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8.216
资料与方法
选择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106例,男64例,女42例;年龄60~91岁,平均73±8.5岁。106例中股骨颈骨折行全髋置换术9例,股骨头置换术7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行内固定术18例。合并有高血压病56例,冠心病38例,高血脂症34例,糖尿病18例,脑梗塞病史12例。其中有2种合并症者28例,3种合并症者8 例。以随机数字表分组,观察组56例,对照组50例。两组年龄、性别、合并症及术前卧床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前下肢深静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均无血栓形成。
手术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在可透视骨科手术床上,体位:患侧髋部垫高30°。手术方式:全髋置换、股骨头置换、髓内钉固定术。手术时间:50~170分钟,平均86±32.5分钟。全麻患者清醒后送回病房。两组患者麻醉选择、手术时间、手术种类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护 理
观察组:除常规使用促进下肢静脉回流药物的方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外,加用一套人工挤压腓肠肌联合足踝关节主被动旋转运动的方法。术前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讲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发展及危害性,以及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方法及重要性,并教会患者及家属,取得其积极主动配合。人工挤压腓肠肌方法:每分钟3次,每次持续3秒,连续不断,术后24小时后逐渐减少次数,并配合进行足踝关节主被动旋转运动。足踝关节主被动旋转运动由踝关节屈、伸、内翻和外翻组成,每个动作维持3秒,30次为1组,每天6组。术后麻醉消失前,由护士帮助患者做足踝关节主被动旋转运动,具体方法为左手固定患者踝部,右手握足前部做足踝关节旋转运动。麻醉作用消失后,患者配合主动做足踝关节旋转运动,方法及频率同术前。
对照组:用常规方法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①术后平卧,抬高下肢,呈外展中立位;②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应用抑制凝血酶的生成,预防血栓形成;③麻醉消失前,由护士行下肢肌肉被动按摩,用手掌或手指按在皮肤上,由远端向近端做螺旋形运动。麻醉作用消失后患者每天做踝关节自主伸、屈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每个动作持续3秒,30次为1组,每天3~6组,促进血液回流,减轻水肿。
观察指标:根据DVT诊断标准,出现下肢疼痛、肿胀、浅静脉曲张、Homan症阳性,经血管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证实,为有症状的DVT。如无临床症状出现,则于术后7~10天行血管彩色超声多谱勒检查,如发现静脉内有实质性回声,探头加压后下肢静脉管腔不能被压瘪,静脉腔内无血流信号或少量血流信号不随呼吸改变,为无症状DVT。
统计学处理:所有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
结 果
观察组56例发生无症状深静脉血栓2例,发生率3.5%。对照组50例发生深静脉血栓8例,2例为有症状DVT,6例为无症状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6%。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X2=5.51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讨 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下肢骨科术后常见并发症,特别是“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合并症的老年患者更易发生。轻者可引起下肢肿痛,静脉血流障碍,影响功能恢复,严重者可造成肺栓塞死亡[1]。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方法是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和使用抗凝药物,干预越早效果越好。髋部手术后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髋、膝关节活动受限,因此除常规的下肢抬高、皮肤肌肉按摩及药物干预外,人工腓肠肌挤压联合足踝关节主被动旋转运动在促进下肢静脉回流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报道健康志愿者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观察人工挤压腓肠肌对下肢深静脉回流的影响,发现人工挤压腓肠肌时,股静脉回流峰速度比静息状态高2倍以上。健康志愿者足踝主动旋转运动使股静脉回流峰速度增加69.3%,显著高于足底静脉泵压力在200mmHg时股静脉回流峰速度的增加[2]。同时参考本文前面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相关数据,观察组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即开始人工腓肠肌挤压和足踝旋转运动,并和常规方法相结合,及时有效地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少血流滞缓形成深静脉血栓(DVT)的可能。与对照组相比DVT发生率下降了77%,P<0.05。据此认定,人工挤压腓肠肌联合足踝关节主被动旋转运动,简单方便、经济实用,不影响手术部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但必须做好患者思想工作,取得患者及家属积极主动配合,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 邱贵兴.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专家建议.中华骨科杂志,2005,25(10):636-640.
2 陈廖斌,顾洁夫,王华,等.足踝主被动运动对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中华骨科杂志,2001,21(3):145-147.
