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移动互联网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与展望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uatao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该文根据对计算机行业趋势的预测和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方向,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移动互联网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新定位。该文通过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知识点的分析,探索并分析了应用型本科移动互联网专业核心课程及相应实践课程的设置。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专业设置;应用型本科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5-0115-02
  1 引言
  在国家和各省关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的大环境下,计算机专业须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培养产业转型升级的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整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已有的教学内容,面向计算机技术新兴产业和现代化制造业,基于实际工作岗位开发课程体系,培养符合普通本科教育基本要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在此前提下,需要对以往学术型、研究型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探索适合应用型本科的计算机专业课程。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软件的需求呈井喷式的增长。[5]智能手机在2014年已占全球手机市场的98.9%,其中Android平台占80.7%,IOS平台占15.4%,windows phone平台占2.8%。[4]而基于Android、IOS、Windows等平台的其他智能设备如智能家居设备、智能穿戴设备能都将步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考虑到各智能系统所占的市场份额,本文移动终端应用开发课程的设置主要以Android平台为基础。本专业在人才市场上可选就业岗位包括:Android软件开发程序员,Android软件测试员,移动互联软件售前/售后支持,Java开发程序员,JSP网站开发程序员,软件测试员,网页设计师,网站编辑,软件销售及维护等。
  2 人才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对以上移动互联软件开发相关就业岗位的工作特点、工作任务进行走访调查,进行知识结构的分析,选取能力培养目标如下:
  1)较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完成产品功能需求分析;
  2)功能模块设计能力,UI设计能力;
  3)开发工具的熟练运用,代码的规范编写能力;
  4)服务端软件的配置、部署、运行、调试和维护能力;
  5)软件的部署、运行、调试和维护能力。
  3 人才培养原则
  根据以上的人才能力培养目标,归纳总结出计算机移动互联网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的职业、岗位(岗位群),同时深入生产一线,切实了解企(行)业需求,从而科学制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标准,规划学生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合实际进行课程设置。
  突出应用性、强调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加大课程内涵、重组和整合力度;更新教学内容,积极推进基于真实的互联网软件开发案例教学、真实任务教学的应用。
  坚持校企(行)业合作,重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与互联网软件开发企业深度合作,课程教学内容、实习实训项目、课程考核等均来自企业。可由企业工程师直接授课或双师授课,并将学生送入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在实训与实习中采用“准员工5R”实训课程体系,即:真实的企业环境、真实的项目经理、真实的项目案例、真实的工作压力、真实的就业机会。[2]
  4 人才培养理论课程制定
  移动互联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在计算机专业原有的数据结构、数据库、网络基础、操作系统基础等知识的基础上,再面向以下三个就业方向进行配置:
  4.1移动终端应用开发
  系统掌握Android系统开发技术需要以Java为语言基础。
  在相关的技术中首先要熟悉面向对象编程的思想:继承,多态,重写,覆盖等;Java基础中的IO编程,多线程,正则表达式,集合框架,MVC模式等也是学习的重点内容;而由于在Android系统的框架层当中,使用了大量的设计模式,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对于Android的理解就会大打折扣,因此需要重点学习Java编程的23种设计模式;而在实际的项目中还需掌握Java编码规范、注释规范和Eclipse插件代码检查工具CheckStyle、内存泄漏检测工具memleak、内存分析工具MAT、代码审查工具findbug等使用。
  Android系统是一种以Linux为基础的开放源码操作系统,需要掌握相关Linux命令基础。Linux学习的内容包括:Linux系统命令初步,svn和git工具的使用,Linux shell编程,Makefile规则,Linux开源工程等。
  Android的开发知识包括:环境搭建、四大组件五大布局,widget常用组件的介绍,Android中的事件处理,系统菜单和上下文菜单的使用,UI框架中的Fragment、ViewPager、ActionBar等,xml和JSON的Android网络编程,Android中的网络请求,数据库编程,handler异步消息的处理,DDMS的使用,自定义provider、binder的使用等。
  综上,职业能力课程有:Java语言,Java EE,Linux操作系统、Android基础,Android平台APP应用设计。
  4.2服务端开发
  服务端的开发和移动终端密不可分,目前大部分移动终端软件都需要后台的数据支持进行数据的存储、更新等。
  服务端开发技术首先需要用到网络的相关基础知识,如TCP/IP,HTTP协议与Socket协议知识等;其次是网络操作系统Linux;还需要学习支持服务器端的开发的Java EE知识如 JDBC、web工程结构、Servlet、JSP、Struts、hibernate和Spring等;应用框架的学习;服务器数据后台搭建MySQL及Oracle;Web页面开发技术;数据库对编程语言接口API相关知识。   综上,职业能力课程有:数据库应用,Linux操作系统,Java EE,网络协议编程,SHH框架技术。
  4.3互联网软件/游戏开发工程师
  在目前的网络软件应用中,游戏应用依然是最热门的下载类型,系统工具、社交和影音图像类等应用依次居后。[1]
  互联网软件/游戏开发需要的知识除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Java语言、数据库等外,还需要掌握HTML、CSS、JavaScript;熟悉常用开发框架SSH;熟练使用和配置tomcat等应用服务器,并需要熟练使用MySQL数据库的操作及优化。
  综上,职业能力课程有:Java语言,Java EE,Linux操作系统,SHH框架技术,网络协议编程,Android平台APP应用设计。
  5 实践环节设置
  应用型人才培养更需要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强学生动手能力,适当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研究探索性实验。在实践环节需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的模式,增加学习过程控制和考核机制,建立学生学习反馈体系,以学生为本,以任务考核为主,增加学生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环节教学目标[3]。
  实践环节设置与目标如下表1所示:
  6 总结
  以上的专业培养方案采用了“3 1”培养模式:3年完成基本理论基本实践的学习,1年进行综合项目实习实训及毕业设计,运用企业成熟的项目(或案例)分解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真正掌握软件开发的流程,通过最后一年的项目训练使学生具备企业级软件开发能力。
  计算机移动互联网专业的人才目前缺口很大,但很多岗位要求有至少一年工作经验,如果想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让学生直接从校园走向职场,则需要将专业标准与职业标准相结合,体现人才培养的“职业化”和“岗位化”;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实际相结合,体现教学内容的“实战化”;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教学形式与内容、实践平台相结合,体现实践教学的“系统化”,才能够最终达到培养符合普通本科教育基本要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任小芳,李锦仪,李波.移动互联网及其业务发展浅析[J].通信世界,2012(5):36-39.
