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人们一直希望可以通过教育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即让学生在具备基本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兼修优秀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使其将来应用多元才能贡献祖国,造福社会。但实践中的教育现象却是事与愿违,如今社会上老人恶意讹诈路人、食品安全质量问题以及铁路霸座问题等都在向我们敲响德育的警钟。因此,探索班级管理中有效的德育渗透方法就显得尤为急切。
【关键词】班级管理 德育 小学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0.125
小学班主任是班级管理中的核心力量,也是德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而德育,一方面强调对人心灵的洗涤和灵魂的净化,另一方面也十分关注对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和行为素养的教学培养。良好的开始是教育成功的一半,教师要充分把握住儿童当前教育中行为和意识可塑性强的优势,让德育落实在儿童的身边,体现在学生的日常。基于此,就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的问题,本文展开了简要的探讨和分析,希望对同仁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一、结合儿童日常生活,实施德育常规化指导
实施德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中充满关心和关爱,传递社会的正能量,弘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国家变得更加和谐、稳定、繁荣和昌盛。因此既然德育是为生活而服务的,那么我们不妨尝试结合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进行德育渗透。通过一些班主任网络和家庭调查,教师可以发现如今的孩子多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在学校生活中就显现出了一些蛮横、娇惯和自傲的性格,在家庭生活中更是将这种不良的生活秉性发挥到了淋漓尽致。比如,在学校的大扫除活动中,一些孩子就专挑拣劳动量轻的任务完成,或者有的学生则是根本“雷打不动”,而且在学习中也是堕于思考,稍微遇到一些难题就开始叫苦不迭,而在家庭生活中,这些孩子则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承包了所有的家务劳动,孩子们只知道索取而不懂得辛苦和付出,这样的生活现象在父母看来是为了孩子好,但是从长远来看,实际上是害了他们。
每个人都将是社会中独立的个体,父母终将有一天无法陪伴在孩子身边,所以如果真的是从长远考虑,应当耐心去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自强不息能力,让他们更好地去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做生活的强者。因此,我们要让德育工作落实在班级管理的日常以及学生家庭生活的日常,以形成长效合理的机制。比如,我们可以多给学生设计一些困难和问题,让他们迫于无奈的去寻找同伴和老师的帮助,而作为公平交换,这些受到帮助的学生也要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帮助他人,如此,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他人帮助带来的便利,又可以促使学生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道理,继而懂得合作、付出和交换的意义,达到一定程度的自强。
其次,对于家庭生活中,我们则倡导学生从整理好自己的内务入手,比如收拾干净自己的屋子、整理好床单和被子、合理摆放洗漱用品以及定时作息等,此外,还可以从“感恩教育”主题入手,引导学生回到家给父母做晚饭、捶腿、揉肩等,让感恩的种子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下扎根。
二、发挥班主任模范指导和班干部导向作用
古语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班主任和班干部都是一个班级中的领导者角色,有责任和义务为其他同学起到以身作则,模范影响的作用。比如,对于班主任来说,要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言谈之间要和蔼可亲,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要因为某位学生家庭环境好、考试成绩好以及平时听话等就过于偏袒这些孩子,在人格上我们要公平对待每一位班级成员,其次作为班级的班干部,也要起到模范作用,比如,在劳动活动中冲锋在前,脏活累活抢先干,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團结同学,友好互让,不能因为自己某些职务上的便利就压迫某些同学,如此,在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原则上尽力去打造一个和谐、民主、健康的班级环境,也让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除此之外,小学班主任还可以结合一些古代名人名家的优秀故事,如“程门立雪”、“立木为信”、“孔融让梨”、“卧冰求鲤”等对儿童实施德育指导,撰写优秀的故事中暗含了很多的传统美德思想,如孝敬父母、谦虚礼让、诚信为本、保家卫国等,通过讲解这些德育故事,学生可以明白更多的做人道理,然后向着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向而不断努力前行,更促使他们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将来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综上所述,管理好班级是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基础,也是管理好学校的前提,而德育则是促使班级管理步入正轨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此,本文简要概括了几点如何实施针对小学生德育引导的方法,其中由于笔者自身理论知识的薄弱,尚且还存在部分有待提升的德育空间,这些问题就希望可以得到同仁的斧正和完善了。
参考文献
[1]邵玮玮.德育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5).
