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是文字简洁、韵律优美、意境深远的文学作品。一首古诗,寥寥数十字,短短几句,或借景抒情,或借物喻理,千百年来,滋润了无数代中国人。中国自古就有“诗教”的传统,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这道出了古诗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却发现,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学习古诗有一定困难。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小学古诗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它通过形象、直观的画面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以独特的形、声、景扣动学生的心弦,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让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中。下面,我以《枫桥夜泊》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教学的感受。
一、 展现画面,整体感知入愁思
经典古诗蕴含哲理,意境高远,简简单单几行就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接触一首古诗,学生先要对其有个整体的印象和初步的了解。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首诗歌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领悟诗词的意境。但插图是静止的、单一的,对引导学生感知古诗意境还远远不够。因此,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的动画,配上符合诗情的音乐,带领学生走入诗境之中。
《枫桥夜泊》是唐代著名诗人张继的作品,写夜间停船枫桥时凄寒、幽静的景象,抒发了诗人旅途中孤独、寂寞的心情。如何让学生来领会作者所描绘的凄寒、幽美的秋夜美景,感受到作者轻柔、缥缈、幽寂、寥落的羁旅愁思呢?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于教学开始时就向学生展示了一幅苏州水乡的画面——月色朦胧,诗人半卧于小船上,眺望着远处,脸上露出忧郁的神情;浓霜弥漫于空旷的水面,身后的枫桥隐约可见,远处的渔火忽暗忽明;小船随着水波轻轻晃动,岸边树上的乌鸦不时发出几声鸣叫……背景音乐,缓缓地流淌出凄凉忧伤的曲调,让人不由觉得浑身凉凉的,内心忧伤之情油然而生。置身于这样的画面中,学生轻声读着古诗,他们虽然还不能完全领悟其意境,但从脸上那凝重的神情和缓慢低沉的语调中,却已经能感受到他们内心那一丝淡淡的忧伤。显然,他们对全诗的基调已经有了简单的了解,为下面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 图文结合,品词析句解愁思
古诗独特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也就是说,古诗的情致意蕴是含而不露、隐而不显、幽深微妙、耐人寻味的。每首诗都有诗眼,诗眼集中体现了诗人的情感核心。教学中,我抓住诗眼,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难点,来引导学生体悟诗情诗意,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枫桥夜泊》这首古诗中,一个“愁”字是作者的感情宣泄点,蕴藏着他旅途孤独、寂寞与惆怅。而“霜满天”“对愁眠”这两个词是品诗悟情的突破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采用了图文结合、对比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课件中分别出示两幅画面:一幅画面上皓月当空,湖面上波光粼粼;另一幅画面上夜色朦胧,远处的景物模模糊糊。然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画面上的景色,再说说哪幅画面上的景色与“霜满天”相一致;并从“满”字入手,让学生了解“满”是指那晚的霜很大,夜空中到处都弥漫着寒霜。“对愁眠”,很多同学理解为对着忧愁入睡。如果我直接讲出意思,学生虽然也可理解,却不能很好地感受作者的感情。所以,我将画面定格,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中诗人的表情、动作,讨论诗人在干什么,为什么不睡觉,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在讨论中感受作者那浓浓的愁思。在如此忧愁的情况下,作者怎能入睡呢?所以,“对愁眠”是说作者心中忧愁,难以入睡。解决了这两个难点,诗句意思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 形声相辅,悟情诵读抒愁思
语文教学要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古诗语言精练,辞采华美,意蕴深远,这决定了古诗特别适合诵读,要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品味古诗的音乐美、意境美,领会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诵读,让学生感悟、琢磨、想象、理解,读出古诗的韵味情致,读出作者的喜怒哀乐,为诗人之悲而悲,为诗人之乐而乐。
诗人的创作是即景生情,缘情成诗,要领悟诗人的情感,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对古诗品词析句、理解其主要内容之后,我借助多媒体丰富的形式,让图片、声音等参与进来,渲染气氛,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帮助学生感受全文,把握文章的基调,悟情诵读。
那凄寒、幽美的秋夜,伴随着凄凉的琴声,学生仿佛和诗人一起,乘坐着小舟,行驶到枫桥边,面对着残月、乌啼、江枫、渔火,愁思万千,连诗人那一声声无奈的长叹,也都好像听得真真切切。当学生完全沉浸在诗的意境中,内心感受到了诗人的忧愁、寂寞之后,我指导他们配乐朗读,边读边展开想象。因为学生对全诗有了透彻的理解,所以朗读起来声情并茂,停顿自然,轻重恰当,尤其是“满”和“愁”字,读得恰到好处,令人回味,达到了以情促读、读中悟情的效果。
一首诗就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幅图画,而多媒体课件就是一座桥、一扇门、一把钥匙。当古诗这一古人的文化精粹和现代化的多媒体课件有效结合在一起,古诗深远的意境、丰富的内涵,就更能为我们的学生所接受,所理解,所喜爱,从而将这中国文化的瑰宝传承下去。
