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六六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庭伦理电视剧《双面胶》作为当代家庭伦理电视剧的典型,近两年来备受争议和关注,其小说中的情节与人物性格刻画与电视剧的出入之处也引发了关于家庭伦理电视剧改编的思考,《双面胶》以其强烈的戏剧冲突和极端的表达方式,当之无愧的成为了最具争议的几部家庭伦理剧之一,它所呈现出的中国式家庭伦理与生活化的情节叙事也成为了比较的重心。评论的热点在于六六原著小说中的残酷性与电视剧改编后呈现的不同于小说的“缓和”局面。小说与电视剧各有各得叙事方式、叙事语言,两者的互动,使的文字与影像相互补充,使得受众扩大了感知范围,开阔了接受的视线。电视剧的繁荣景象也带动了小说新理念的催生,因而两者可以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共生互赢。
关键词:家庭伦理剧改编双面胶
绪论
“小说的影视改编”,单就这种现象来说并不新鲜。从电影、电视诞生之初,具有叙事能力之时,文学作品就成了影视剧创作的重要源泉,改编则成了影视创作的重要手段。二十世纪的艺术发展史上,文学与影视的互动发展,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从小说到影像”又是一个常说常新、屡谈不厌的重要话题。
新世纪更迎来了电视剧家庭伦理叙事的创作高潮,如雨后春笋般也竞相出现了一系列原创家庭伦理电视剧以及由文学小说改编而来的家庭伦理电视剧,而这一电视剧类型也成为了支撑当下电视剧荧屏的主要类型。如《结婚十年》、《亲情树》、《双面胶》等都获得了全国电视剧大奖,并且在每天的电视荧屏上,最受关注的电视剧作品中总是有家庭伦理剧的身影,而这之中又有不少来自于文学小说的改编。
一、新人眼光看世界——二十一世纪电视剧剧本改编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观众的审美需求也越来越高,平庸的剧本及故事剧情已经远远不能达到观众的心理需求,而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也经常出现上映的影片叫好但不叫座,或是叫座而不叫好,怎样才能让一部影视作品既较好又叫座?于是电视剧剧本的改编应运而生。
改编引发的争论如果真是艺术观念的冲突,那就不一定是坏事,关键的是我们的导演和编剧要在怎样的心态和状态下进行真正的创作,我们的观念要有足够的辨别力,别让那些“注水”的“根据小说改编”的影视剧糟践了原小说。
在大众传播时代,市场竞争激烈,电视剧剧本改编成为影视商业利润链条上的起点和重要一环,翻拍、重拍、改编经典,对很多人来说,这就是一棵“摇钱树”。这导致了两方面的危机,一方面,经典佳作的社会认同受到了大众化的威胁;一方面,集体发烧,一味追求新鲜,使得经典改编成为抢占先机、吸引眼球、获得高票房、占有主要市场份额的手段。
在古典文学名著的改编问题上,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忠于原著”,据此原则录制的电视剧《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和好评。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是因大浪淘沙,经历了读者的选择和时间的磨砺。
当前电视剧剧本改编中有两个倾向值得警惕,一是惟时髦是举,以改编的名义把经典作品时尚化、浅薄化、庸俗化;一是用抽象的二重性格和所谓的人性理论,解读原小说的基本主题和文化。
二、你说我言论家常——《双面胶》电视剧改编的叙事策略
无论是在文学小说原著《双面胶》还是在家庭伦理剧《双面胶》里,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故事的结构不曾改变,剧中人物没有添加,矛盾还是因为婆媳关系不和以及两家人在经济上和孩子的问题上引起的纠葛,而这些纠葛的最终矛盾还是集中在了丽娟这个大城市的现代媳妇和亚平妈这个从小城市来的传统婆婆的身上。
