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故事讲述法激活政治理论课教学课堂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511526198209172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政治教材中的内容,因其理论的抽象及现行教学方法的单一,使学生对政治理论普遍缺乏兴趣,我多年从事政治教学,尝试用故事讲述法激活课堂,采用通俗生动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化难为易,寓教于乐,以达到快乐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利用;故事讲述法;激活;政治理论;教学课堂
  高等专科学校政治课的内容,因其理论的高度抽象特点,一向被学生认为是学习中的难点。再加上传统的政治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满堂灌”以及长期以来人们在政治教学上存在的一些误区,如对政治功能认识片面化、教学模式拘泥于板块化等,使学生普遍认为政治语言晦涩难懂、政治理论枯燥乏味、政治内容严重与现实生活相脱节,从而扼杀了政治理论自身的鲜活性,影响了学生学习政治理论课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探讨如何把政治的抽象理论通过教师有效组织实施教学,化为具体形象内容,正是我所要谈论的重点。
  一、故事讲述法的特点与优势
  (一)故事讲述法由趣到理,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
  政治理论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要揭示的是抽象的理论知识,这些理论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现象,树立科学的“三观”,形成正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前面所提到的诸多原因,很多同学对政治理论不感兴趣,不想学习,这就难以实现政治教育的目的。对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激发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才能挖掘出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内在动力。故事讲述法正是居于这样的环境下而提出来的。比如我在教学“发展的观点”这一内容时,并不是按照课本内容和顺序简单陈述原理,而是通过历史名人东方朔与汉武帝的一个小故事先激趣,引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故事讲述一次东方朔与汉武帝到上林苑游玩,汉武帝看到一棵很好看的树,却不知叫什么名字,于是就问东方朔,东方朔随口答道:“叫善哉!”,汉武帝让随从记下。过了几年,汉武帝再次和东方朔到这里,又问这棵树叫什么,东方朔又随口回答:“叫瞿所!”,汉武帝听后非常不高兴,说:“你欺骗我很久了,同一棵树,为什么前后名字不一样?你这是犯了欺君之罪!”东方朔答道:“马,大的时候叫马,小的时候叫驹;鸡,大的时候叫鸡,小的时候叫雏;人,刚生下来不久叫儿,年纪大的时候叫老人;这棵树以前叫善哉,现在叫瞿所,长少生死,万物成败,难道是固定不变的吗?”汉武帝听了,不得不佩服东方朔的聪明。
  当故事讲完了以后,同学们就来劲了,情绪高昂,一下子就调动起学习的兴趣。这时趁热打铁,请同学们思考,东方朔的聪明是如何体现的?他之所以能让汉武帝心悦诚服,就在于掌握了今天我们所讲的哲学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中,都有他产生、变化、发展的历史。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一堂生动有趣的哲学课就从这个故事开始了。
  (二)故事讲述法生动形象,有利于深化理论学习。
  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观点的培养,是高等专科学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故事引趣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在具体实施中,往往是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即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研究来探寻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内在规律,从中导出一般的原理、理论,所以比较易懂好记,生动形象,有助于理论学习的进一步深化。
  例如讲哲学知识中“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框时,就可以采用以下故事:寓言《钉子》:“丢失了一个钉子,坏了一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国家。”通过非常形象的描述,揭示了哲学理论,加深了学生对普遍联系观点的认识,可以把抽象的哲学理论通过形象生动的故事让学生由中体会和掌握。
  (三)故事讲述法就是轻松灰谐,寓教于乐,在品味故事当中识记了哲学原理,记忆深刻。
  知识学习是一项长期的、大量消耗脑力的活动。学生一天七、八节课,脑力的消耗是相当惊人的,尤其是我们的政治课,如果不能创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对学生来说,将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因此,我在教学中,就常常想着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和成长,故事引趣法帮我解决了这一难题,达到了寓教于乐的境界。
  记得在教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框内容时,当时正是下午第三节课,个别学生因困而伏在桌子上睡觉,一些虽然没有睡觉,但看得出来,却也无精打采。于是我并没有直接上课,就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亚洲某国的元首即将访美,想用最简单的英语对克林顿打个招呼,于是向秘书请教。秘书说:见到克林顿,你就说:“How are you ?”(你好吗?)这就是最简单的招呼,克林顿一般就会说:“I am fine ,and you?”(我很好,你呢?),然后你只要再说一句:“Me too .(我也是)”就行了。其他的由翻译来做。专机降落在华盛顿,元首对着克林顿笑容灿烂,竟出口说成了“Who are you ?(你是谁?)。克林顿一听,吃了一惊,但很快就冷静下来,看着身边的希拉里夫人,开了个玩笑说:“I am Hillary’s husband.(我是希拉里的丈夫)”。没想到的是,这位元首朝着克林顿点点头,无比坚定的说:“Me too!(我也是)”……
