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观察对比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6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常规护理之外,均给予患者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QOL评分明显更高;对照组患者达到3分和4分遵医行为标准患者占总数的30.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4.8%,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遵医行为更积极,预后生存质量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肝硬化;遵医行为;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336-01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肝病,是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弥漫性肝损害[1]。由于肝硬化患者常常因为肝胆总管胆汁排泄不畅从而出现胆管痉挛导致门脉高压的情况出现,门脉高压又极易导致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而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常常会导致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并且由于病程时间过长,常常导致患者出现放弃治疗,不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的行为。因此实施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以及治疗的积极性显得非常必要,并且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之后可以明显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存质量。我院近年来开始将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到肝硬化患者的护理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月 ~2013年1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66例。均符合我国修订的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年龄34~60岁,平均年龄(37±13)岁。对照组年龄34~60岁,平均年龄(37±13)岁;两组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心理护理干预 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手续,护理人员以真诚热情的态度想患者介绍医院的一般情况、管床医生及护士的详细信息和医护人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以减轻患者因为重大疾患产生的焦慮恐惧行李,逐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治疗前就治疗原理、过程与患者进行详细的沟通,使患者尽量全面了解自己即将进行的治疗有何疗效,针对性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对于患者有疑虑的地方,要耐心与患者进行沟通,讲解治疗的必要性和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也可以适时将患者家属纳入心理护理干预范畴,多方面进行开导,促进其早日康复。针对患者的性格特征和文化水平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尽量让患者明白肝硬化不一定会转变为肝癌,使其明白肝功能有较强代偿功能,只要积极参与到治疗中,完全有可能恢复正常健康的生活,并且不会因为治疗过程中药物使用而刺激肝功能造成再次损害,逐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1.3 判断标准 遵医行为标准采用4分制评分法,共5个条目,内容包括能否定时定量进行药物治疗、运动治疗、饮食治疗;能否进行自我检测和定期复查。1分为完全做不到,2分为很小情况可以做到,3分为大部分情况下可以做到,4分为完全做得到。3分以上定为治疗依从性较好。QOL评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QOL量表进行判断[3],得分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其患者QOL得分为(43.34±12.5)分;观察组行常规护理之外,均给予系统的心理护理,其患者QOL评分为(55.8±13.2)分。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QOL评分明显更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得分情况对比 对照组患者达到3分和4分遵医行为标准患者占总数的30.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4.8%,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乙肝是我国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如果在罹患乙肝后仍然不积极治疗而且嗜饮酒类饮料会导致乙肝肝硬化的出现;乙肝肝硬化本身非常难治愈,如果治疗不得当患者常会因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而威胁生命健康甚至死亡。并且由于肝硬化的病程较长,患者会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产生消极情绪,如果处理不当会明显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质量[4-5]。因此,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实施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非常必要。另外,有肝脏是人体的主要器官,肝硬化患者会因为害怕癌变而产生严重的心理影响,甚至丧失生活的信心。所有罹患肝硬化患者普遍存在严重的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种负面情绪多来源自对疾病本身的不了解以及治疗本身的恐惧,患者常会担心癌变而导致出现生命危险;还有患者也会担心就算能够取得一定治疗效果,但也会因此对肝肾功能产生严重影响,影响预后生存质量。总而言之,这些负面情绪不仅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还会严重降低患者预后生存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尽早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具有不可忽视的特性。心理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加强患者对疾病本身的认识,消除恐惧感,也能加强患者对治疗的必要性认可,有效的减少患者心理负担,消除不必要的负面情绪以提升手术治疗质量。患者在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后,对疾病本身和治疗有了深刻认识,不仅不会出现不必要负面情绪和负担,反而会主动疗,大大提升患者临床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QOL评分明显更高;对照组患者达到3分和4分遵医行为标准患者占总数的30.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4.8%,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心理护理干预还可增进护患关系,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和理解,可以保证临床各项治疗工作和护理措施更好的实施,明显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标准。同时,患者转变心态后,可以更加自如的应对疾病,对预后生存质量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对肝硬化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遵医行为更积极,预后生存质量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伟征,尹素珍,宋秀丽,综合心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J] .当代护士,2012,7(13):56-57.
[2] 林伟平,心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焦虑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6(2):112-115.
[3] 姚瑛,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0,8(3):88-90.
[4] 申颖慧,肝硬化患者焦虑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_齐鲁护理, 2011,9(11):26-28.
