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初步筛选香花油茶优良砧木品系,为油茶砧木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用香花油茶作为砧木嫁接普通油茶岑软3号,对不同砧木品系的嫁接亲和性和嫁接苗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定砧木品系的优劣。[结果]香花油茶作为砧木嫁接普通油茶,全部砧木品系嫁接苗的保存率为87%以上,其中87.5%的砧木品系嫁接苗保存率超过90%,且各砧木品种嫁接苗的抽梢率均高于90%;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保存率、抽梢率等6个性状指标转换为3个主成分,并将各主成分因子的得分值与主成分贡献率相乘,获得每个砧木品系嫁接苗的综合得分值。[结论]香花油茶和普通油茶之间亲和性较强;各砧木品系综合得分排名前3位的分别为P14、P2和P24。
关键词 香花油茶;砧木;主成分分析;筛选
中图分类号 S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6)29-0161-03
油茶是山茶属(Camellia spp.)植物中种子含油率较高,且有一定栽培面积的树种的统称,原产和主栽于我国,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其主要产品——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被誉为“东方橄榄油”,是联合国粮农组织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食用油[1-2]。为确保国家粮油供应的安全,油茶产业近年来受到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林以种为本,种以质为先,油茶良种苗木生产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目前芽苗砧嫁接是油茶良种苗木生产采用的主要繁殖方式,现通过国家或省审(认)定的油茶良种95%以上均为普通油茶(C.oleifera),为保证砧穗的亲和性,嫁接砧木一般使用普通油茶[3]。香花油茶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油茶新物种,与普通油茶相比,表现出更强的生长势和抗逆性。笔者通过前期试验,发现在香花油茶、博白大果油茶、广宁红花油茶和陆川油茶4种砧木物种中,香花油茶作为砧木嫁接普通油茶的亲和力最好,不仅成活率及存活率高,而且其抽梢以及嫁接苗生长情况与普通油茶本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4-5]。同其他油茶物种一样,香花油茶实生群体中单株间的生长情况存在较大分化[6-7]。据此推测不同单株作为砧木嫁接普通油茶的效果可能不同。笔者选择来自3个地理群体的24株香花油茶单株,分别进行砧木嫁接试验,对各砧木品系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排名,为香花油茶优良砧木的初步筛选和油茶砧木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油茶良种基地进行,位于南宁市北郊,108°21′ E、22°56′ N,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度为20.5 ℃,1月均温在11.8 ℃以上,7月均温在27.6 ℃[8]。
1.2 材料
供试砧木种子为24株初选的香花油茶单株种子,用P1~P24表示,其中P1、P2采自崇左,P3~P8采自南宁,P9~P24采自田阳。香花油茶单株初选标准:树型完整、树冠开张、生长良好,结实性表现优良,单位面积冠幅产果1 kg/m2以上,无病虫害。
接穗为普通油茶优良无性系岑软3号,采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油茶良种采穗圃。
1.3 方法
2014年11月,将以上24个单株种子采回后进行沙藏,2015年2月份对沙床进行淋水,开始催芽,5月份将催好芽的芽苗砧木取出,分别进行芽苗砧嫁接,每个家系各嫁接100株,嫁接后栽植于搭建有遮阴棚中的苗床。育苗容器为直径8 cm、高度12 cm的无纺布袋,基质为黄心土,用竹拱覆盖薄膜进行保湿,常规水肥管理。
嫁接180 d后,统计嫁接苗保存率和抽梢率,从中随机抽取30株,测定植株的生长情况,包括地径、梢长、梢粗和抽梢叶片数。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用Excel2003进行统计后,在SPSS17.0软件中进行Duncan’s新复极差法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利用DPS软件对保存率、抽梢率、地径等6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以不同品系的综合得分作为评价砧木品系优劣的依据,公式为Si =λjuij,其中Si为第i个居群的主成分总得分值;λj为第j 个主成分的贡献率;uij为第i 个居群第j个主成分值[9-1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砧木品系嫁接苗保存率和抽梢率
