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英语国际通用语背景下,传统的语用能力已经无法适应多元语境的要求。本文对现有的语用能力思想和测试评估作了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语用能力测试的方法、内容等角度进行了重新审视和界定,呼吁学界重新开展语用能力的测试和评估,推进英语教学改革。
关键词:英语;国际通用语;语用能力;重构
一、英语语用能力研究背景
1.语用能力概念。语用能力的概念源于美国语言学家Chomsky,意思是在特定的语境中,适当地应用语言形式的能力。在英语语言与交际能力之后,语用能力被提出,其属于一个新的概念,包含语用语言能力和社交语用能力,是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
2.语用能力的测试和评估。国内外英语语用能力测试都是从语用学角度进行的。语用能力测试包括语用语言能力、言语行为能力、社会语用能力等内容,对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言语行为能力进行测评。语用能力测评标准是英语本族语语用规则,测评方法有很多,主要采用以下6种话语填充方法:书面话语填充、听说话语填充、话语角色扮演、角色扮演作为评估、话语角色填充及多项选择话语填充。
3.英语国际通用语地位的产生。自20世纪以来,将英语作为母语的欧美国家,在军事、经济、科技等诸多领域发展速度较快,在世界范围内处于强势地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演进,英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普及,成为第一国际通用语言。国际通用语背景下的英语,不仅指标准的英语本族语,还包括带有不同语言特色的英语新用法和英语变体,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变异性。英语不再只属于本族语者,而是属于所有运用英语实现交际的人,起着语言媒介的作用。
二、英语语用能力的新界定
1.英语国际通用语背景下语用能力的新界定。从21世纪开始,学界开始对国际通用语背景下的英语语言教学和语言能力现象进行探讨,并在语言变体、语用特征、语用能力等方面作了重新审视和界定。国际通用语背景下,语用能力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如文化包容与适应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文化差异处理能力等属于多元化的语用能力。英语不再是单一的英美标准用语,而是当前具有不同文化和语言特色的英语变异体或英语新用法,体现的是一种文化并存的现象。国际通用语背景下的英语语用能力融合了诸多元素,如认知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人际关系、侧重语用策略等因素,属于动态变化的语用能力。比起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人们更注重对语言的理解和接受。
2.英语国际通用语背景下的学生语用能力评估。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在语用能力的概念、内容等方面已经有了新的界定,对学生的语用能力评估有新的理念和标准。在新的形势下,英语语用能力评估应该遵循三个原则。评估标准多样化且符合时代需求。现有的英语语用能力评估以英语母语文化和相应的中介语为准则,但已无法满足交际多元化的时代需求。国际通用语背景下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交际,而不是达到英语本族语使用者的语用水平。因此,新形势下对英语语用能力的评估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要同时考慮到英语本族语规则、非本族语规则和本土化规则,兼容本族语和非本族语两种语言系统。但是,仍然要以英语本族语规则为主,否则学习会偏离方向,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也就没有了意义。在国际通用语背景下,英语语用能力评估的内容有言语行为的产出、习惯用语的含义和会话含义等,侧重的是学生实施言语行为的能力和会话含义推导的能力。它不是以几项具体言语行为作为评估焦点,而是注重学生交际中的会话语用策略能力。在线生成策略能测试学生语用语言知识和社会语用知识灵活使用的程度,在语用能力评估中这是一项重要的参考。评估方法综合化且以会话分析为主。现有的语用能力评估方法,主要包括Hudson提出的书面话语填充、多项选择话语填充、话语角色扮演等6种方法,以及其他研究者提出的会话分析、语用判断任务等。其中,书面话语填充法是使用最多,也是最简单、最有效的评估方法。会话分析能测试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的语言使用能力和互动能力,更适合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背景下的语用能力评估,但也存在评估准则难以统一和确定的问题。因此,英语语用能力评估要将几种评估方法结合起来,达到准确评估学生语用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世杰.浅析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ELF)及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J].海外英语,2017(6):75-77.
[2]孙娟娟,王会刚.英语语用能力的界定、评估和培养[J].文教资料,2017(12):197-199.
[3]张耀健.ELF背景下英语教学中大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6(21):120-121.
[4]冉永平,杨青.英语国际通用语背景下的语用能力及其重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2).
