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关于人是生产力主体的认识与实践

来源 :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renyao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从坚持“人是生产力主体”这一基本原理出发,先后提出“人民群众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力量”“人力资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资源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等重要论断。围绕这些认识,我党先后推出一系列实践策略,如注重社会分配公平,保护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发挥教育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强大功能,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促使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双创”政策进一步深化了我党对“人是生产力主体”理论的认识与实践。
  关键词:生产力主体;人民群众;人力资源;人才资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为人是生产力主体,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劳动者这三种生产力基本要素中,劳动者是最活跃、最基本的要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也提出许多关于人是生产力主体的重要论述,如“人是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1]“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2]“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3]“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4]等,党从人民群众、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三个层面阐述了人的生产力主体地位,制定了一系列国家发展策略。
  一、中国共产党关于人是生产力主体的重要论述
  (一)人民群众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力量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5],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列宁也曾明确指出,“生机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6]毛泽东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人民群众的生产力主体地位。
  邓小平认为,“解放后二十五年来我们做了一些工作……所有这些成绩,是依靠人民的觉悟和智慧取得的。”[8]他指出,过去我党也很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只是由于违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才导致全国出现“浮夸风”“大锅饭”现象。邓小平强调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以及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建设者,都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坚持人民群众的生产力主体地位。
  江泽民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力量。“科技事业的发展中,科学家的作用十分重要,但仅仅靠科学家的努力还不够,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支持和参与,这样才能形成科技发展最深厚的基础。”[9]因此,我们既要重视科技人才,也要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科学技术只有扎根于人民群众,坚持与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才能获得最根本的动力,发挥更大的威力。
  胡锦涛指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主体。”[10]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应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让人民群众做科学发展的“阅卷人”,发展成果由广大劳动人民共享。他认为,广大劳动群众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力量,是科学发展的主体。因此,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紧紧依靠广大劳动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生产能动性。
  习近平指出,人民群众作为生产力主体,表现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无不是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与智慧中来。“历史反复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11]与此同时,“人民群众需求的变化,必将对我国发展全局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12]。随着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生产力发展必须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所需,依靠人民群众才能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二)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人力资源是指一个社会具有智力劳动能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包括智力和体力两个层面。虽然邓小平没有明确提出“人力资源”一词,但其诸多思想已蕴含丰富的人力资源观点。邓小平强调“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特指,而非泛指,“是指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13]这与人力资源内涵相一致。邓小平将脑力劳动也纳入劳动范畴,为人力资源开发与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
  十四大以来,全球范围内的科学技术革命迅猛发展,人类社会迎来信息技术与知识经济时代,全球范围内的自然资源竞争和资本竞争逐渐转变为人力资源竞争,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江澤民指出“人力资源是最可宝贵的资源。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既是长远的考虑,又是现实的需要。”[14]人力资源越丰富,人的能力与智慧越强,对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就会越深越广。
  十六大以来,人力资源建设已然成为世界各国的战略性建设。胡锦涛提出,当今时代“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大国,都把科技人力资源视为战略资源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大力加强科技人力资源能力建设。”[15]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技术时代,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但人依然是先进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信息是由人对庞大复杂的数据进行有目的的搜集、分析与整合而来,科学技术也需经过人的掌握运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坚持人力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具有重大意义。
  十八大以来,我国人力资源建设工作得到更进一步的落实。2015年,我国首次全面部署人力资源服务业,正式将对人力资源的建设与开发工作纳入到国家专业服务行业当中,不断加强人力资源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培育人力资本服务领域新增长点,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16],使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正如习近平所说,“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也是一个智力资源大国,我国13亿多人大脑中蕴藏的智慧资源是最可宝贵的。”[17]强大的人力资源队伍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力量。   (三)人才资源是创新活动最活跃的因素
  人才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具有较多科学知识、较强劳动技能,在价值创造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那部分人。人才资源是人力资源的高端部分。将人才资源从人力资源中凸显出来,便能清晰展现我党对生产力主体的多层次认识。
  早在改革开放前夕,邓小平便多次提出要重视和使用人才。改革开放后,他指出,我们一心一意搞建设,“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大错误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18]他要求党员干部要大胆突破常规选拔任用人才,并将是否“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作为判断“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19]他指出,利用好我国潜在的巨大人才优势,将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随着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江泽民指出,科技事业发展的关键在人,党要“做好人才工作,首先要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20]“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都要靠不断创新,而创新就要靠人才,特别是要靠年轻英才不断涌现出来。”[21]人才资源是生产力主体中的优秀高端部分,对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起关键作用。人才资源越丰厚,生产力发展的速度与质量也相应越高。
  胡锦涛指出,“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人才开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物质资源开发利用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人类智慧和能力发展则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22]人类社会历史归根到底是一部物质生产史,对物质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决定了社会发展的进度,人才作为高端的生产力主体对生产力发展起着明显作用。因此,增强我国发展后劲,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他强调,“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23],要想搞好发展就得念好“人才经”。他认为,中国“强起来靠创新,创新靠人才。”我国领导人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致力于“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新技术人才。”[24]习近平多次强调,党组织要有强烈的人才意识,达到“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的境界,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广纳国内外人才为我国发展所用,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营造人才创新和创造活力争相迸发的局面。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党从人民、人力、人才多维度认识生产力主体,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我国各项体制机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人是生产力主体理论的实践策略