资料与方法
选择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106例,男64例,女42例;年龄60~91岁,平均73±8.5岁。106例中股骨颈骨折行全髋置换术9例,股骨头置换术7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行内固定术18例。合并有高血压病56例,冠心病38例,高血脂症34例,糖尿病18例,脑梗塞病史12例。其中有2种合并症者28例,3种合并症者8 例。以随机数字表分组,观察组56例,对照组50例。两组年龄、性别、合并症及术前卧床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前下肢深静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均无血栓形成。
手术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在可透视骨科手术床上,体位:患侧髋部垫高30°。手术方式:全髋置换、股骨头置换、髓内钉固定术。手术时间:50~170分钟,平均86±32.5分钟。全麻患者清醒后送回病房。两组患者麻醉选择、手术时间、手术种类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护 理
观察组:除常规使用促进下肢静脉回流药物的方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外,加用一套人工挤压腓肠肌联合足踝关节主被动旋转运动的方法。术前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讲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发展及危害性,以及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方法及重要性,并教会患者及家属,取得其积极主动配合。人工挤压腓肠肌方法:每分钟3次,每次持续3秒,连续不断,术后24小时后逐渐减少次数,并配合进行足踝关节主被动旋转运动。足踝关节主被动旋转运动由踝关节屈、伸、内翻和外翻组成,每个动作维持3秒,30次为1组,每天6组。术后麻醉消失前,由护士帮助患者做足踝关节主被动旋转运动,具体方法为左手固定患者踝部,右手握足前部做足踝关节旋转运动。麻醉作用消失后,患者配合主动做足踝关节旋转运动,方法及频率同术前。
对照组:用常规方法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①术后平卧,抬高下肢,呈外展中立位;②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应用抑制凝血酶的生成,预防血栓形成;③麻醉消失前,由护士行下肢肌肉被动按摩,用手掌或手指按在皮肤上,由远端向近端做螺旋形运动。麻醉作用消失后患者每天做踝关节自主伸、屈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每个动作持续3秒,30次为1组,每天3~6组,促进血液回流,减轻水肿。
观察指标:根据DVT诊断标准,出现下肢疼痛、肿胀、浅静脉曲张、Homan症阳性,经血管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证实,为有症状的DVT。如无临床症状出现,则于术后7~10天行血管彩色超声多谱勒检查,如发现静脉内有实质性回声,探头加压后下肢静脉管腔不能被压瘪,静脉腔内无血流信号或少量血流信号不随呼吸改变,为无症状DVT。
统计学处理:所有计量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
结 果
观察组56例发生无症状深静脉血栓2例,发生率3.5%。对照组50例发生深静脉血栓8例,2例为有症状DVT,6例为无症状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6%。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X2=5.51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讨 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下肢骨科术后常见并发症,特别是“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合并症的老年患者更易发生。轻者可引起下肢肿痛,静脉血流障碍,影响功能恢复,严重者可造成肺栓塞死亡[1]。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方法是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和使用抗凝药物,干预越早效果越好。髋部手术后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髋、膝关节活动受限,因此除常规的下肢抬高、皮肤肌肉按摩及药物干预外,人工腓肠肌挤压联合足踝关节主被动旋转运动在促进下肢静脉回流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报道健康志愿者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观察人工挤压腓肠肌对下肢深静脉回流的影响,发现人工挤压腓肠肌时,股静脉回流峰速度比静息状态高2倍以上。健康志愿者足踝主动旋转运动使股静脉回流峰速度增加69.3%,显著高于足底静脉泵压力在200mmHg时股静脉回流峰速度的增加[2]。同时参考本文前面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相关数据,观察组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即开始人工腓肠肌挤压和足踝旋转运动,并和常规方法相结合,及时有效地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少血流滞缓形成深静脉血栓(DVT)的可能。与对照组相比DVT发生率下降了77%,P<0.05。据此认定,人工挤压腓肠肌联合足踝关节主被动旋转运动,简单方便、经济实用,不影响手术部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但必须做好患者思想工作,取得患者及家属积极主动配合,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 邱贵兴.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专家建议.中华骨科杂志,2005,25(10):636-640.
2 陈廖斌,顾洁夫,王华,等.足踝主被动运动对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中华骨科杂志,2001,21(3):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