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对气候变化是事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政治性议题。在减排和低碳的呼声中,世界主要国家纷纷谋求确立一种长期稳定增长并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这既是我国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需要,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内在要求。
一、应对气候变化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联系
谈及气候变化,人们自然会联想到碳减排承诺,这也是国际气候谈判的焦点。当前谈判陷入碳减排“沼泽”,大多数国家都不愿意过早和过多地分担应对气候变化成本。在第一期减排承诺无法完成的前提下,第二期减排承诺也无法达成共识。谈判的艰难前行似乎表明了各国政府在气候问题方面的犹豫和退缩。但实际上,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的现实,世界主要国家都在积极推行绿色新政,大力投资节能减排和新能源项目,以调结构促发展,在发展中实现低碳增长。
(一)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传统发展方式是造成气候变化问题的主要原因
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特别是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气温异常变暖的主要因素。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已经从工业革命前的大约280ppm增加到2005年的379ppm,①这源自于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傳统发展方式。18世纪的英国、19世纪的北美、20世纪的西方国家走的都是“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道路,对化石能源无节制地使用和对热带雨林等生态资源无休止地破坏,一方面使二氧化碳排放浓度大量增加;另一方面使碳吸收量迅速减少,最终导致了气候变化问题的产生。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前提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概念,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从重视发展速度,向强调发展质量转变;从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从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从主要依靠物质投入,向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制度创新转变。归结起来就是不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高能耗、高排放、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而是将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协调起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有可能在控制生产生活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恢复和增强生态系统对于温室气体的吸收能力,实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行动目标。
(三)可持续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共同追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地球生态系统具有全局性影响,事关人类生存和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手段,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是建立人类与地球和谐共生关系,为人类社会和地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需要依靠改变要素配置方式来实现,目的是要改变我国长期形成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的状况,逐步消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制约性因素,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充分考虑应对气候变化的客观要求,将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社会和地球生态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挑战
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气候谈判压力越来越大。2007年我国碳排放总量已超过美国,居世界前列;碳排放总量大、增长快、人均排放低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以给新兴经济体设定减排目标为条件,要求“终结”《京都议定书》,将我国推上应对气候变化的风口浪尖。在这个背景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然而,经济发展方式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其调整是一个相对漫长的动态渐进过程,短期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严峻挑战。
(一)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
应对气候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客观上要求把发展速度降下来,重新配置生产要素,改变依靠消耗资源、占用土地、污染环境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逐步提高发展质量,为未来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但当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相当于世界中等偏低收入水平②,还有1.5亿人口处于国际贫困线以下。广大农村还很落后,2009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高达41%,远高于发达国家9.0—17.5%的水平,农村无电农户还有200万户。表明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改善民生的艰巨任务。在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水平仍然较低的前提下,降低发展速度,对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经济社会既定目标无疑是一巨大考验。
(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改变
应对气候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客观上要求优化能源结构,提高非化石能源的消费比重。我国现实情况是,2009年一次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分别为27.5亿吨标煤和30.7亿吨标煤。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的比重高达70.3%,石油和天然气占21.9%,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等非化石能源仅占7.8%。未来1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速度仍需保持一定的高位,人口增长仍会不断向峰值攀升,能源需求仍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而我国的资源禀赋特点又决定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短期内很难改变。2020年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同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行动目标压力巨大。
(三)贸易分工体系转换难度较大
应对气候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客观上要求降低外贸依存度,提升对外经济的质量和效益。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外贸依存度迅速飚升,到2007年接近70%,2010年仍然高达50%。较高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是对外依存度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和扭曲的资源价格吸引过多投资进入加工贸易部门,形成了当前在国际贸易分工中的低端化格局。我国出口产业大多数是资源能耗消耗强度较大的加工制造环节,处于全球价值链底端,而发达国家控制的是价值链两端的研发设计、品牌营销、供应链管理等环节,单位生产总值的排放量要远远小于加工组装环节。这就是说,当前这种贸易分工体系将发达国家的隐性碳排放转移到我国,导致我国碳排放快速增长。打破现有贸易分工体系,转移资源消耗大的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短期内我国贸易分工格局难以发生根本性扭转。
(四)结构调整加大就业压力
应对气候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客观上要求大规模调整产业结构,淘汰高能耗、高排放生产能力。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人口基数大,平均受教育水平程度较低,加工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至今仍是吸纳劳动就业的最重要的部门。我国每年需要新增就业人口超过2000万,但每年只能新增1000万的就业岗位,新增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和技术岗位劳动力缺乏并存。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调整,必然会进一步挤压就业空间,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