作者六六,以一贯的现实主义的风格向我们诠释了中国家庭中的普遍存在的问题——经济、孩子、以及由各种问题而引发的婆媳关系。现代生活中的人们也许都并不曾留意,而六六把这种现实中的痛楚直白地翻出来给我们看。看过之后,我们或多或少都感受了自己、或者是未来自己的缩影。
(一) 诉尽百家平常事——小说与电视剧叙事结构
小说从结构上来说,作者安排了两条线:一是由李亚平和胡丽鹃夫妻所组成的小家庭背后的两个人的家庭所引发的是是非非,二是由蔡姐和他的丈夫王启东一家的家长里短,而这两条线是由胡丽鹃和蔡姐的同事关系而牵在一起。
原小说中蔡姐及她的家庭故事只用了很少的笔墨来一笔带过,只是以对话的形式在丽鹃讲起她和婆婆之间的矛盾时作为小插曲出现,点缀了丽鹃一家的故事,而电视剧《双面胶》却将蔡姐爱人启东嫖娼这一事件“小题大做”:故事从蔡姐想要买房,原因是为了和公公婆婆分开单独生活开始,因为钱不够,遂和启东爸妈借钱由此引发矛盾。蔡姐认为公公婆婆把钱都给了小儿子启南,“一碗水没有端平”,再三的争论中,启东进退两难,去茶馆寻清净,遭遇了卖淫女小红,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事件,写检讨、罚款、被学校开除、以及孩子在学校出现的打架事件。
为什么要将整个故事做如此处理呢?我们不难发现,小说原著中虽然故事的结构合理、矛盾冲突也存在,但是作为影视作品来说就显得单薄了,只是亚平和丽娟一家的故事,是否不具有完全的代表性?于是增加了蔡姐一家的种种矛盾,以此来衬托丽娟一家的矛盾,使小说中蔡姐一家“简单的故事复杂化”,让整个剧更有看点,也正好阐释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二) 有缘千里来相会——故事人物塑造
故事中对人物的刻画也很到位,都是小人物,同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也都经历着看似平淡却又“重大”的生活琐事。
丽娟:典型的上海女子,娇生惯养、好吃懒做、生活没有规律,从来不懂如何持家的“月光女神”;婆婆:典型的家庭妇女型老人,小城市生活、没见过世面、省吃俭用、重男轻女思想极其严重的节俭老人;亚平:从北方小城市通过考大学来到大上海的男人,工作努力、疼爱妻子、孝敬父母,开展后成为牺牲品的“双面胶”。小说作者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以及每个人说话的不同方式将每个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而在电视剧的改编中,也由演员的方言诠释了各个角色人物生活的背景,为下一步的叙事展开做好了铺垫。而在小说中,轻描淡写的南北差异在改变后也被演员淋漓尽致得表现了出来。 电视剧在原小说的基础上,在表现人物个性的同时,邀请两位老艺术家潘虹和李明启老师出演,潘虹老师本是上海人,李明启老师则为东北人,在剧中两人都使用自己的方言,尤其是潘虹老师的台词,在润色后更具有上海风味。各个角色的台词都采用诙谐、幽默的方式进行表达,语气上也更加口语化。这样的处理方式,将原小说阴郁、低沉的基调变得轻松、活泼,使整个故事都显得更加温馨。
(三)因为有你更完美——电视剧的视听优势
在影视作品中要将一切都让人们看到,影视要告诉人们的东西都是通过画面来实现。一百个读者头脑中有一百个林黛玉,但一百个观众眼中却只有一个林黛玉。在小说《双面胶》中,作者可以写丽鹃如何想、如何感受,但是影视剧本就只写丽鹃如何说、如何做。小说可以停留在一个时间、一个场景上议论、抒情,也可以大幅度地插叙、倒叙,甚至可以略写人物的行为,而专写人物的感觉、意识、思想,但影视作品不能让情节和画面停滞下来,也不能将叙事的线索搞得太复杂;小说往往可以用抒情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精神世界,或者细腻地刻画人物心理过程,但影视只能从视觉艺术的特点出发,把属于人物精神领域里抽象的东西变成人物的具体动作、表情和言语,把它表现出来,使观众明确地看到。因此,影视剧与小说不一样,要将文字性的语言转换为视听语言呈现在观众面前。
