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政治教材中的内容,因其理论的抽象及现行教学方法的单一,使学生对政治理论普遍缺乏兴趣,我多年从事政治教学,尝试用故事讲述法激活课堂,采用通俗生动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化难为易,寓教于乐,以达到快乐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利用;故事讲述法;激活;政治理论;教学课堂
高等专科学校政治课的内容,因其理论的高度抽象特点,一向被学生认为是学习中的难点。再加上传统的政治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满堂灌”以及长期以来人们在政治教学上存在的一些误区,如对政治功能认识片面化、教学模式拘泥于板块化等,使学生普遍认为政治语言晦涩难懂、政治理论枯燥乏味、政治内容严重与现实生活相脱节,从而扼杀了政治理论自身的鲜活性,影响了学生学习政治理论课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探讨如何把政治的抽象理论通过教师有效组织实施教学,化为具体形象内容,正是我所要谈论的重点。
一、故事讲述法的特点与优势
(一)故事讲述法由趣到理,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
政治理论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要揭示的是抽象的理论知识,这些理论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现象,树立科学的“三观”,形成正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前面所提到的诸多原因,很多同学对政治理论不感兴趣,不想学习,这就难以实现政治教育的目的。对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激发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才能挖掘出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内在动力。故事讲述法正是居于这样的环境下而提出来的。比如我在教学“发展的观点”这一内容时,并不是按照课本内容和顺序简单陈述原理,而是通过历史名人东方朔与汉武帝的一个小故事先激趣,引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故事讲述一次东方朔与汉武帝到上林苑游玩,汉武帝看到一棵很好看的树,却不知叫什么名字,于是就问东方朔,东方朔随口答道:“叫善哉!”,汉武帝让随从记下。过了几年,汉武帝再次和东方朔到这里,又问这棵树叫什么,东方朔又随口回答:“叫瞿所!”,汉武帝听后非常不高兴,说:“你欺骗我很久了,同一棵树,为什么前后名字不一样?你这是犯了欺君之罪!”东方朔答道:“马,大的时候叫马,小的时候叫驹;鸡,大的时候叫鸡,小的时候叫雏;人,刚生下来不久叫儿,年纪大的时候叫老人;这棵树以前叫善哉,现在叫瞿所,长少生死,万物成败,难道是固定不变的吗?”汉武帝听了,不得不佩服东方朔的聪明。
当故事讲完了以后,同学们就来劲了,情绪高昂,一下子就调动起学习的兴趣。这时趁热打铁,请同学们思考,东方朔的聪明是如何体现的?他之所以能让汉武帝心悦诚服,就在于掌握了今天我们所讲的哲学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中,都有他产生、变化、发展的历史。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一堂生动有趣的哲学课就从这个故事开始了。
(二)故事讲述法生动形象,有利于深化理论学习。
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观点的培养,是高等专科学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故事引趣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在具体实施中,往往是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即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研究来探寻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内在规律,从中导出一般的原理、理论,所以比较易懂好记,生动形象,有助于理论学习的进一步深化。
例如讲哲学知识中“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框时,就可以采用以下故事:寓言《钉子》:“丢失了一个钉子,坏了一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国家。”通过非常形象的描述,揭示了哲学理论,加深了学生对普遍联系观点的认识,可以把抽象的哲学理论通过形象生动的故事让学生由中体会和掌握。
(三)故事讲述法就是轻松灰谐,寓教于乐,在品味故事当中识记了哲学原理,记忆深刻。
知识学习是一项长期的、大量消耗脑力的活动。学生一天七、八节课,脑力的消耗是相当惊人的,尤其是我们的政治课,如果不能创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对学生来说,将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因此,我在教学中,就常常想着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和成长,故事引趣法帮我解决了这一难题,达到了寓教于乐的境界。
