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住宅小区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展开了探讨,结合了具体的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底板、侧墙和顶板的防水施工工艺,并提出了一系列防水施工的措施,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目前,地下室工程正迅猛发展,但由于地下室工程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一旦出现渗水,极易影响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必须对地下室防水工程要有足够的重视,并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加以保证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基于此,本文就住宅小区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并结合了具体的工程实例,相信对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有一定的帮助。
1 工程概况
某工程建筑,地下室埋深-10.2m,局部-13.1m,基坑支护采用周边支护桩与两道内支撑(钢管混凝土立柱)相结合的支撑系统。
工程设计地下室底板厚1000mm,强度等级C35;侧墙厚600mm,强度等级为C30,底板与侧墙抗渗等级均为P10。底板采用3mm厚湿铺自粘防水卷材外防外贴法防水施工,外侧墙采用2.0mm厚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外防法施工,防水设防等级为Ⅱ级。底板及侧墙防水做法,见图1。地下室顶板防水做法,见图2。
2 防水设计与选材
地下室共分5个施工段:1)工程底板垫层施工完后,即开始湿铺防水卷材,卷材上翻至砖胎膜上;2)工程基坑采用内支撑,在完成-4层地下室结构,并做好-4层外墙防水及回填土后,在-3层梁板结构标高处浇筑500mm厚C25素混凝土加强带,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拆除第2道内支撑后,再施工-3层结构;3)完成地下室-3层和-2层结构,对侧墙基层进行处理,刷涂聚氨酯涂膜,贴好聚苯挤塑板保护层,再对侧墙周边进行6%水泥石屑回填,在-2层和-1层梁板结构标高处浇筑500mm厚C25素混凝土加强带,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再拆除第1道内支撑,施工-1层结构;4)施工完-1层地下室結构后施工外侧墙防水。
本工程选用的防水材料主要有三种:1)DAL湿铺双面自粘防水卷材是由聚酯膜、高分子自粘胶料及隔离材料组成,可用水泥砂浆作为粘结层,省去传统的水泥砂浆找平层。内含特殊的活性物质能与水泥砂浆或素水泥浆实现反应,达到与基面或结构主体实现满贴的效果。其性能指标执行标准GB/T23457—2009《预铺/湿铺防水卷材》;2)双组分固化反应型聚氨酯防水涂料,执行标准GB/T19250—2003《聚氨酯防水涂料》;3)SBS改性沥青耐根穿刺防水卷材是一种添加有特殊抗根剂和铜胎基的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执行标准GB18242—2008《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3 地下室底板防水
地下室底板防水采用外防外贴法施工,先在垫层上(原浆抹光)铺贴防水卷材,四周高出底板500mm,待底板混凝土立面混凝土浇筑完毕,将立面卷材防水层直接铺设在防水结构的外墙表面,最后做保护层。
3.1 底板防水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湿润基层→节点部位附加层→定位、试铺→涂刮水泥砂浆→粘贴大面积卷材→滚压、排气、粘合→卷材搭接粘结及封闭→卷材收头固定、密封→检查、整修。
3.2 基层清理
确保基层表面清理干净,平整,无明显突出部位。基坑积水较多时,先打好垫层,待垫层完全固化后,在防水施工前把水清理干净,然后进行局部堵漏处理,至无明水。
3.3 大面积卷材施工