在小说《双面胶》里,用了这样一段文字来描写丽鹃的母亲:“丽鹃的娘是典型的上海小市民,弄堂里泡大的,满口脏话,即便是表达内心的喜欢,也用些不入耳的字。”这样的一个上海小市民妇女形象,在小说中只是如此轻描淡写地从作者笔下流出,作为读者,我们可以对这样的丽鹃母亲有一千一万个想象:她是胖是瘦?是高是低?漂亮还是丑陋?读者可以将这样的一个人物随心所欲地赋予自己的想象,让她成为自己心目中所认为的那个丽鹃母亲,但是在影片第一集,当一个满头带着卷发夹、磕着瓜子、围着麻将桌、操着一口上海话的女人出现在屏幕上,再配上亚平的画外音“提起丽鹃的妈,不知怎么的,我总会想起,功夫里的包租婆来”,这样一个丽鹃母亲的形象便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因为电视剧给大家界定了这个人物形象,于是人物也就活脱脱出现在观众面前。
三、快乐的痛苦历程——《双面胶》等家庭伦理剧对电视剧本改编的启示
改编的道路上充满荆棘,但并不影响我们继续走下去的坚定信念,因为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不仅传播和弘扬了经典文化,扩大了文学作品的影响力,而且它们藉此可以走出书橱,进入现代人特别是青少年的视野中。电视剧剧本的改变如何能走出一条更加成熟的路线,我们都在进一步探索。
(一) 不容颠覆的宝贵财富——影视改编要忠于原著
忠于原著即在改编的过程中基本是再现原作风貌,延续原作的叙事风格,尽可能地不损害原著的思想内容。
既是改编,那就不能“有失大体”,起码整个的故事框架还是要和原小说相吻合的,不然何以称为改编?!
编剧们不应该拘泥于文学的束缚,而应该发掘独立的艺术形态。火爆的电子游戏,流行的漫画,畅销的歌曲等等这些其他的艺术形态也都应该成为编剧们改编的对象。相对于文学作品单一的传播形式,漫画,电子游戏等拥有更灵活的传播方式,也就被更多的人所熟知,拥有的拥护者也就更加庞大。因此由这些所改编的影视作品应该更会受到拥护者的追捧。
在《双面胶》从小说到电视剧的改编中,原著作者六六也同是电视剧的编剧,虽然从文字到影像的转变中,注入了很多不同的元素,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整个故事叙述的主题不曾改变,都是以婆媳问题为主题。
(二) 只将精华留于己——影视改编要选其所需
选其所需即只注重原作中的部分内容,或人物关系故事情节或原作说传达的主题思想,而对于不需要的部分则会根据编剧自身的想法而大幅改写。
美国学者乔治·布鲁斯东说:“当一个电影艺术家着手改编一部小说时,虽然变动是不可避免的,但实际的情况确实她根本不是在将那本小说进行改编。他所改编的只是小说的一个故事梗概——小说只是被看作一堆素材。他并不把小说看成一个其中语言与主题不能分割的有机体。”①
(三) 小题大做剧更美——影视改编要“借题发挥”
借题发挥即只是把原作视为其启发灵感的源头和重新创作的素材,全然不受原作的人物、故事、主题和意蕴所限。
电视剧中重塑王启东的形象,将这一人物形象以及他的整个故事都丰满起来。他的故事从一开始就买下伏笔,到最后再次出场,从他在公园里对儿子说的那段话,表明了作为普通人民教师的王启东这类人的一种生活态度。
蔡姐一家的家长里短,也充分的反映了当下对子女的教育观,当代社会中察言观色的重要性,上下级关系的复杂性,某些腐败等等现状,两家的故事可以说是21世纪生活及社会的缩影。
改编电视剧不仅仅是文本作者或电视剧导演所赋予的,同时也是受众与某种社会价值观念以及理想所赋予的。
五、结束语
