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仿真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说:“人总要相信些什么,才不会度日时,跌入未知的黑洞里。”信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更是支撑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力量之源。有人说,中国人目前没有信仰,所以速成鸡、毒胶囊、毒生姜才会泛滥;也有说,中国人目前有明确的信仰,民主、公正、法制、敬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无数人反复践行;也有人说,我们正走在寻找信仰的路上……
读完上述材料,你有何感受,请选准角度,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本试题材料的核心词语是信仰,所以考生只需以“信仰”为话题,紧扣材料的三个观点任选其一作辩证分析,立意均属切合题意。如以第一句为切入点,考生可批判当今社会信仰缺失的现状,进而分析其实质与危害,呼唤信仰的回归;如以第二句为切入点,考生可讴歌信仰的力量,呼唤人们要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这个社会,发现生活的美;如以第三句为切入点,考生可采取理性的眼光来看待信仰的状况,即既没有丧失,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同时,在文体的选择上,考生可议论,可抒情,可记叙。
【推荐素材】
认为艺术家的自由在于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么是错误的。这是胡作非为者的自由。
——(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
信仰是精神的劳动,动物是没有信仰的。野蛮人和原始人有的只是恐怖和疑惑,只有高尚的组织体,才能达到信仰。
——契诃夫
屠呦呦PK黄晓明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其研究成果拯救了、拯救着、还会拯救无数人的生命!
2015年10月9日,演员黄晓明在上海举办结婚仪式。媒体报道,这场盛大婚礼席开了上百桌,来了“大半个娱乐圈”,堵了市中心的半条延安中路。
当电视、广播、APP新闻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黄的婚礼,铺天盖地的全是他的消息的时候,关于屠呦呦的报道却明显冷清很多,甚至很多人不知道屠呦呦是谁。
于是有网友评论:
当黄晓明婚礼因参加的大牌太多,导致浦东和虹桥两机场几近瘫痪,婚礼现场比诺贝尔颁奖典礼都要隆重的时候。让我不禁以为难道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不是屠,而是黄吗?
当黄晓明挥金如土,婚礼奢华,费用达两亿的时候,而诺奖得主屠呦呦呕心沥血,一生奉献,奖金却只能在北京买半个客厅,所获报酬远比不得baby一季跑男的收入的时候。让我不禁以为:难道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是靠演艺圈推动的吗?
当屠呦呦以身试药,历尽坎坷,若未获诺奖,必终身默默无闻;即使得奖,带来的是争论和被某些人吐槽的时候,我不敢想象,多少勤恳努力的人会受到多大的来自价值观上的伤害。这真的不会让年轻人认为读书并没有什么用吗?
当然也有网友评论:把黄晓明与屠呦呦放在一起比较是典型的脑残,因为科学家追求的是默默无闻,他们会刻意地远离媒体;而明星追求的是“曝光率”。
【运用点拨】
屠呦呦有屠呦呦的贡献方式,黄晓明有黄晓明的贡献方式,孰轻孰重何必一定要量化个三六九等呢?更有甚者一定要非此即彼、有她无他。但通过这场争论,也让我们看到了当今社会价值观与信仰的多元化。
废墟上的阅读者与走向刑场
的犹太人
1940年10月22日,英国伦敦肯辛郡,有一座图书馆几乎被炸成废墟。这座名叫“荷兰屋”的图书馆,屋顶已被炸塌,钢筋、水泥、瓦砾遍地。
在硝烟弥漫的时刻,有三名绅士站在图书馆的废墟里静静地读书。这些严谨的英国人,在最残酷的岁月里,仍然衣冠楚楚,神色坦然。在废墟中,在大书架前,他们安静地阅读,犹如老僧入定。
1940年,这三位读书人,向我们展示了某种信念的存在。
二战时,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纳粹法西斯对犹太人进行着残酷折磨和疯狂屠杀,但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许多犹太人在那种极其艰难的时刻,在随时都有可能失去生命的时光里,他们随身携带的竟是几本书。这些书除了《圣经》,还有一些科学、自然、地理、文学方面的。
面对黑洞洞的枪口,许多犹太人走向刑场时,手里还紧紧地拿着一本书。面对犹太人的做法,连纳粹法西斯的士兵也不禁喟然长叹:这是一个真正不可战胜的民族。
【运用点拨】
在这些阅读者看来,阅读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更是一种信仰,它足以抵御尘世间任何艰难险阻,给人带来无穷的力量和信心。
发展中国家的金钱观
世人对美国常有这样一种印象:美国社会的价值观是“金钱至上”,美国人很贪婪。但国际知名民意调查机构PSOS近日发布的一份全球性调查数据显示,这样的看法是完全错误的。事实是:东方人比西方人更看重金钱,转型国家的民众比发达国家的人更爱钱,而集中了这两个因素的中国人,才是这个世界上名副其实的拜金主义者。
