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的春天

来源 :音像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em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一般把4月当作是真正的春天。说实话,在我记忆中从来没有像今年的4月这样深切地体会到季节的变化。时晴时雨,时阴时冷的天气变化,迫使人们更迭身上的衣着,时时刻刻注意着窗外晾晒的衣被。每次上班的路程,总能惊奇地从树梢枝头看到春季的影子。琳琅的泡桐花是我最喜爱的景色,4月是它的季节。就在这样一个季节里,我们等到了《奥赛罗》。
  冷淡的年初演出市场以后,上海的各大交响乐团似乎都有点偃旗息鼓。不知是为了更大的爆发,还是忙于在其他城市聚敛人气。惟独上海歌剧院倒是在勤勤恳恳地排演一部大戏。《奥赛罗》虽不是歌剧史上最长的作品,却无疑是最难的作品之一。对于演员来说,高难度的演唱和表演是对生理极限的挑战。雅古和奥赛罗这两个角色常常令演员青筋直蹦。乐队也必须具有十分强大的爆发力,剧中的暴风雨也好、幻影也好,都要依靠乐队的瞬间力量获得。其实,也正是这个原因让上海歌剧院的排演显得困难重重。
  除了具体技术上的困难外,还有一个原因让世界上几乎所有中小歌剧院对这部戏敬而远之。《奥赛罗》是威尔第高龄时期的作品,也是他最后的杰作。音乐史上,很多学者都对他最后的两部作品穷极赞美之辞。在很多人看来,这部歌剧已经超越了纯粹的戏剧作品概念,而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似乎任何一个演员、任何一支乐队、任何一家歌剧院都不可能完美地呈现这部作品。完美,其实是后人赋予《奥赛罗》的,而这个完美又被强加在所有敢于诠释这部杰作的人们身上。心理上的困难显然更为困扰剧院的排演团队。
  上海歌剧院可能在世界上根本排不上二流或者三流。有一段时间它甚至根本不能被称为一家歌剧院。演出歌剧似乎成了一个十分遥远的话题,更不用说这部伟大的《奥赛罗》。但是一心在歌剧院做出成绩的艺术家不会放过任何演出的机会,指挥家、导演似乎投入得很多。不过,只要是演出歌剧,它就不可能完美,因为歌剧的演出涉及太多的人事和工事。习惯在戏园子听戏或者看文工团表演的中国人是根本不可能想象歌剧舞台的光彩背后有多少努力、多少勤奋的工作和不眠之夜。
  不眠归不眠,还是要对排演多罗嗦几句。记得当年有个外国教练,在带中国足球队的时候说:“态度决定一切” 。这话非但适用于足球,似乎适用于所有集体参与的项目。个人的态度决定自己的命运,但群体活动中,态度则决定了整个工作的成功与否。
  整个排练过程中,导演几乎和所有参与演出的人发生了矛盾和冲突。一方面可能是个性所致,但更主要的问题可能是工作组的态度。不管是合唱团还是搬运道具安装布景的工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算做的什么活?”这句话好歹暴露的是一个态度问题。我们的演员和工人是把上演历史上最伟大的歌剧看作一件普普通通的“活”,只是干完了就有工资拿的又一个项目而已。艺术创作的反反复复、精益求精在这样的态度看来都只是多此一举。他们似乎更愿意像建筑工人一样,按照图纸把砖瓦和钢筋水泥摞在一起,按时交付大楼就算完成了。所以,相信在他们看来,高迪的天主教堂一定是另一个“捣浆糊”的举动。
  没有全身心的投入,没有奉献一切的精神,如何可能换来艺术的成就。一个歌剧演员如果不以自己的事业崇高为荣,他又怎么可能获得艺术的回报?所以,态度决定一切,也就决定了最后的产品最多不过是这样的一个结果。
  当然,按照我们一贯的做法,对于艺术工作仍然要以鼓励和扶植为主。所以,应该肯定这次上演《奥赛罗》的工作,总体上还是成功的。但不良的工作态度不属于鼓励和扶植的对象。总体上的成功并不能因此掩盖低下存在的隐患和缺陷。当然,改变这种状态单靠思想政治教育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只有当艺术工作的大环境得到改善,对艺术的扶植真正落到实处,才是改变这种态度的必要条件。
  春天的枝头开花发芽,但歌剧的春天真的到来了么?
