探索历程。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图形设计的多种途径。
  
  四、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下图形设计教学的变化
  
  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影响下,图形设计教学应该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成为引导者;从侧重教学结果转变为侧重教学过程;从重点组织设计教学内容转变为重点组织设计教学过程中的交流与互动;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支持学习。
  1、在图形设计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的情况,关心学生在图形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留意学生在图形设计过程中思想的变化。给学生提供多种机会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
  2、教师在整个图形设计过程中一直是一个引导者,经过考查,掌握学生的个性及以往的经验,根据图形设计的需要,制定下一步的教学指导方式与方法,并根据每一阶段的具体情况,教师不断地丰富对学生的认识并不断调整教学进度,教学方式与方法。图形设计教学中,学生在不同的阶段的发展变化都会对最后的设计效果产生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学生对图形设计课题认识的变化,引导学生,发挥学生的潜力与创造性。在这过程中教师是促进者、引导者。
  3、从侧重教学结果转变为侧重教学过程。学生对于图形设计的知识建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图形设计的结果—设计作品表现的只是图形设计的某些方面,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的提高,应该把重视图形设计的最后作品转变为以重视包括结果的图形设计过程。通过图形设计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创新能力。
  4、从重点组织设计教学内容转变为重点组织设计教学过程中的交流与互动,在图形设计中,教师在某种情境化的环境中,组织学生就图形设计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为学生提供交流经验与学习的平台。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提高对于图形设计的认识,学会理解别人,尊重别人,培养学生图形设计创意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
  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支持学习。多媒体与网络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现代的图形设计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须要,选择恰当的媒体网络,可以充分展示各类图形的变化,并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交流,进一步延伸交流的广度与深度。
  
  参考文献:
  [1]唐丽春. 图形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巨瑛梅, 刘旭东当代国外教学理论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7:223~244
其他文献
摘 要:提出在遗传学教学中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几条措施;(1)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强烈的“提问意识”和“前沿意识”;(3)遗传学教学中贯穿遗传学史和科学方法论(包括创新思维)教育(3)改革常规实验教学,设置开放性实验,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实验和科研技能。  关键词:遗传学;遗传学教学;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按照创新活动规律及创新素质形成规律,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掌握创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探讨学校体育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所应扮演的角色,以期通过学校体育搭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平台,同时真正实现学校体育的时代目标,并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学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1.研究目的    随着社会的急剧变革和发展,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的时代,这种情绪的重负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威胁正悄悄地向不同年龄的群体蔓延。
期刊
摘 要:在探讨韩国的海洋地理状况与区位特点的基础上,对韩国海洋旅游资源类型、特点与海洋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详实地分析,研究表明,韩国海洋旅游资源开发的自然地理条件优越、资源赋存丰富、相关海洋产业发展基础较好,能够促进和带动韩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完善与优化。  关键词:韩国;海洋旅游;资源开发    一、韩国海洋旅游自然地理条件    (一)区位条件与气候特征   韩国位于亚洲东北部、西临黄海与中国接壤
期刊
摘 要:随着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扩大研究生的数量增多,研究生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凸现。本文就针对研究生的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  关键词:研究生;心理问题;应对方式    从20世纪90年代国家实行研究生的扩招政策以来,我国的研究生一直在以每年26.6%的速度递增,2005年全国在校研究生已达97万人。研究生已成为高等教育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1]。但是对于研究生的心理
期刊
摘 要:本实验运用文献资料法、座谈访问法、实验法等方法,首先理论上阐述了金水区体育艺术“2+1项目”实验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分析了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具体措施。最终得出结论:在大力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中小学生的体质进程中,“2+1项目”是解决青少年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提升审美素质,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体育艺术“2+1项目”;中小学;探讨与实验    1.前言     体育艺
期刊
《微积分》作为大学新生入学后的第一门数学必修基础课程,其教学的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微积分》课程本身,而且对今后的其他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都有深远的影响。近几年,由于高考扩招, 推动了高等教育由昔日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同时也产生了一大批独立学院,即所谓的三本院校。这一类学校的学生由于基础相对于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比较薄弱。因此如果按照一般高校的教学模式难以确保所有学生都达到教
期刊
摘 要:本文以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理论为基础,从提问、反馈、纠错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大学英语课堂环境下如何运用面子理论帮助教师成功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关键词:面子理论;大学英语;教学    一、 引言    礼貌是人类文明进化的标志,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条重要准则。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语言也同样受到这条准则的约束。关于礼貌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已经提出了许多理论模式和研究方法。其中包括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指出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现状,提出了高职科研的关键在于恰当准确的定位;并根据高职院校办学特点,明确横向课题研究在高职科研中的作用,进而确定了基于横向课题的高职科研定位,以及如何在高职院校开展横向课题研究的对策。本文对于高职院校创特色、树品牌、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高职科研;科研现状;横向课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职院校在以就业为导向
期刊
摘 要:网络别字的大量涌现对青少年的语言应用产生了消极影响,我们要用辨证的眼光来对待这些别字,有针对性地引导青少年规范使用网络语言,从而达到提高网络语言的信息传输效率,纯洁我们语言文字的目的,使青少年的语言应用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网络;别字;消极;影响    “偶稀饭、潜水、酱紫、烘焙鸡、FB……”,个性张扬的网络语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占据着青年人的话语世界。从原先单一的汉字组合到
期刊
摘 要:目前,中国的一部分高校开始进行学分制改革,伴随着高校扩招幅度的加大,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时期,学分制改革的意义变得非常重大。目前中国高校的学分制改革刚刚起步,还处在摸索过程当中,在这种情况下,除了继续坚持不懈地探索以外,有必要分析及调查国外成功实行学分制的情况及其经验,以避免走弯路。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以量化研究方法分析了韩国釜山地区中国留学生的韩国大学学分制的适应情况,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