在20多个国家的全部被调查者中,认同“金钱是个人成功最佳象征”的中国人占69%,高于平均数57%。韩国的这一比例与中国相同,接下来是印度和日本。令人吃惊的是,几乎所有西方国家被调查者认同这一说法的比例都低于平均数。其中,美国只有33%。换言之,高达67%的美国人不认同金钱是个人成功的最佳象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留学人员回国总数已达109万人,其中,近5年回国的近80万人,接近前30年的3倍。特别是近几年,留学人员回国数量达27.29万人,同比增长46.57%,成为我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海归潮。同时,根据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报告,中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却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均达87%。 哪些就业因素阻挡了优秀人才回国?民调发现排在第一位的是71.4%的留学生认为薪酬待遇比国外低。
【运用点拨】
无论是“什么是成功的象征”的调查结果,还是优秀人才不回国的原因,都说明了一个问题,“钱”是这个社会的信仰!
【佳作展台】
点亮信仰的天空
张思奇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中国梦,民族复兴,文化繁荣。我的中国梦是让中华民族在物质日益繁复的世界里坚守自己的信仰,呵护自己的文化之根,实现精神世界的繁荣。
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信仰。没有信仰的民族不可能绵延不息,没有信仰的国家即使物质充盈也会因精神世界的干涸而断流,没有信仰的社会注定是一盘散沙。
信仰!我们的信仰正在丢失!
十年来,城市里的人都在找东西,找稳定工作,找廉价房子,找安全食品,找不知身在何处的自己。他们东奔西走,却始终说不清到底在找些什么。高楼大厦簇拥在一起,绚烂的灯光下,是越来越多人心的荒芜。
村庄里的人一直在丢东西,丢了锄头,丢了石林的木楼,丢了渔舟悠扬的歌声。他们将传统的生活变卖给现代的繁华,那依江傍水的树林,那一家人在场院其乐融融的场景,那飘荡在山头的炊烟都已不见了。远方游子心念的那个故乡呢,只能在记忆里长存。
有一句戏言:唐朝在日本,明朝在韩国,民国在台湾。在古代,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儒家思想逐渐普及。举国上下,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自古以来,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它已成为中华民族信仰的源泉,强健着民族的根基,使其高傲地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的文字传承了下来,这能证明中华文化绵延不息,但人们心中信仰的光辉开始黯淡。我想起中华民族曾经的苦难岁月,无数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共同奋斗,以拯救民族危亡、复兴中华为信仰,最终雪洗百年国耻。那时的精神如今已四分五裂,中华文明正逐渐失去自己。我们不能容忍前面那句戏言,我们要照亮信仰的星空,实现民族复兴之梦。
当看见老人倒地,我们会犹豫:要不要去扶?“彭宇案”的阴影还存在于每个人心里。政府官员贪污钱财,公款私用,对于此,民怨载道。商家企业,唯利是图,“毒胶囊”“地沟油”“塑化剂”一次次刺痛消费者的心。这是道德与欺诈,廉政与腐败,诚信与诓骗之间的博弈,这是信仰与社会现实的摩擦。当人心丢失了信仰,社会就开始浮躁,道德就开始沦落。
一句“你幸福吗?”问倒了无数中国人,有的人欲掩饰内心对幸福的焦虑,刻意使用其他的回答。实际上,归根到底还是信仰的缺失。有许多人内心缺乏信仰的滋养,正被现实折磨。信仰可以教会我们怎样才能过上内心想要的生活。精神世界富足了,内心就不会焦虑了,幸福的报春鸟就会翩然而至。
信仰根植于传统文化中。在神话传说的奇幻中,在京剧古曲的弹唱中,在汉字的那一点、一撇、一捺中,我们都能感受到我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信仰的深刻。
《舌尖上的中国》引人遐思,各种各样的佳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民以食为天”的最好诠释。中国是农耕社会,一直以来承蒙天地自然的礼遇,“吃”也成为了信仰之一。古代皇帝的“满汉全席”,乃天下美食之盛景。正是由于对“吃”的讲究,对“民以食为天”的深切信仰,我们才造就出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共餐制”是我们国家“吃”的传统方式,其中也充满了信仰内涵。“共餐”即共同享有;“奉菜”是互相施予,相互帮助;“谈笑风生”是友好交流,以和为贵。这与西方国家有着本质区别。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洋快餐逐渐占据我们的生活空间。《舌尖上的中国》无疑是对传统文化深情的赞礼,让我们期待它能守住文化之根,唤醒信仰之魂。
传承了几千年的信仰,我们必须拯救。我们必须明白坚守信仰的重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它的正能量。让我们一起放飞孔明灯,点亮信仰的星空,圆一个美丽的中国梦!