  当故事讲到这里,同学们已经是笑声不断,那种疲倦与懒散的情绪一扫而光,接着我就抓住时机,让学生分析为什么会闹出这样的国际笑话。原因就是元首学了一句英语,却不知条件已发生变化,仍然原样照搬,无法区别对待。其实也就是违背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导致的。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后,讨论分析出本课的知识原理,而且同学们以后一想到这故事,就会自然而然地回忆起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效果非常好。
  二、故事讲述法的运用
  以上是我个人对故事讲述法的一些拙见,下面我再简要谈谈如何运用这一方法。在哲学教学中,运用故事讲述法,主要包括三个过程:选择故事、讲述故事、分析原理。   (一)选择故事
  选好故事,是故事讲述法的首要条件。对于故事的选择,应该精心收集和挑选,一般要注意所选故事与教材内容的关联性,故事的教育性和趣味性并重。因为我们最终要考虑的,是故事服务于教材内容,要体现一定的哲理,否则就难达到教学的目的。
  我在讲“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时,谈到部分以合理的、最佳的和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的时候,整体功能就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我除了用到书上关于三个和尚的材料外,我还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说是一个瞎子在森林里迷了路,摸来摸去怎么也找不着方向。后来,他一不小心被什么东西绊了一跤。原来绊着他的是一个瘸子。两个人于是坐到地上聊了起来,两人彼此诉了很长时间的苦。后来瞎子灵光一闪说:“我把你背在背上,你为我指明方向,我来行走,不就能走出去了吗?”两人一拍即合,按照这种组合,很快就走出了森林。故事除了可以说明上述知识外,还告诉了我们,人应该相互帮助容易取得成功。这种理性的思辨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舒展着师生的心灵,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
  可以这么说,故事选得好不好,是用好这一方法的前提,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平时要下功夫,注意收集和整理保存优秀的教学故事素材,待到用时信手拈来,恰到好处的运用。这会为你的教学增添许多的风采,让你在运用故事引趣法的时候,如鱼得水,游刃用余。
  (二)讲述故事
  故事选得好,不一定教学的效果就好。这关键的一环,就是要会讲故事。这一步骤,是对教师综合表达能力的一个考验,同一个故事,出于不同老师口中,其韵味却各不相同。有的人讲故事,平铺直叙,听起来平淡无味,没有起伏高潮,这样学生也不会有什么兴趣。一个善于讲故事的教师,其语言表达应该是是丰富精彩的,并且善于加工创造,把听众带进故事当中,随着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变化发展而不断起伏交错,高潮迭起,能调动起听众的心理状态,产生共鸣。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想像力,恰当的表情语言和肢体语言感染力等。讲得好与不好,是能不能抓住学生,吸引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
  (三)讨论交流,分析原理
  故事讲述法,重在引。意思是说,故事只起到引导作用,不是目的。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品味故事,参与讨论,才能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
  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自由讨论氛围,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讨论结束,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我们通过讨论,在过程中注意培养了学生的思辩能力和表达能力,但由于学生的讨论毕竟比较散乱,不成系统,不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所以教师的总结就显得尤为重要。把学生的讨论观点各条梳理,分析原因,然后进行抽象的思维加工,最终形成原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完成了教学的任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故事引趣法所不可或缺部分。
  总之,故事讲述法通过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分析和讨论,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参与的自觉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故事讲述法只是众多现代教学方法中的一种,要使政治理论课堂通俗化、趣味化,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广泛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质量,真正引领学生进入政治理论的学习。
其他文献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的工作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心理疏导能够发挥出有效的促进作用,表现出了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就针对高校思政教育中心理疏导的应用价值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渗透心理疏导的具体办法,以期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起到推进作用。  【关键词】心理疏导;高校思政教育;应用价值;办法  当前高校学生所需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不仅有学业方面的压力,还有求职方面的压力,这给学生心理上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期刊
