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化及极端天气发生的原因,一直都是科学研究人员苦苦追寻的问题。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频繁出现的极端天气活动时常见诸报端,恶劣的天气状况让人不禁联想到《后天》等灾难电影中的可怕场景。
天气为何如此“喜怒无常”?这不仅是普通人心中一个大大的问号,也是科学研究人员正在苦苦探寻的问题。极端天气席卷全球
从2008年全国范围的低温冻害,到2010年云南全省性的特大干旱;从2012年北京的“7·21”特大暴雨,到今年8月,中国近六分之一的国土忍受着高温的炙烤,同时罕见暴雨侵袭辽宁、吉林、黑龙江、广东、广西5省,洪涝灾害已致近千万人受灾。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的极端天气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不仅在中国,全球各地极端天气事件屡见不鲜,“百年一遇”这类字眼也频繁出现在国际新闻报道中。
2005年发生的飓风“卡特里娜”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造成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2008年,特强气旋风暴“纳尔吉斯”成为缅甸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美国官方估计最后的死亡人数超过十万人。2009年,菲律宾北部地区持续两个星期的暴雨,造成至少540人死亡。
今年极端天气在全球范围内的出现更为频繁。
1月,由加拿大而来的北极气团持续席卷美国大部分地区,致使北方部分地区呈现“冰河时代”的面貌。7月,英国饱受自1976年以来最为极端恶劣的天气侵袭,美国遭遇罕见的高温天气,而德国因高温和洪灾影响致使蚊子成灾、遮天蔽日。
除此之外,干旱、冰雹、强风、强降雨与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大幅度上升。有人甚至认为这一系列事件是世界末日临近的先兆。
气候变化危机真假难辨
大自然的灾难似乎越来越多,这让人们感到胆战心惊。全球气候变化危机是否真的像我们看到的那么严重?
9月15日,英国《每日电讯报》披露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一份报告草案的内容。草案显示,有顶尖科学家承认由计算机的气候模型预测的二氧化碳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已经被证明是不准确的。
草案称,自1997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统计上的显著增加。同时,科学家发现远在工业革命前的公元950至1250年这三百年间,世界各地的气温和现在几乎是一样的。
作为该报告的作者之一、牛津大学气候研究网络主任Myles Allen称报告还在起草中,且IPCC不应该被视为气候变化的“圣经”。但这项报告一经发表,必将成为各国政府桎梏于减排问题的一大“福音”。
但是,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乐观估计,有人表示不以为然。
9月24日,英国《卫报》发表了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Stern勋爵的警示:低估气候变化危机是荒谬的行为,各国政府应将这些气候怀疑论视为噪音。否则,人类文明或在2100年被迫倒退。
另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这么多的灾害性天气真的是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吗?
对此,关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增加的言论频现,不断有专家学者推断人类经济活动会增加极端天气发生概率,或将极端天气推向更极端。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空间研究所主任、有“气候教父”之称的James Hansen在去年8月于《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的一篇学术报告中称,近年来美国和其他地区极端炎热气候频现,人类活动所致气候变化是唯一的背后推手。
但仍有一些学者对相关理论持怀疑和观望态度。他们认为,某些类型的极端天气发生在固定的时间,早在工业化之前就存在。
极端天气谁之过
科学家们的争论,使气候变化以及极端天气产生的原因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但是,研究人员探寻答案的脚步却从未停止。
2013年9月,英国国家气象局哈德里中心、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地球系统研究实验室、以及瑞士大气与气候科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学者们联合进行了一项关于极端天气时间诱因的研究分析报告。
分析指出,有明显的证据表明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人类活动是否足以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产生影响,并将在未来触发更多的极端天气事件还有待考证。
来自英国格兰瑟姆研究所的BobWorde与这一观点不谋而合。他认为,极端天气活动发生的数量、严重程度和地点的变化是气候变化最主要的影响之一。
基础物理量测定显示,气候变暖对极端天气的出现具有影响。当气候变暖,大气层中的能量增加,因而能承载更多的水蒸气。在此基础上,寒冷天气活动会减少,而热浪会增加,从而导致能够引起干旱和洪灾的干湿时期强度和频率的变化。
然而,地球的气候系统非常复杂,并且常常存在很大的变数,包括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也具有重要的区域差异性,这使得研究人员很难把人类活动对极端天气的影响从其他因素中区分开来。并且,极端天气显然相对较少出现,所以想要从有限的数据中判定明显的趋势要花费很长时间。
该研究总结并分析了各国学者对极端天气影响因素探讨的方法和案例。学者们针对2000年的英国大洪水、2008年的美国严冬和2010年的俄罗斯热浪等典型案例,通过风险归因度等模型计算出了人类活动对事件发生概率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增加了一部分天气事件的发生风险,而有一些却没有产生太大影响,甚至降低了一些事件的发生概率。
极端天气或致恶性循环
不管是什么原因所导致,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都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直接影响。但如果你认为极端天气就是这根链条终点的话,那事实可能会令你失望。因为,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极端天气有可能会反作用于气候变化,从而加剧气候变化的进程。
这项研究是由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主任MarkusReichstein带领的国际研究小组进行的。
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强降水、强风暴、热浪和长时间干旱等极端天气,导致陆地生态系统吸收的二氧化碳年均减少100亿吨,相当于全球约三分之一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这种天气能极大程度地减少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化。
研究小组分别通过卫星观测、全球范围监测站数据及计算机模型估算了极端天气对碳平衡的全球影响,结果均显示:极端气候下植被吸收二氧化碳的减少量是绝对不能忽略的。由此,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间相互影响,或成恶性循环怪圈。