《双面胶》原著中由丈夫挥拳打死上海媳妇的结局并没有被照搬上电视剧,而是产生了一个更为温情的结局和较缓和的戏剧冲突和叙事节奏,从受众的“阅读”习惯和接受心理方面来说,反映了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家庭伦理电视剧的观众收到文化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价值等因素的影响。电视剧是反应社会、影响社会的一种文化产物,家庭伦理剧将百姓的俗世情真作为叙事对象,将人伦之和作为文化诉求。在取得高收视率的同时,也赢得了不俗的口碑,虽然这些评论褒贬不一,但这也从一定层面上说明了电视剧的成功,因为它造成了人们对这一类型电视剧的关注和热捧,完成了艺术作品审美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和谐统一。
文字与镜头,终究跨不过这一条“鸿沟”,却不是简单的深度与表面的划分。同样对于《双面胶》的小说与电视剧,两者的确各有所长,但并非像一些人所定义的那样,藉着文本与镜头,完成的是各自深度与表面的神话。影像的处理源于其本体的特性,它的具象性使它无法做到像文本一样天马行空的描述,因而有其限制性。
小说与电视剧各有各得叙事方式、叙事语言,两者的互动,使的文字与影像相互补充,使得受众扩大了感知范围,开阔了接受的视线。电视剧的繁荣景象也带动了小说新理念的催生,因而两者可以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共生互赢。
注释:
① 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电影改编理论问题》,陈犀禾选编,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版
参考文献
[1] 吴素玲,张阿利. 电视剧艺术类型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2] 戴清.电视剧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3] 郝建.中国电视剧文化研究与类型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4] 曾庆瑞,卢蓉.中国电视剧的审美艺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5] 毛凌滢.改编电视剧批评:多元视角与跨学科的立体审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
[6] 仲呈祥.应当“忠实于”什么—从《豪门惊梦》谈小说到电视剧的改编[J].《当代电视》,2003
[7] 张玉霞.传统文化精神家园现实危机的想象性救赎[J].《管子学刊》,2009:03
[8] 吕乐平. “背叛”结构——新时期家庭伦理剧叙事结构分析.[J].当代电影. 2007
[9] 袁丛洁.浅谈中国当代家庭伦理剧的叙事与观众的接受心理[J].《科技风》,2008,09
[10] 毛凌滢.从文字到影像——小说的电视剧改编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2009.03
作者简介:
周晓春,成都理工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现任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航空系教务办主任,担任《名片赏析》、《公文写作》等课程教学工作。
关键词:家庭伦理剧改编双面胶
绪论
“小说的影视改编”,单就这种现象来说并不新鲜。从电影、电视诞生之初,具有叙事能力之时,文学作品就成了影视剧创作的重要源泉,改编则成了影视创作的重要手段。二十世纪的艺术发展史上,文学与影视的互动发展,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从小说到影像”又是一个常说常新、屡谈不厌的重要话题。
新世纪更迎来了电视剧家庭伦理叙事的创作高潮,如雨后春笋般也竞相出现了一系列原创家庭伦理电视剧以及由文学小说改编而来的家庭伦理电视剧,而这一电视剧类型也成为了支撑当下电视剧荧屏的主要类型。如《结婚十年》、《亲情树》、《双面胶》等都获得了全国电视剧大奖,并且在每天的电视荧屏上,最受关注的电视剧作品中总是有家庭伦理剧的身影,而这之中又有不少来自于文学小说的改编。
