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英文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whuoc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高校;中英文双语教学;数字信号处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24—0084—02
  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坚实的学科基础知识、人文精神,更需要具备国际视野、国际意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现代教育的国际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中英文双语教学也是适应这种趋势的必然产物,以便为培养未来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将双语教学作为教学基础,是目前高校面向新工科建设的必然发展趋势。如今信息技术发展及更新速度快,“数字信号处理”作为信息技术领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传统教学方法及理念无法适应,无法实现工程教育“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培养目标。因此,需要以双语为基础,教师跟踪学习国际先进教学经验及成果,授课内容理论联系实际,紧跟国际发展前沿,体现其发展动态及现状。通过使用两种语言向学生授课、交流及沟通,使学生掌握双语信息的理论知识,了解前沿专业文献资料及著作,了解掌握最前沿通信信息技术,增加学习紧迫感及动力,训练搜集、处理、创新双语信息等能力,将来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科研工程师。
  一、双语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 由于学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双语教学中呈现出较大差异,如,准备参加考研的学生和参加工作的学生对双语学习较为重视,而其他的学生不太重视。
  2. 学生的专业基础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将太多时间放在专业英语讲解上,那么专业知识的学习、讲解和讨论的深度会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而受到影响。因此,要在适应每位学生专业英语水平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知识学习难度较大。传统教学课堂人数众多,若依然仅采用以教师为主的单向授课,考核方式单一,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由于“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理论起点难度高,对应外语专业词汇量多,采用双语授课,由于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即使书面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存在口语表达不足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大大降低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低下,甚至失去学习信心。另外,学生在团队协作、沟通表达、专业阅读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
  3. 双语教学中学生学习要掌握专业课基础知识、理论概念、专业英语知识,讲解和案例讨论等方面的内容很多,相对用一门语言学习专业课程,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教学过程中所要涵盖的学习内容和教学量也相对更大。因此,双语教学也增大了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难度。
  4. 从课堂教学的效果来看,学生对课堂话题讨论、案例讨论的热情比较高,参与度较高,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这既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加深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收到的教学效果也较好。对于一些需要记忆的基础知识以及知识点,例如需要学生掌握的专业中英文词汇、概念和理论,如果教师花时间进行重复讲述,占用课堂教学中对专业问题分析和讨论的时间,学生会感到课程内容比较枯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和课堂教学效果。对于基础知识掌握不是特别扎实和暂时还没有养成课前预习习惯的学生,基础词汇和概念等内容如果不重复强调,之后更深入的话题讨论和案例分析中又会遇到较多困难。这也使得教师在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时左右为难。
  二、高校双语教学模式的推进路径
