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地方物流信息化市场暗流涌动,区域性物流信息平台思路若隐若现,全国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正成为各地政府、各类企业所努力的宏大方向,国内物流信息化呈现出整合前行的态势。
不久前,中国电信发出了意欲整合物流信息化市场的信号,随后,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发出了省际共建、联盟共建的倡议,不仅得到了16个省市的响应,而且还获得了来自全国30多家物流信息化服务供应商的支持。
据了解,自国务院物流振兴规划出台以后,交通运输部也在积极通过研讨会、课题调研等形式探索全国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搭建,并将于今年年底前拿出整体工作方案。
可以说,目前,我国物流信息化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阶段,在这样一个整合潮流下,如何完成物流信息化质的飞跃?国内外都没有成熟经验可循。因此,方向如何把握?平台如何搭建?谁来主导?又将如何实施?这一系列问题困扰着业内人士。
置身其中,管理者看见转型,物流经理看见共享,IT行家看见商机。但无论从商业角度还是公益角度,我国物流信息化的基础性工作均有待做扎实,比如,物流信息标准的制定,物流信息化数据交换方式的选择,物流信息化相关法规、政策的完善等等。
“转千弯转千滩,亦未平复此中争斗。”物流信息平台多年来龙蛇混杂、各自为政,造就一个个新时代信息孤岛,也将地方保护主义演绎到了极致。
但经过实践和时间的筛选,那些基础工作不牢靠,服务功能欠缺,运行机制欠妥,过分强调保护主义的物流信息平台最终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正当此业界忧心、管理部门头痛之际,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祭出了倍受业界刮目的大手笔。
他们由政府投资推动,以物流信息标准的制定为切入点,以不同软件格式、不同系统架构之间的信息数据交换为核心,搭建了一个能够实现全国物流市场的资源共享、技术共享、利益共享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这在业内掀起不少波澜,并被悄然称之为“浙江模式”。
在一个标准之下开放式运营,共同推进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工作,这在国内是没有先例的,业内对此也是见仁见智:
有人认为,浙江模式虽然由政府推动,但定位非常清晰,一再强调服务功能,不盈利,注意提炼政府该做的公共服务,非常非常难得。之前,很多政府项目失败了,就是因为与民争利,抢夺地盘,最终得不到市场的支持。
有人认为,这有利于整合社会的信息化资源,避免重复开发带来的浪费,有利于全面推动物流信息化的发展,为物流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化服务。同时,也将为物流信息标准化的建设带来极大的推动,告别以往各物流信息化服务商各自为政,各系统之间无法进行信息流通的局面。
有人认为,这有利于各地方政府、企业之间加强交流、取长补短、分工协作,共同开展物流信息化项目攻关和推广。同时,这种模式是开放的、多元化的,有利于最大范围内数据的交换及信息系统的互联。
也有人认为,这种模式不仅为各软件企业间的合作搭建了平台,有利于就一些全行业面临的技术难题做深入突破,而且也有利于类似产品的整合及规范,方便客户之间进行信息和数据的交换。但一定要注意软件与市场的有效接轨,要让更多有信息化实践经验的专家去评审系统,少花钱多办事,精打细算出成绩。
目前,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已制订出了交换标识(物流代码)、各系统的接入服务规范(交换传输技术规范)、运输单据标准(委外业务的单据标准)、标准代码集。而且,在标准制订时,兼顾到了技术的兼容性、扩展性、广泛性。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最终达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这是浙江省提议省际共建、联盟共建的终极目标。虽然,“浙江模式”最终能否成功,现阶段不好做太多评判,但对于其意义,业内普遍表示肯定,纷纷表示,这将是一次引领行业变革的重大尝试。
不久前,中国电信发出了意欲整合物流信息化市场的信号,随后,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发出了省际共建、联盟共建的倡议,不仅得到了16个省市的响应,而且还获得了来自全国30多家物流信息化服务供应商的支持。
据了解,自国务院物流振兴规划出台以后,交通运输部也在积极通过研讨会、课题调研等形式探索全国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搭建,并将于今年年底前拿出整体工作方案。
可以说,目前,我国物流信息化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阶段,在这样一个整合潮流下,如何完成物流信息化质的飞跃?国内外都没有成熟经验可循。因此,方向如何把握?平台如何搭建?谁来主导?又将如何实施?这一系列问题困扰着业内人士。
置身其中,管理者看见转型,物流经理看见共享,IT行家看见商机。但无论从商业角度还是公益角度,我国物流信息化的基础性工作均有待做扎实,比如,物流信息标准的制定,物流信息化数据交换方式的选择,物流信息化相关法规、政策的完善等等。
“转千弯转千滩,亦未平复此中争斗。”物流信息平台多年来龙蛇混杂、各自为政,造就一个个新时代信息孤岛,也将地方保护主义演绎到了极致。
但经过实践和时间的筛选,那些基础工作不牢靠,服务功能欠缺,运行机制欠妥,过分强调保护主义的物流信息平台最终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正当此业界忧心、管理部门头痛之际,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祭出了倍受业界刮目的大手笔。
他们由政府投资推动,以物流信息标准的制定为切入点,以不同软件格式、不同系统架构之间的信息数据交换为核心,搭建了一个能够实现全国物流市场的资源共享、技术共享、利益共享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这在业内掀起不少波澜,并被悄然称之为“浙江模式”。
在一个标准之下开放式运营,共同推进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工作,这在国内是没有先例的,业内对此也是见仁见智:
有人认为,浙江模式虽然由政府推动,但定位非常清晰,一再强调服务功能,不盈利,注意提炼政府该做的公共服务,非常非常难得。之前,很多政府项目失败了,就是因为与民争利,抢夺地盘,最终得不到市场的支持。
有人认为,这有利于整合社会的信息化资源,避免重复开发带来的浪费,有利于全面推动物流信息化的发展,为物流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化服务。同时,也将为物流信息标准化的建设带来极大的推动,告别以往各物流信息化服务商各自为政,各系统之间无法进行信息流通的局面。
有人认为,这有利于各地方政府、企业之间加强交流、取长补短、分工协作,共同开展物流信息化项目攻关和推广。同时,这种模式是开放的、多元化的,有利于最大范围内数据的交换及信息系统的互联。
也有人认为,这种模式不仅为各软件企业间的合作搭建了平台,有利于就一些全行业面临的技术难题做深入突破,而且也有利于类似产品的整合及规范,方便客户之间进行信息和数据的交换。但一定要注意软件与市场的有效接轨,要让更多有信息化实践经验的专家去评审系统,少花钱多办事,精打细算出成绩。
目前,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已制订出了交换标识(物流代码)、各系统的接入服务规范(交换传输技术规范)、运输单据标准(委外业务的单据标准)、标准代码集。而且,在标准制订时,兼顾到了技术的兼容性、扩展性、广泛性。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最终达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这是浙江省提议省际共建、联盟共建的终极目标。虽然,“浙江模式”最终能否成功,现阶段不好做太多评判,但对于其意义,业内普遍表示肯定,纷纷表示,这将是一次引领行业变革的重大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