一、新人眼光看世界——二十一世纪电视剧剧本改编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观众的审美需求也越来越高,平庸的剧本及故事剧情已经远远不能达到观众的心理需求,而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也经常出现上映的影片叫好但不叫座,或是叫座而不叫好,怎样才能让一部影视作品既较好又叫座?于是电视剧剧本的改编应运而生。
改编引发的争论如果真是艺术观念的冲突,那就不一定是坏事,关键的是我们的导演和编剧要在怎样的心态和状态下进行真正的创作,我们的观念要有足够的辨别力,别让那些“注水”的“根据小说改编”的影视剧糟践了原小说。
在大众传播时代,市场竞争激烈,电视剧剧本改编成为影视商业利润链条上的起点和重要一环,翻拍、重拍、改编经典,对很多人来说,这就是一棵“摇钱树”。这导致了两方面的危机,一方面,经典佳作的社会认同受到了大众化的威胁;一方面,集体发烧,一味追求新鲜,使得经典改编成为抢占先机、吸引眼球、获得高票房、占有主要市场份额的手段。
在古典文学名著的改编问题上,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忠于原著”,据此原则录制的电视剧《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和好评。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是因大浪淘沙,经历了读者的选择和时间的磨砺。
当前电视剧剧本改编中有两个倾向值得警惕,一是惟时髦是举,以改编的名义把经典作品时尚化、浅薄化、庸俗化;一是用抽象的二重性格和所谓的人性理论,解读原小说的基本主题和文化。
二、你说我言论家常——《双面胶》电视剧改编的叙事策略
无论是在文学小说原著《双面胶》还是在家庭伦理剧《双面胶》里,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故事的结构不曾改变,剧中人物没有添加,矛盾还是因为婆媳关系不和以及两家人在经济上和孩子的问题上引起的纠葛,而这些纠葛的最终矛盾还是集中在了丽娟这个大城市的现代媳妇和亚平妈这个从小城市来的传统婆婆的身上。
作者六六,以一贯的现实主义的风格向我们诠释了中国家庭中的普遍存在的问题——经济、孩子、以及由各种问题而引发的婆媳关系。现代生活中的人们也许都并不曾留意,而六六把这种现实中的痛楚直白地翻出来给我们看。看过之后,我们或多或少都感受了自己、或者是未来自己的缩影。
(一) 诉尽百家平常事——小说与电视剧叙事结构
小说从结构上来说,作者安排了两条线:一是由李亚平和胡丽鹃夫妻所组成的小家庭背后的两个人的家庭所引发的是是非非,二是由蔡姐和他的丈夫王启东一家的家长里短,而这两条线是由胡丽鹃和蔡姐的同事关系而牵在一起。
原小说中蔡姐及她的家庭故事只用了很少的笔墨来一笔带过,只是以对话的形式在丽鹃讲起她和婆婆之间的矛盾时作为小插曲出现,点缀了丽鹃一家的故事,而电视剧《双面胶》却将蔡姐爱人启东嫖娼这一事件“小题大做”:故事从蔡姐想要买房,原因是为了和公公婆婆分开单独生活开始,因为钱不够,遂和启东爸妈借钱由此引发矛盾。蔡姐认为公公婆婆把钱都给了小儿子启南,“一碗水没有端平”,再三的争论中,启东进退两难,去茶馆寻清净,遭遇了卖淫女小红,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事件,写检讨、罚款、被学校开除、以及孩子在学校出现的打架事件。
为什么要将整个故事做如此处理呢?我们不难发现,小说原著中虽然故事的结构合理、矛盾冲突也存在,但是作为影视作品来说就显得单薄了,只是亚平和丽娟一家的故事,是否不具有完全的代表性?于是增加了蔡姐一家的种种矛盾,以此来衬托丽娟一家的矛盾,使小说中蔡姐一家“简单的故事复杂化”,让整个剧更有看点,也正好阐释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二) 有缘千里来相会——故事人物塑造
