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把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相整合,充分发挥其优势所在,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数学素养的目的。
1 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快乐学习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良好教学情境的设置,给学生印象中比较枯燥的数学课增添无穷魅力,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快乐”学习,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学习积极性,从而确保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
例如,笔者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这一课时,先在屏幕上放映一组直观形象的动态画面:将三角形的面积转化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来求,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又可以转化为矩形的面积来求。在观察画面以后,让学生讨论并明确: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采用化陌生为熟悉,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的思想方法。然后提出:要求梯形的面积设想用什么方法?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联想、类比,去猜测结论;在这之后,在屏幕上放映梯形可以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或矩形来求的割补过程。这一动态过程与大多数学生自己猜测的思维过程完全吻合,学生都为自己的类比成功喜不自禁。
2 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为教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三条高或高的延长线、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时,传统教学方式都是让学生作图、观察、得出结论,但每个学生在作图中总会出现种种误差,导致三条线没有相交于一点,即使交于一点了,也会心存疑惑:是否是个别现象?使得学生很难领会数学内容的本质。但利用信息技术就不同了,在几何画板上,只要画出一个三角形,用菜单命令画出相应的三条线,就能观察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然后任意拖动三角形的顶点,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发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总是不会改变的。这实验,除了教师演示之外,学生也可自己动手,亲手经历,大大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再如,初二代数“频率分布”,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引着学生在“60名女学生身高”数据中找最大值、最小值;再分组,一个一个地数出每组中数据的个数;计算频率,绘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既繁琐又费时。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简洁明了,把60个数据输入Excel,排序,最大值和最小值,各组中的频数,一目了然。用Excel还能方便地绘出柱状图,类似频率分布直方图。若教师重点讲透步骤、方法和道理,把非智力过程交给计算机处理,这样就能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需要,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需要。
3 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上猜想结论,发现定理,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比如,二次函数y=ax2 bx c中的3个系数a、b、c对其图象的影响,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观察图象的变化,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学生自己得出不同值对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影响。这样,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体验到数学发现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功地形成应有的数学思想与方法,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作用。
再如,在学习“多边形的外角和”时,为帮助学生感知多边形外角和等于360°,先投影一个六边形公园平面图,在图上作出这个六边形公园的各个外角,再让学生猜想6个外角的和为多少度?学生答案不一,这时又问:能不能将公园缩为一个点呢?这时6个角的和又为多少度?学生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这时教师利用动画展示将公园缩为一个点时,6个外角刚好形成一个周角的结果。在学生全神贯注的观察和思考中及时提出,若将六边形公园换为七边形、八边形、n边形,它们的外角和又是多少度呢?学生都争着回答。由于运用了多媒体,学生看得深、看得透,能给学生以直观的画面,从而激起学生思维长河的波澜,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涌起创新的灵感和浪花。
4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节省时间,拓宽空间
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师节省出大量的教学时间,可以使学生在足够的空间与时间内,获取最大限度的信息量,争取更多的思考时间;可以利用图形的颜色和图像的闪烁给学生以暗示,还可以通过平移和旋转使学生了解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发现中掌握知识;可以利用师生界面进行超级链接,达到师生互动,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动态的“活”的数学,还可以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往往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多方面的知识。比如“台球桌面上的角”一节,引入了台球问题,一般学习比较好的学生不知道台球运动的基本规则,不理解题意,而对比较爱玩的学生,很清楚台球运动的基本规则,但不明白余角和补角等是怎么回事。把比较好的学生与爱玩的学生适当搭配,分在一组,通过演示白球击打红球后红球的运动路线,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了。这样不仅能各尽所能,而且能增进学生间情感交流,达到增进团结,共同进步,“种瓜得豆”的目的。
5 运用多媒体可以化静为动,形象感知
皮亚杰的“建构”的观点是与“活动”的观点有紧密联系的。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必须掌握“活”的几何概念,这就必须使学生在几何学习中充满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教育家斯腾伯格认为,教学过程应视为交往过程,要注重交往的改进,特别强调学生个性的“自我实现”。传统的几何教学中的教具运用,并不能使抽象的几何概念真正地形象化、具体化,而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几何概念真正“活”起来。
比如在讲解“有趣的七巧板”时,利用多媒体演示用七巧板拼成的各种图形,让学生欣赏、命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想象力及动手欲望。然后演示七巧板的结构特征,再叫学生动手制作七巧板就容易了,既给学生一个自由创造的空间,又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又如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时,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从亮点向右射出一束光线,使学生看后马上就能悟出射线是怎么形成的;用不同色彩分别在射线上闪烁出第二个亮点和两点间的一部分,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将左边一个端点向左延伸,就形成一条射线;将直线向左右两边适当延伸后,问学生直线还可以向两边延伸吗?引导学生想象出直线无限长、不可度量、没有端点。
总之,多媒体教学较传统媒体有着它显著的优势和独特的魅力,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恰当使用,可起到创设教学情境,突破重点难点,起到传统的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使学生正确形成完整的数学体系和空间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参与意识。教育手段现代化的有效性,是教师探索课堂教育方法、手段的方向。要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效益,进行高密度、高容量的教学,多媒体的应用势在必行。但也要注意,多媒体教学不仅要求授课教师掌握必要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深刻理解现代教育的本质,既使用多媒体手段,又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评价、监督控制、师生情感交流方面的优势,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将新的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完美的结合。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市万家镇万家中学)
