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接受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并发腘动脉栓塞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 共纳入2008年11月至2012年12月间388例初治的股浅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436例患肢,均接受了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术,并在手术开始及结束时造影评估是否存在腘动脉栓塞.统计腘动脉栓塞的发生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在388例患者的436例患肢中,共发生远端栓塞事件15例(3.4%,15/436),其中10例为腘动脉栓
【机 构】
: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100730中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接受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并发腘动脉栓塞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 共纳入2008年11月至2012年12月间388例初治的股浅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436例患肢,均接受了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术,并在手术开始及结束时造影评估是否存在腘动脉栓塞.统计腘动脉栓塞的发生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在388例患者的436例患肢中,共发生远端栓塞事件15例(3.4%,15/436),其中10例为腘动脉栓塞(2.3%).发生率方面:TASC C/D型病变患者高于TASC A/B型患者(P =0.002),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患者高于狭窄病变患者(P<0.000 1),有卒中史的患者高于无卒中患者(P =0.007).腘动脉栓塞的发生率与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术前流出道数量无显著相关性.所有腘动脉栓塞事件在经过综合治疗后,均在手术结束前恢复了血流.结论 TASC C/D级病变、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和卒中病史是腘动脉栓塞的危险因素.在综合应用多种补救措施后,腘动脉栓塞通常是可以逆转的。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空肠多发憩室导致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 对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自2001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8例空肠多发憩室导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8例患者均出现腹痛、腹胀,5例合并恶心、呕吐,2例合并发热.立位腹部X线平片均可见小肠肠管胀气及气液平面.5例合并贫血,平均血红蛋白(9.5±1.0)g/L.15例行腹部B超检查,8例未见明显异常,7例腹腔肠管扩张.
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导致移植物受损,直接影响受体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据统计,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在10% ~40%[1].胆道并发症包括胆漏、胆道狭窄、胆道充盈缺损疾病(胆道结石、胆泥、胆管铸型)、Oddi括约肌功能异常、胆汁瘤、胆道出血等.其中胆漏和胆道狭窄为最常见的并发症.胆道狭窄又可分为吻合口狭窄和非吻合口狭窄两大类.我们对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及诊
目的 探讨左、右(后支)肝管低位汇合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自2000年1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12例左、右(后支)肝管低位汇合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2例患者肝管汇合点距肝门2 cm至十二指肠上缘之间8例,低于十二指肠上缘4例.左肝管与右肝管低位汇合7例,右肝管后支低位汇合5例.9例伴有胆管狭窄:左右肝管开口狭窄4例,右肝胆管开口狭窄3例,左肝管开口狭窄2例.左右
目的 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IPMN)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2000年1月-2013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6例IPMN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中男9例,女7例.年龄37 ~61岁,平均年龄49岁.患者以上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B超和CT检查均提示胰腺囊实性占位病变,均有不同
病例1,男,61岁.右下肢静脉曲张20余年.入院5个月前行左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后并发小腿肌丛静脉血栓,口服华法林3个月血栓未溶解,停用抗凝药物.病例2,男,62岁.左下肢静脉曲张20余年.合并高血压、腰椎间盘突出症、糖耐量异常,入院前1周并发左小腿血栓性浅静脉炎.2例患者本次静脉曲张手术前均行彩超检查排除了大隐静脉血栓性浅静脉炎、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甘油三酯结果正常.使用综
我们在大量单孔腹部手术的基础上,于2010年6月开展了经腋窝入路单孔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并与前期开展的经胸乳入路三孔法手术进行对比,对两种术式的优缺点进行比较研究,现总结报道如下。
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主要治疗方法有急诊动脉栓塞和手术治疗.位于尾状叶的肝细胞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临床上非常罕见,文献报道少,且都是个案报道,因此如何处理该急腹症,处理策略上是否遵循其他肝段破裂出血的问题需要解决[1-2].我们在20年的肝尾叶切除临床实践中,积累了8例肝尾状叶肝细胞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处理经验,效果良好,这也是目前国际上已知的最大宗病例报道.资料与方法
患者,男,67岁,因"右上腹不适2d,体检发现肝占位1d"入院.腹部B超检查提示肝左叶实性占位.查体:巩膜无黄染,左锁骨上淋巴结无肿大,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肛门检查:骶前未触及肿块.CT提示食管中下段壁增厚,管腔狭窄,肝左叶可见1个7.0 cm ×1.2 cm低密度灶,边缘不规则,境界不清,不均匀强化;食管钡剂X线透视示食管中下段不规则充盈缺损及偏心性狭窄;胃镜
目的 探讨脾切除术后脾组织植入的发生率及其CT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94例经腹部增强CT证实的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脾切除的病因分为2组,外伤组42例和非外伤组52例.统计学方法分析脾组织植入的发生率和CT影像学特征.结果 94例脾切除患者中,脾组织植入29例(30.85%).42例外伤性脾切除者中,发现脾组织植入结节20例,发生率47.62%,非外伤性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