记得在教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框内容时,当时正是下午第三节课,个别学生因困而伏在桌子上睡觉,一些虽然没有睡觉,但看得出来,却也无精打采。于是我并没有直接上课,就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亚洲某国的元首即将访美,想用最简单的英语对克林顿打个招呼,于是向秘书请教。秘书说:见到克林顿,你就说:“How are you ?”(你好吗?)这就是最简单的招呼,克林顿一般就会说:“I am fine ,and you?”(我很好,你呢?),然后你只要再说一句:“Me too .(我也是)”就行了。其他的由翻译来做。专机降落在华盛顿,元首对着克林顿笑容灿烂,竟出口说成了“Who are you ?(你是谁?)。克林顿一听,吃了一惊,但很快就冷静下来,看着身边的希拉里夫人,开了个玩笑说:“I am Hillary’s husband.(我是希拉里的丈夫)”。没想到的是,这位元首朝着克林顿点点头,无比坚定的说:“Me too!(我也是)”……
当故事讲到这里,同学们已经是笑声不断,那种疲倦与懒散的情绪一扫而光,接着我就抓住时机,让学生分析为什么会闹出这样的国际笑话。原因就是元首学了一句英语,却不知条件已发生变化,仍然原样照搬,无法区别对待。其实也就是违背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导致的。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后,讨论分析出本课的知识原理,而且同学们以后一想到这故事,就会自然而然地回忆起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效果非常好。
二、故事讲述法的运用
以上是我个人对故事讲述法的一些拙见,下面我再简要谈谈如何运用这一方法。在哲学教学中,运用故事讲述法,主要包括三个过程:选择故事、讲述故事、分析原理。 (一)选择故事
选好故事,是故事讲述法的首要条件。对于故事的选择,应该精心收集和挑选,一般要注意所选故事与教材内容的关联性,故事的教育性和趣味性并重。因为我们最终要考虑的,是故事服务于教材内容,要体现一定的哲理,否则就难达到教学的目的。
我在讲“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时,谈到部分以合理的、最佳的和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的时候,整体功能就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我除了用到书上关于三个和尚的材料外,我还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说是一个瞎子在森林里迷了路,摸来摸去怎么也找不着方向。后来,他一不小心被什么东西绊了一跤。原来绊着他的是一个瘸子。两个人于是坐到地上聊了起来,两人彼此诉了很长时间的苦。后来瞎子灵光一闪说:“我把你背在背上,你为我指明方向,我来行走,不就能走出去了吗?”两人一拍即合,按照这种组合,很快就走出了森林。故事除了可以说明上述知识外,还告诉了我们,人应该相互帮助容易取得成功。这种理性的思辨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舒展着师生的心灵,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
可以这么说,故事选得好不好,是用好这一方法的前提,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平时要下功夫,注意收集和整理保存优秀的教学故事素材,待到用时信手拈来,恰到好处的运用。这会为你的教学增添许多的风采,让你在运用故事引趣法的时候,如鱼得水,游刃用余。
(二)讲述故事
故事选得好,不一定教学的效果就好。这关键的一环,就是要会讲故事。这一步骤,是对教师综合表达能力的一个考验,同一个故事,出于不同老师口中,其韵味却各不相同。有的人讲故事,平铺直叙,听起来平淡无味,没有起伏高潮,这样学生也不会有什么兴趣。一个善于讲故事的教师,其语言表达应该是是丰富精彩的,并且善于加工创造,把听众带进故事当中,随着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变化发展而不断起伏交错,高潮迭起,能调动起听众的心理状态,产生共鸣。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想像力,恰当的表情语言和肢体语言感染力等。讲得好与不好,是能不能抓住学生,吸引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
(三)讨论交流,分析原理
故事讲述法,重在引。意思是说,故事只起到引导作用,不是目的。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品味故事,参与讨论,才能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
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自由讨论氛围,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讨论结束,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我们通过讨论,在过程中注意培养了学生的思辩能力和表达能力,但由于学生的讨论毕竟比较散乱,不成系统,不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所以教师的总结就显得尤为重要。把学生的讨论观点各条梳理,分析原因,然后进行抽象的思维加工,最终形成原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完成了教学的任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故事引趣法所不可或缺部分。
总之,故事讲述法通过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分析和讨论,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参与的自觉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故事讲述法只是众多现代教学方法中的一种,要使政治理论课堂通俗化、趣味化,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广泛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质量,真正引领学生进入政治理论的学习。