  [2] 唐振明,徐建民,蒋唯游,等. 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校企合作中的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11):41-43.
  [3] 白凤娥,戴仁俊,陈鉴富,等.计算机类本科专业综合实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3(6):131-134.
  [4] 陈向东.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3(5):194-197.
  [5] 张纪元.移动互联网业务的产业链及盈利模式研究[J].移动通信,2013(11):61-65.
其他文献
摘要:受韦伯局部描述子和LBP特征的启发,针对Haar特征维度高、冗余度大以及对光照变化适应性差等缺点,提出了一种于显著性的局部二值化Haar特征。首先将8种Haar特征组合形成一个3*3的块,利用局部二值化思想得到二值化Haar特征;然后根据韦伯定律求取该块的显著性因子;最后把显著性因子作为权重将二值化Haar特征统计成直方图而得到SLBH特征。通过在INRIA行人样本库上实验,表明该特征具有较
摘要:目前量子可逆逻辑电路的绘制工作十分复杂。虽然现有的自动绘图工具只能满足基本的绘图需求,但是它们绘制出的是低分辨率的点阵图,而这种点阵图很难满足研究者们在论文发表时对高清图像的要求。因此,用C#对Visio绘图功能进行二次开发,解析并描述用户提供的量子电路TFC文件, C#读取用户对电路多种格式的自定义参数,依次画出所需的量子门,则可自动绘制出符合高清要求的矢量量子电路图。因为可逆逻辑量子电路
摘要:随着在线教育的蓬勃发展和教育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一种新型学习支持工具——学习支架应运而生。该文从学习支架的基本概念以及类型出发,分析了学习支架以不同形式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使用情况,并结合案例分析了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合理使用与教学相匹配的学习支架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 学习支架;最近发展区;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4-
摘要:该文针对利用动态库技术进行通信协议模块化设计进行研究,首先简要地介绍了动态库基本理论,然后给通信协议动态库设计方法和设计要点,最后给出了基于UDP的通信协议动态库开发实例。  关键词:动态库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9-0058-03  在设计通信程序时,在其程序的实现形式上主要分为可执行应用程序和动态链接库。前者能够独立运行,通常
摘要:由于现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互联网行业在悄无声息的进入大众的生活中,计算机也被应用在各行各业中。从社会网络到蛋白质交互网络等不同的领域产生了大量的数据,而图作为统计这些巨大数据的一个载体不仅能精确的描述出数据的属性,还能说明数据结构的特征,这些优势让以不确定图模型的数据挖掘算法在社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数据;挖掘算法;不确定图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
摘要:针对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现状,通过逐步遍历找到每个站点的最优规划方案,然后对站点分类并根据区域内公共自行车站点的分布图,将规划路线问题拟化为TSP问题,并用普里姆算法生成最小生成树解决该问题,对路线进行多次优化,得出最终结果。并用价值模型对优化前后路线进行比较。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所设计的模型和算法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证明了所用算法符合该模型的求解,且通过该模型所求得的规划方案是合理的。  关
摘要:通过调查研究,依据政策,扩大招生就业的口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校企合作采用多种形式,最终紧跟社会发展的最新脚步,结合本校优势和特色,在发展中求生存,向着特色培育和卓越品质塑立。  关键词:专业内涵建设;特色培育;校企合作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30-7114-02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原有的教育体系和学科格局得到了
摘要:技能竞赛的目的是促进学校与行业企业的产教结合,通过竞赛能有效的推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将课程改革与技能竞赛内容和标准紧密结合。该文以WEB程序设计课程为例,论述技能竞赛对其课程改革的启示与影响。  关键词:技能大赛;WEB程序设计;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35-8441-02  南通理工学院软件工程系《WEB程序设计》是软
摘要:该文介绍了一种利用计算机网络接口进行侦听的网络新技术——sniffer。首先介绍了sniffer实施侦听的工作原理,其次介绍了目前常见的免费sniffer工具及其实现步骤,最后对sniffer用于网络入侵的危害及其局限性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sniffer;网络侦听;网络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93.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3-1321-01    R
摘要:该文以常用标准控件为例,探讨了实例教学法在其中的应用。设计了一个融入多个控件的实例,在教学过程中将整个实例分为若干个小的知识点,逐一进行讲解,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VB程序设计;实例教学法;标准控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8-00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