【摘 要】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城镇化发展不断加速,社会竞争俞来激烈,人口流动性加大,农村人口外出打工人员增多,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明显增多,对此国家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度。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问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关注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对留守儿童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可行性的思考对策,从而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与发展。  【关键词】留守儿童;德育教育;对策  一
期刊
【摘 要】每当社会上出现个体生命受到严重戕害的危机事件时,人们总是会提到生命教育。而且,越来越多的学校也在关注和实施生命教育。  【关键词】生命教育;培育;文化  一、生命教育的三层涵义  (一)为了生命的教育  教育为了什么?不同的教育者用不同的语言和行动作出了不同的回答。有的人强调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升学考试和就业,有的人强调教育是为了促进社会公正和谐和发展。我们认为生命是上苍馈赠给我们的最珍贵的
期刊
【摘 要】理顺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转变管理职能,加强职业教育的监管。建立校企之间专门的组织机构,发挥行业组织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签订校企之间的契约。职业学校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建立为校企合作服务的运行机制,积极推动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双师型教师制度,充分调动职业学校教师的积极性,建立健全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治教,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
期刊
【摘 要】人们所谓的人际关系又称人际交往。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某些形式的交流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在情感上、观点上所形成的一定关系,这种通过交流在心理上建立起来的联系称之为人际关系。对于中职教育来说,人际关系对学生班级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协调好一个班级的人际关系也就相当于将班级管理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关键词】人际关系;班级管理;重要作用;中职教育  人际关系学认为,对于目前的社会来说,人际关系的运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精(液)斑、血(液)斑、毛发、烟头等法医物证的提取处理及保存的要点。  【关键词】法医物证;提取处理;保存  在形形色色的刑事案件现场中, 往往会发现一些特殊的物证, 如碎尸案第一现场仅留下少量皮肉、骨碎屑等, 现场遗留疑为罪犯吃剩的苹果或梨核等, 因通常的教材上没有这些特殊物证检验方法, 往往感到无从下手。笔者根据工作中的经验简述几种, 供同仁们在实践中参考。  一、精(
期刊
【摘 要】社会经济发展中人们对广播电视的需要不断提高,使广播电视行业面临严峻的挑战,而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化可以为广播电视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广播电视要想在发展的过程中面对更多的挑战,就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强化思想道德的建设,实现广电工作中思想政治的优化改革。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广播电视;改革实践  广播电视系统是我国较为传统的事业单位,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不断的改革
期刊
【摘 要】现代高校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全方位,多角度开展活动课,提高学生素质。开设活动课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打造高质量的活动课,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本着 “学校有特色、班级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育人理念,大力开展全面发展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德育工作;学生能力;机制研究  一、德育工作需要讲究艺术  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上我们都有一个共性
期刊
【摘 要】职教集团模式下,通过技术研究、技术培训、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技术平台,实施组织管理、内部资源重组及利益分配,是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职教集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职教集团作为校企合作的一种模式,其有效性在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得到了验证,并在全国各地逐渐推广开来,促进了高职院校产学研深度结合。而校企合作要长期有效的开展,离不开良好的机制建设。通过调研我们发现
期刊
【摘 要】近几年,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网络媒体具备越来越强的影响力。微博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式为人们带来获取信息、社交的新天地。很多高校学生非常喜欢用微博,具有很强的交流欲望和表现欲望。作为高校一方,将微博应用在思想教育上,让学生更加喜欢这种方式,提高思想教育效果。本文分析了微博在我国高校思想教育方面的应用,以期促进我国高校思想教育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与时俱进。  【关键词】高校;思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