  (一)注重社会分配公平
  承认人民群众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力量,必须重视社会分配公平。人首先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与生活需要而投入到物质生产实践中,人民的生产实践是受利益驱动的。正如邓小平所说,“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25]重视物质利益问题等于保护和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因此,“我们一定要坚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26]。邓小平指出,贯彻按劳分配“总的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鼓励大家上进。”[2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按劳分配的同时,允许一部分非劳动收入存在的政策,虽有利于“搞活整个社会经济”,但“劳动收入差距又容易拉大。”为不损害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党和政府一方面从“分配方法、税收政策、价格政策、工商行政管理等方面”[28]作出必要的调整,“坚决保护合法收入、合理调节过高收入、严厉取缔非法收入。”[29]另一方面,强调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习近平强调,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解决好收入差距问题。”[30]总而言之,社会分配公平问题对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有着极大影响,注重社会分配公平,有利于保证社会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
  (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坚持以教育支撑人力资源开发。胡锦涛指出,“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31]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注重教育事业的人才投资。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32]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生产力竞争,首先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技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江泽民多次强调,“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33]教育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专业人才有着独特作用。当科学知识作为理论形态存在时,它仅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要使其转化为人能够掌握并应用于生产过程中,需要依靠教育才能实现。教育具有使科学知识物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作用。习近平多次强调,我们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強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双一流”大学,办好继续教育,打造学习型社会,为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探索通过教育渠道实现人力资源建设与经济发展协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互动、教育公平与质量建设同步推动生产力发展。总之,教育是知识再生产的主要基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培育创新精神的重要摇篮。我党坚持贯彻落实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发展战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三)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判断各种体制机制改革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归根到底要看是否有利于激发人的生产能动性与创造性。邓小平指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34]改革的目的就是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从制度层面解决人才资源开发问题具有根本性与长远性意义。江泽民强调,要“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投融资体制。”[35]胡锦涛强调,人才发展战略布局要实现“人才制度优先创新,高度重视并优先进行人才制度设计,完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创造智慧。”[36]习近平多次强调人才培养机制体制改革的紧迫性与重要性。要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改进人才培养机制,尊重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对人才培养工作给予足够耐心与支持,为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广阔平台。总之,我党要致力于打造一批世界水平的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为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综上所述,维护社会分配公平有利于保护生产力持久健康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利于为我国生产力发展提供源源不断更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有利于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关于人是生产力主体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时代我党对“人是生产力主体”认识的创新成果。人是生产力主体的基本原理要求生产力发展要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强调人民的生产力主体地位,表现为:发展的依靠主体是人民、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的享有者也是人民。习近平坚持人民群众的生产力主体地位,强调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科技创新、文化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各项工作中。关于科技创新,习近平强调,“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37]关于文化产业发展,习近平强调要注重使文化产品深入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反映人民所想所需。他指出,“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跳出‘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38]关于社会治理,习近平强调,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社会现实问题入手,“解决好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稳定等民生问题,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39]民生问题与社会生产力发展密切相关,生产力发展的可持续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可持续。
  基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关于“人是生产力主体”理论的认识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更加注重实现人民、人力、人才多层次生产力主体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的有机统一。李克强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质上是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调动亿万市场主体积极性和社会创造活力,更大限度激发每个人的潜能潜质。”[40]也就是说,“双创”更加注重全民参与,更加注重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更加注重人才资源支撑。为了在更深程度上推进“双创”,一是要发挥人才优先引领作用,通过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为合理的人才流动提供制度保障,打造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二是要注重创新创业发展主体的大众性与广泛性,发挥“科技人员、中高等院校毕业生、留学回国人才、农民工、退役士兵等有梦想、有意愿、有能力的群体”联动作用,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有效转化;三是要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实现人人参与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良好局面,在注重提高创新创业发展质量的同时,使创新创业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综上所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坚持“人是生产力主体”的基本原理,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大众創业、万众创新”政策,深化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关于“人是生产力主体”的认识与实践。
  四、结语
  强调人是生产力主体,并不意味着生产力发展仅凭主观意志而不受客观规律制约。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41]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人是生产力主体的认识与实践,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理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对建设国家制度体系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13][25][26][27]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8,88,146,101,102.
  [2][9][14][20]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4,35,349,319.
  [3][15][22]胡锦涛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29,408,129.