[2]邵玲.浅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34).
[3]金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渗透策略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8).
【关键词】班级管理 德育 小学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0.125
小学班主任是班级管理中的核心力量,也是德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而德育,一方面强调对人心灵的洗涤和灵魂的净化,另一方面也十分关注对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和行为素养的教学培养。良好的开始是教育成功的一半,教师要充分把握住儿童当前教育中行为和意识可塑性强的优势,让德育落实在儿童的身边,体现在学生的日常。基于此,就如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的问题,本文展开了简要的探讨和分析,希望对同仁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一、结合儿童日常生活,实施德育常规化指导
实施德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中充满关心和关爱,传递社会的正能量,弘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国家变得更加和谐、稳定、繁荣和昌盛。因此既然德育是为生活而服务的,那么我们不妨尝试结合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进行德育渗透。通过一些班主任网络和家庭调查,教师可以发现如今的孩子多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在学校生活中就显现出了一些蛮横、娇惯和自傲的性格,在家庭生活中更是将这种不良的生活秉性发挥到了淋漓尽致。比如,在学校的大扫除活动中,一些孩子就专挑拣劳动量轻的任务完成,或者有的学生则是根本“雷打不动”,而且在学习中也是堕于思考,稍微遇到一些难题就开始叫苦不迭,而在家庭生活中,这些孩子则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承包了所有的家务劳动,孩子们只知道索取而不懂得辛苦和付出,这样的生活现象在父母看来是为了孩子好,但是从长远来看,实际上是害了他们。
每个人都将是社会中独立的个体,父母终将有一天无法陪伴在孩子身边,所以如果真的是从长远考虑,应当耐心去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自强不息能力,让他们更好地去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做生活的强者。因此,我们要让德育工作落实在班级管理的日常以及学生家庭生活的日常,以形成长效合理的机制。比如,我们可以多给学生设计一些困难和问题,让他们迫于无奈的去寻找同伴和老师的帮助,而作为公平交换,这些受到帮助的学生也要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帮助他人,如此,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他人帮助带来的便利,又可以促使学生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道理,继而懂得合作、付出和交换的意义,达到一定程度的自强。
其次,对于家庭生活中,我们则倡导学生从整理好自己的内务入手,比如收拾干净自己的屋子、整理好床单和被子、合理摆放洗漱用品以及定时作息等,此外,还可以从“感恩教育”主题入手,引导学生回到家给父母做晚饭、捶腿、揉肩等,让感恩的种子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下扎根。
二、发挥班主任模范指导和班干部导向作用
古语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班主任和班干部都是一个班级中的领导者角色,有责任和义务为其他同学起到以身作则,模范影响的作用。比如,对于班主任来说,要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言谈之间要和蔼可亲,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要因为某位学生家庭环境好、考试成绩好以及平时听话等就过于偏袒这些孩子,在人格上我们要公平对待每一位班级成员,其次作为班级的班干部,也要起到模范作用,比如,在劳动活动中冲锋在前,脏活累活抢先干,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團结同学,友好互让,不能因为自己某些职务上的便利就压迫某些同学,如此,在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原则上尽力去打造一个和谐、民主、健康的班级环境,也让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除此之外,小学班主任还可以结合一些古代名人名家的优秀故事,如“程门立雪”、“立木为信”、“孔融让梨”、“卧冰求鲤”等对儿童实施德育指导,撰写优秀的故事中暗含了很多的传统美德思想,如孝敬父母、谦虚礼让、诚信为本、保家卫国等,通过讲解这些德育故事,学生可以明白更多的做人道理,然后向着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向而不断努力前行,更促使他们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将来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综上所述,管理好班级是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基础,也是管理好学校的前提,而德育则是促使班级管理步入正轨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此,本文简要概括了几点如何实施针对小学生德育引导的方法,其中由于笔者自身理论知识的薄弱,尚且还存在部分有待提升的德育空间,这些问题就希望可以得到同仁的斧正和完善了。
参考文献
[1]邵玮玮.德育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5).
[2]邵玲.浅论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34).
[3]金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德育渗透策略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