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目标衔接是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加强高校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衔接十分必要。当前,高校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衔接未能有效构建,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中思想政治课 目标衔接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不佳的问题一直存在并严重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提高。究其根源,其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衔接未能有效构建无疑是重要原因,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做好高校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衔接工作。因此,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阐述如何加强高校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衔接工作。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衔接的重要性
当前,国家及社会各方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目标衔接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一方面,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不够重视。虽然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在衔接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成效并不明显,尤其是思想政治课程目标衔接根本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国家也没有出台相关文件以专门加强高校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衔接。另一方面,相关学校对高校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衔接重要性的认识淡薄。高中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以升学为中心来开展教学工作,思想政治课教学只是一味地进行知识传输,没有关注学生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而高校中,作为公共课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地位并不高,广大高校学生只是为修学分而被迫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课程衔接都很难受到相关学校应有的重视,更不用说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衔接了。
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对高校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衔接的意识,首先,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应采取措施加强国民对高校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衔接重要性的认识。例如:出台相关政策和文件以加强对思想政治课程目标衔接的指导和规范;开设相关机构以对广大一线思想政治学科教师进行思想政治课程目标衔接方面的专业培训;加大对思想政治课程目标衔接工作方面的经费支持。其次,相关学校应转变认识,重视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衔接。高校与高中应彻底抛弃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应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为国家输送和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而不仅仅是为了升学考试,应树立对待思想政治学科的正确态度,主动加强关于思想政治课程目标衔接方面的认识。
二、深入分析,构建衔接的目标体系
我国的思想政治学科虽然有统一的教育目标,但过于笼统,具体而言,缺乏具体的、统一制定的课程目标,这也导致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衔接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主要表现在:第一、简单重复现象:高校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简单重复现象严重。总体而言,高中的课程目标比较完善,有总目标,分类目标,也有详细的具体目标;而高校的课程目标相对而言就比较宏观笼统,高校的课程目标基本涵盖了高中的总目标。第二、层次不明现象:思想政治学科课程在不同学习阶段应有系统性的循序渐进的课程目标,体现出层次性的特点,然而当前高校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层次性、阶段性并不明显。第三、目标倒挂现象:高校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层次性不明显,没有照顾到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成长规律,没有科学地设置课程目标,以至于出现了“对小学生强调共产主义,对高中生强调社会主义,对高校生强调集体主义,到本科生那里搞文明寝室评比”等奇怪现象。
如何科学地设置层次化的教学目标以服务教学衔接呢?这要求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注意体现全面性、层次性和重点性,促使教学衔接。在知识目标的设置上,对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的教学时,要体现知识的通俗性和形象性;而到了大学阶段,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增强,就应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体现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在能力目标的设置上,高中阶段要在重视知识目标的同时更加注重能力目标的培养;而大学阶段应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置上,对高中生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而对于大学生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
三、理顺思路,突出各阶段目标的侧重点
总体而言,高校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但具体目标也有差异。因此,要充分认识到高校、高中阶段教育的不同层次要求,高校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基础上的一个深化和提升的过程。
从课程目标来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突出基础性,课程目标较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应更多地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而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则理论性和系统性更强,应注重学生对相关原理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从知识结构来看,高中思想政治课不要求对理论体系、知识体系的过多追求,教学中要防止对一些抽象概念、观点的机械理解和记忆,应更多地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引导受教育者在广泛猎取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处理问题的观点和方法,倡导学生追求真理、求真务实。
从人才培养目标来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重点是培养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普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常识,为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而高校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应注重一定层次水平,除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外,应更加侧重培养有创造力的知识劳动者和具有较高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加强沟通,构建目标衔接的机制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常只专注于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和教法,很少关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动态,高校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与科研交流都是各自为政的,彼此之间缺乏互动与沟通。因此,加强高校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交流与沟通显得尤为迫切。高校与高中应加强教学合作,通过学术研讨、参观访问、课堂教学观摩、开展经验交流等途径,加强在思想政治学科方面的沟通和协调,这既有利于高校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有效衔接,又能帮助高中学生和老师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思想政治课及学科发展前沿。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教育存在着严重的体制弊端,高考将思想政治学科划分为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阶段和独立体,从而导致了思想政治学科被人为地分裂开来,在实践过程中缺乏完整性、连续性及整体规划,出现了诸如教学内容重复率过高、侧重点不明确及缺乏有效联系和衔接等问题。因此,应当立足整体,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从整体上规划和把握大的教育体系,在体制上为二者的衔接创造条件。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应树立科学系统的认识,从宏观整体的高度统一制定高校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统一编订高校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
参考文献:
[1]杜环欢.试论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的路径选择[M].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
[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前沿[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6.
