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十年寒窗苦读,终于踏入理想大学,成为一名大学生。脱离高三一年的束缚之后,远离父母进入到氛围相对轻快的大学校园,接触到更多新鲜的人和事物,打开一个新的世界,很多大学生也开始放飞自我。有需求就有市场,“校园贷”在互联网的普及下应运而生。利用套路贷让大学生上当,敲诈勒索,进而引起各种严重的校园事件。本文将对“校园贷”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有效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校园贷”;大学生;圈套;防范对策
一、“校园贷”大量出现的原因
(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许多新生事物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网络贷款就是其中之一,网络贷款的出现本来是对紧急关头需要钱的人的一种帮助,可是一些居心不良的人却借此使其成为圈钱的工具。而大学生也成为“校园贷”的主要目标。
(二)、部分大学生无法合理的规划自己的生活费。首先,大学校园里不再对学生的穿着打扮做过多要求。名牌衣服、限量球鞋、名牌包包、高档化妆品、新手机等都吸引着大学生为之倾囊。其次,给游戏充钱、追星、看演唱会、为爱豆打榜、给自己喜欢的网红主播刷礼物等行为使得大学生们“微薄”的生活费很快就左襟见肘。在没有正当理由向父母要钱的情况下,贷款成为一部分大学生的选择。但是借钱容易还钱难,“校园贷”利息颇高,很多大学生不能及时还款,最后可能像滚雪球一样,金额越来越高,令人难以承受。
(三)、大学生过于容易相信他人。校园就像一座象牙塔一样保护着大学生们,因此,许多大学生缺乏生活经验,思想单纯,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力,对社会的复杂性和在一些环境下可能面临的危险性缺乏基本认识。对于他人的花言巧语免疫能力低下,疏于防范,很容易就对他人产生好感,进而相信他人的话,不知不觉间落入他人精心设计的圈套。
二、“校园贷”的危害
(一)、沉重的还款负担
办理了“校园贷”的大学生往往会因“校园贷”高额的利息背负上沉重的还款负担。有大学生初期贷款幾千,一年后本金加利息却要背负几十万的还款额度。在自己无法还款的时候,家庭也会被拖入其中。有的家庭为了偿还高额的贷款,不得已把治病的钱拿出来偿还债务,病情恶化,饱受病痛折磨。也有家庭为了偿还债务卖房卖车,严重影响到基本生活,拖垮家庭。最担心的是有些大学生心理过于脆弱,面对“校园贷”的威胁和恐吓,不敢反抗,高压之下,在花一般的年纪草草断送了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给朋友和家人留下不可弥补创伤。
(二)、人身安全受到侵害
“校园贷”平台一般要求借款大学生提供本人身份证、学生证、父母电话、辅导员电话、以及其他一些朋友的电话。在大学生无法还款时,无良“校园贷”会对学生本人进行电话轰炸,联系其父母、同学、朋友、辅导员等,警告学生将会在公共平台发布其隐私信息、照片等。有的甚至冒充法院工作人员给借款大学生发假传票。更严重的直接暴力催收,伤害借款大学生的身体健康。
三、大学生如何应对“校园贷”
(一)及时与父母、辅导员坦白真相,寻求帮助。当落入“校园贷”的圈套时要及时向父母或者辅导员寻求帮助,不要碍于面子问题,全部放在心里自己一个人抗。再父母或者辅导员的帮助下脱离无良“校园贷”的魔抓。
(二)要敢于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虽说违规“校园贷”要远离,但是已经接触了的也不用太过于担心,不管借款协议中约定了什么滞纳金、违约金,只要这些金额加在一起,超过了年息24%的利息标准,即高于法律规定的利息范围就不再受法律保护,那么超出的部分,可以拒绝支付。无良“校园贷”若不同意,学生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若遭到连续骚扰和曝光隐私信息,完全可以要求对方不得骚扰甚至赔偿因骚扰而引发的精神损失,或者告他侵犯他人隐私。
四、整治违规“校园贷”刻不容缓
(一)加强监管和相关立法。对于网络金融提供商相关部门要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确保金融借贷交易的安全,对借贷行业的规则加以规范化,尤其是面向学生的各种金融服务,需要更加严格。对于无良“校园贷”要严厉打击,使其不敢再把魔抓伸向大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安全的互联网金融环境。
(二)加强对大学生的相关教育工作。各高校应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关于“校园贷”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校园贷”的危害以及应对策略,加强金融法律知识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科学理性消费。健全举报惩戒制度以维护校园稳定秩序。
五、结语
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要随便的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免费的午餐的,更不能为了一时之利,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深陷圈套之中。在校大学生要积极提高维权意识,自觉学习金融法律知识,在面对不法侵害时,不要选择逃避,要勇敢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陈永福.治理高校“校园贷”的法律途径未[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9)
[2].侯晓洁.论非法“校园贷”的影响及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
[3].冯明光,高瑜.大学生接受校园贷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9(8)
作者简介:
卢岩,出生年月1997年12月,性别女,汉族,籍贯河南省潢川县.
