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在互联网上进行的“你的城市理想”调查,有29.46%的人最希望自己所居住的城市建筑具有的品质是“外观很美、有艺术感的”;在“你希望居住的城市的历史年龄”一项中,38.38%的人希望居住城市的历史年龄在200年以上;多数人表示,除去经济因素,最受不了的一点是“生活缺少变化”。由此可见,丰富多彩、有历史内涵和审美情趣的城市“魅力”,已经成为当今许多人的城市理想。
千城一面:摩天楼、高密度、大广场、宽马路
上海在过去10年中新建的摩天大楼数量,比美国西海岸全部摩天大楼的总和还多,以至于这些高楼加剧了上海的地面沉降。而在西北的某地级市,原本全城只有一栋十几层的高楼,市领导认为缺少现代城市气派,强令当地电信公司把自己的职工宿舍楼建为22层。
广场本是西方城市形象的典型代表,古希腊时就是市民交往的空间,如历经几个世纪逐渐成形的威尼斯圣马可广场被称为“欧洲最美的客厅”。中国的城市领导者走出国门看到这些美丽的广场,短短一两年时间内就会在本地催生出一个大号的仿制品。现在,人们可以在北京之外发现十几个面积比天安门广场还大的城市广场。
我们的造城,不仅常常直接取材于西方发达国家,国内的一些特大城市也成为其他城市模仿抄袭的对象。北京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环一环向外发展的“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展模式,被许多城市当作城市规划的宝典。有一座内陆城市在修到二环时遇到了山,但还是坚持环下去,哪怕只能画半个环。单个建筑的模仿更加普遍,类似国家大剧院“巨蛋”已经在别处出现。
“国际化”欲望:纽约、巴黎、伦敦、东京成为城市摹本
“与国际接轨”的口号一度成为时代最强音,在这种“国际化”欲望的驱使下,纽约、巴黎、伦敦、东京这样的超级都市,成为我们城市蓝图的摹本,凡重要项目,都要邀请国际上的明星建筑师来设计。
于是,长江三角洲“一城九镇”的异国仿真,北京冬天凛冽寒风中的“蓝色爱琴海”,还有“格林小镇”、“塞纳河谷”、“澳林春天”……房产商刻意营造的欧洲风格的城市居住环境,一个又一个地出现在我们的城市中。
其实,据网上调查,60%的人认为城市道路的宽窄无所谓,只要驾驶汽车时不会拥堵就好。然而,为追求大马路,小巷被拆掉,路越拓越宽,行人要像老鼠过街一样四顾小跑着过马路,城市的公共空间充满了焦躁和危险。
中央美术学院访问教授、美国注册建筑师傅刚、费菁夫妇在纽约生活工作了18年,对这座100年前的欲望都市的规划思想有深切的体会。在他们看来,1811年建立的曼哈顿格网,富有弹性和包容性,能够适应200年来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变化。费菁说,好的城市是自然生长出来的,不是规划出来的,自然生长出来的城市真实,不矫揉造作。而傅刚认为,“今天的中国城市,反映的是极度压抑之后的疯狂爆发。”
以人为本:要以行人为本、百姓为本、平民为本和国人为本
今天的城市领导者都强调要“以人为本”,提出要建“宜居城市”,建筑师被要求设计“人性化空间”,房产商也以“诗意地定居”为卖点。这诚然是大好事,但以什么样的人为本却大有分野。
环顾我们的城市,不分内城外城或人口稠密与否,到处都在拆民居拓马路,甚至为车辆快速通过而在市区搞封闭式干道,让行人爬天桥下地道,这是以有车族为本而非以行人为本;
城市建设演变为城市美容,到处都是大而无当的景观大道、无病呻吟的广场、只能看不能触摸的大片绿地,这是以官员为本而非以百姓为本;奢华的、封建的、帝王时代的建筑物充斥城市的公共空间,庞大的列柱、雄伟的门廊、金碧辉煌的厅堂,使一般人走在里面感到渺小甚至自惭形秽,这样的建筑是以权贵为本而非以平民为本;与国际接轨变成处处以洋建筑为时尚,中国的城市成为外国建筑师的实验地,洋人再怪异的设计都可能在中国一路绿灯,这是以洋人为本而非以国人为本。
对行人友善的城市,它的街道会保持一种令人从容徜徉的尺度,行人可以在街道的两边自由地穿梭,而不会因为街道过宽而放弃光顾一半的街面商店和公共设施。当行人可以尽情地利用全部街道的资源时,他获得的不仅是便利,而是更有安全感。