[5]冉永平,杨青.英语国际通用语背景下的语用能力思想新探[J].外语界,2015(5):10-17.
作者简介:霍晓静(1977— ),女,江苏灌云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教学、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英语;国际通用语;语用能力;重构
一、英语语用能力研究背景
1.语用能力概念。语用能力的概念源于美国语言学家Chomsky,意思是在特定的语境中,适当地应用语言形式的能力。在英语语言与交际能力之后,语用能力被提出,其属于一个新的概念,包含语用语言能力和社交语用能力,是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
2.语用能力的测试和评估。国内外英语语用能力测试都是从语用学角度进行的。语用能力测试包括语用语言能力、言语行为能力、社会语用能力等内容,对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言语行为能力进行测评。语用能力测评标准是英语本族语语用规则,测评方法有很多,主要采用以下6种话语填充方法:书面话语填充、听说话语填充、话语角色扮演、角色扮演作为评估、话语角色填充及多项选择话语填充。
3.英语国际通用语地位的产生。自20世纪以来,将英语作为母语的欧美国家,在军事、经济、科技等诸多领域发展速度较快,在世界范围内处于强势地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演进,英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普及,成为第一国际通用语言。国际通用语背景下的英语,不仅指标准的英语本族语,还包括带有不同语言特色的英语新用法和英语变体,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变异性。英语不再只属于本族语者,而是属于所有运用英语实现交际的人,起着语言媒介的作用。
二、英语语用能力的新界定
1.英语国际通用语背景下语用能力的新界定。从21世纪开始,学界开始对国际通用语背景下的英语语言教学和语言能力现象进行探讨,并在语言变体、语用特征、语用能力等方面作了重新审视和界定。国际通用语背景下,语用能力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如文化包容与适应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文化差异处理能力等属于多元化的语用能力。英语不再是单一的英美标准用语,而是当前具有不同文化和语言特色的英语变异体或英语新用法,体现的是一种文化并存的现象。国际通用语背景下的英语语用能力融合了诸多元素,如认知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人际关系、侧重语用策略等因素,属于动态变化的语用能力。比起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人们更注重对语言的理解和接受。
2.英语国际通用语背景下的学生语用能力评估。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在语用能力的概念、内容等方面已经有了新的界定,对学生的语用能力评估有新的理念和标准。在新的形势下,英语语用能力评估应该遵循三个原则。评估标准多样化且符合时代需求。现有的英语语用能力评估以英语母语文化和相应的中介语为准则,但已无法满足交际多元化的时代需求。国际通用语背景下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交际,而不是达到英语本族语使用者的语用水平。因此,新形势下对英语语用能力的评估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要同时考慮到英语本族语规则、非本族语规则和本土化规则,兼容本族语和非本族语两种语言系统。但是,仍然要以英语本族语规则为主,否则学习会偏离方向,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也就没有了意义。在国际通用语背景下,英语语用能力评估的内容有言语行为的产出、习惯用语的含义和会话含义等,侧重的是学生实施言语行为的能力和会话含义推导的能力。它不是以几项具体言语行为作为评估焦点,而是注重学生交际中的会话语用策略能力。在线生成策略能测试学生语用语言知识和社会语用知识灵活使用的程度,在语用能力评估中这是一项重要的参考。评估方法综合化且以会话分析为主。现有的语用能力评估方法,主要包括Hudson提出的书面话语填充、多项选择话语填充、话语角色扮演等6种方法,以及其他研究者提出的会话分析、语用判断任务等。其中,书面话语填充法是使用最多,也是最简单、最有效的评估方法。会话分析能测试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的语言使用能力和互动能力,更适合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背景下的语用能力评估,但也存在评估准则难以统一和确定的问题。因此,英语语用能力评估要将几种评估方法结合起来,达到准确评估学生语用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世杰.浅析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ELF)及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J].海外英语,2017(6):75-77.
[2]孙娟娟,王会刚.英语语用能力的界定、评估和培养[J].文教资料,2017(12):197-199.
[3]张耀健.ELF背景下英语教学中大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6(21):120-121.
[4]冉永平,杨青.英语国际通用语背景下的语用能力及其重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2).
[5]冉永平,杨青.英语国际通用语背景下的语用能力思想新探[J].外语界,2015(5):10-17.
作者简介:霍晓静(1977— ),女,江苏灌云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教学、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