【关键词】利用;故事讲述法;激活;政治理论;教学课堂
高等专科学校政治课的内容,因其理论的高度抽象特点,一向被学生认为是学习中的难点。再加上传统的政治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满堂灌”以及长期以来人们在政治教学上存在的一些误区,如对政治功能认识片面化、教学模式拘泥于板块化等,使学生普遍认为政治语言晦涩难懂、政治理论枯燥乏味、政治内容严重与现实生活相脱节,从而扼杀了政治理论自身的鲜活性,影响了学生学习政治理论课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探讨如何把政治的抽象理论通过教师有效组织实施教学,化为具体形象内容,正是我所要谈论的重点。
一、故事讲述法的特点与优势
(一)故事讲述法由趣到理,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
政治理论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要揭示的是抽象的理论知识,这些理论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现象,树立科学的“三观”,形成正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前面所提到的诸多原因,很多同学对政治理论不感兴趣,不想学习,这就难以实现政治教育的目的。对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激发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才能挖掘出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内在动力。故事讲述法正是居于这样的环境下而提出来的。比如我在教学“发展的观点”这一内容时,并不是按照课本内容和顺序简单陈述原理,而是通过历史名人东方朔与汉武帝的一个小故事先激趣,引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故事讲述一次东方朔与汉武帝到上林苑游玩,汉武帝看到一棵很好看的树,却不知叫什么名字,于是就问东方朔,东方朔随口答道:“叫善哉!”,汉武帝让随从记下。过了几年,汉武帝再次和东方朔到这里,又问这棵树叫什么,东方朔又随口回答:“叫瞿所!”,汉武帝听后非常不高兴,说:“你欺骗我很久了,同一棵树,为什么前后名字不一样?你这是犯了欺君之罪!”东方朔答道:“马,大的时候叫马,小的时候叫驹;鸡,大的时候叫鸡,小的时候叫雏;人,刚生下来不久叫儿,年纪大的时候叫老人;这棵树以前叫善哉,现在叫瞿所,长少生死,万物成败,难道是固定不变的吗?”汉武帝听了,不得不佩服东方朔的聪明。
当故事讲完了以后,同学们就来劲了,情绪高昂,一下子就调动起学习的兴趣。这时趁热打铁,请同学们思考,东方朔的聪明是如何体现的?他之所以能让汉武帝心悦诚服,就在于掌握了今天我们所讲的哲学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中,都有他产生、变化、发展的历史。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一堂生动有趣的哲学课就从这个故事开始了。
(二)故事讲述法生动形象,有利于深化理论学习。
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观点的培养,是高等专科学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故事引趣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在具体实施中,往往是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即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研究来探寻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内在规律,从中导出一般的原理、理论,所以比较易懂好记,生动形象,有助于理论学习的进一步深化。
例如讲哲学知识中“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框时,就可以采用以下故事:寓言《钉子》:“丢失了一个钉子,坏了一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国家。”通过非常形象的描述,揭示了哲学理论,加深了学生对普遍联系观点的认识,可以把抽象的哲学理论通过形象生动的故事让学生由中体会和掌握。
(三)故事讲述法就是轻松灰谐,寓教于乐,在品味故事当中识记了哲学原理,记忆深刻。
知识学习是一项长期的、大量消耗脑力的活动。学生一天七、八节课,脑力的消耗是相当惊人的,尤其是我们的政治课,如果不能创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对学生来说,将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因此,我在教学中,就常常想着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和成长,故事引趣法帮我解决了这一难题,达到了寓教于乐的境界。
记得在教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框内容时,当时正是下午第三节课,个别学生因困而伏在桌子上睡觉,一些虽然没有睡觉,但看得出来,却也无精打采。于是我并没有直接上课,就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亚洲某国的元首即将访美,想用最简单的英语对克林顿打个招呼,于是向秘书请教。秘书说:见到克林顿,你就说:“How are you ?”(你好吗?)这就是最简单的招呼,克林顿一般就会说:“I am fine ,and you?”(我很好,你呢?),然后你只要再说一句:“Me too .(我也是)”就行了。其他的由翻译来做。专机降落在华盛顿,元首对着克林顿笑容灿烂,竟出口说成了“Who are you ?(你是谁?)。克林顿一听,吃了一惊,但很快就冷静下来,看着身边的希拉里夫人,开了个玩笑说:“I am Hillary’s husband.(我是希拉里的丈夫)”。没想到的是,这位元首朝着克林顿点点头,无比坚定的说:“Me too!(我也是)”……