[点评]本文亮点如下:一是标题有视觉冲击力,“点亮”富含动感,“信仰”点示“文眼”,“星空”充满诗韵。整篇文章围绕“点亮信仰的星空”逐步展开,侃侃而谈,生发得当。篇末收束全文,以“点亮信仰的星空”一语照应前文,呼应标题,丝丝入扣,强化主旨。
二是收放自如,开合有致。文中由城里乡村人们丢失物质入手,切入对现实社会中信仰丢失的点示与剖析,由中华传统文化曾经的灿烂引发圆我中国梦必须唤醒信仰之魂的深刻思考,阐发信仰的非凡力量自然引出了对《舌尖上的中国》的深情赞美。行文既放得开,又收得拢;既联系经典,又“点击”生活,笔法灵活多样,笔端散发出浓浓的文化味道,彰显出作者眼光的睿智和思想的深邃。
坚守信仰
一考生
信仰是什么?信仰是一个人最高的操守,是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口不言弃的精神支柱。有了信仰,再大的难事也有了坚持到底的理由;有了信仰,再大的苦也有了坦然面对的勇气;有了信仰,能耐得住寂寞,能守得住安静,能扛得起责任,能冲破一切思想的藩篱。
自古以来,成功都属于有信仰之人,而那些抛弃信仰的人,终将被历史所遗弃。司马迁坚守住了自己的信仰,虽历经屈辱,但终写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之《史记》。吴三桂毫无信仰,先是怒发冲冠为红颜,引清兵入关,接着自己又举兵反清,最终自己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俗话说“人无信仰则躁”,当我们失去信仰时,我们也正和自己的理想渐行渐远。当我们无法坚守住自己的信仰时,也正在和成功失之交臂。所以请坚守住你的信仰。
坚守信仰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上海“染色馒头”热气尚存,宜昌“毒生姜”仍在熏制,沈阳“兽药豆芽”又在疯长,“毒胶囊”“速成鸡”……我们还有没有道德信仰?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圣人孔子早已将这一利义观纳入君子之信仰。“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面对义,孟子毅然将生死置之度外,至于远不及生的利,则更不必言之了。这些难道不让那些只追求利益而放弃商业道德信仰的企业汗颜吗?
坚守住信仰需要我们有坚强的意志,也需要我们将它付诸行动。那些只会整天把自己的信仰挂在嘴边的人只会一事无成,而那些默默为自己信仰付出的人,终究会成就一番事业。当最美教师张丽莉推开学生,而自己却被汽车轧过时,她坚守了一个教师的信仰,一个关爱学生,爱护学生的教师信仰。当人们赞扬她时,她总说没什么。其实她的行为就是对她信仰最好的体现和印证。
坚守信仰需要有直面生死的勇气。文艺复兴时期的布鲁诺为了坚持科学真理,进一步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论;然而科学并没有战胜愚昧,并且遭到了天主教人的追杀,被钉于十字架前。誓死不屈的他烈火焚身仍高呼科学真理,他言道:“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纪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的。”他用生命坚守了自己的信仰:“愚昧不会永远战胜真理!”
