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应对价值员工的知识流失?这是目前很多企业面临的难题,真的难乎哉?我们的答案是不难,这并非轻描淡写,故作乐观。说难,难的是认识不够,行为落实不到位;说不难,是只要把相关障碍扫除,困难也就消失了。
我们从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应对价值员工流失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出自经典典藉《大学》,原文是“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里,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境做一点点曲解,比如格物这里重点指“格人”、“格心”,即透彻地了解、理解价值员工,挖掘价值员工的知识。
正心
价值员工流失正常吗?其实很正常。知识经济时代不比计划经济时代,在计划经济时代,工作由国家分配,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一做可能就是一辈子,而且一项技能,可以保证终生。员工即使不喜欢该岗位,也得培养喜欢,所以讲究“干一行,爱一行”。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本身的更新,以及更多机会的涌现,使员工面临更多的发展机会、更迫切的学习观,从观念上也变成了 “爱一行,干一行”,人的兴趣有可能转移,企业提供给员工的平台有可能变化。价值员工,因其价值,往往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所以,流失无可厚非。
企业应该正视这个变化,当价值员工提出离职,在挽留无效的情况下,切忌设立关卡,以各种条件要挟,拖延员工离职时间,这样往往导致双输的结果。当员工铁了心要离开的情况下,企业的任何挽留措施都是无效的,设立障碍只会让员工反感,甚至有可能为未来树立敌人。倒不如大大方方地放人,君不见曹操败走华容道,多亏了关云长放他一马,想当初,如果曹操知道关云长要走,宁愿杀了他也不要他去寻找刘备,那样,一来会给天下英雄留下一个坏印象,无法招纳更多人才;二来,华容道要是别人守着,曹操可就大势不妙小命玩完。
大禹治水,堵不如疏,也适用于价值员工流失。企业不要认为价值员工离开就是背叛企业,甚至闹到对簿公堂,有时候,高姿态不仅仅是做给离职员工看,对于在职员工也会起到重要影响。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强调的是价值员工流失,而非价值员工的知识流失,如果是知识流失就不正常了,那么,如何应对?
诚意
有了正心作为基础,在价值员工还在公司安心工作的时候,事实上就应该做好知识流失的防范工作,有备则无患。价值员工一般来说都有一技之长,有其优势所在,有些技术可能是价值员工自己掌握的,这种情况就比较危险,需要给价值员工一些激励和约束,恩威并济,软硬兼施,让价值员工发挥最大价值。
企业可以通过流程、制度等的约束,让价值员工以文档、培训交流、培养后备人才等各种方式共享自己的知识,使价值员工的隐性知识显性化。这些行为需要与价值员工的升迁、薪资等挂起钩来,要为价值员工提供好的平台,以诚相待,使价值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为企业发展尽心尽力。同时要防止价值员工恃才生骄,不能让知识只藏在价值员工的脑子里,这样万一将来价值员工离开,形成知识断层,就可能对企业造成损失。
曹操把关云长纳入麾下,一味恩宠,但却没有安排任务,依关云长的性格,怀抱知遇之恩,如果曹操安排几项任务,比如说培训士兵兵法,关云长必会把任务好好完成才走,这样,即使他离开,曹操起码也会少点损失。对于价值员工,要关心,也要委以重任,并在项目过程中,使其知识自然地“流”出来,比如完善项目文档归档制度。
诚意的另一点还可以表现在价值员工提出离开以后,企业如果之前的防备措施做得不好,可以与价值员工开诚布公地谈谈,摆明员工离开后企业面临的现实困难,恳请员工多留一些时日,把手头的工作、头脑中的知识做一个传递再走。诚恳的态度往往可以感动价值员工,如果新单位要求的时间不是太急,企业就可以争得一点宝贵时间。
格物致知
当价值员工要离开,企业挽留无效,相关部门(最好是直属领导和人力资源部员工)要多与价值员工接触,可以设计调研问卷,请价值员工对企业的各方面发表一下看法,价值员工对原企业未必没有感情,只是面临更好的机会时,往往不易摆脱诱惑,如前面“正心”部分所言,这是非常正常的,在要离开的时候,往往能够指陈时弊,坦陈企业的一些优点和缺点,这对于企业经营会很有帮助,所以很多企业都建立了离职前约谈这样的制度。当然这类工作不要流于形式,态度是否诚恳,一谈便知,如果给价值员工感觉是敷衍了事,那么,员工也就不愿意坦白相告,这样企业就失去了宝贵的改进机会。
人力资源部要做好异动记录,定期进行总结,分别从岗位、年龄、薪资等各方面观察离职人员的动向,结合外部环境的变化,把握员工流动的动向,及时做出应对之策。
在价值员工离开之后,人力资源部也应与其保持长期联系,因为价值员工所去的企业,往往也是优秀企业,保持联系,可以使知识流动起来。价值员工在新企业获得的知识(请注意,不是商业机密),有可能回流到原企业。这样就有可能把员工的流失反而变成正向、有益的事情。