不同油茶物种之间嫁接是否亲和与其在分类学上的亲缘关系远近有关,而嫁接口的形态特征是亲和与否的重要表现。亲缘关系比较近的油茶之间,其嫁接口处在解剖学上没有明显区别,而亲缘关系比较远的嫁接组合,其嫁接口处的界面比较明显,比如嫁接口处有瘤状凸起,接穗品种的生长势比较弱,或者嫁接口处出现坏死,严重的会导致植株死亡和果实干枯。
由表1可知,除P15、 P16和P22嫁接苗保存率为87%~89%外,其他21个品系的嫁接苗保存率虽然存在差异,但均在90%以上;全部单株的抽梢率均在90%以上。通过肉眼观察,嫁接口较平滑,表型正常,未见有瘤状凸起等不亲和的表型特征出现。由此也说明,香花油茶嫁接普通油茶亲和性强。
2.2 不同砧木品系嫁接苗生长差异
由表2可知,不同砧木品系嫁接苗生长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其中P2的地径最粗(4.62 mm),P1、P4、P6、P8、P10、P14、P17、P22和P24与之水平相当,无显著差异,均为4.20 mm以上;P20的抽梢最粗(3.71 mm),P1、P2、P4、P10、P19与之水平相当,无显著差异,均在3.05 mm以上;P3抽梢最长(18.00 cm),P2、P6、P8、P12、P14、P21、P22和P24与之水平相当,无显著差异,均在15.50 cm以上;P14的抽梢叶片数量最多(10.33片),P1、P2、P18和P23与之水平相当,无显著差异,均在8.30片以上。 2.3 不同砧木品系综合评价
为了排除统计信息的重叠,可把保存率、抽梢率、地径等6个指标整合成几个较为重要的综合性指标,即起到降维的作用,将不同砧木品系嫁接苗的6个性状平均值进行主成分分析。由表3可知,前3个主成分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79.075 4%,根据累计贡献率70%~85%的标准,其已代表嫁接苗性状的全部信息,它们的贡献率依次为36.114 0%、28.120 9%和14.840 5%。第1主成分因子主要体现了梢长和抽梢率的高低,第2主成分因子主要体现梢粗和地径的高低,第3主成分因子主要体现保存率和抽梢叶片数的高低。这样可以把6个性状的信息整合成3个综合性状信息。
将各个砧木品系嫁接苗的3个主成分因子的得分值与主成分贡献率相乘,即可得到每个砧木品系嫁接苗的综合得
分值,并由此对砧木品系进行综合评价[11]。由表4可知,各砧木品系综合得分值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P14、P2、P24、P6、P1、P18、P3、P22、P8、P10、P4、P23、P12、P17、P13、P21、P5、P7、P19、P20、P9、P16、P11、P15。P14得分最高,达1.609 7,即在所有砧木品系中表现最优,其次是P2,得分为0.942 1,P24排第3,得分为0.541 9,最差的为P15,得分仅为-1.732 2。
3 结论与讨论
香花油茶作砧木嫁接普通油茶,全部砧木品系嫁接苗的保存率在87%以上,其中87.5%的砧木品系嫁接苗保存率超过90%,且各砧木品种嫁接苗的抽梢率均高于90%,有力地说明了香花油茶和普通油茶之间较强的亲和性。
通过对各砧木品系嫁接苗的地径和抽梢情况进行调查测定,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包括保存率和抽梢率在内的6个性状指标进行转换,转换为3个主成分,并将各主成分因子的得分值与主成分贡献率相乘,获得每个砧木品系嫁接苗的综合得分值,排名前3位的分别为P14、P2和P24。
参考文献
[1] 陈永忠.油茶优良种质资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15.
[2] 张乃燕.广西油茶良种化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广西林业科学,2003,32(4):211-213.
[3] 张日清,丁植磊,张勖,等.油茶育种研究进展[J].经济林研究,2006,24(4):1-8.
[4] 马锦林,叶航,叶创兴.香花油茶——山茶属短柱茶组一新种[J].广西植物,2012,32(6):753-755.
[5] 马锦林,张日清,叶航,等.香花油茶的半致死温度与耐寒耐热性[J].经济林研究,2013,31(1):150-152.
[6] 江泽鹏,王东雪,梁国校,等.油茶砧木种子质量对嫁接苗生长的影响[J].广西林业科学,2016,45(1):97-100.
[7] 王东雪,叶航,马锦林,等.香花油茶种质资源评价与筛选[J].经济林研究,2014,32(1):159-162.
[8] 叶航,温如斯,王东雪,等.普通油茶无性系岑软3号嫁接亲和性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15,36(1):30-34.