有许多冷漠的声音在说:“信仰的一辈子,无非是替别人做了嫁衣。”那么我要对着这冷漠的声音大声说:“我愿坚守一生为所爱着的信仰做最美的嫁衣。”
[点评]本文最大的亮点就是思路清晰。作者开篇先用一段排比揭示了信仰的重大意义,接着再用具体事例论述了坚守信仰的必要性,紧接着用三个小分论点论述了如何坚守信仰,最后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可谓结构严谨,思路清晰。同时本文语言优美,素材丰富,考生极强的表达能力显而易见。
[作者单位:河南省上蔡县第二高级中学语文组]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说:“人总要相信些什么,才不会度日时,跌入未知的黑洞里。”信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更是支撑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力量之源。有人说,中国人目前没有信仰,所以速成鸡、毒胶囊、毒生姜才会泛滥;也有说,中国人目前有明确的信仰,民主、公正、法制、敬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无数人反复践行;也有人说,我们正走在寻找信仰的路上……
读完上述材料,你有何感受,请选准角度,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本试题材料的核心词语是信仰,所以考生只需以“信仰”为话题,紧扣材料的三个观点任选其一作辩证分析,立意均属切合题意。如以第一句为切入点,考生可批判当今社会信仰缺失的现状,进而分析其实质与危害,呼唤信仰的回归;如以第二句为切入点,考生可讴歌信仰的力量,呼唤人们要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这个社会,发现生活的美;如以第三句为切入点,考生可采取理性的眼光来看待信仰的状况,即既没有丧失,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同时,在文体的选择上,考生可议论,可抒情,可记叙。
【推荐素材】
认为艺术家的自由在于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么是错误的。这是胡作非为者的自由。
——(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
信仰是精神的劳动,动物是没有信仰的。野蛮人和原始人有的只是恐怖和疑惑,只有高尚的组织体,才能达到信仰。
——契诃夫
屠呦呦PK黄晓明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其研究成果拯救了、拯救着、还会拯救无数人的生命!
2015年10月9日,演员黄晓明在上海举办结婚仪式。媒体报道,这场盛大婚礼席开了上百桌,来了“大半个娱乐圈”,堵了市中心的半条延安中路。
当电视、广播、APP新闻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黄的婚礼,铺天盖地的全是他的消息的时候,关于屠呦呦的报道却明显冷清很多,甚至很多人不知道屠呦呦是谁。
于是有网友评论:
当黄晓明婚礼因参加的大牌太多,导致浦东和虹桥两机场几近瘫痪,婚礼现场比诺贝尔颁奖典礼都要隆重的时候。让我不禁以为难道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不是屠,而是黄吗?
当黄晓明挥金如土,婚礼奢华,费用达两亿的时候,而诺奖得主屠呦呦呕心沥血,一生奉献,奖金却只能在北京买半个客厅,所获报酬远比不得baby一季跑男的收入的时候。让我不禁以为:难道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是靠演艺圈推动的吗?
当屠呦呦以身试药,历尽坎坷,若未获诺奖,必终身默默无闻;即使得奖,带来的是争论和被某些人吐槽的时候,我不敢想象,多少勤恳努力的人会受到多大的来自价值观上的伤害。这真的不会让年轻人认为读书并没有什么用吗?
当然也有网友评论:把黄晓明与屠呦呦放在一起比较是典型的脑残,因为科学家追求的是默默无闻,他们会刻意地远离媒体;而明星追求的是“曝光率”。
【运用点拨】
屠呦呦有屠呦呦的贡献方式,黄晓明有黄晓明的贡献方式,孰轻孰重何必一定要量化个三六九等呢?更有甚者一定要非此即彼、有她无他。但通过这场争论,也让我们看到了当今社会价值观与信仰的多元化。
废墟上的阅读者与走向刑场
的犹太人
1940年10月22日,英国伦敦肯辛郡,有一座图书馆几乎被炸成废墟。这座名叫“荷兰屋”的图书馆,屋顶已被炸塌,钢筋、水泥、瓦砾遍地。
在硝烟弥漫的时刻,有三名绅士站在图书馆的废墟里静静地读书。这些严谨的英国人,在最残酷的岁月里,仍然衣冠楚楚,神色坦然。在废墟中,在大书架前,他们安静地阅读,犹如老僧入定。
1940年,这三位读书人,向我们展示了某种信念的存在。
二战时,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纳粹法西斯对犹太人进行着残酷折磨和疯狂屠杀,但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许多犹太人在那种极其艰难的时刻,在随时都有可能失去生命的时光里,他们随身携带的竟是几本书。这些书除了《圣经》,还有一些科学、自然、地理、文学方面的。
面对黑洞洞的枪口,许多犹太人走向刑场时,手里还紧紧地拿着一本书。面对犹太人的做法,连纳粹法西斯的士兵也不禁喟然长叹:这是一个真正不可战胜的民族。
【运用点拨】
在这些阅读者看来,阅读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更是一种信仰,它足以抵御尘世间任何艰难险阻,给人带来无穷的力量和信心。
发展中国家的金钱观