  1. 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双语教学对教学双方的语言能力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实证研究已经指出,在教师的语言不存在障碍的前提下,学生只需要具有大学四级以上的英语水平就可以开展双语教学课程。如果教师的英语能力不足,则相应地要对受众的语言接受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在大三第一学期进行,因此参与双语教学的学生的英语能力基本已满足开课的最低要求。但在教师方面,全英语授课的语言环境要求教师的语言能力以外籍教师为参照,且专业能力也必须保持在国内同行中的先进水平。在这一双重要求下,现阶段国内各高校能够胜任全英语教学的教师仍属于稀缺资源。扩充这一资源的途径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引进海外留学人员,尤其是获得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二是为现有师资提供不间断的英语培训。对于前者,需要假以时日,使其充分了解相关专业领域在国内的发展情况;对于后者,达到近似外籍教师的语言水平顯然需要相当漫长的学习过程。此外,各种专业语言本身晦涩难懂,即使能够掌握基本的公共英语,熟练运用诸如法律英语这种专门用途的语言也需要专门的学习和训练。
  因此,推进双语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可行的途径是培养一支合格的双语教师队伍。学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双语培训方案。根据教师的双语水平,对教师进行高低分组,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培训。如增强高校双语教学教师的理论功底,聘请一些双语教学方面有成果的专家与学者,分享双语教学的成功经验,充分吸收国内外优秀双语学习经验,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双语教学理念;组织双语教学的教师进行演讲比赛、召开座谈会等,增强双语教学教师的实践和理论功底。
  2.创新学习方式,选择适宜的语言媒介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仅仅依靠进一步提高教学双方的英语水平来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显然是不够的。当提高英语能力的努力遇到一定瓶颈之后,教学改革的重心应当相应地向教学方法和手段转移。更为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跨越语言带来的障碍,成为连接教与学最为通畅、便捷的桥梁。以数字信号处理示范课程为例,宜加强提问式教学和案例教学模式相结合,以发挥英语教学的优势,回避其不足。提问式教学侧重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阅读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给出问题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自我检查学习成果;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理论的应用,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教学任务,尽可能地减少英文表达在输出和输入两个环节对课堂时间的额外消耗。除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双语教学的优势。   高校的双语教学课堂通常情况下是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讲台上介绍一些双语教材中要求学生们掌握的知识点,并且以传统的授课方式向学生展示教材中的一些内容,让学生们能够通过教师的讲解了解一些国外的风土人情。但是,这种授课方式不能够保证学生的听课效率,一些学生在座位上的听课状态是教师无法控制的,因此这种课堂严重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双语教学过程中,尝试通过引入信息技术改善双语教学中枯燥、乏味的学习环境,教师将音频、图片、视频等文件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这会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信息技术的引用,能够极大地刺激学生们的感官,让学生在学习之中获得更多的快乐,创新学生的学习方式。将信息技术合理地应用到当前高校的教学中,必将较好地解决目前高校双语教学资源缺乏的问题。教师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一些与双语教学相关的期刊、文献等等,并且可以将一些网络上的学习软件向学生们介绍,方便高校的大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此外,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爱好,做到教材与教学的适度发展。为了保证学生对双语教学的积极性,必须循序渐进地实施因材施教,逐步推进教学任务。
  3. 营造双语教学的环境。推行高校双语教学政策较为重要的环节是双语教学环境。高校学习环境是由高校的师生共同创建的,是在高校师生共同努力之下而实现的,反过来,高校的学习环境又影响师生,对大学生学习发挥着较大的作用。为了有效地推行高校的双语教学,应该营造良好的双语环境,一方面,可以增加师生在平时生活学习中双语的使用频率,教师与学生沟通尽量通过双语的方式,可以增強彼此双语的沟通能力;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地拓宽双语对外交流的渠道,学习一些国外双语教学的成功经验,增强我国大学生双语交流的国际性。
  4. 科学制定双语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当前,高校很多课程的学分和课时都有所减少。但对于既要达到专业教学目标,又要涉及专业语言学习需要的双语课程来讲,课堂和课后都需要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学习和消化。同一门课程如果用英语讲授,单位时间内传递的信息量往往小于用中文讲授所能够传递的信息量。如果执行相同的教学计划,英语授课的课堂难免沦为另一种填鸭式教学的试验田,用英语来填鸭的结果只能是比用中文填鸭更为枯燥、乏味。因此,英语授课情况下的课堂教学任务量,应区别于中文授课。应尽可能地将学科体系中有代表性的各个部分的内容编入教学计划,考虑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联,并根据各部分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的程度和比例确定其相应的课时量。如果课时安排不够,教师只能在计划学时内匆匆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就没有充足的时间与教师进行课上所学知识的思考、探讨和反馈。这样的学习结果要么就是一知半解,要么就是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所以建议要根据双语课程的分量和内容,适当地增加双语授课课时。
