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文 跳出课堂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e888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立足课文空白,进行适度拓展
  1. 抓课题空白。课题是一篇文章的点睛之笔,简短的几个字包含着丰富的阅读因素,可让学生质疑课题,抓住课题空白进行拓展阅读。如教学《十年后的礼物》时,我采取课题质疑的办法,让学生思考:你想从课题中知道什么?学生提出许多问题:谁给谁送礼物?这是一份什么样的礼物?为什么要十年后才送出这份礼物?这份礼物有什么特殊含义吗?然后学生自主读书,从书中或相关资料中探求答案,并通过交流、讨论深入探究文中内涵。这样,不仅使学生知道这个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从对文题的理解入手,展开了思路,把握了文章的脉络,找到了学习的路子。
  2. 抓背景空白。有些课文离学生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或者因为时代间隔,或者因为对文化背景了解不深,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产生许多障碍,对文本感悟不深,情感体验不强,甚至导致对文本价值的曲解。教师可在课前让学生阅读相关的背景资料(内容背景和写作背景),这对理解文本有推波助澜之效。如《虎门销烟》一文,主要向读者展示了林则徐虎门硝烟的壮举与意义。但林则徐为什么要在虎门硝烟,鸦片有什么危害?如果课前能引导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和经过,可以丰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拓宽文本视野,促进学生更好的体验、感悟。
  3. 抓情节空白。文章的有些内容往往会起到“无声胜有声”的作用,我们要善于挖掘,让学生理解此处的“有声”之意,如《凡卡》一文的结尾是“凡卡”寄出了那封地址不祥的信后,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着了,梦中看见爷爷正在读他的信。紧抓这个“空白”进行拓展:“凡卡的信爷爷能收到吗?课文以梦结尾,还有什么深层的含义呢?凡卡的命运究竟如何?”让空白拓展丰富学生认知,深入理解文本内涵。
  4. 抓断点空白。对课文情节突兀之处,补充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如《十年后的礼物》第7自然段写道:“达格妮听完乐曲,眼泪流满了双颊。她竭力抑制住呜咽,弯下身子,把脸埋在双手里。”单从文章的内容去理解,这样的反应似乎太夸张,不符合实际。这是文章的断点,我引导学生课后查阅资料,适度扩展。原来听完乐曲后,达格妮听说爱德华就在不久前去世了。这样一来,达格妮的反应就在情理之中了。
  5. 抓标点空白。主要是抓省略号这一标点的空白,作者用省略号,留出了想象的空间。这部分想象空间,并不是作者无意中留出的,而是有意识的安排。例如《月下桨声》中“妻子叹了口气,说如今难得还有这样的诚实。我说不出话来……”“我”其实想说些什么?让学生在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课文做合理的续想,开拓思维,使学生产生更有新意、更独特的语言,充分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二、立足课文类型,丰富情感体验
  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思维的基础”。教师要善于选取相关的教学资料,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对比,由此及彼、组合积累,实现类化、迁移。如在教学《赠汪伦》一诗时,我在学生掌握了送别诗的表达方式和学习方法后,推荐了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进行课外拓展学习,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让学生利用学法迁移,在吟诵中领悟了诗中蕴涵的情感,在比较中发现虽然都是送别诗,但是送别的方式不同,送别的情形不同,从而认识到表达同一主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
  三、立足节选课文,了解原著魅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名家或名著的节选、缩写,我们以此为契机,把原文、原著推荐给学生,学生在由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到整体的阅读中,不仅能促进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整体把握,而且可以感受到原著的魅力,建立起读名篇、名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例如在教学《我是猫》片段时可推荐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先生的代表作《我是猫》;在教学《武松打虎》时引导学生看《水浒传》;在教学《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时引导学生看《西游记》等。
  责任编辑 邱丽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联系实际,抓住关键句,理解关键词在文中的含义等方法理解课文,使学生明白“只有一个地球”,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激发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情感,并付诸实际行动爱护地球。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理解“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2.向学生渗透说明文的阅读技巧。  教学过程  一、感受地球
一、课堂上阅读教材的好处  1.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的数学教材,具备以下特征:语言平易近人,结构清晰明了,目标直接单一,探究层层推进,结论回味无穷,练习有的放矢。这样的教材,若提供条件让学生反复地阅读、研究、推敲,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若学生的阅读习惯较好,坚持课堂提纲式阅读模式有利于他们数学素养的提高,将在后续学习过程形成良性循环。  2. 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在同一时间里获
“动态生成”是指在课堂上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导学案预设之外的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新问题、新情况,精彩的生成它能够体现学生思维的广度、高度和深度,体现教师教育的智慧、专业知识的广博和对学生入微的关注,体现教师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彰显了课堂的生机和活力。  一、精心预设:运筹帷幄,动态生成的基础  丰富知识储备。“生态自主课堂”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知
在课堂教学中,除了传授知识以外,更应引导学生的心灵与文本的内涵进行交流,从而产生共鸣,让情感教学的语文课堂更精彩。  《再见了,亲人》一文,作者魏巍以志愿军的口气,深情地追忆了与朝鲜人民许多难以忘怀的往事,表现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课文涉及的时代背景距今较远,小学生对抗美援朝时所发生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存在着较大的认知障碍,体会文中所表达的中朝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会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
QQ聊天已成為当今中学生最主要的人际交往方式之一。现在的都市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平时在学校可以和同学交流。但是到了节假日,他们在作业完成后的日子则基本上是在网络上度过,其中QQ聊天占据了相当多的时间,成为他们打发闲暇时间、排解孤独、交流情感、扩散信息的主要方式。  中学阶段是学生情感发育的重要时期,喜欢新奇和刺激,渴望情感交流和宣泄是中学生心理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他们的想法在现实生活中却较多地受到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