世人对美国常有这样一种印象:美国社会的价值观是“金钱至上”,美国人很贪婪。但国际知名民意调查机构PSOS近日发布的一份全球性调查数据显示,这样的看法是完全错误的。事实是:东方人比西方人更看重金钱,转型国家的民众比发达国家的人更爱钱,而集中了这两个因素的中国人,才是这个世界上名副其实的拜金主义者。
在20多个国家的全部被调查者中,认同“金钱是个人成功最佳象征”的中国人占69%,高于平均数57%。韩国的这一比例与中国相同,接下来是印度和日本。令人吃惊的是,几乎所有西方国家被调查者认同这一说法的比例都低于平均数。其中,美国只有33%。换言之,高达67%的美国人不认同金钱是个人成功的最佳象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留学人员回国总数已达109万人,其中,近5年回国的近80万人,接近前30年的3倍。特别是近几年,留学人员回国数量达27.29万人,同比增长46.57%,成为我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海归潮。同时,根据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报告,中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却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均达87%。 哪些就业因素阻挡了优秀人才回国?民调发现排在第一位的是71.4%的留学生认为薪酬待遇比国外低。
【运用点拨】
无论是“什么是成功的象征”的调查结果,还是优秀人才不回国的原因,都说明了一个问题,“钱”是这个社会的信仰!
【佳作展台】
点亮信仰的天空
张思奇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中国梦,民族复兴,文化繁荣。我的中国梦是让中华民族在物质日益繁复的世界里坚守自己的信仰,呵护自己的文化之根,实现精神世界的繁荣。
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信仰。没有信仰的民族不可能绵延不息,没有信仰的国家即使物质充盈也会因精神世界的干涸而断流,没有信仰的社会注定是一盘散沙。
信仰!我们的信仰正在丢失!
十年来,城市里的人都在找东西,找稳定工作,找廉价房子,找安全食品,找不知身在何处的自己。他们东奔西走,却始终说不清到底在找些什么。高楼大厦簇拥在一起,绚烂的灯光下,是越来越多人心的荒芜。
村庄里的人一直在丢东西,丢了锄头,丢了石林的木楼,丢了渔舟悠扬的歌声。他们将传统的生活变卖给现代的繁华,那依江傍水的树林,那一家人在场院其乐融融的场景,那飘荡在山头的炊烟都已不见了。远方游子心念的那个故乡呢,只能在记忆里长存。
有一句戏言:唐朝在日本,明朝在韩国,民国在台湾。在古代,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儒家思想逐渐普及。举国上下,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自古以来,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它已成为中华民族信仰的源泉,强健着民族的根基,使其高傲地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的文字传承了下来,这能证明中华文化绵延不息,但人们心中信仰的光辉开始黯淡。我想起中华民族曾经的苦难岁月,无数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共同奋斗,以拯救民族危亡、复兴中华为信仰,最终雪洗百年国耻。那时的精神如今已四分五裂,中华文明正逐渐失去自己。我们不能容忍前面那句戏言,我们要照亮信仰的星空,实现民族复兴之梦。
当看见老人倒地,我们会犹豫:要不要去扶?“彭宇案”的阴影还存在于每个人心里。政府官员贪污钱财,公款私用,对于此,民怨载道。商家企业,唯利是图,“毒胶囊”“地沟油”“塑化剂”一次次刺痛消费者的心。这是道德与欺诈,廉政与腐败,诚信与诓骗之间的博弈,这是信仰与社会现实的摩擦。当人心丢失了信仰,社会就开始浮躁,道德就开始沦落。
一句“你幸福吗?”问倒了无数中国人,有的人欲掩饰内心对幸福的焦虑,刻意使用其他的回答。实际上,归根到底还是信仰的缺失。有许多人内心缺乏信仰的滋养,正被现实折磨。信仰可以教会我们怎样才能过上内心想要的生活。精神世界富足了,内心就不会焦虑了,幸福的报春鸟就会翩然而至。
信仰根植于传统文化中。在神话传说的奇幻中,在京剧古曲的弹唱中,在汉字的那一点、一撇、一捺中,我们都能感受到我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信仰的深刻。
《舌尖上的中国》引人遐思,各种各样的佳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民以食为天”的最好诠释。中国是农耕社会,一直以来承蒙天地自然的礼遇,“吃”也成为了信仰之一。古代皇帝的“满汉全席”,乃天下美食之盛景。正是由于对“吃”的讲究,对“民以食为天”的深切信仰,我们才造就出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共餐制”是我们国家“吃”的传统方式,其中也充满了信仰内涵。“共餐”即共同享有;“奉菜”是互相施予,相互帮助;“谈笑风生”是友好交流,以和为贵。这与西方国家有着本质区别。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洋快餐逐渐占据我们的生活空间。《舌尖上的中国》无疑是对传统文化深情的赞礼,让我们期待它能守住文化之根,唤醒信仰之魂。
传承了几千年的信仰,我们必须拯救。我们必须明白坚守信仰的重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它的正能量。让我们一起放飞孔明灯,点亮信仰的星空,圆一个美丽的中国梦!