  [4]聂晨静.习近平: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EB/OL].(2018-3-7)[2019-12-15].https://www.yicai.com/news/5404728.html.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7.
  [6]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53.
  [7]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8]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69.
  [10][31][36]胡锦涛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99,421,391.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27.
  [12][2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70-71,144.
  [16][1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0,31.
  [18][19][32][3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109,275,108.
  [21][35]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5,399.
  [23]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02).
  [28][29][33]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9,55,233.
  [3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14.
  [37][39]人民网.科技创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EB/OL].(2019-05-28)[2019-12-04].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0528/c40531-31106039.html.
  [38]共产党员网.站稳人民立场,“跳出身边的小小的悲欢”[EB/OL].(2019-04-16)[2019-12-04].http://tougao.12371.cn/gaojian.php?tid=2237903&tdsourcetag=s_pcqq_aiomsg.
  [40]徐海知.李克强:进一步提升“双创”水平更好发挥稳就业促创新增强新动能作用.[EB/OL].(2019-06-13)[2019-12-04].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6/13/c_1124620329.htm.
  [4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
  责任编辑  晨曦
其他文献
摘 要: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参与力量和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组织方式,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式和桥梁,处理社会关系的生动场景及专业运用、兴趣发展、能力拓展、人格完善的广阔平台。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社团参与动机、社团参与程度、参与社团类型、社团参与角色进行系统分析,对大学生社团与对其心理健康质量、多元智力发展、人际沟通等综合能力的相关性进行全面考察。研究认为,高校在落实立德
期刊
摘 要: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引领是贯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红色文学内涵呈现出一种革命精神、家国情怀与价值引领的特点。因此,无论是从类型学还是教育意义的角度,学习红色文学与开展高校思政育人都有着内在关联逻辑。新时代以红色文学为依托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有国家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高校筑牢意识形态阵地与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等时代机遇,也会面临着现实挑战。以“岭师文传”育人路径新实践
期刊
摘 要:SCL-90量表的抽样分析表明,大部分贫困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也有极少数新生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隐患。男生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女生,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非独生子女,城镇新生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农村新生。因此,新生资助工作要在资助对象、资助信息等方面提高精准度、特别做好新生的创新教育和心理教育。  关键词:贫困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精准资助  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家庭经济困
期刊
摘 要:从国家、学校、学生三个层面分析,开展通识拓展课程是落实国家政策、解决校园文化活动问题、促进高职学生发展的需要。广东A高职学院的通识拓展课程以“德、智、体、美、劳、创”六个方面的素养培养为目标,以通识为内容,以拓展为策略,以课程为手段,以活动为载体而构建的“项目—课程—活动”三级体系。课程实行“校—院—班”三级管理制度,统一教学目标、内容和载体,以特色化品牌、系统化设计、个性化档案、拓展化平
期刊
摘 要:“互联网 +”时代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学生党建对于新时代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然而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高校党建也应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转变工作观念,改进工作方法,拓展党建教育内容,增强党建教育效果,提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本文从“互联网+”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机遇、挑战入手,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原则进行阐述,最后,提出了“互联网+”时代高校
期刊
摘 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对于提升新时代一流人才培养水平,加快“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暨南大学为例,通过实证研究高校教师立德树人意识水平及政治站位,初步探索“双一流”大学的“三全育人”有效路径,激发党员教师立德树人积极性,强化师德建设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以期建立高校教师党建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机制,从而推动“三全育人”的落地生根和立德树人的开花结果。 
期刊
深挖■的根,速解相關题
期刊
摘 要: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法,基于“新工科”视野的角度考察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类型、内容、形式和成效。调查发现,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社会实践的类型丰富,主要以有偿校外社会实践为主;实践效果显著,如增强学生领导力、塑造崇高理想、提升服务能力等,但是学生对实践活动的意义不够明确、活动专业性和思想性不强、形式单一、学校层面公益类实践活动较少等不足影响了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效度评价。因此,可以从
期刊
摘 要:创业素质主要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等方面。当前,大学生缺乏创业信念、高校缺少创业实践基地和对创业课程不够重视等问题,是造成大学生创业素质匮乏的主要原因。因此,需从高校与政府两方面培育大学生创业素质。高校应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营造大学生创业文化氛围、构建创业素质教育运行与保障机制,以培育大学生创业素质,政府应完善创业服务政策为大学生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
期刊
摘 要: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工作不断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数字化工作模式将会在时代发展潮流的推动下,成为高校学生工作高效开展的重要手段。新时代下的高校学生群体对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事物关注度更高,更易于接受、也更愿意配合新奇有效的工作模式。将数字化工作模式和高校奖助贷工作结合起来,既可以让高校学生群体更加有效地表现自我,表达诉求,严格按照要求配合学校完成奖助贷工作,同时也可以让高校奖助贷工作紧跟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