[9] 左继林,龚春,汪建平,等. 赣油茶25 个优良无性系品质评价[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8,25(5):624-629.
[10] 姚小华,王开良,黄勇,等.小果油茶不同居群种仁含油率及脂肪酸组分变异特征分析及评价[J].林业科学研究,2013,26(5):533-541.
[11] 韩学琴,刘海刚,金杰,等.不同地理种源麻疯树植物学形态变异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14,35(8):1457-1463.
关键词 香花油茶;砧木;主成分分析;筛选
中图分类号 S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6)29-0161-03
油茶是山茶属(Camellia spp.)植物中种子含油率较高,且有一定栽培面积的树种的统称,原产和主栽于我国,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其主要产品——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被誉为“东方橄榄油”,是联合国粮农组织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食用油[1-2]。为确保国家粮油供应的安全,油茶产业近年来受到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林以种为本,种以质为先,油茶良种苗木生产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目前芽苗砧嫁接是油茶良种苗木生产采用的主要繁殖方式,现通过国家或省审(认)定的油茶良种95%以上均为普通油茶(C.oleifera),为保证砧穗的亲和性,嫁接砧木一般使用普通油茶[3]。香花油茶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油茶新物种,与普通油茶相比,表现出更强的生长势和抗逆性。笔者通过前期试验,发现在香花油茶、博白大果油茶、广宁红花油茶和陆川油茶4种砧木物种中,香花油茶作为砧木嫁接普通油茶的亲和力最好,不仅成活率及存活率高,而且其抽梢以及嫁接苗生长情况与普通油茶本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4-5]。同其他油茶物种一样,香花油茶实生群体中单株间的生长情况存在较大分化[6-7]。据此推测不同单株作为砧木嫁接普通油茶的效果可能不同。笔者选择来自3个地理群体的24株香花油茶单株,分别进行砧木嫁接试验,对各砧木品系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排名,为香花油茶优良砧木的初步筛选和油茶砧木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油茶良种基地进行,位于南宁市北郊,108°21′ E、22°56′ N,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度为20.5 ℃,1月均温在11.8 ℃以上,7月均温在27.6 ℃[8]。
1.2 材料
供试砧木种子为24株初选的香花油茶单株种子,用P1~P24表示,其中P1、P2采自崇左,P3~P8采自南宁,P9~P24采自田阳。香花油茶单株初选标准:树型完整、树冠开张、生长良好,结实性表现优良,单位面积冠幅产果1 kg/m2以上,无病虫害。
接穗为普通油茶优良无性系岑软3号,采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油茶良种采穗圃。
1.3 方法
2014年11月,将以上24个单株种子采回后进行沙藏,2015年2月份对沙床进行淋水,开始催芽,5月份将催好芽的芽苗砧木取出,分别进行芽苗砧嫁接,每个家系各嫁接100株,嫁接后栽植于搭建有遮阴棚中的苗床。育苗容器为直径8 cm、高度12 cm的无纺布袋,基质为黄心土,用竹拱覆盖薄膜进行保湿,常规水肥管理。
嫁接180 d后,统计嫁接苗保存率和抽梢率,从中随机抽取30株,测定植株的生长情况,包括地径、梢长、梢粗和抽梢叶片数。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用Excel2003进行统计后,在SPSS17.0软件中进行Duncan’s新复极差法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利用DPS软件对保存率、抽梢率、地径等6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以不同品系的综合得分作为评价砧木品系优劣的依据,公式为Si =λjuij,其中Si为第i个居群的主成分总得分值;λj为第j 个主成分的贡献率;uij为第i 个居群第j个主成分值[9-1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砧木品系嫁接苗保存率和抽梢率
不同油茶物种之间嫁接是否亲和与其在分类学上的亲缘关系远近有关,而嫁接口的形态特征是亲和与否的重要表现。亲缘关系比较近的油茶之间,其嫁接口处在解剖学上没有明显区别,而亲缘关系比较远的嫁接组合,其嫁接口处的界面比较明显,比如嫁接口处有瘤状凸起,接穗品种的生长势比较弱,或者嫁接口处出现坏死,严重的会导致植株死亡和果实干枯。
