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着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意识,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改变以往的注入式教学,变老师的主体为主导,构建一个有生机、有活力、开放的语文课堂,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欲望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说明无论做什么,只有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去学习、主动去探究。受这一名言的启示,教学中我注重创设情景,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朱自清的《春》是一篇很美的散文,教学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曲音乐(播放音乐《春之声》),听了这曲美妙的音乐,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谈感受)面对阳光明媚、春风和熙、万物苏醒的美丽春色,音乐家用音符节奏表现,画家用线条色彩描绘,而文学家却用优美的文字来表达。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为我们描绘的春天的世界,感受一下春天的美景。这一情境,借助音乐把学生带入到春天的景象中,激活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表象,激发了学生产生急于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的欲望。
二、抓住课文导入,激起阅读兴趣
常言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上课伊始,教师一个好的导入也能引起学生阅读兴趣。在学习俄国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时,我先用屏幕向学生展示一系列昆虫和小动物随着环境变化而改变皮肤颜色的画面,接着出示变色龙(一种会变色的蜥蜴),并给学生介绍它的特点,它的肤色会随着周围环境颜色的改变而改变。最后提出一个问题:人会不会变色呢?这一问题的提出,犹如油锅里滴入一滴水,顿时炸开了锅。学生惊讶:“人还会变色?”我顺势说:“会不会变色,同学们学了《变色龙》以后就会知分晓。”这一问题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般,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下子被激起,很投入地进入了课文的学习。
三、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愉快的体验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学生如果在勉强的状态下被动地学习,学习效果必然低下。相反,如果学生有了兴趣,学习过程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自己喜欢的字、词、句、段,找出来与同学讨论或分享。
四、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质疑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孔子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两句名言肯定了质疑、思考在学习中的重要。在学习鲁迅的《孔乙己》时,一个学生在阅读课文后提出了疑问:老师,课文的最后一段(我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在用词上出现了矛盾。“大约”表猜测,“的确”表肯定,一句话中使用了这两个词,这不是用语上的矛盾吗?听罢学生的问题,我心中又喜又惊,喜的是学生真的深入地读课文,也真的动脑思考了,惊的是这个问题也正是本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我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表扬这位学生的质疑精神,以此对其他同学有所启发,也能勇敢、大胆质疑。于是我说道:“这位同学提的问题非常好,希望同学们也能向他一样认真研读文章。”接着我以这个学生的问题为探讨内容,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积极讨论起来。可以说有了疑问,学生才会有求知的愿望,有了求知的愿望,学生才会真正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以读代讲,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是读书的重要。读得多,自然也就能懂得文中所阐述的道理,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同时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无论语文教学怎样变化,学习语文自始至终是离不开阅读的。读的过程其实就是理解的过程,语文教师应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这样才会有学生的独特感受。阅读的形式很多,可以采用教师范读、配乐跟读、分角色朗读、分段接龙读、个人自由读等。六、培养实践能力促进自主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所以,教学中应该把课文内容向生活、自然等拓展,通过培养实践能力来促进学生自主地学习。在学习《看云识天气》一文时,学生对文中的谚语产生了兴趣,抓住这一契机,我让学生课后再收集一些有关天气的谚语,然后在班上与同学交流。学生积极行动起来,收集了不少谚语。此外,在每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中,我都会把活动任务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内容,然后去搜集和整理资料。并注重对活动过程的评价,评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然后把评价等级展示在班级的“比一比”栏目中,以此激励学生自主参与学习。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欲望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说明无论做什么,只有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去学习、主动去探究。受这一名言的启示,教学中我注重创设情景,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朱自清的《春》是一篇很美的散文,教学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曲音乐(播放音乐《春之声》),听了这曲美妙的音乐,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谈感受)面对阳光明媚、春风和熙、万物苏醒的美丽春色,音乐家用音符节奏表现,画家用线条色彩描绘,而文学家却用优美的文字来表达。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为我们描绘的春天的世界,感受一下春天的美景。这一情境,借助音乐把学生带入到春天的景象中,激活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表象,激发了学生产生急于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的欲望。
二、抓住课文导入,激起阅读兴趣
常言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上课伊始,教师一个好的导入也能引起学生阅读兴趣。在学习俄国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时,我先用屏幕向学生展示一系列昆虫和小动物随着环境变化而改变皮肤颜色的画面,接着出示变色龙(一种会变色的蜥蜴),并给学生介绍它的特点,它的肤色会随着周围环境颜色的改变而改变。最后提出一个问题:人会不会变色呢?这一问题的提出,犹如油锅里滴入一滴水,顿时炸开了锅。学生惊讶:“人还会变色?”我顺势说:“会不会变色,同学们学了《变色龙》以后就会知分晓。”这一问题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般,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下子被激起,很投入地进入了课文的学习。
三、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愉快的体验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学生如果在勉强的状态下被动地学习,学习效果必然低下。相反,如果学生有了兴趣,学习过程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自己喜欢的字、词、句、段,找出来与同学讨论或分享。
四、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质疑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孔子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两句名言肯定了质疑、思考在学习中的重要。在学习鲁迅的《孔乙己》时,一个学生在阅读课文后提出了疑问:老师,课文的最后一段(我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在用词上出现了矛盾。“大约”表猜测,“的确”表肯定,一句话中使用了这两个词,这不是用语上的矛盾吗?听罢学生的问题,我心中又喜又惊,喜的是学生真的深入地读课文,也真的动脑思考了,惊的是这个问题也正是本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我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表扬这位学生的质疑精神,以此对其他同学有所启发,也能勇敢、大胆质疑。于是我说道:“这位同学提的问题非常好,希望同学们也能向他一样认真研读文章。”接着我以这个学生的问题为探讨内容,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积极讨论起来。可以说有了疑问,学生才会有求知的愿望,有了求知的愿望,学生才会真正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以读代讲,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是读书的重要。读得多,自然也就能懂得文中所阐述的道理,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同时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无论语文教学怎样变化,学习语文自始至终是离不开阅读的。读的过程其实就是理解的过程,语文教师应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这样才会有学生的独特感受。阅读的形式很多,可以采用教师范读、配乐跟读、分角色朗读、分段接龙读、个人自由读等。六、培养实践能力促进自主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所以,教学中应该把课文内容向生活、自然等拓展,通过培养实践能力来促进学生自主地学习。在学习《看云识天气》一文时,学生对文中的谚语产生了兴趣,抓住这一契机,我让学生课后再收集一些有关天气的谚语,然后在班上与同学交流。学生积极行动起来,收集了不少谚语。此外,在每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中,我都会把活动任务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内容,然后去搜集和整理资料。并注重对活动过程的评价,评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然后把评价等级展示在班级的“比一比”栏目中,以此激励学生自主参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