作者简介: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第一小学语文教师。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却发现,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学习古诗有一定困难。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小学古诗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它通过形象、直观的画面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以独特的形、声、景扣动学生的心弦,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让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中。下面,我以《枫桥夜泊》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教学的感受。
一、 展现画面,整体感知入愁思
经典古诗蕴含哲理,意境高远,简简单单几行就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接触一首古诗,学生先要对其有个整体的印象和初步的了解。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首诗歌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领悟诗词的意境。但插图是静止的、单一的,对引导学生感知古诗意境还远远不够。因此,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的动画,配上符合诗情的音乐,带领学生走入诗境之中。
《枫桥夜泊》是唐代著名诗人张继的作品,写夜间停船枫桥时凄寒、幽静的景象,抒发了诗人旅途中孤独、寂寞的心情。如何让学生来领会作者所描绘的凄寒、幽美的秋夜美景,感受到作者轻柔、缥缈、幽寂、寥落的羁旅愁思呢?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于教学开始时就向学生展示了一幅苏州水乡的画面——月色朦胧,诗人半卧于小船上,眺望着远处,脸上露出忧郁的神情;浓霜弥漫于空旷的水面,身后的枫桥隐约可见,远处的渔火忽暗忽明;小船随着水波轻轻晃动,岸边树上的乌鸦不时发出几声鸣叫……背景音乐,缓缓地流淌出凄凉忧伤的曲调,让人不由觉得浑身凉凉的,内心忧伤之情油然而生。置身于这样的画面中,学生轻声读着古诗,他们虽然还不能完全领悟其意境,但从脸上那凝重的神情和缓慢低沉的语调中,却已经能感受到他们内心那一丝淡淡的忧伤。显然,他们对全诗的基调已经有了简单的了解,为下面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 图文结合,品词析句解愁思
古诗独特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也就是说,古诗的情致意蕴是含而不露、隐而不显、幽深微妙、耐人寻味的。每首诗都有诗眼,诗眼集中体现了诗人的情感核心。教学中,我抓住诗眼,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难点,来引导学生体悟诗情诗意,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枫桥夜泊》这首古诗中,一个“愁”字是作者的感情宣泄点,蕴藏着他旅途孤独、寂寞与惆怅。而“霜满天”“对愁眠”这两个词是品诗悟情的突破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采用了图文结合、对比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课件中分别出示两幅画面:一幅画面上皓月当空,湖面上波光粼粼;另一幅画面上夜色朦胧,远处的景物模模糊糊。然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画面上的景色,再说说哪幅画面上的景色与“霜满天”相一致;并从“满”字入手,让学生了解“满”是指那晚的霜很大,夜空中到处都弥漫着寒霜。“对愁眠”,很多同学理解为对着忧愁入睡。如果我直接讲出意思,学生虽然也可理解,却不能很好地感受作者的感情。所以,我将画面定格,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中诗人的表情、动作,讨论诗人在干什么,为什么不睡觉,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在讨论中感受作者那浓浓的愁思。在如此忧愁的情况下,作者怎能入睡呢?所以,“对愁眠”是说作者心中忧愁,难以入睡。解决了这两个难点,诗句意思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 形声相辅,悟情诵读抒愁思
语文教学要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古诗语言精练,辞采华美,意蕴深远,这决定了古诗特别适合诵读,要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品味古诗的音乐美、意境美,领会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诵读,让学生感悟、琢磨、想象、理解,读出古诗的韵味情致,读出作者的喜怒哀乐,为诗人之悲而悲,为诗人之乐而乐。
诗人的创作是即景生情,缘情成诗,要领悟诗人的情感,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对古诗品词析句、理解其主要内容之后,我借助多媒体丰富的形式,让图片、声音等参与进来,渲染气氛,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帮助学生感受全文,把握文章的基调,悟情诵读。
那凄寒、幽美的秋夜,伴随着凄凉的琴声,学生仿佛和诗人一起,乘坐着小舟,行驶到枫桥边,面对着残月、乌啼、江枫、渔火,愁思万千,连诗人那一声声无奈的长叹,也都好像听得真真切切。当学生完全沉浸在诗的意境中,内心感受到了诗人的忧愁、寂寞之后,我指导他们配乐朗读,边读边展开想象。因为学生对全诗有了透彻的理解,所以朗读起来声情并茂,停顿自然,轻重恰当,尤其是“满”和“愁”字,读得恰到好处,令人回味,达到了以情促读、读中悟情的效果。
一首诗就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幅图画,而多媒体课件就是一座桥、一扇门、一把钥匙。当古诗这一古人的文化精粹和现代化的多媒体课件有效结合在一起,古诗深远的意境、丰富的内涵,就更能为我们的学生所接受,所理解,所喜爱,从而将这中国文化的瑰宝传承下去。
作者简介: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第一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