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间业务作为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的三大支柱之一,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已有较大发展,但仍有许多不足。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进行分析和深入探讨,意在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拓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赢利渠道。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 现状;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2-0082- 01
随着银行间相互竞争日益激烈,未来各银行在金融业中的位置将主要取决于对新兴业务的开拓能力和市场份额。各银行间的竞争也将更多地体现在中间业务上。随着我国央行金融监管的加强和商业银行自律机制的完善,商业银行之间竞争更加激烈,也使得银行经营成本提高。而中间业务收益高、风险小、不需要银行自有资金等特点,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对挑战、加快发展、提升竞争力的现实选择。因此,寻找新的效益增长点,加快中间业务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必然选择。
1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对金融需求的推动国内各商业银行开始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逐步认识到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支柱性业务之一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方式,倡导新的服务理念,大力拓展业务领域使中间业务从量上质上都有较大的发展。目前已开办的各项中间业务品种已达260多个,各商业银行利用现有资金、技术网点、结算等方面的优势,发展各项中间业务,大力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项目的开发和应用,同时,在机构设置,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监控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起点低,范围有限,特别是受传统体制和传统观念影响,还处于较低的水平。
1.1 经营范围小,品种较少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传统的中间业务主要是汇兑结算,改革开放以来发展了信用卡、一般性代收代付业务,外汇买卖、票据承兑、贴现等,大部分处于起步阶段,属于操作简单、技术含量较低的品种。而咨询、各类委托贷款及投标承诺、理财、财务顾问等业务都未能得到很大发展,有的甚至是空白。总体情况看,我国商业银行劳务型、低收益的中间业务品种多,高知识含量、高收益的中间业务品种少,大多依赖于银行的网点优势,很少能利用银行信誉、信息、技术、人才优势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层次的中间业务服务。范围狭窄,创新能力差,产品单一,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致使我国中间业务不能与资产、负债业务共同构成现代商业银行的三大支柱,成为银行新的效益增长点。
1.2 业务规模小,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低
根据2003至2007年《中国金融年鉴》银行报表数据整理得出:我国银行中间业务虽然有了一定规模,发展速度也比较快,但就总体而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较小,一般在10%左右。而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一般达到40%以上,且近10年仍呈稳步上升趋势。
1.3 管理松散,缺乏统一
中间业务领域宽广的特点使得中间业务的开展往往涉及到许多部门,但是中间业务的开展事实上需要有一个专门机构来进行统一规划和协调,然而,在中间业务的开展缺乏统一的操作规范和科学有效的统计考核指标体系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中间业务管理部门权限不清、职责不明,并与其他业务部门产生利益冲突,从而影响中间业务的开展。
1.4 服务技术和措施落后
以电子通讯和计算机为中心的金融电子化是中间业务发展的技术依托。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服务手段相对落后,科技化程度低,表现为缺乏高效快捷的结算支付系统,缺乏健全科学的核算体系,缺乏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通讯、网络计算机应用软件配套能力差,尽管也建立了电子联行电子清算中心等收付和清算系统,但这一系统覆盖面有限,速度也有待提高,支付系统尚未联网。
2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几点建议
2.1 彻底转变经营观念,更新经营思想,调整经营战略
从银行发展战略角度出发,把拓展中间业务工作纳入重要的日程,要像抓存款、抓信贷资产质量的提高一样抓中间业务的发展,使之成为支柱业务。摒弃“以存款论英雄”的陈旧思想,真正建立起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管理体制。树立银行的金融服务意识,提高服务素质和服务技巧,转变服务态度和服务作风,处理好资产负债业务与中间业务的关系,使三者的发展相得益彰,形成良性循环。
2.2 加大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力度
产品开发要坚持市场有需求、银行有能力、业务有效益的原则,要善于发现和挖掘社会经济生活中各种经济主体和社会公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充分考虑银行在机构网络、技术管理、人才信息等方面的条件,选择那些适合市场需要、发展潜力较大、风险小、成本低、收益高的中间业务品种,集中力量抓好研究开发工作。要大力发展代理保险和个人电子汇兑业务。要通过整体的市场营销策划,选择适当时机,发挥整体优势,结合整体业务,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宣传营销活动,向社会推销中间业务品种,在公众中树立全新的整体形象。
2.3 加强内控的监督管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中间业务是一种低风险性业务,但并不等于是无风险业务,商业银行内部要加强对中间业务的协调管理,在中间业务发展的起步阶段,就必须加强内控的监督管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按照金融法规和国际金融惯例规范经营行为,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2.4 加快电子化建设与人才培养
要重视和培养各类专业人才,为中间业务的发展提供支持。中间业务品种的广泛性,要求从业人员要具备复合性、综合性知识,具备多种适应工作的能力。因此,应注意培养一批具备金融、法律、财会、税收、工程、企业管理、计算机等专业知识的人才,逐步建立起一支专业管理和业务操作相兼容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2.5 加快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步伐
加快发展中间业务,关键是加快金融产品的创新。商业银行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根据客观条件变化和国际银行业的发展方向,调整业务发展战略,加强金融产品的创新,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竞争实力,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秋云.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经济问题,第5期
