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中学生阅读经典作品的兴趣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y_1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国画大师李苦禅说过:“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文化学者余秋雨也有言:“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十七世纪的英国数学家巴罗也曾说:“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显而易见,虽然古今中外各个领域的名家对于阅读具体作用的阐述不尽相同,但他们都一致认为阅读很重要,阅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网络时代不期而至。与此同时,以“快阅读、浅阅读、娱乐化、轻松化”为特征的“快餐文化”日益盛行。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加,人们似乎越来越需要娱乐化、轻松化的“快餐文化”来解乏,于是乎铺天盖地的报刊杂志,花样翻新的新闻报道充斥着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诸如娱乐明星们的私生活,奇闻轶事、风流艳史是应有尽有。可我们享受文化含量稀薄,缺乏营养的“快餐文化”后,脑中往往空空无物,能在大脑中留下记忆的更是凤毛麟角。
  于是,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中学生已经逐渐沦为“快餐文化”的消费主体,快餐式的网络文化逐渐抢占了孩子们阅读文质兼美、内涵丰富的经典作品的宝贵时间,结果便是他们享受“快餐文化”的同时,对经典作品却丧失了阅读的兴趣。
  由此可见,激发中学生语文阅读经典作品的兴趣迫在眉睫。而在具体而微的课堂教学中,激发中学生阅读经典作品兴趣的方法又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我将围绕三个方面作具体阐述。
  一、见贤思齐,诱发兴趣
  科·达勒维耶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为就像塞·约翰逊说的那样:“榜样具有良好的感染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援引古今中外大量名人刻苦学习、饱读诗书而终有所成的事例,让学生从那些大学者自身的知识素养中受到感染,从而诱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比如鲁迅嚼辣椒驱寒: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戴此奖章,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而是拿到鼓楼大街把它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每当读书读到夜深人静、天寒体困时,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几片,放在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嘴里“唏唏”,顿时,周身发暖,困意消除,于是又捧起书攻读。由于勤奋读书,鲁迅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二、投其所好,激活兴趣
  现在,很多学生更愿意看电视剧不爱看书,我就遇到过一个典型的理科男,数理化奇好,语文成绩却经常不及格。我曾经给他开过一系列值得中学生阅读的书单,比如龙应台的《目送》、陆苏的《小心轻放的光阴》、王开岭的《精神明亮的人》等等,可他毫无兴趣,一本都没有看,这让我非常着急。
  恰巧最近几个电视台都在热播《平凡的世界》,而这个孩子是个不折不扣的电视迷,据家长讲这个孩子是每晚雷打不动地追着看,常常看完一集就和同学猜第二天的剧情。然后有一天,我主动问这个学生是不是很想知道后面的情节,他当然说是。接着我就拿了一本书给他,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的原著。
  虽然他的作文水平并没有立竿见影的提高,但他对经典作品阅读的兴趣就这样培养起来了,因为他自己发现原来原著比电视剧要更有趣味得多。后来我又趁热打铁,先后向他推荐了路遥的《人生》、《黄叶在秋风中飘落》、《在困难的日子里》、《你怎么也想不到》等作品,他看完这些作品后又陆续阅读了我先前给他推荐的作品。随着阅讀兴趣的增加,他的语文成绩也渐渐有了起色。
  三、开展活动,增强兴趣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校要“鼓励开展多种活动进行阅读成果的交流,如写书评、读后感、角色扮演,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在交流、碰撞中,激发思想火花,提高阅读能力”。其实,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首先有利于增强学生阅读经典作品的兴趣。
  比如上学期,我在自己任教的高一(301)班举行了一次《红楼梦》读书报告会。在这次读书报告会中,有学生精心准备的演讲,有深情的配乐朗诵,有惟妙惟肖的舞台剧表演,有针锋相对的“红楼论辩会”等。各位上台展示的同学经过精心准备,运用多种呈现方式,就《红楼梦》一书中人物性格、隐藏谜题等问题发表独特见解,将红楼儿女的性格情怀、红楼百科的知识充分地展现给现场同学,让同学们切身感受到《红楼梦》这一中国古典名著迷人的魅力。
  我发现,此次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了学生表演的兴趣,而表演的兴趣又促动了学生阅读经典作品的兴趣,学生阅读的兴趣得到了空前增强。甚至于连我们班最讨厌阅读《红楼梦》的学生都沉醉其中,正积极为下一次读书报告会作准备!
  在具体而微的日常教学中,我们还可以积极开展“讲故事”、“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手抄报”、“知识竞赛”、“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的步步深入。
  正如教育家霍姆林基所说的那样:“我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而要充分发挥书籍的无限力量,我们必须激发中学生阅读经典作品的兴趣。程颐说:“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而我想说的是,只要我们面向学生积极调动的阅读策略,导之以趣,其必乐读。
  作者单位:江苏沭阳县沭阳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采用ELISA法检测4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和20例正常健康人血清中的slCAM-1水平.结果显示,重型急性颅脑损伤组血清sICAM-1含量(434.39±114.05 μ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9
【摘要】 将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通阳刮痧组、人参皂甙组(阳性对照组) ,运用悬吊冷水游泳复合应激的方法进行模型复制,观察通阳刮痧疗法对慢性疲劳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并与人参皂甙组进行比较。通阳刮痧疗法能有效的干预CFS的行为学,可作为临床治疗CFS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慢性疲劳;通阳刮痧;行为学   慢性疲劳综合征(简称CFS)是指以极度疲劳,持续或反复发作6个月以上为主要
将60 min血沉过程分为前30 min和后30 min二个部分,通过它们的比值对血沉动态曲线形态进行定量描述和分类.23例正常人基本呈匀速沉降型,56例患者中有14例的比值与正常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