一位建筑学家说得好:“一座富于人性的公共建筑,要使来访的市民感到亲切,感到被热心接纳,它不能有丝毫高高在上的姿态。”只有让人感到亲切的城市,才能成为大家共同的美好家园。
千城一面:摩天楼、高密度、大广场、宽马路
上海在过去10年中新建的摩天大楼数量,比美国西海岸全部摩天大楼的总和还多,以至于这些高楼加剧了上海的地面沉降。而在西北的某地级市,原本全城只有一栋十几层的高楼,市领导认为缺少现代城市气派,强令当地电信公司把自己的职工宿舍楼建为22层。
广场本是西方城市形象的典型代表,古希腊时就是市民交往的空间,如历经几个世纪逐渐成形的威尼斯圣马可广场被称为“欧洲最美的客厅”。中国的城市领导者走出国门看到这些美丽的广场,短短一两年时间内就会在本地催生出一个大号的仿制品。现在,人们可以在北京之外发现十几个面积比天安门广场还大的城市广场。
我们的造城,不仅常常直接取材于西方发达国家,国内的一些特大城市也成为其他城市模仿抄袭的对象。北京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环一环向外发展的“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展模式,被许多城市当作城市规划的宝典。有一座内陆城市在修到二环时遇到了山,但还是坚持环下去,哪怕只能画半个环。单个建筑的模仿更加普遍,类似国家大剧院“巨蛋”已经在别处出现。
“国际化”欲望:纽约、巴黎、伦敦、东京成为城市摹本
“与国际接轨”的口号一度成为时代最强音,在这种“国际化”欲望的驱使下,纽约、巴黎、伦敦、东京这样的超级都市,成为我们城市蓝图的摹本,凡重要项目,都要邀请国际上的明星建筑师来设计。
于是,长江三角洲“一城九镇”的异国仿真,北京冬天凛冽寒风中的“蓝色爱琴海”,还有“格林小镇”、“塞纳河谷”、“澳林春天”……房产商刻意营造的欧洲风格的城市居住环境,一个又一个地出现在我们的城市中。
其实,据网上调查,60%的人认为城市道路的宽窄无所谓,只要驾驶汽车时不会拥堵就好。然而,为追求大马路,小巷被拆掉,路越拓越宽,行人要像老鼠过街一样四顾小跑着过马路,城市的公共空间充满了焦躁和危险。
中央美术学院访问教授、美国注册建筑师傅刚、费菁夫妇在纽约生活工作了18年,对这座100年前的欲望都市的规划思想有深切的体会。在他们看来,1811年建立的曼哈顿格网,富有弹性和包容性,能够适应200年来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变化。费菁说,好的城市是自然生长出来的,不是规划出来的,自然生长出来的城市真实,不矫揉造作。而傅刚认为,“今天的中国城市,反映的是极度压抑之后的疯狂爆发。”
以人为本:要以行人为本、百姓为本、平民为本和国人为本
今天的城市领导者都强调要“以人为本”,提出要建“宜居城市”,建筑师被要求设计“人性化空间”,房产商也以“诗意地定居”为卖点。这诚然是大好事,但以什么样的人为本却大有分野。
环顾我们的城市,不分内城外城或人口稠密与否,到处都在拆民居拓马路,甚至为车辆快速通过而在市区搞封闭式干道,让行人爬天桥下地道,这是以有车族为本而非以行人为本;
城市建设演变为城市美容,到处都是大而无当的景观大道、无病呻吟的广场、只能看不能触摸的大片绿地,这是以官员为本而非以百姓为本;奢华的、封建的、帝王时代的建筑物充斥城市的公共空间,庞大的列柱、雄伟的门廊、金碧辉煌的厅堂,使一般人走在里面感到渺小甚至自惭形秽,这样的建筑是以权贵为本而非以平民为本;与国际接轨变成处处以洋建筑为时尚,中国的城市成为外国建筑师的实验地,洋人再怪异的设计都可能在中国一路绿灯,这是以洋人为本而非以国人为本。
对行人友善的城市,它的街道会保持一种令人从容徜徉的尺度,行人可以在街道的两边自由地穿梭,而不会因为街道过宽而放弃光顾一半的街面商店和公共设施。当行人可以尽情地利用全部街道的资源时,他获得的不仅是便利,而是更有安全感。
一位建筑学家说得好:“一座富于人性的公共建筑,要使来访的市民感到亲切,感到被热心接纳,它不能有丝毫高高在上的姿态。”只有让人感到亲切的城市,才能成为大家共同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