故事中对人物的刻画也很到位,都是小人物,同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也都经历着看似平淡却又“重大”的生活琐事。
丽娟:典型的上海女子,娇生惯养、好吃懒做、生活没有规律,从来不懂如何持家的“月光女神”;婆婆:典型的家庭妇女型老人,小城市生活、没见过世面、省吃俭用、重男轻女思想极其严重的节俭老人;亚平:从北方小城市通过考大学来到大上海的男人,工作努力、疼爱妻子、孝敬父母,开展后成为牺牲品的“双面胶”。小说作者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以及每个人说话的不同方式将每个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而在电视剧的改编中,也由演员的方言诠释了各个角色人物生活的背景,为下一步的叙事展开做好了铺垫。而在小说中,轻描淡写的南北差异在改变后也被演员淋漓尽致得表现了出来。 电视剧在原小说的基础上,在表现人物个性的同时,邀请两位老艺术家潘虹和李明启老师出演,潘虹老师本是上海人,李明启老师则为东北人,在剧中两人都使用自己的方言,尤其是潘虹老师的台词,在润色后更具有上海风味。各个角色的台词都采用诙谐、幽默的方式进行表达,语气上也更加口语化。这样的处理方式,将原小说阴郁、低沉的基调变得轻松、活泼,使整个故事都显得更加温馨。
(三)因为有你更完美——电视剧的视听优势
在影视作品中要将一切都让人们看到,影视要告诉人们的东西都是通过画面来实现。一百个读者头脑中有一百个林黛玉,但一百个观众眼中却只有一个林黛玉。在小说《双面胶》中,作者可以写丽鹃如何想、如何感受,但是影视剧本就只写丽鹃如何说、如何做。小说可以停留在一个时间、一个场景上议论、抒情,也可以大幅度地插叙、倒叙,甚至可以略写人物的行为,而专写人物的感觉、意识、思想,但影视作品不能让情节和画面停滞下来,也不能将叙事的线索搞得太复杂;小说往往可以用抒情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精神世界,或者细腻地刻画人物心理过程,但影视只能从视觉艺术的特点出发,把属于人物精神领域里抽象的东西变成人物的具体动作、表情和言语,把它表现出来,使观众明确地看到。因此,影视剧与小说不一样,要将文字性的语言转换为视听语言呈现在观众面前。
在小说《双面胶》里,用了这样一段文字来描写丽鹃的母亲:“丽鹃的娘是典型的上海小市民,弄堂里泡大的,满口脏话,即便是表达内心的喜欢,也用些不入耳的字。”这样的一个上海小市民妇女形象,在小说中只是如此轻描淡写地从作者笔下流出,作为读者,我们可以对这样的丽鹃母亲有一千一万个想象:她是胖是瘦?是高是低?漂亮还是丑陋?读者可以将这样的一个人物随心所欲地赋予自己的想象,让她成为自己心目中所认为的那个丽鹃母亲,但是在影片第一集,当一个满头带着卷发夹、磕着瓜子、围着麻将桌、操着一口上海话的女人出现在屏幕上,再配上亚平的画外音“提起丽鹃的妈,不知怎么的,我总会想起,功夫里的包租婆来”,这样一个丽鹃母亲的形象便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因为电视剧给大家界定了这个人物形象,于是人物也就活脱脱出现在观众面前。
三、快乐的痛苦历程——《双面胶》等家庭伦理剧对电视剧本改编的启示
改编的道路上充满荆棘,但并不影响我们继续走下去的坚定信念,因为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不仅传播和弘扬了经典文化,扩大了文学作品的影响力,而且它们藉此可以走出书橱,进入现代人特别是青少年的视野中。电视剧剧本的改变如何能走出一条更加成熟的路线,我们都在进一步探索。
(一) 不容颠覆的宝贵财富——影视改编要忠于原著
忠于原著即在改编的过程中基本是再现原作风貌,延续原作的叙事风格,尽可能地不损害原著的思想内容。
既是改编,那就不能“有失大体”,起码整个的故事框架还是要和原小说相吻合的,不然何以称为改编?!