[5] 李涛,赵文书,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肝硬化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2,10(2):69-71.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肝硬化;遵医行为;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336-01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肝病,是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弥漫性肝损害[1]。由于肝硬化患者常常因为肝胆总管胆汁排泄不畅从而出现胆管痉挛导致门脉高压的情况出现,门脉高压又极易导致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而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常常会导致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并且由于病程时间过长,常常导致患者出现放弃治疗,不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的行为。因此实施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以及治疗的积极性显得非常必要,并且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之后可以明显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存质量。我院近年来开始将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到肝硬化患者的护理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月 ~2013年1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66例。均符合我国修订的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年龄34~60岁,平均年龄(37±13)岁。对照组年龄34~60岁,平均年龄(37±13)岁;两组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心理护理干预 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手续,护理人员以真诚热情的态度想患者介绍医院的一般情况、管床医生及护士的详细信息和医护人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以减轻患者因为重大疾患产生的焦慮恐惧行李,逐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治疗前就治疗原理、过程与患者进行详细的沟通,使患者尽量全面了解自己即将进行的治疗有何疗效,针对性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对于患者有疑虑的地方,要耐心与患者进行沟通,讲解治疗的必要性和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也可以适时将患者家属纳入心理护理干预范畴,多方面进行开导,促进其早日康复。针对患者的性格特征和文化水平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尽量让患者明白肝硬化不一定会转变为肝癌,使其明白肝功能有较强代偿功能,只要积极参与到治疗中,完全有可能恢复正常健康的生活,并且不会因为治疗过程中药物使用而刺激肝功能造成再次损害,逐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1.3 判断标准 遵医行为标准采用4分制评分法,共5个条目,内容包括能否定时定量进行药物治疗、运动治疗、饮食治疗;能否进行自我检测和定期复查。1分为完全做不到,2分为很小情况可以做到,3分为大部分情况下可以做到,4分为完全做得到。3分以上定为治疗依从性较好。QOL评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QOL量表进行判断[3],得分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其患者QOL得分为(43.34±12.5)分;观察组行常规护理之外,均给予系统的心理护理,其患者QOL评分为(55.8±13.2)分。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QOL评分明显更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得分情况对比 对照组患者达到3分和4分遵医行为标准患者占总数的30.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4.8%,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乙肝是我国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如果在罹患乙肝后仍然不积极治疗而且嗜饮酒类饮料会导致乙肝肝硬化的出现;乙肝肝硬化本身非常难治愈,如果治疗不得当患者常会因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而威胁生命健康甚至死亡。并且由于肝硬化的病程较长,患者会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产生消极情绪,如果处理不当会明显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质量[4-5]。因此,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实施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非常必要。另外,有肝脏是人体的主要器官,肝硬化患者会因为害怕癌变而产生严重的心理影响,甚至丧失生活的信心。所有罹患肝硬化患者普遍存在严重的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种负面情绪多来源自对疾病本身的不了解以及治疗本身的恐惧,患者常会担心癌变而导致出现生命危险;还有患者也会担心就算能够取得一定治疗效果,但也会因此对肝肾功能产生严重影响,影响预后生存质量。总而言之,这些负面情绪不仅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还会严重降低患者预后生存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尽早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具有不可忽视的特性。心理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加强患者对疾病本身的认识,消除恐惧感,也能加强患者对治疗的必要性认可,有效的减少患者心理负担,消除不必要的负面情绪以提升手术治疗质量。患者在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后,对疾病本身和治疗有了深刻认识,不仅不会出现不必要负面情绪和负担,反而会主动疗,大大提升患者临床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QOL评分明显更高;对照组患者达到3分和4分遵医行为标准患者占总数的30.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4.8%,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心理护理干预还可增进护患关系,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和理解,可以保证临床各项治疗工作和护理措施更好的实施,明显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标准。同时,患者转变心态后,可以更加自如的应对疾病,对预后生存质量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对肝硬化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遵医行为更积极,预后生存质量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伟征,尹素珍,宋秀丽,综合心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J] .当代护士,2012,7(13):56-57.
[2] 林伟平,心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焦虑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6(2):112-115.
[3] 姚瑛,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0,8(3):88-90.
[4] 申颖慧,肝硬化患者焦虑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_齐鲁护理, 2011,9(11):26-28.
[5] 李涛,赵文书,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肝硬化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2,10(2):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