其他文献
寻找对钟汉良的记忆——  1990年,麦当劳广告。“时髦”的二分头,清新的眉宇,甜美的笑容, 16岁的钟汉良一副奶油小生的标准行头。  1997年,电影《飞一般爱情小说》。关锦鹏、叶锦鸿、舒淇,这些名字现在听来相当文艺,23岁的钟汉良和他们一道优雅着,虽然稚嫩,却令人刮目相看。  1998年,坣娜的《别恋》。锃亮的发油,深色的西装,眼神充满了挑逗和妖邪,24岁的钟汉良像个出来寻欢的公子哥。  20
期刊
动作片(包括动画作品)是影视世界中举足轻重的片种。它既可以被其他题材的影视作品包容,又可以包容其它题材的影视作品。下面要说的,既包括纯粹的动作电影,也包括其他类型影视作品中的动作场面。  如果认真比较一下各国家、各地区在这方面的成就,就会发现一些非常有趣的规律。    牛仔为什么那么酷?美国西部片的人设源头    传统西部片中的英雄牛仔总是绷着一张扑克脸,很少开颜,要么就是阴阴坏坏地笑,克林特·伊
期刊
导演/制片:沃夫冈·彼得森  编剧:大卫·本尼奥夫   主演:布莱德·彼特   奥兰多·布鲁   彼得·奥图   艾瑞克·班纳   西恩·宾   狄翁·克鲁格   布莱恩·考克斯   类型:历史/动作/战争    发行:华纳    从古至今,人类发动战争的理由各式各样,有的为了权力,有的为了名利,有的为了荣耀,有的为了爱情。  然而阿伽门
期刊
美少年之恋(Bishonen)  编导:杨凡  监制:张艾嘉   主演:冯德伦--Jet 吴彦祖--Sam   舒淇--Kana 尹子维--K.S.   口白:林青霞  音乐:鲍比达  片长:100分钟  上映日期:1998年8月     中学时代两个最要好的朋友,一男一女,在进入大学后不约而同地接触了同性恋的世界。男孩儿后来有了女友,但心里常常念着另一个美少年,每当和女友闹别扭,就
期刊
5月的第5个夜晚,捡到了叫作冷峻的表情,对着镜子戴在脸上。交谈,和自己,突然发现镜子是人类历史上太伟大的发明。  从楼上看下去,我的世界太黑了一点,因为错误一直发生着,遗失把白昼的河流带走了,留下一截尴尬不明的断层。一通电话,有人想起了我;一通电话,有人发誓忘记我;又是一通电话,喂,喂喂,打错了。  总在深夜回来,房间很长,从这头走到那头,好像已经过了许多年。一条溢满熵的粉色,漫过角落里聚斯金德的
期刊
多年以后,善良的人们面对幸福,准会记起被邀请去聆听IZ的那个遥远的夜晚。而我,还会记得当天早上阳光穿过我的窗帘,影子爬上被窝的一瞬间。我从梦中惊醒,耳边仍旋转着哈萨克旋律——CD机在枕边整整工作了一个通宵,我却已不知何时沉醉于IZ的世界里。我爬下床,努力回忆前晚在冬不拉伴奏下进入半梦半醒状态的感觉,并为这种状态的转瞬即逝感到懊恼——如果当时我能知道24小时后我依然无法回忆起什么,我一定会稍感宽慰。
期刊
夕霞的余辉星星点点散落在朴实的古老石砖上,不紧不慢地向远方蜿蜒。并非终极时那辉芒的耀闪,并非起始处那希冀的灿烂,这一路曼妙的编织过程,才是我们的梦想所在。  利物浦乐队the la's就仿佛存在于一个真实与虚幻交织的空间中,固化的世界里寻觅不到他们的闪亮,留给我们的只有那曾经存在的刹那轨迹。游离在呼风唤雨的曼彻斯特风潮之外,也不属于同期傲气逼人的shoegazing,the la's没有超前的弹奏
期刊
对于一些入门的唱片爱好者而言,爵士 (Jazz) 和蓝调 (blues)是两种非常容易混淆的音乐。因为这两种音乐在美国音乐历史上是互相影响并融合的;而且,加上大部分的现代的美国音乐都融合了这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音乐元素,以至于对于初入门的乐迷而言,真是难以分辨。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分辨爵士与蓝调音乐呢?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爵士和蓝调在音乐的定义上是完全不同的。以汽车来做比喻,就像手排与自排;四轮驱
期刊
期刊
零点二十六分,注视着那秒针嘀嘀哒哒地走。还是云雾未开的天气,风呜呜地刮,外面必然相当寒冷。眼珠子一动不想动盯着荧光屏,打一个哈欠又接着一个,突然之间觉得视线难以忍受地模糊起来。  我起身冲了一杯咖啡,想了想又把它倒掉,重新换上白开水,因知道自己可怜的睡眠已经不起进一步糟蹋。不管如何,现在需要的是一颗平静健康的心脏,否则多年以后便不能保证它的律动还和自己那么合拍——久来朝五晚九酷暑寒冬,从未让它正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