1 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快乐学习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良好教学情境的设置,给学生印象中比较枯燥的数学课增添无穷魅力,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快乐”学习,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学习积极性,从而确保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
例如,笔者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这一课时,先在屏幕上放映一组直观形象的动态画面:将三角形的面积转化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来求,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又可以转化为矩形的面积来求。在观察画面以后,让学生讨论并明确: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采用化陌生为熟悉,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的思想方法。然后提出:要求梯形的面积设想用什么方法?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联想、类比,去猜测结论;在这之后,在屏幕上放映梯形可以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或矩形来求的割补过程。这一动态过程与大多数学生自己猜测的思维过程完全吻合,学生都为自己的类比成功喜不自禁。
2 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为教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三条高或高的延长线、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时,传统教学方式都是让学生作图、观察、得出结论,但每个学生在作图中总会出现种种误差,导致三条线没有相交于一点,即使交于一点了,也会心存疑惑:是否是个别现象?使得学生很难领会数学内容的本质。但利用信息技术就不同了,在几何画板上,只要画出一个三角形,用菜单命令画出相应的三条线,就能观察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然后任意拖动三角形的顶点,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发现三线交于一点的事实总是不会改变的。这实验,除了教师演示之外,学生也可自己动手,亲手经历,大大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再如,初二代数“频率分布”,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引着学生在“60名女学生身高”数据中找最大值、最小值;再分组,一个一个地数出每组中数据的个数;计算频率,绘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既繁琐又费时。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简洁明了,把60个数据输入Excel,排序,最大值和最小值,各组中的频数,一目了然。用Excel还能方便地绘出柱状图,类似频率分布直方图。若教师重点讲透步骤、方法和道理,把非智力过程交给计算机处理,这样就能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需要,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需要。
3 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上猜想结论,发现定理,从而提高创新能力。
比如,二次函数y=ax2 bx c中的3个系数a、b、c对其图象的影响,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观察图象的变化,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学生自己得出不同值对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影响。这样,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体验到数学发现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功地形成应有的数学思想与方法,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作用。
再如,在学习“多边形的外角和”时,为帮助学生感知多边形外角和等于360°,先投影一个六边形公园平面图,在图上作出这个六边形公园的各个外角,再让学生猜想6个外角的和为多少度?学生答案不一,这时又问:能不能将公园缩为一个点呢?这时6个角的和又为多少度?学生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这时教师利用动画展示将公园缩为一个点时,6个外角刚好形成一个周角的结果。在学生全神贯注的观察和思考中及时提出,若将六边形公园换为七边形、八边形、n边形,它们的外角和又是多少度呢?学生都争着回答。由于运用了多媒体,学生看得深、看得透,能给学生以直观的画面,从而激起学生思维长河的波澜,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涌起创新的灵感和浪花。
4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节省时间,拓宽空间
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师节省出大量的教学时间,可以使学生在足够的空间与时间内,获取最大限度的信息量,争取更多的思考时间;可以利用图形的颜色和图像的闪烁给学生以暗示,还可以通过平移和旋转使学生了解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发现中掌握知识;可以利用师生界面进行超级链接,达到师生互动,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动态的“活”的数学,还可以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往往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多方面的知识。比如“台球桌面上的角”一节,引入了台球问题,一般学习比较好的学生不知道台球运动的基本规则,不理解题意,而对比较爱玩的学生,很清楚台球运动的基本规则,但不明白余角和补角等是怎么回事。把比较好的学生与爱玩的学生适当搭配,分在一组,通过演示白球击打红球后红球的运动路线,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了。这样不仅能各尽所能,而且能增进学生间情感交流,达到增进团结,共同进步,“种瓜得豆”的目的。
5 运用多媒体可以化静为动,形象感知
皮亚杰的“建构”的观点是与“活动”的观点有紧密联系的。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必须掌握“活”的几何概念,这就必须使学生在几何学习中充满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教育家斯腾伯格认为,教学过程应视为交往过程,要注重交往的改进,特别强调学生个性的“自我实现”。传统的几何教学中的教具运用,并不能使抽象的几何概念真正地形象化、具体化,而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几何概念真正“活”起来。
比如在讲解“有趣的七巧板”时,利用多媒体演示用七巧板拼成的各种图形,让学生欣赏、命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想象力及动手欲望。然后演示七巧板的结构特征,再叫学生动手制作七巧板就容易了,既给学生一个自由创造的空间,又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又如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时,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从亮点向右射出一束光线,使学生看后马上就能悟出射线是怎么形成的;用不同色彩分别在射线上闪烁出第二个亮点和两点间的一部分,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将左边一个端点向左延伸,就形成一条射线;将直线向左右两边适当延伸后,问学生直线还可以向两边延伸吗?引导学生想象出直线无限长、不可度量、没有端点。
总之,多媒体教学较传统媒体有着它显著的优势和独特的魅力,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恰当使用,可起到创设教学情境,突破重点难点,起到传统的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使学生正确形成完整的数学体系和空间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参与意识。教育手段现代化的有效性,是教师探索课堂教育方法、手段的方向。要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的效益,进行高密度、高容量的教学,多媒体的应用势在必行。但也要注意,多媒体教学不仅要求授课教师掌握必要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深刻理解现代教育的本质,既使用多媒体手段,又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评价、监督控制、师生情感交流方面的优势,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将新的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完美的结合。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市万家镇万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