当故事讲到这里,同学们已经是笑声不断,那种疲倦与懒散的情绪一扫而光,接着我就抓住时机,让学生分析为什么会闹出这样的国际笑话。原因就是元首学了一句英语,却不知条件已发生变化,仍然原样照搬,无法区别对待。其实也就是违背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导致的。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后,讨论分析出本课的知识原理,而且同学们以后一想到这故事,就会自然而然地回忆起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效果非常好。
二、故事讲述法的运用
以上是我个人对故事讲述法的一些拙见,下面我再简要谈谈如何运用这一方法。在哲学教学中,运用故事讲述法,主要包括三个过程:选择故事、讲述故事、分析原理。 (一)选择故事
选好故事,是故事讲述法的首要条件。对于故事的选择,应该精心收集和挑选,一般要注意所选故事与教材内容的关联性,故事的教育性和趣味性并重。因为我们最终要考虑的,是故事服务于教材内容,要体现一定的哲理,否则就难达到教学的目的。
我在讲“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时,谈到部分以合理的、最佳的和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的时候,整体功能就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我除了用到书上关于三个和尚的材料外,我还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说是一个瞎子在森林里迷了路,摸来摸去怎么也找不着方向。后来,他一不小心被什么东西绊了一跤。原来绊着他的是一个瘸子。两个人于是坐到地上聊了起来,两人彼此诉了很长时间的苦。后来瞎子灵光一闪说:“我把你背在背上,你为我指明方向,我来行走,不就能走出去了吗?”两人一拍即合,按照这种组合,很快就走出了森林。故事除了可以说明上述知识外,还告诉了我们,人应该相互帮助容易取得成功。这种理性的思辨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舒展着师生的心灵,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
可以这么说,故事选得好不好,是用好这一方法的前提,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平时要下功夫,注意收集和整理保存优秀的教学故事素材,待到用时信手拈来,恰到好处的运用。这会为你的教学增添许多的风采,让你在运用故事引趣法的时候,如鱼得水,游刃用余。
(二)讲述故事
故事选得好,不一定教学的效果就好。这关键的一环,就是要会讲故事。这一步骤,是对教师综合表达能力的一个考验,同一个故事,出于不同老师口中,其韵味却各不相同。有的人讲故事,平铺直叙,听起来平淡无味,没有起伏高潮,这样学生也不会有什么兴趣。一个善于讲故事的教师,其语言表达应该是是丰富精彩的,并且善于加工创造,把听众带进故事当中,随着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变化发展而不断起伏交错,高潮迭起,能调动起听众的心理状态,产生共鸣。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想像力,恰当的表情语言和肢体语言感染力等。讲得好与不好,是能不能抓住学生,吸引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
(三)讨论交流,分析原理
故事讲述法,重在引。意思是说,故事只起到引导作用,不是目的。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品味故事,参与讨论,才能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
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自由讨论氛围,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讨论结束,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我们通过讨论,在过程中注意培养了学生的思辩能力和表达能力,但由于学生的讨论毕竟比较散乱,不成系统,不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所以教师的总结就显得尤为重要。把学生的讨论观点各条梳理,分析原因,然后进行抽象的思维加工,最终形成原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完成了教学的任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故事引趣法所不可或缺部分。
总之,故事讲述法通过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分析和讨论,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参与的自觉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故事讲述法只是众多现代教学方法中的一种,要使政治理论课堂通俗化、趣味化,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广泛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质量,真正引领学生进入政治理论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