(责编:崔雪芹)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频繁出现的极端天气活动时常见诸报端,恶劣的天气状况让人不禁联想到《后天》等灾难电影中的可怕场景。
天气为何如此“喜怒无常”?这不仅是普通人心中一个大大的问号,也是科学研究人员正在苦苦探寻的问题。极端天气席卷全球
从2008年全国范围的低温冻害,到2010年云南全省性的特大干旱;从2012年北京的“7·21”特大暴雨,到今年8月,中国近六分之一的国土忍受着高温的炙烤,同时罕见暴雨侵袭辽宁、吉林、黑龙江、广东、广西5省,洪涝灾害已致近千万人受灾。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的极端天气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不仅在中国,全球各地极端天气事件屡见不鲜,“百年一遇”这类字眼也频繁出现在国际新闻报道中。
2005年发生的飓风“卡特里娜”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造成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2008年,特强气旋风暴“纳尔吉斯”成为缅甸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美国官方估计最后的死亡人数超过十万人。2009年,菲律宾北部地区持续两个星期的暴雨,造成至少540人死亡。
今年极端天气在全球范围内的出现更为频繁。
1月,由加拿大而来的北极气团持续席卷美国大部分地区,致使北方部分地区呈现“冰河时代”的面貌。7月,英国饱受自1976年以来最为极端恶劣的天气侵袭,美国遭遇罕见的高温天气,而德国因高温和洪灾影响致使蚊子成灾、遮天蔽日。
除此之外,干旱、冰雹、强风、强降雨与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大幅度上升。有人甚至认为这一系列事件是世界末日临近的先兆。
气候变化危机真假难辨
大自然的灾难似乎越来越多,这让人们感到胆战心惊。全球气候变化危机是否真的像我们看到的那么严重?
9月15日,英国《每日电讯报》披露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一份报告草案的内容。草案显示,有顶尖科学家承认由计算机的气候模型预测的二氧化碳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已经被证明是不准确的。
草案称,自1997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统计上的显著增加。同时,科学家发现远在工业革命前的公元950至1250年这三百年间,世界各地的气温和现在几乎是一样的。
作为该报告的作者之一、牛津大学气候研究网络主任Myles Allen称报告还在起草中,且IPCC不应该被视为气候变化的“圣经”。但这项报告一经发表,必将成为各国政府桎梏于减排问题的一大“福音”。
但是,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乐观估计,有人表示不以为然。
9月24日,英国《卫报》发表了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Stern勋爵的警示:低估气候变化危机是荒谬的行为,各国政府应将这些气候怀疑论视为噪音。否则,人类文明或在2100年被迫倒退。
另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这么多的灾害性天气真的是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吗?
对此,关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增加的言论频现,不断有专家学者推断人类经济活动会增加极端天气发生概率,或将极端天气推向更极端。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空间研究所主任、有“气候教父”之称的James Hansen在去年8月于《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的一篇学术报告中称,近年来美国和其他地区极端炎热气候频现,人类活动所致气候变化是唯一的背后推手。
但仍有一些学者对相关理论持怀疑和观望态度。他们认为,某些类型的极端天气发生在固定的时间,早在工业化之前就存在。
极端天气谁之过
科学家们的争论,使气候变化以及极端天气产生的原因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但是,研究人员探寻答案的脚步却从未停止。
2013年9月,英国国家气象局哈德里中心、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地球系统研究实验室、以及瑞士大气与气候科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学者们联合进行了一项关于极端天气时间诱因的研究分析报告。
分析指出,有明显的证据表明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人类活动是否足以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产生影响,并将在未来触发更多的极端天气事件还有待考证。
来自英国格兰瑟姆研究所的BobWorde与这一观点不谋而合。他认为,极端天气活动发生的数量、严重程度和地点的变化是气候变化最主要的影响之一。
基础物理量测定显示,气候变暖对极端天气的出现具有影响。当气候变暖,大气层中的能量增加,因而能承载更多的水蒸气。在此基础上,寒冷天气活动会减少,而热浪会增加,从而导致能够引起干旱和洪灾的干湿时期强度和频率的变化。
然而,地球的气候系统非常复杂,并且常常存在很大的变数,包括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也具有重要的区域差异性,这使得研究人员很难把人类活动对极端天气的影响从其他因素中区分开来。并且,极端天气显然相对较少出现,所以想要从有限的数据中判定明显的趋势要花费很长时间。
该研究总结并分析了各国学者对极端天气影响因素探讨的方法和案例。学者们针对2000年的英国大洪水、2008年的美国严冬和2010年的俄罗斯热浪等典型案例,通过风险归因度等模型计算出了人类活动对事件发生概率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增加了一部分天气事件的发生风险,而有一些却没有产生太大影响,甚至降低了一些事件的发生概率。
极端天气或致恶性循环
不管是什么原因所导致,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都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直接影响。但如果你认为极端天气就是这根链条终点的话,那事实可能会令你失望。因为,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极端天气有可能会反作用于气候变化,从而加剧气候变化的进程。
这项研究是由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主任MarkusReichstein带领的国际研究小组进行的。
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强降水、强风暴、热浪和长时间干旱等极端天气,导致陆地生态系统吸收的二氧化碳年均减少100亿吨,相当于全球约三分之一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这种天气能极大程度地减少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化。
研究小组分别通过卫星观测、全球范围监测站数据及计算机模型估算了极端天气对碳平衡的全球影响,结果均显示:极端气候下植被吸收二氧化碳的减少量是绝对不能忽略的。由此,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间相互影响,或成恶性循环怪圈。
(责编:崔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