另外,也不排除价值员工有可能再回原企业就职的情况,这在职场上也是屡见不鲜的事情,但是如果在之前离职时闹得不愉快,也就等于堵了后来的道路。
我们从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应对价值员工流失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出自经典典藉《大学》,原文是“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里,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境做一点点曲解,比如格物这里重点指“格人”、“格心”,即透彻地了解、理解价值员工,挖掘价值员工的知识。
正心
价值员工流失正常吗?其实很正常。知识经济时代不比计划经济时代,在计划经济时代,工作由国家分配,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一做可能就是一辈子,而且一项技能,可以保证终生。员工即使不喜欢该岗位,也得培养喜欢,所以讲究“干一行,爱一行”。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本身的更新,以及更多机会的涌现,使员工面临更多的发展机会、更迫切的学习观,从观念上也变成了 “爱一行,干一行”,人的兴趣有可能转移,企业提供给员工的平台有可能变化。价值员工,因其价值,往往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所以,流失无可厚非。
企业应该正视这个变化,当价值员工提出离职,在挽留无效的情况下,切忌设立关卡,以各种条件要挟,拖延员工离职时间,这样往往导致双输的结果。当员工铁了心要离开的情况下,企业的任何挽留措施都是无效的,设立障碍只会让员工反感,甚至有可能为未来树立敌人。倒不如大大方方地放人,君不见曹操败走华容道,多亏了关云长放他一马,想当初,如果曹操知道关云长要走,宁愿杀了他也不要他去寻找刘备,那样,一来会给天下英雄留下一个坏印象,无法招纳更多人才;二来,华容道要是别人守着,曹操可就大势不妙小命玩完。
大禹治水,堵不如疏,也适用于价值员工流失。企业不要认为价值员工离开就是背叛企业,甚至闹到对簿公堂,有时候,高姿态不仅仅是做给离职员工看,对于在职员工也会起到重要影响。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强调的是价值员工流失,而非价值员工的知识流失,如果是知识流失就不正常了,那么,如何应对?
诚意
有了正心作为基础,在价值员工还在公司安心工作的时候,事实上就应该做好知识流失的防范工作,有备则无患。价值员工一般来说都有一技之长,有其优势所在,有些技术可能是价值员工自己掌握的,这种情况就比较危险,需要给价值员工一些激励和约束,恩威并济,软硬兼施,让价值员工发挥最大价值。
企业可以通过流程、制度等的约束,让价值员工以文档、培训交流、培养后备人才等各种方式共享自己的知识,使价值员工的隐性知识显性化。这些行为需要与价值员工的升迁、薪资等挂起钩来,要为价值员工提供好的平台,以诚相待,使价值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为企业发展尽心尽力。同时要防止价值员工恃才生骄,不能让知识只藏在价值员工的脑子里,这样万一将来价值员工离开,形成知识断层,就可能对企业造成损失。
曹操把关云长纳入麾下,一味恩宠,但却没有安排任务,依关云长的性格,怀抱知遇之恩,如果曹操安排几项任务,比如说培训士兵兵法,关云长必会把任务好好完成才走,这样,即使他离开,曹操起码也会少点损失。对于价值员工,要关心,也要委以重任,并在项目过程中,使其知识自然地“流”出来,比如完善项目文档归档制度。
诚意的另一点还可以表现在价值员工提出离开以后,企业如果之前的防备措施做得不好,可以与价值员工开诚布公地谈谈,摆明员工离开后企业面临的现实困难,恳请员工多留一些时日,把手头的工作、头脑中的知识做一个传递再走。诚恳的态度往往可以感动价值员工,如果新单位要求的时间不是太急,企业就可以争得一点宝贵时间。
格物致知
当价值员工要离开,企业挽留无效,相关部门(最好是直属领导和人力资源部员工)要多与价值员工接触,可以设计调研问卷,请价值员工对企业的各方面发表一下看法,价值员工对原企业未必没有感情,只是面临更好的机会时,往往不易摆脱诱惑,如前面“正心”部分所言,这是非常正常的,在要离开的时候,往往能够指陈时弊,坦陈企业的一些优点和缺点,这对于企业经营会很有帮助,所以很多企业都建立了离职前约谈这样的制度。当然这类工作不要流于形式,态度是否诚恳,一谈便知,如果给价值员工感觉是敷衍了事,那么,员工也就不愿意坦白相告,这样企业就失去了宝贵的改进机会。
人力资源部要做好异动记录,定期进行总结,分别从岗位、年龄、薪资等各方面观察离职人员的动向,结合外部环境的变化,把握员工流动的动向,及时做出应对之策。
在价值员工离开之后,人力资源部也应与其保持长期联系,因为价值员工所去的企业,往往也是优秀企业,保持联系,可以使知识流动起来。价值员工在新企业获得的知识(请注意,不是商业机密),有可能回流到原企业。这样就有可能把员工的流失反而变成正向、有益的事情。
另外,也不排除价值员工有可能再回原企业就职的情况,这在职场上也是屡见不鲜的事情,但是如果在之前离职时闹得不愉快,也就等于堵了后来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