  编辑:陈富祥
其他文献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有100多项相关工作进校园。在有些地方,各类部门甚至采取下任务、定指标、搞检查等形式推动工作“进校园”。类似活动如果过多过滥、不加分别、缺乏统筹,反而容易给学校增添负担。在一些地区,部分所谓的某某项目进校园,虽然从表面上看让学校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光鲜亮丽,实际上却给学生增添了负担,更让教师处于“不干不行”又“不知怎么干”的两难境地。诚然,“进校园”的项目不能一概而论,很多好的
期刊
晨读一直以来是中小学坚持的传统,校园里传出的琅琅读书声,就像一支悦耳的晨曲,让你知道这里是一所真正的学校。然而,随着各地中小学推迟到校时间规定相继的出台,許多学校砍掉了晨读,理由是时间太紧张,安排不开。于是,昔时早晨校园里琅琅的读书声,被单调乏味的讲课声所代替。校园里失去了学生晨读的大合唱,顿时缺少了一份生机和活力。学校随意砍掉晨读绝非明智之举。为了发展学生能力,不仅要让晨读回归学校教育,要求学生
期刊
近日,福建惠安市民周某在朋友圈发文,指出其13岁的儿子因患有淋巴肿瘤,在学校遭受歧视。不仅座位被隔离在教室最后面,其语文老师更是百般刁难。都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但前面还有一句“为师之道,端品为先”。教育部刚发布《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里面就写到“不得歧视、侮辱学生”,新闻中这位老师“学”高与否暂且不论,其行为确有歧视之嫌。一个与病魔抗争了一年之久的13岁少年,怀揣着對知识的渴
期刊
今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手机被赶出校门后,引发了家长们对于平时给不给孩子用手机的担忧和争论。因为家长们发现,虽然学校不能用手机了,但是老师们留给孩子们的“手机作业”并无减少。也就是说,手机在家里如何使用,成为摆在家长们面前更头疼的话题。笔者赞成学校禁止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规定,但是如果学校在具体执行规定时仅仅
期刊
日前,网曝云南大理祥华中学一学生因午休上厕所被学校警告处分。大理州祥云县教育局回应此事称,纪检监察组已牵头去核实此事,目前正在调查核实中。人有三急,內急就是其中之一,久憋让人难受,一旦学生因此生病,谁来承担责任,谁又承担得起?再说,午休属于自由活动时间,上厕所被警告处分,如此荒唐的禁尿令,有违人性,是一种教育暴力。学校要打造励志校园,高效课堂,正确的打开方式是通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互动式的启发、
期刊
【关键词】 教师;立德;师生关系;赞美;包容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24—0031—01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加强教师
期刊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教育的发展与变革成为见证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显著成就的有力印证。高台教育搭乘改革开放这一飞速前行的列车,实现了由无序走向规范、由落后走向进步、由积弱走向复兴的跨越式发展,逐步向优质均衡的教育目标不断前行。  科学保教,学前教育发展启动加速度  1956年,高台县在城区创办第一所公办幼儿园,也是当时仅有的一所公办幼儿园。  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该县以“全县覆盖、点面结合、整体推
期刊
【关键词】 作文教学;阅读;写作;生活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24—0057—01  借北国春城东风,兴塞上明珠教育。国培“送教下乡”活动中的一节作文观摩课,在返璞归真的设计中,让参培教师在久违的期待中欣赏到实实在在的习作构思成文之路。听这样的语文课真的有从云端到地面的踏实感。习作切入点之新颖,指导之睿智,过程之自
期刊
在现实生活中,伟大的事业往往不在于轰轰烈烈,而在于持之以恒。恒则如水,利万物而不争。余秋雨曾说过,山的哲学是不知日月,水的哲学是不舍昼夜。在千千万万的工作中,唯有教育工作应该葆有水的品质和水的情怀。细想正是如此,老师们总是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涵养包容着学生;他们也总是以锲而不舍、滴水穿石的精神感化着学生;他们更是以细雨斜风、润物无声的姿态在关爱着学生。在默默负重中前行,在无声无息中守望就是教师工作的
期刊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语言积累;语文核  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24—0103—01  “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学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核心概念。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而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