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素质教育深化数学课堂育德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lin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构成数学的系统性,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导出结论、公式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发现问题”的过程,并且积极思索探求,自己发现问题的结论,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树立学好学习数学的信心,这对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很重要。
  一、教案实验,探究效果
  (一)实验学校背景
  所在学校坐落北京朝阳区,作为首都名校,一向重视素质教育。实验班级是一(4)、一(7)班。它们是一年级八个平行班中的两个普通班,共有学生77人。实施时间是2016年9月中旬。
  (二)实验教案
  选取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加法”。(该教案有一定特点,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实施教学时能足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教学设计意图及目标
  尝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了解各育德形式的效果。
  (四)简要教学流程
  1.复习回顾。引导学生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看图填数字;出示数字卡片,读数;按顺序填数。
  2.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看图数列算式:3+1=4。在这个算式里,3、1、4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个符号叫什么?(加号)它表示合起来的意思。读一读算式。
  3.利用“加法”解决问题。
  4.应用,举生活中的实例。
  5.巩固练习。
  6.小结。
  (五)在教学流程中设置了以下育德点
  第一,在引出“加法”表示合起来后,介绍“+”的起源。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第二,在第3个环节的教学中,提供的图片充分体现聚少成多,人多力量大等,及时表扬表述清楚的学生,同时强调同学之间也要互相帮助,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第三,利用教学内容本身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在第2环节 “3、1、4分别表示什么意思?”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算式中数字表示的意思?如何得到算式的结果?通过数图中的总数、利用分与和中的组成等。以上数学活动是为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知识迁移的能力,以及勇敢、自信、顽强的学习和探索的心理品质;在第4环节的实例教学中,强调数学源于生活、数学又可应用生活;在第5环节训练学生解题的教学中,及时关注他们解题的规范性、正确性,从而强调数学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规范性及严格的逻辑性,以此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心理品质。
  调查:将上述教案通过两个平行班教学后, 隔天对该课时上育德的效果作了一次调查。调查内容是让学生回答对教学中育德点的印象及感受。以课上问答的形式,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育德点所讲述的故事都有深刻的印象,少部分同学可以说出育德故事中所蕴含的意义。对于育德点2的理解和表述更为清晰。
  二、结果分析,找出原因
  (一)数据分析
  随着时间推移,学生明显对育德点有遗忘;
  调查中育德点2的遗忘程度明显好于育德点1、3;
  对育德点1与3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二)找出原因
  第一,数学教学的针对性是较强的。本实验教案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加号,会读写算式及其应用。为完成教学的主要目标,教者在教学时的着重点及时间安排上应侧重于教学重点,课后对育德点进行巩固、反复较少,且低年龄段的学生的记忆和表述能力没有达到峰值。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它的遗忘程度明显是必然的。
  第二,在数学教学中,对数学史的教学虽不能作为重点,但它区别于一般的教学内容,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目前实际教学中不可能每个课时都安排数学史教学内容,因此对学生来说数学史比较新鲜,教者在教学时适当掌握语言技巧,可以增加学生的关注程度,达到加强学生短期记忆度的目的。
  第三,育德点1、3的内容与数学教学活动关系密切,它融合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反复,它也可反复。它可以寓德育于数學教育。因此可以加强学生长期记忆度的目的。
  第四,在德育教学过程中,从接受外界的德育信息,到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行为,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至少需要在记忆的前提下,再通过自觉的内化过程,才能逐步成为自己内在的行为准则。因此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效果具有长期性、反复性。
  三、反复思考,采取对策
  1.重视数学史的教学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所以在数学教学中理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受数学学科自身特点的影响,虽不能在每个课时安排数学史教育,但我们应提高认识、改变观念,主动在合适的课时插入数学史教育。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获得学习的勇气的良好素材。
  2.从数学教学的本身特点出发,把德育融合于数学教学中
  数学教育本身具有客观性、理智性、严密性、进取性等特征,在进行与数学教育自身特征相关的德育教育,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实目前教材每个章节的新知识都是从生活实例引出的。这就是数学教育对德育的一种潜移默化作用。总之,在数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时,不只是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说教,而是寓德育于数学教育。在实际教学中渗透德育,才是一种有效的德育教育。
  3.数学教育中的德育的功能具有长效性、深刻性