润湿基面,然后涂刮水泥砂浆,揭掉卷材下表面的隔离膜,并将卷材铺展在水泥砂浆上。卷材长边搭接宽度为100mm,短边搭接宽度为100mm,搭接带要完全密合。大面卷材短边错开不少于1.5m。
铺贴卷材时,应注意与基准线对齐,卷材与相邻卷材之间平行对接。粘贴后,随即用压辊从卷材中部向两侧滚压,排出空气,使卷材牢固粘贴在基层上。卷材背面搭接部位的隔离带不要过早揭掉,以免污染粘结层或误粘,应在后幅卷材粘贴之前或同时,将上一幅卷材背面的搭接部位隔离带揭起,以便搭接。
3.4 地下室底板节点防水处理
3.4.1 底板与立柱桩节点
卷材遇立柱桩时,采取实铺施工并在钢管立柱周边做加强层,卷材与立柱间采用密封胶多遍涂刷密实,在钢管柱上下承台及底板范围内设上下两道止水钢板。
3.4.2 底板后浇带防水大样(图3)
3.4.3 底板集水坑防水大样(图4)
4 地下室侧墙防水
4.1 侧墙防水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涂刷基层处理剂→节点部位加强处理→大面积分层涂刮(刷)防水涂料→检查、修整→厚度检测与验收。
4.2 基面清理
清扫基层灰尘及杂物,并将凹凸不平的突起物铲除,基层有质量缺陷应修补。
4.3 涂刷基层处理剂
采用棕毛刷或羊毛滚筒将专用基层处理剂均匀涂刷于基层表面。
4.4 裂缝处理
首先,查找出宽度大于0.4mm裂缝,做好标记。将裂缝凿成“V”型槽,孔距300~500mm,采取压力注浆注入改性环氧树脂浆液,再用聚合物砂浆进行抹平,上涂2mm厚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膜(加铺无纺布)一道,然后再满铺DAL防水卷材。
4.5 侧墙细部节点处理
4.5.1 侧墙水平施工缝防水处理
侧墙水平施工缝两边250mm范围内增设防水层一道。
4.5.2 外墙后浇带防水处理
因地下室每施工完成一层并做好防水后,需对外墙进行回填,而地下室侧墙后浇带则需在两侧混凝土结构浇筑60d后补浇C35/P10膨胀混凝土,所以施工时,在外墙后浇带外大于600mm处浇筑400mm厚混凝土挡土墙,使400mm厚挡土墙正对护壁桩,挡土墙配筋10@200,水平筋一端锚入地下室外墙,另一端植筋植入护壁桩中。回填土前应先将挡土墙外侧防水施工完成,待外墙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再施工挡土墙内侧防水。
4.6 大面分层涂刮防水涂料
大面分层涂刮聚氨酯防水涂膜(每层厚度不超过0.6mm),上层应在底层表干后才能进行涂刮,上下层间隔时间常温条件下8~10h,具体应根据施工现场的温度与通风条件确定,一般以不粘手即可。涂刮时上下层涂刮方向要求垂直,涂层均匀,厚度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5 地下室顶板防水
5.1 顶板防水施工工艺流程
基面清理→基层干燥→卷材定位、弹线及试铺→滚铺卷材→接缝口处理、加热卷材热熔胶→接缝口、卷材末端收头及节点密封→检查、修整。
5.2 基层处理
将基层凸出的水泥砂浆余渣尘土及杂物铲刨并清扫干净。阴阳角抹成弧形,对管根排水口等特珠部位应增设附加层。
5.3 卷材铺设与粘结
首先进行预铺施工,尽量减少接头,接头部位宜错开50cm左右,然后把SBS改性沥青耐根穿刺防水卷材按轮廓展开布置在基层上。卷材长边搭接10cm,短边对接,并用宽20cm的复合卷材覆盖连接。
6 注意事项
(1)相邻两排卷材的短边接头应相互错开1/3幅宽以上,以免多层接头重叠而使得卷材粘贴不平。
(2)滚铺卷材时,后浇混凝土或水泥砂浆不能污染卷材边缘的自粘胶面;防水涂料配料不宜过多,防止涂料未用完前固化而造成浪费。
(3)卷材铺贴程序为:先节点,后大面;先低后高;先远后近。
(4)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尽快隐蔽,不宜长时间暴晒。通常验收合格后24h内隐蔽,特殊情况下(如地下室外墙等部位)可稍延迟,但也不宜超过72h。
7 结语
综上所述,地下室防水工程是关系着建筑物结构主体自身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在具体施工时应控制好每一环节,特别是对工程中节点部位的施工,并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以期能做到最佳的施工质量,从而保证地下室的防水功能。
参考文献:
[1]陈强.小高层住宅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9(10).