三、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我国人口规模、城镇化模式、工业化进程、消费模式和技术进步等阶段性特征,决定了未来碳排放仍将呈持续增长态势。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作为崛起中的大国,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面临的国际压力也将持续加大,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将更加复杂和严峻。因此,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以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作为前提,以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作为支撑,通过改变生产要素组合方式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一)以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
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对我国维护国内外环境的健康和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以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为前提,有效利用传统比较优势,继续借鉴传统经验,实现经济的平稳过渡,避免造成重大的经济社会动荡。一是在不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坚持国家宏观调控,科学引导投资、消费走向,在事关国计民生的粮食、价格等问题上发挥应有作用。二是破除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一定是落后产业的观念,适度保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制造业规模,着力提升制造業的附加值,向先进制造业发展。三是在既有产业链基础上向上下游延伸,加快提升生产型服务业的规模和技术含量,提高接纳国际服务业外包和转移的能力。
(二)以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改变要素组合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技术是要素组合方式和使用效率的决定性因素。经济体制决定这一组合方式的实现途径和决策主体。技术因素在要素组合中的多少及其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是划分不同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依据。然而,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科学、工程、经济要素和制度相互作用的过程,无法单独存在。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市场失灵和环境外部性等问题需要政策体制来解决。因此,在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加大低碳和零碳技术产业化投入,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行业技术水平和能源效率的提高。其次,要进行体制创新,有效结合市场和政府两种手段、两种力量。依靠市场机制把环境成本内生化,影响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改变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加强政府介入,直接把目标分解到经济活动主体中,通过强化各种环境标准、制定法规、加强监管直接影响和改变生产要素组合。
(三)以结构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方向
要素组合方式决定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决定经济结构。经济结构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和需求结构。产业结构是不同要素密集度产业的结构。微观上生产要素组合中各种要素所占比例决定了产业类型的宏观表现。要素组合中资本与劳动比决定了收入分配结构,收入分配结构进一步决定需求结构。生产要素组合中的国外要素决定外需规模,劳动所得比重决定消费倾向。因此,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程中,要将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作为重中之重。通过税收优惠、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整产业贸易政策等多种途径,扶持从事高科技的中小企业,鼓励大中型企业战略重组,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同时,调整国内收入分配,实施税制改革,采取增加低收入者福利措施,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注:
①IPCC 2007,气候变化2007:综合报告,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第二、第三组的报告[核心撰写组、pachauri,R.K和Reisinger,A(编辑)]。IPCC,瑞士,日内瓦。
②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09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3680美元,属于中等偏低收入水平。按照联合国标准,中国仍有1.5亿人口处于国际贫困线以下。
参考资料:
①王一鸣主持《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发展》,国经中心课题,2010年5月。
②宋立主持《“十二五”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重点和实施路径》,宏观院重点课题,2010年12月。
③国家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办公室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版。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院科研管理部)
一、应对气候变化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联系
谈及气候变化,人们自然会联想到碳减排承诺,这也是国际气候谈判的焦点。当前谈判陷入碳减排“沼泽”,大多数国家都不愿意过早和过多地分担应对气候变化成本。在第一期减排承诺无法完成的前提下,第二期减排承诺也无法达成共识。谈判的艰难前行似乎表明了各国政府在气候问题方面的犹豫和退缩。但实际上,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的现实,世界主要国家都在积极推行绿色新政,大力投资节能减排和新能源项目,以调结构促发展,在发展中实现低碳增长。
(一)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传统发展方式是造成气候变化问题的主要原因
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特别是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气温异常变暖的主要因素。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已经从工业革命前的大约280ppm增加到2005年的379ppm,①这源自于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傳统发展方式。18世纪的英国、19世纪的北美、20世纪的西方国家走的都是“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道路,对化石能源无节制地使用和对热带雨林等生态资源无休止地破坏,一方面使二氧化碳排放浓度大量增加;另一方面使碳吸收量迅速减少,最终导致了气候变化问题的产生。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前提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概念,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从重视发展速度,向强调发展质量转变;从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从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从主要依靠物质投入,向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制度创新转变。归结起来就是不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高能耗、高排放、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而是将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协调起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有可能在控制生产生活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恢复和增强生态系统对于温室气体的吸收能力,实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行动目标。
(三)可持续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共同追求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地球生态系统具有全局性影响,事关人类生存和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手段,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是建立人类与地球和谐共生关系,为人类社会和地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需要依靠改变要素配置方式来实现,目的是要改变我国长期形成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的状况,逐步消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制约性因素,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充分考虑应对气候变化的客观要求,将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社会和地球生态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挑战
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气候谈判压力越来越大。2007年我国碳排放总量已超过美国,居世界前列;碳排放总量大、增长快、人均排放低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以给新兴经济体设定减排目标为条件,要求“终结”《京都议定书》,将我国推上应对气候变化的风口浪尖。在这个背景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然而,经济发展方式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其调整是一个相对漫长的动态渐进过程,短期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严峻挑战。
(一)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