王明月,出生年月1999年8月,性别女,汉族,籍贯山东省兖州区.
王晨,出生年月1998年6月,性别男,汉族,籍贯山东省莒南县.
关键词:“校园贷”;大学生;圈套;防范对策
一、“校园贷”大量出现的原因
(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许多新生事物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网络贷款就是其中之一,网络贷款的出现本来是对紧急关头需要钱的人的一种帮助,可是一些居心不良的人却借此使其成为圈钱的工具。而大学生也成为“校园贷”的主要目标。
(二)、部分大学生无法合理的规划自己的生活费。首先,大学校园里不再对学生的穿着打扮做过多要求。名牌衣服、限量球鞋、名牌包包、高档化妆品、新手机等都吸引着大学生为之倾囊。其次,给游戏充钱、追星、看演唱会、为爱豆打榜、给自己喜欢的网红主播刷礼物等行为使得大学生们“微薄”的生活费很快就左襟见肘。在没有正当理由向父母要钱的情况下,贷款成为一部分大学生的选择。但是借钱容易还钱难,“校园贷”利息颇高,很多大学生不能及时还款,最后可能像滚雪球一样,金额越来越高,令人难以承受。
(三)、大学生过于容易相信他人。校园就像一座象牙塔一样保护着大学生们,因此,许多大学生缺乏生活经验,思想单纯,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力,对社会的复杂性和在一些环境下可能面临的危险性缺乏基本认识。对于他人的花言巧语免疫能力低下,疏于防范,很容易就对他人产生好感,进而相信他人的话,不知不觉间落入他人精心设计的圈套。
二、“校园贷”的危害
(一)、沉重的还款负担
办理了“校园贷”的大学生往往会因“校园贷”高额的利息背负上沉重的还款负担。有大学生初期贷款幾千,一年后本金加利息却要背负几十万的还款额度。在自己无法还款的时候,家庭也会被拖入其中。有的家庭为了偿还高额的贷款,不得已把治病的钱拿出来偿还债务,病情恶化,饱受病痛折磨。也有家庭为了偿还债务卖房卖车,严重影响到基本生活,拖垮家庭。最担心的是有些大学生心理过于脆弱,面对“校园贷”的威胁和恐吓,不敢反抗,高压之下,在花一般的年纪草草断送了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给朋友和家人留下不可弥补创伤。
(二)、人身安全受到侵害
“校园贷”平台一般要求借款大学生提供本人身份证、学生证、父母电话、辅导员电话、以及其他一些朋友的电话。在大学生无法还款时,无良“校园贷”会对学生本人进行电话轰炸,联系其父母、同学、朋友、辅导员等,警告学生将会在公共平台发布其隐私信息、照片等。有的甚至冒充法院工作人员给借款大学生发假传票。更严重的直接暴力催收,伤害借款大学生的身体健康。
三、大学生如何应对“校园贷”
(一)及时与父母、辅导员坦白真相,寻求帮助。当落入“校园贷”的圈套时要及时向父母或者辅导员寻求帮助,不要碍于面子问题,全部放在心里自己一个人抗。再父母或者辅导员的帮助下脱离无良“校园贷”的魔抓。
(二)要敢于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虽说违规“校园贷”要远离,但是已经接触了的也不用太过于担心,不管借款协议中约定了什么滞纳金、违约金,只要这些金额加在一起,超过了年息24%的利息标准,即高于法律规定的利息范围就不再受法律保护,那么超出的部分,可以拒绝支付。无良“校园贷”若不同意,学生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若遭到连续骚扰和曝光隐私信息,完全可以要求对方不得骚扰甚至赔偿因骚扰而引发的精神损失,或者告他侵犯他人隐私。
四、整治违规“校园贷”刻不容缓
(一)加强监管和相关立法。对于网络金融提供商相关部门要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确保金融借贷交易的安全,对借贷行业的规则加以规范化,尤其是面向学生的各种金融服务,需要更加严格。对于无良“校园贷”要严厉打击,使其不敢再把魔抓伸向大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安全的互联网金融环境。
(二)加强对大学生的相关教育工作。各高校应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关于“校园贷”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校园贷”的危害以及应对策略,加强金融法律知识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科学理性消费。健全举报惩戒制度以维护校园稳定秩序。
五、结语
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要随便的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免费的午餐的,更不能为了一时之利,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深陷圈套之中。在校大学生要积极提高维权意识,自觉学习金融法律知识,在面对不法侵害时,不要选择逃避,要勇敢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陈永福.治理高校“校园贷”的法律途径未[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9)
[2].侯晓洁.论非法“校园贷”的影响及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
[3].冯明光,高瑜.大学生接受校园贷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9(8)
作者简介:
卢岩,出生年月1997年12月,性别女,汉族,籍贯河南省潢川县.
王明月,出生年月1999年8月,性别女,汉族,籍贯山东省兖州区.
王晨,出生年月1998年6月,性别男,汉族,籍贯山东省莒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