  数学的德育功能的特点是隐蔽性、深刻性、整体性,因此数学教育中的德育是潜移默化地进行的,需要通过数学知识的教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间接達到思想品德教育之功效。数学的育德,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全面地、相互联系地看问题的角度,从而可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美国数学家阮克莱因说过,“在最广泛意义上说,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才使得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也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努力去理解和控制自然;尽力去探求和确立已经获得知识的最完美的内涵”。我们只要对新时期教育思想的认识到位,转变观念,立足于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主动引进德育教育,并要注重长期、点滴的渗透,在数学教育中的德育目标一定能有效实现。
其他文献
学语言对孩子而言,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他们对一切新奇的事物感到好奇,想去了解它,学习它,我们在教小学英语时一定要充分利用孩子们的兴趣,让自己的英语教学充满活力,使孩子在快乐中学习英语。如何让学生感到学习英语的快乐呢?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一、贴近生活,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学材料和教学应活动贴近于生活,这样能充分反映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所学的内容能应用到他们所熟悉的生活中去,刺激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无论讲什么都变成空谈。因此,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果。  提问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得最为经常的一种技能。而教师的课堂设计的有效提问就像是一粒粒小石子投向平静的湖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目标明确、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收放自如、面向全体;要及时追问、恰当补问,只有
期刊
根据聋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课堂学习新知几乎都依靠视觉刺激来获取,假如聋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可想而知这会阻碍他们获得新知并造成他们学习跟不上,久而久之,他们会缺乏学习兴趣甚至厌恶课堂,就会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一系列的教学问题。数学学习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某个问题解决的过程。而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积累操作活动和思维活动的经验。当我们面临一个新的问题或者复杂的问题时,往往需要我们把它当成以前遇到
期刊
随着日新月异的教育变化,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为广大教师所认同,各种新课程理念、新方法、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涌现,素质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尤其在教学设施落后,师资条件差的农村学校之中,还存在很多课堂效率低下的情况。根据我几年从事小学数学教育工作经验,对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提供几点认识。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主要途径  爱因期坦有一句名言:“兴趣
期刊
一、受力分析  1.首先要弄清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其中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就是受力物体,一个物体在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的力。所以,有的同学就糊涂了,到底哪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哪个物体是受力物体?其实,这要根据研究的对象来决定。  2.有利于正确作出力的示意图  力的示意图,是将被研究的物体受到的力画在受力物體上,它对别的物体施加的力就不能画出来,
期刊
教学有效性,始终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在小学数学课改实施过程中,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然而,凝眸反思,我们不难看出,华丽的“外衣”、热闹的“学习活动”掩饰不了形似神离的痕迹,放任而浮躁,也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创造宽松、和谐且便于学生思考、乐于
期刊
幼儿在体育活动中频频发生安全事故,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幼儿身心迅速发展但认知能力有限,且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为薄弱,很难自主察觉在园学习与生活中的安全隐患,这就需要教师重视并提供预防指导。《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提出,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为他们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并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
期刊
在当今的信息的时代,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电教手段主要是以声感、形感、动感直接注入学生的感官,让课文中的人物、事件、场景展现在眼前,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大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生动、活泼、愉快、从而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何充分发电教媒体在课堂教学的作用呢?  一、使用电教手段,可达掌握朗读技巧  如《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课文内容
期刊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由此可见,数学提问题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读题为主”。授课前先让学生读题自学,提出疑难困惑。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来组织教学,确保学生在课堂
期刊
微课教学秉持“重视引导,微处入手,快樂学习,资源共享”的教育理念,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微课具有时间短、内容少、表现形式多樣、便于携带和演示方便等特点,将微课引入到物理课堂演示实验中,有助于提高课堂演示实验的效果。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然而就目前中学物理课堂演示实验的实际情况而言,其效果却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