[3]李铁.大学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问题的研究[M]. 2011(6):132-138.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中思想政治课 目标衔接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不佳的问题一直存在并严重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提高。究其根源,其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衔接未能有效构建无疑是重要原因,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做好高校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衔接工作。因此,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阐述如何加强高校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衔接工作。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衔接的重要性
当前,国家及社会各方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目标衔接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一方面,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不够重视。虽然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在衔接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成效并不明显,尤其是思想政治课程目标衔接根本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国家也没有出台相关文件以专门加强高校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衔接。另一方面,相关学校对高校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衔接重要性的认识淡薄。高中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以升学为中心来开展教学工作,思想政治课教学只是一味地进行知识传输,没有关注学生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而高校中,作为公共课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地位并不高,广大高校学生只是为修学分而被迫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课程衔接都很难受到相关学校应有的重视,更不用说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衔接了。
在这种情况下,要提高对高校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衔接的意识,首先,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应采取措施加强国民对高校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衔接重要性的认识。例如:出台相关政策和文件以加强对思想政治课程目标衔接的指导和规范;开设相关机构以对广大一线思想政治学科教师进行思想政治课程目标衔接方面的专业培训;加大对思想政治课程目标衔接工作方面的经费支持。其次,相关学校应转变认识,重视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衔接。高校与高中应彻底抛弃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应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为国家输送和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而不仅仅是为了升学考试,应树立对待思想政治学科的正确态度,主动加强关于思想政治课程目标衔接方面的认识。
二、深入分析,构建衔接的目标体系
我国的思想政治学科虽然有统一的教育目标,但过于笼统,具体而言,缺乏具体的、统一制定的课程目标,这也导致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衔接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主要表现在:第一、简单重复现象:高校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简单重复现象严重。总体而言,高中的课程目标比较完善,有总目标,分类目标,也有详细的具体目标;而高校的课程目标相对而言就比较宏观笼统,高校的课程目标基本涵盖了高中的总目标。第二、层次不明现象:思想政治学科课程在不同学习阶段应有系统性的循序渐进的课程目标,体现出层次性的特点,然而当前高校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层次性、阶段性并不明显。第三、目标倒挂现象:高校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层次性不明显,没有照顾到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成长规律,没有科学地设置课程目标,以至于出现了“对小学生强调共产主义,对高中生强调社会主义,对高校生强调集体主义,到本科生那里搞文明寝室评比”等奇怪现象。
如何科学地设置层次化的教学目标以服务教学衔接呢?这要求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注意体现全面性、层次性和重点性,促使教学衔接。在知识目标的设置上,对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的教学时,要体现知识的通俗性和形象性;而到了大学阶段,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增强,就应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体现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在能力目标的设置上,高中阶段要在重视知识目标的同时更加注重能力目标的培养;而大学阶段应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置上,对高中生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而对于大学生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
三、理顺思路,突出各阶段目标的侧重点
总体而言,高校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但具体目标也有差异。因此,要充分认识到高校、高中阶段教育的不同层次要求,高校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基础上的一个深化和提升的过程。
从课程目标来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突出基础性,课程目标较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应更多地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而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则理论性和系统性更强,应注重学生对相关原理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从知识结构来看,高中思想政治课不要求对理论体系、知识体系的过多追求,教学中要防止对一些抽象概念、观点的机械理解和记忆,应更多地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引导受教育者在广泛猎取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处理问题的观点和方法,倡导学生追求真理、求真务实。
从人才培养目标来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重点是培养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普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常识,为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而高校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应注重一定层次水平,除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外,应更加侧重培养有创造力的知识劳动者和具有较高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加强沟通,构建目标衔接的机制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常只专注于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和教法,很少关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动态,高校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与科研交流都是各自为政的,彼此之间缺乏互动与沟通。因此,加强高校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交流与沟通显得尤为迫切。高校与高中应加强教学合作,通过学术研讨、参观访问、课堂教学观摩、开展经验交流等途径,加强在思想政治学科方面的沟通和协调,这既有利于高校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有效衔接,又能帮助高中学生和老师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思想政治课及学科发展前沿。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教育存在着严重的体制弊端,高考将思想政治学科划分为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阶段和独立体,从而导致了思想政治学科被人为地分裂开来,在实践过程中缺乏完整性、连续性及整体规划,出现了诸如教学内容重复率过高、侧重点不明确及缺乏有效联系和衔接等问题。因此,应当立足整体,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从整体上规划和把握大的教育体系,在体制上为二者的衔接创造条件。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应树立科学系统的认识,从宏观整体的高度统一制定高校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统一编订高校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
参考文献:
[1]杜环欢.试论思想政治课教学衔接的路径选择[M].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
[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前沿[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6.
[3]李铁.大学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问题的研究[M]. 2011(6):13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