[2]司兴春.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传播.2011(15).
关键词: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目前,地下室工程正迅猛发展,但由于地下室工程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一旦出现渗水,极易影响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必须对地下室防水工程要有足够的重视,并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加以保证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基于此,本文就住宅小区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并结合了具体的工程实例,相信对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有一定的帮助。
1 工程概况
某工程建筑,地下室埋深-10.2m,局部-13.1m,基坑支护采用周边支护桩与两道内支撑(钢管混凝土立柱)相结合的支撑系统。
工程设计地下室底板厚1000mm,强度等级C35;侧墙厚600mm,强度等级为C30,底板与侧墙抗渗等级均为P10。底板采用3mm厚湿铺自粘防水卷材外防外贴法防水施工,外侧墙采用2.0mm厚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外防法施工,防水设防等级为Ⅱ级。底板及侧墙防水做法,见图1。地下室顶板防水做法,见图2。
2 防水设计与选材
地下室共分5个施工段:1)工程底板垫层施工完后,即开始湿铺防水卷材,卷材上翻至砖胎膜上;2)工程基坑采用内支撑,在完成-4层地下室结构,并做好-4层外墙防水及回填土后,在-3层梁板结构标高处浇筑500mm厚C25素混凝土加强带,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拆除第2道内支撑后,再施工-3层结构;3)完成地下室-3层和-2层结构,对侧墙基层进行处理,刷涂聚氨酯涂膜,贴好聚苯挤塑板保护层,再对侧墙周边进行6%水泥石屑回填,在-2层和-1层梁板结构标高处浇筑500mm厚C25素混凝土加强带,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再拆除第1道内支撑,施工-1层结构;4)施工完-1层地下室結构后施工外侧墙防水。
本工程选用的防水材料主要有三种:1)DAL湿铺双面自粘防水卷材是由聚酯膜、高分子自粘胶料及隔离材料组成,可用水泥砂浆作为粘结层,省去传统的水泥砂浆找平层。内含特殊的活性物质能与水泥砂浆或素水泥浆实现反应,达到与基面或结构主体实现满贴的效果。其性能指标执行标准GB/T23457—2009《预铺/湿铺防水卷材》;2)双组分固化反应型聚氨酯防水涂料,执行标准GB/T19250—2003《聚氨酯防水涂料》;3)SBS改性沥青耐根穿刺防水卷材是一种添加有特殊抗根剂和铜胎基的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执行标准GB18242—2008《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3 地下室底板防水
地下室底板防水采用外防外贴法施工,先在垫层上(原浆抹光)铺贴防水卷材,四周高出底板500mm,待底板混凝土立面混凝土浇筑完毕,将立面卷材防水层直接铺设在防水结构的外墙表面,最后做保护层。
3.1 底板防水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湿润基层→节点部位附加层→定位、试铺→涂刮水泥砂浆→粘贴大面积卷材→滚压、排气、粘合→卷材搭接粘结及封闭→卷材收头固定、密封→检查、整修。
3.2 基层清理
确保基层表面清理干净,平整,无明显突出部位。基坑积水较多时,先打好垫层,待垫层完全固化后,在防水施工前把水清理干净,然后进行局部堵漏处理,至无明水。
3.3 大面积卷材施工
润湿基面,然后涂刮水泥砂浆,揭掉卷材下表面的隔离膜,并将卷材铺展在水泥砂浆上。卷材长边搭接宽度为100mm,短边搭接宽度为100mm,搭接带要完全密合。大面卷材短边错开不少于1.5m。