[2] 肖剑锋.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2005年增刊
[3] 薛群英.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思路探析[J].财经论坛,2004(9)
(责任编辑:饶 湘)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 现状;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2-0082- 01
随着银行间相互竞争日益激烈,未来各银行在金融业中的位置将主要取决于对新兴业务的开拓能力和市场份额。各银行间的竞争也将更多地体现在中间业务上。随着我国央行金融监管的加强和商业银行自律机制的完善,商业银行之间竞争更加激烈,也使得银行经营成本提高。而中间业务收益高、风险小、不需要银行自有资金等特点,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对挑战、加快发展、提升竞争力的现实选择。因此,寻找新的效益增长点,加快中间业务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必然选择。
1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对金融需求的推动国内各商业银行开始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逐步认识到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支柱性业务之一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方式,倡导新的服务理念,大力拓展业务领域使中间业务从量上质上都有较大的发展。目前已开办的各项中间业务品种已达260多个,各商业银行利用现有资金、技术网点、结算等方面的优势,发展各项中间业务,大力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项目的开发和应用,同时,在机构设置,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监控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起点低,范围有限,特别是受传统体制和传统观念影响,还处于较低的水平。
1.1 经营范围小,品种较少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传统的中间业务主要是汇兑结算,改革开放以来发展了信用卡、一般性代收代付业务,外汇买卖、票据承兑、贴现等,大部分处于起步阶段,属于操作简单、技术含量较低的品种。而咨询、各类委托贷款及投标承诺、理财、财务顾问等业务都未能得到很大发展,有的甚至是空白。总体情况看,我国商业银行劳务型、低收益的中间业务品种多,高知识含量、高收益的中间业务品种少,大多依赖于银行的网点优势,很少能利用银行信誉、信息、技术、人才优势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层次的中间业务服务。范围狭窄,创新能力差,产品单一,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致使我国中间业务不能与资产、负债业务共同构成现代商业银行的三大支柱,成为银行新的效益增长点。
1.2 业务规模小,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低
根据2003至2007年《中国金融年鉴》银行报表数据整理得出:我国银行中间业务虽然有了一定规模,发展速度也比较快,但就总体而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较小,一般在10%左右。而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一般达到40%以上,且近10年仍呈稳步上升趋势。
1.3 管理松散,缺乏统一
中间业务领域宽广的特点使得中间业务的开展往往涉及到许多部门,但是中间业务的开展事实上需要有一个专门机构来进行统一规划和协调,然而,在中间业务的开展缺乏统一的操作规范和科学有效的统计考核指标体系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中间业务管理部门权限不清、职责不明,并与其他业务部门产生利益冲突,从而影响中间业务的开展。
1.4 服务技术和措施落后
以电子通讯和计算机为中心的金融电子化是中间业务发展的技术依托。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服务手段相对落后,科技化程度低,表现为缺乏高效快捷的结算支付系统,缺乏健全科学的核算体系,缺乏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通讯、网络计算机应用软件配套能力差,尽管也建立了电子联行电子清算中心等收付和清算系统,但这一系统覆盖面有限,速度也有待提高,支付系统尚未联网。
2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几点建议
2.1 彻底转变经营观念,更新经营思想,调整经营战略
从银行发展战略角度出发,把拓展中间业务工作纳入重要的日程,要像抓存款、抓信贷资产质量的提高一样抓中间业务的发展,使之成为支柱业务。摒弃“以存款论英雄”的陈旧思想,真正建立起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管理体制。树立银行的金融服务意识,提高服务素质和服务技巧,转变服务态度和服务作风,处理好资产负债业务与中间业务的关系,使三者的发展相得益彰,形成良性循环。
2.2 加大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力度
产品开发要坚持市场有需求、银行有能力、业务有效益的原则,要善于发现和挖掘社会经济生活中各种经济主体和社会公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充分考虑银行在机构网络、技术管理、人才信息等方面的条件,选择那些适合市场需要、发展潜力较大、风险小、成本低、收益高的中间业务品种,集中力量抓好研究开发工作。要大力发展代理保险和个人电子汇兑业务。要通过整体的市场营销策划,选择适当时机,发挥整体优势,结合整体业务,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宣传营销活动,向社会推销中间业务品种,在公众中树立全新的整体形象。
2.3 加强内控的监督管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中间业务是一种低风险性业务,但并不等于是无风险业务,商业银行内部要加强对中间业务的协调管理,在中间业务发展的起步阶段,就必须加强内控的监督管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按照金融法规和国际金融惯例规范经营行为,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2.4 加快电子化建设与人才培养
要重视和培养各类专业人才,为中间业务的发展提供支持。中间业务品种的广泛性,要求从业人员要具备复合性、综合性知识,具备多种适应工作的能力。因此,应注意培养一批具备金融、法律、财会、税收、工程、企业管理、计算机等专业知识的人才,逐步建立起一支专业管理和业务操作相兼容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2.5 加快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步伐
加快发展中间业务,关键是加快金融产品的创新。商业银行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根据客观条件变化和国际银行业的发展方向,调整业务发展战略,加强金融产品的创新,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竞争实力,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秋云.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经济问题,第5期
[2] 肖剑锋.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2005年增刊
[3] 薛群英.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思路探析[J].财经论坛,2004(9)
(责任编辑:饶 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