应对气候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客观上要求把发展速度降下来,重新配置生产要素,改变依靠消耗资源、占用土地、污染环境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逐步提高发展质量,为未来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但当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相当于世界中等偏低收入水平②,还有1.5亿人口处于国际贫困线以下。广大农村还很落后,2009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高达41%,远高于发达国家9.0—17.5%的水平,农村无电农户还有200万户。表明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改善民生的艰巨任务。在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水平仍然较低的前提下,降低发展速度,对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经济社会既定目标无疑是一巨大考验。
(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改变
应对气候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客观上要求优化能源结构,提高非化石能源的消费比重。我国现实情况是,2009年一次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分别为27.5亿吨标煤和30.7亿吨标煤。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的比重高达70.3%,石油和天然气占21.9%,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等非化石能源仅占7.8%。未来1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速度仍需保持一定的高位,人口增长仍会不断向峰值攀升,能源需求仍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而我国的资源禀赋特点又决定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短期内很难改变。2020年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同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行动目标压力巨大。
(三)贸易分工体系转换难度较大
应对气候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客观上要求降低外贸依存度,提升对外经济的质量和效益。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外贸依存度迅速飚升,到2007年接近70%,2010年仍然高达50%。较高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是对外依存度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和扭曲的资源价格吸引过多投资进入加工贸易部门,形成了当前在国际贸易分工中的低端化格局。我国出口产业大多数是资源能耗消耗强度较大的加工制造环节,处于全球价值链底端,而发达国家控制的是价值链两端的研发设计、品牌营销、供应链管理等环节,单位生产总值的排放量要远远小于加工组装环节。这就是说,当前这种贸易分工体系将发达国家的隐性碳排放转移到我国,导致我国碳排放快速增长。打破现有贸易分工体系,转移资源消耗大的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短期内我国贸易分工格局难以发生根本性扭转。
(四)结构调整加大就业压力
应对气候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客观上要求大规模调整产业结构,淘汰高能耗、高排放生产能力。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人口基数大,平均受教育水平程度较低,加工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至今仍是吸纳劳动就业的最重要的部门。我国每年需要新增就业人口超过2000万,但每年只能新增1000万的就业岗位,新增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和技术岗位劳动力缺乏并存。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调整,必然会进一步挤压就业空间,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
三、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我国人口规模、城镇化模式、工业化进程、消费模式和技术进步等阶段性特征,决定了未来碳排放仍将呈持续增长态势。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作为崛起中的大国,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面临的国际压力也将持续加大,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将更加复杂和严峻。因此,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以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作为前提,以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作为支撑,通过改变生产要素组合方式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一)以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
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对我国维护国内外环境的健康和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以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为前提,有效利用传统比较优势,继续借鉴传统经验,实现经济的平稳过渡,避免造成重大的经济社会动荡。一是在不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坚持国家宏观调控,科学引导投资、消费走向,在事关国计民生的粮食、价格等问题上发挥应有作用。二是破除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一定是落后产业的观念,适度保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制造业规模,着力提升制造業的附加值,向先进制造业发展。三是在既有产业链基础上向上下游延伸,加快提升生产型服务业的规模和技术含量,提高接纳国际服务业外包和转移的能力。
(二)以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改变要素组合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技术是要素组合方式和使用效率的决定性因素。经济体制决定这一组合方式的实现途径和决策主体。技术因素在要素组合中的多少及其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是划分不同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依据。然而,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科学、工程、经济要素和制度相互作用的过程,无法单独存在。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市场失灵和环境外部性等问题需要政策体制来解决。因此,在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加大低碳和零碳技术产业化投入,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行业技术水平和能源效率的提高。其次,要进行体制创新,有效结合市场和政府两种手段、两种力量。依靠市场机制把环境成本内生化,影响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改变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加强政府介入,直接把目标分解到经济活动主体中,通过强化各种环境标准、制定法规、加强监管直接影响和改变生产要素组合。
(三)以结构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方向
要素组合方式决定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决定经济结构。经济结构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和需求结构。产业结构是不同要素密集度产业的结构。微观上生产要素组合中各种要素所占比例决定了产业类型的宏观表现。要素组合中资本与劳动比决定了收入分配结构,收入分配结构进一步决定需求结构。生产要素组合中的国外要素决定外需规模,劳动所得比重决定消费倾向。因此,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程中,要将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作为重中之重。通过税收优惠、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整产业贸易政策等多种途径,扶持从事高科技的中小企业,鼓励大中型企业战略重组,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同时,调整国内收入分配,实施税制改革,采取增加低收入者福利措施,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注:
①IPCC 2007,气候变化2007:综合报告,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第二、第三组的报告[核心撰写组、pachauri,R.K和Reisinger,A(编辑)]。IPCC,瑞士,日内瓦。
②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09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3680美元,属于中等偏低收入水平。按照联合国标准,中国仍有1.5亿人口处于国际贫困线以下。
参考资料:
①王一鸣主持《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发展》,国经中心课题,2010年5月。
②宋立主持《“十二五”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重点和实施路径》,宏观院重点课题,2010年12月。
③国家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办公室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版。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院科研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