[点评]本文亮点如下:一是标题有视觉冲击力,“点亮”富含动感,“信仰”点示“文眼”,“星空”充满诗韵。整篇文章围绕“点亮信仰的星空”逐步展开,侃侃而谈,生发得当。篇末收束全文,以“点亮信仰的星空”一语照应前文,呼应标题,丝丝入扣,强化主旨。
二是收放自如,开合有致。文中由城里乡村人们丢失物质入手,切入对现实社会中信仰丢失的点示与剖析,由中华传统文化曾经的灿烂引发圆我中国梦必须唤醒信仰之魂的深刻思考,阐发信仰的非凡力量自然引出了对《舌尖上的中国》的深情赞美。行文既放得开,又收得拢;既联系经典,又“点击”生活,笔法灵活多样,笔端散发出浓浓的文化味道,彰显出作者眼光的睿智和思想的深邃。
坚守信仰
一考生
信仰是什么?信仰是一个人最高的操守,是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口不言弃的精神支柱。有了信仰,再大的难事也有了坚持到底的理由;有了信仰,再大的苦也有了坦然面对的勇气;有了信仰,能耐得住寂寞,能守得住安静,能扛得起责任,能冲破一切思想的藩篱。
自古以来,成功都属于有信仰之人,而那些抛弃信仰的人,终将被历史所遗弃。司马迁坚守住了自己的信仰,虽历经屈辱,但终写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之《史记》。吴三桂毫无信仰,先是怒发冲冠为红颜,引清兵入关,接着自己又举兵反清,最终自己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俗话说“人无信仰则躁”,当我们失去信仰时,我们也正和自己的理想渐行渐远。当我们无法坚守住自己的信仰时,也正在和成功失之交臂。所以请坚守住你的信仰。
坚守信仰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上海“染色馒头”热气尚存,宜昌“毒生姜”仍在熏制,沈阳“兽药豆芽”又在疯长,“毒胶囊”“速成鸡”……我们还有没有道德信仰?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圣人孔子早已将这一利义观纳入君子之信仰。“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面对义,孟子毅然将生死置之度外,至于远不及生的利,则更不必言之了。这些难道不让那些只追求利益而放弃商业道德信仰的企业汗颜吗?
坚守住信仰需要我们有坚强的意志,也需要我们将它付诸行动。那些只会整天把自己的信仰挂在嘴边的人只会一事无成,而那些默默为自己信仰付出的人,终究会成就一番事业。当最美教师张丽莉推开学生,而自己却被汽车轧过时,她坚守了一个教师的信仰,一个关爱学生,爱护学生的教师信仰。当人们赞扬她时,她总说没什么。其实她的行为就是对她信仰最好的体现和印证。
坚守信仰需要有直面生死的勇气。文艺复兴时期的布鲁诺为了坚持科学真理,进一步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论;然而科学并没有战胜愚昧,并且遭到了天主教人的追杀,被钉于十字架前。誓死不屈的他烈火焚身仍高呼科学真理,他言道:“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纪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的。”他用生命坚守了自己的信仰:“愚昧不会永远战胜真理!”
有许多冷漠的声音在说:“信仰的一辈子,无非是替别人做了嫁衣。”那么我要对着这冷漠的声音大声说:“我愿坚守一生为所爱着的信仰做最美的嫁衣。”
[点评]本文最大的亮点就是思路清晰。作者开篇先用一段排比揭示了信仰的重大意义,接着再用具体事例论述了坚守信仰的必要性,紧接着用三个小分论点论述了如何坚守信仰,最后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可谓结构严谨,思路清晰。同时本文语言优美,素材丰富,考生极强的表达能力显而易见。
[作者单位:河南省上蔡县第二高级中学语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