由表1可知,除P15、 P16和P22嫁接苗保存率为87%~89%外,其他21个品系的嫁接苗保存率虽然存在差异,但均在90%以上;全部单株的抽梢率均在90%以上。通过肉眼观察,嫁接口较平滑,表型正常,未见有瘤状凸起等不亲和的表型特征出现。由此也说明,香花油茶嫁接普通油茶亲和性强。
2.2 不同砧木品系嫁接苗生长差异
由表2可知,不同砧木品系嫁接苗生长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其中P2的地径最粗(4.62 mm),P1、P4、P6、P8、P10、P14、P17、P22和P24与之水平相当,无显著差异,均为4.20 mm以上;P20的抽梢最粗(3.71 mm),P1、P2、P4、P10、P19与之水平相当,无显著差异,均在3.05 mm以上;P3抽梢最长(18.00 cm),P2、P6、P8、P12、P14、P21、P22和P24与之水平相当,无显著差异,均在15.50 cm以上;P14的抽梢叶片数量最多(10.33片),P1、P2、P18和P23与之水平相当,无显著差异,均在8.30片以上。 2.3 不同砧木品系综合评价
为了排除统计信息的重叠,可把保存率、抽梢率、地径等6个指标整合成几个较为重要的综合性指标,即起到降维的作用,将不同砧木品系嫁接苗的6个性状平均值进行主成分分析。由表3可知,前3个主成分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79.075 4%,根据累计贡献率70%~85%的标准,其已代表嫁接苗性状的全部信息,它们的贡献率依次为36.114 0%、28.120 9%和14.840 5%。第1主成分因子主要体现了梢长和抽梢率的高低,第2主成分因子主要体现梢粗和地径的高低,第3主成分因子主要体现保存率和抽梢叶片数的高低。这样可以把6个性状的信息整合成3个综合性状信息。
将各个砧木品系嫁接苗的3个主成分因子的得分值与主成分贡献率相乘,即可得到每个砧木品系嫁接苗的综合得
分值,并由此对砧木品系进行综合评价[11]。由表4可知,各砧木品系综合得分值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P14、P2、P24、P6、P1、P18、P3、P22、P8、P10、P4、P23、P12、P17、P13、P21、P5、P7、P19、P20、P9、P16、P11、P15。P14得分最高,达1.609 7,即在所有砧木品系中表现最优,其次是P2,得分为0.942 1,P24排第3,得分为0.541 9,最差的为P15,得分仅为-1.732 2。
3 结论与讨论
香花油茶作砧木嫁接普通油茶,全部砧木品系嫁接苗的保存率在87%以上,其中87.5%的砧木品系嫁接苗保存率超过90%,且各砧木品种嫁接苗的抽梢率均高于90%,有力地说明了香花油茶和普通油茶之间较强的亲和性。
通过对各砧木品系嫁接苗的地径和抽梢情况进行调查测定,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包括保存率和抽梢率在内的6个性状指标进行转换,转换为3个主成分,并将各主成分因子的得分值与主成分贡献率相乘,获得每个砧木品系嫁接苗的综合得分值,排名前3位的分别为P14、P2和P24。
参考文献
[1] 陈永忠.油茶优良种质资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15.
[2] 张乃燕.广西油茶良种化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广西林业科学,2003,32(4):211-213.
[3] 张日清,丁植磊,张勖,等.油茶育种研究进展[J].经济林研究,2006,24(4):1-8.
[4] 马锦林,叶航,叶创兴.香花油茶——山茶属短柱茶组一新种[J].广西植物,2012,32(6):753-755.
[5] 马锦林,张日清,叶航,等.香花油茶的半致死温度与耐寒耐热性[J].经济林研究,2013,31(1):150-152.
[6] 江泽鹏,王东雪,梁国校,等.油茶砧木种子质量对嫁接苗生长的影响[J].广西林业科学,2016,45(1):97-100.
[7] 王东雪,叶航,马锦林,等.香花油茶种质资源评价与筛选[J].经济林研究,2014,32(1):159-162.
[8] 叶航,温如斯,王东雪,等.普通油茶无性系岑软3号嫁接亲和性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15,36(1):30-34.
[9] 左继林,龚春,汪建平,等. 赣油茶25 个优良无性系品质评价[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8,25(5):624-629.
[10] 姚小华,王开良,黄勇,等.小果油茶不同居群种仁含油率及脂肪酸组分变异特征分析及评价[J].林业科学研究,2013,26(5):533-541.
[11] 韩学琴,刘海刚,金杰,等.不同地理种源麻疯树植物学形态变异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14,35(8):1457-1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