铺贴卷材时,应注意与基准线对齐,卷材与相邻卷材之间平行对接。粘贴后,随即用压辊从卷材中部向两侧滚压,排出空气,使卷材牢固粘贴在基层上。卷材背面搭接部位的隔离带不要过早揭掉,以免污染粘结层或误粘,应在后幅卷材粘贴之前或同时,将上一幅卷材背面的搭接部位隔离带揭起,以便搭接。
3.4 地下室底板节点防水处理
3.4.1 底板与立柱桩节点
卷材遇立柱桩时,采取实铺施工并在钢管立柱周边做加强层,卷材与立柱间采用密封胶多遍涂刷密实,在钢管柱上下承台及底板范围内设上下两道止水钢板。
3.4.2 底板后浇带防水大样(图3)
3.4.3 底板集水坑防水大样(图4)
4 地下室侧墙防水
4.1 侧墙防水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涂刷基层处理剂→节点部位加强处理→大面积分层涂刮(刷)防水涂料→检查、修整→厚度检测与验收。
4.2 基面清理
清扫基层灰尘及杂物,并将凹凸不平的突起物铲除,基层有质量缺陷应修补。
4.3 涂刷基层处理剂
采用棕毛刷或羊毛滚筒将专用基层处理剂均匀涂刷于基层表面。
4.4 裂缝处理
首先,查找出宽度大于0.4mm裂缝,做好标记。将裂缝凿成“V”型槽,孔距300~500mm,采取压力注浆注入改性环氧树脂浆液,再用聚合物砂浆进行抹平,上涂2mm厚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膜(加铺无纺布)一道,然后再满铺DAL防水卷材。
4.5 侧墙细部节点处理
4.5.1 侧墙水平施工缝防水处理
侧墙水平施工缝两边250mm范围内增设防水层一道。
4.5.2 外墙后浇带防水处理
因地下室每施工完成一层并做好防水后,需对外墙进行回填,而地下室侧墙后浇带则需在两侧混凝土结构浇筑60d后补浇C35/P10膨胀混凝土,所以施工时,在外墙后浇带外大于600mm处浇筑400mm厚混凝土挡土墙,使400mm厚挡土墙正对护壁桩,挡土墙配筋10@200,水平筋一端锚入地下室外墙,另一端植筋植入护壁桩中。回填土前应先将挡土墙外侧防水施工完成,待外墙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再施工挡土墙内侧防水。
4.6 大面分层涂刮防水涂料
大面分层涂刮聚氨酯防水涂膜(每层厚度不超过0.6mm),上层应在底层表干后才能进行涂刮,上下层间隔时间常温条件下8~10h,具体应根据施工现场的温度与通风条件确定,一般以不粘手即可。涂刮时上下层涂刮方向要求垂直,涂层均匀,厚度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5 地下室顶板防水
5.1 顶板防水施工工艺流程
基面清理→基层干燥→卷材定位、弹线及试铺→滚铺卷材→接缝口处理、加热卷材热熔胶→接缝口、卷材末端收头及节点密封→检查、修整。
5.2 基层处理
将基层凸出的水泥砂浆余渣尘土及杂物铲刨并清扫干净。阴阳角抹成弧形,对管根排水口等特珠部位应增设附加层。
5.3 卷材铺设与粘结
首先进行预铺施工,尽量减少接头,接头部位宜错开50cm左右,然后把SBS改性沥青耐根穿刺防水卷材按轮廓展开布置在基层上。卷材长边搭接10cm,短边对接,并用宽20cm的复合卷材覆盖连接。
6 注意事项
(1)相邻两排卷材的短边接头应相互错开1/3幅宽以上,以免多层接头重叠而使得卷材粘贴不平。
(2)滚铺卷材时,后浇混凝土或水泥砂浆不能污染卷材边缘的自粘胶面;防水涂料配料不宜过多,防止涂料未用完前固化而造成浪费。
(3)卷材铺贴程序为:先节点,后大面;先低后高;先远后近。
(4)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尽快隐蔽,不宜长时间暴晒。通常验收合格后24h内隐蔽,特殊情况下(如地下室外墙等部位)可稍延迟,但也不宜超过72h。
7 结语
综上所述,地下室防水工程是关系着建筑物结构主体自身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在具体施工时应控制好每一环节,特别是对工程中节点部位的施工,并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以期能做到最佳的施工质量,从而保证地下室的防水功能。
参考文献:
[1]陈强.小高层住宅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9(10).
[2]司兴春.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传播.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