编剧们不应该拘泥于文学的束缚,而应该发掘独立的艺术形态。火爆的电子游戏,流行的漫画,畅销的歌曲等等这些其他的艺术形态也都应该成为编剧们改编的对象。相对于文学作品单一的传播形式,漫画,电子游戏等拥有更灵活的传播方式,也就被更多的人所熟知,拥有的拥护者也就更加庞大。因此由这些所改编的影视作品应该更会受到拥护者的追捧。
在《双面胶》从小说到电视剧的改编中,原著作者六六也同是电视剧的编剧,虽然从文字到影像的转变中,注入了很多不同的元素,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整个故事叙述的主题不曾改变,都是以婆媳问题为主题。
(二) 只将精华留于己——影视改编要选其所需
选其所需即只注重原作中的部分内容,或人物关系故事情节或原作说传达的主题思想,而对于不需要的部分则会根据编剧自身的想法而大幅改写。
美国学者乔治·布鲁斯东说:“当一个电影艺术家着手改编一部小说时,虽然变动是不可避免的,但实际的情况确实她根本不是在将那本小说进行改编。他所改编的只是小说的一个故事梗概——小说只是被看作一堆素材。他并不把小说看成一个其中语言与主题不能分割的有机体。”①
(三) 小题大做剧更美——影视改编要“借题发挥”
借题发挥即只是把原作视为其启发灵感的源头和重新创作的素材,全然不受原作的人物、故事、主题和意蕴所限。
电视剧中重塑王启东的形象,将这一人物形象以及他的整个故事都丰满起来。他的故事从一开始就买下伏笔,到最后再次出场,从他在公园里对儿子说的那段话,表明了作为普通人民教师的王启东这类人的一种生活态度。
蔡姐一家的家长里短,也充分的反映了当下对子女的教育观,当代社会中察言观色的重要性,上下级关系的复杂性,某些腐败等等现状,两家的故事可以说是21世纪生活及社会的缩影。
改编电视剧不仅仅是文本作者或电视剧导演所赋予的,同时也是受众与某种社会价值观念以及理想所赋予的。
五、结束语
《双面胶》原著中由丈夫挥拳打死上海媳妇的结局并没有被照搬上电视剧,而是产生了一个更为温情的结局和较缓和的戏剧冲突和叙事节奏,从受众的“阅读”习惯和接受心理方面来说,反映了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家庭伦理电视剧的观众收到文化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价值等因素的影响。电视剧是反应社会、影响社会的一种文化产物,家庭伦理剧将百姓的俗世情真作为叙事对象,将人伦之和作为文化诉求。在取得高收视率的同时,也赢得了不俗的口碑,虽然这些评论褒贬不一,但这也从一定层面上说明了电视剧的成功,因为它造成了人们对这一类型电视剧的关注和热捧,完成了艺术作品审美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和谐统一。
文字与镜头,终究跨不过这一条“鸿沟”,却不是简单的深度与表面的划分。同样对于《双面胶》的小说与电视剧,两者的确各有所长,但并非像一些人所定义的那样,藉着文本与镜头,完成的是各自深度与表面的神话。影像的处理源于其本体的特性,它的具象性使它无法做到像文本一样天马行空的描述,因而有其限制性。
小说与电视剧各有各得叙事方式、叙事语言,两者的互动,使的文字与影像相互补充,使得受众扩大了感知范围,开阔了接受的视线。电视剧的繁荣景象也带动了小说新理念的催生,因而两者可以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共生互赢。
注释:
① 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电影改编理论问题》,陈犀禾选编,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版
参考文献
[1] 吴素玲,张阿利. 电视剧艺术类型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2] 戴清.电视剧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3] 郝建.中国电视剧文化研究与类型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4] 曾庆瑞,卢蓉.中国电视剧的审美艺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5] 毛凌滢.改编电视剧批评:多元视角与跨学科的立体审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
[6] 仲呈祥.应当“忠实于”什么—从《豪门惊梦》谈小说到电视剧的改编[J].《当代电视》,2003
[7] 张玉霞.传统文化精神家园现实危机的想象性救赎[J].《管子学刊》,2009:03
[8] 吕乐平. “背叛”结构——新时期家庭伦理剧叙事结构分析.[J].当代电影. 2007
[9] 袁丛洁.浅谈中国当代家庭伦理剧的叙事与观众的接受心理[J].《科技风》,2008,09
[10] 毛凌滢.从文字到影像——小说的电视剧改编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2009.03
作者简介:
周晓春,成都理工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现任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航空系教务办主任,担任《名片赏析》、《公文写作》等课程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