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小学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wald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可利用的重要资源,它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阐述了隐性课程的内涵和特征,并对隐性课程的构建、开发和利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中小学 隐性课程 开发 利用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因为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谈到课程,很多中小学教师往往都片面地理解为单一的显性课程。所谓“显性课程”(manifestcurriculum),是人们精心设计的目标明确、内容全面、计划周密、结构复杂的课程。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课程,这类课程是根据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所颁布的教育计划、教学大纲而制定的,通常也被称作“正规课程”(formalcurriculum)或“官方课程”(officialcurriculum)。[1]显性课程在基础教育领域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但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无时无处不在的“隐性课程”,也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的有效的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加强隐性课程的构建、开发和利用有利于新课改的实施。
  一、隐性课程的内涵及特征
  所谓隐性课程,是在学校情境中由隐性校园文化组成的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2]隐性课程又叫隐蔽课程、潜在课程或非正式课程,是针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一种特殊的教育现象。早在20世纪初,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就提出了“附带学习”这一术语。杜威认为,学生从正式学习的经验或知识中可学到的只是学习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学习同时产生的经验,这就是有关的情意学习,它有时比正式课程的学习还重要。在其著作《经验与教育》中杜威就尝试过隐性课程的论述。第一次正式使用“隐性课程”概念的是美国教育家杰克逊(Jackson,P.W.),其在1968年所著《课堂的生活》一书中分析了学校气氛和教室环境,并从学校教育的整体效益出发,论述了隐性课程的作用。[3]
  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性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它与显性课程有机地结合是优化课程结构、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之一,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内容极为丰富,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如校园环境、学风、校风、人际关系、规章制度、精神风貌、组织活动、历史传统、传媒信息等。
  隐性课程独特的呈现形式决定了它独特的作用特征,它对学习者的作用是缓慢的,具有细雨润物的功效;影响是无形的,具有强烈的思想渗透作用;接受是自愿的,没有任何强加的因素。与显性课程相比,隐性课程具有四个主要特征。[4]
  一是缺乏周密的育人计划。它可以是设计,可以有某种程度的计划性,但其计划不可能是全面的、周密的,因而它与显性课程的育人有计划性相比有很大的距离。
  二是信息载体的广泛性。隐性课程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它的外延可涉及除学校正式课程之外的一切教育教学的形式和内容。
  三是育人方式的潜在性。隐性课程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大多是朦胧性、抽象性的,学生有意无意地受到隐性课程的影响以后,他们的认知水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便不知不觉地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因此,它的教育效果相对迟缓,不像显性课程教学那样具有立竿见影的直接功效。
  四是教育效应的双重性。隐性课程包括的内容非常丰富,每个内容都别拘一格,但其对学生的影响又不是简单片面、孤立的,而是多种形式、几个方面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隐性课程隐藏在学校各种环境和氛围中,对学生的影响既可能有利,又可能有害;对学生影响作用的时间、程度、结果等均不相同,具有难以预期性;与显性课程作用机制有明显区别,其引导、利用及开发难度较大。
  二、中小学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学校生活的外部环境和学校生活的内部环境,都是影响人的巨大力量。”[5]任何存在于学习者周围的人、事、物与方方面面的精神因素,恰似一个隐性的“场”时时处处都可能会对学生产生各种不可低估的影响。隐性课程被看作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性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一种隐藏的、无意的,甚至完全没有得到承认的学校生活经验,但它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无时无处不在,内容极为丰富,是形成校风、班风、学风、学校声誉、教师非权力影响力的重要条件。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有机结合是优化课程结构、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之一,如果能正确认识,科学利用,它就能产生建设性的影响,把学生引入正轨;如果不重视,就有可能产生很大的破坏作用,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秩序。因此,隐性课程的开发极其复杂,又意义重大。笔者认为,中小学校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隐性课程的构建与开发。
  1.建立促进师生发展的科学民主化教学管理,促进教师“示范”功能。
  科学民主化教学管理就是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由教师、学生、学生家长、教育专家或社会知名人士共同组成的校务委员会和以教师为主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在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中发挥主人翁的作用。[6]
  中小学生意志品质发展还不完善,其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强,喜欢模仿、善于模仿。“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不是简单的说教和灌输,而是感悟文化精神,沐浴文化传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7]“身正为范,学高为师”,“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显而易见,教师自身的“示范”作用是学校隐性课程中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身心健康的教师才能培育出身心健康的学生。学校要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化的教学管理机制,为教师营造一个尊重人、信任人的环境,增强教师的主体意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励其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并进而感染所教授的学生。同时,通过制度化建设,在学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这是促进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建设最有力的内在机制。
  2.建立促进老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创造积极的育人环境。
  传播理论认为,传播者最关心同事、上司对传播的反应……受众是“上帝”仅仅是个口号。[8]当然教育传播有别于其他传播,可以说,作为传播者的教师对学生的关心是不容质疑的,但作为普通人的教师也同样关注上级、同事的评价,关心自己的发展前途。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太过于注重绩效式的教师评价,忽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太过于重视学校的组织需要,忽视教师的个人需要;太执着于短期的可测量的目标,忽视长期的无法测量的目标;太过于注重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太偏重于自上而下的评价,忽视自下而上的评价,特别是忽视了教师的自我评价。[9]有些学校甚至简单地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工作质量和对教师进行奖惩的惟一依据。若以“分”为本,以学生分数评价教师,势必教师就不得不追求分数,于是,教师就有可能为了学生考出好成绩而使出浑身解数,这样他们的主要精力就不是放在研究和优化课堂教学上,而是想方设法地占用学生的课余及休息时间“疯狂”地补课,搞题海战术,不惜摧残学生的心身健康和抹杀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来换取学校领导的好评和晋升资格。长此以往,学生和教师的关系便成了分数的关系,教师也自觉不自觉地以学生考试分数来左右自己对学生的态度,师生都沦为分数的奴隶,师生关系恶化在所难免。
  对教师的评价应该强调尊重教师的人格和多样的个性,强调教师的自我评价,强调教师的未来发展。建立、完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对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具有最为直接的导向、激励、控制作用,有利于创造一种良好教育精神氛围,增强教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积极的育人环境。重视教育者在隐性课程实施过程中角色问题、素质要求问题、参与程度问题也是研究隐性课程可控因素的重要对象之一,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者在隐性课程中的作用,使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创造和应用,使隐性课程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教育效果越来越好。[10]
  3.提高教师的素质,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对教育教学、学生身心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亲其师”才会“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满足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影响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影响学生的社会观念、社会能力和创造能力。叶圣陶先生说:“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好的品德,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显然,学生的健康成长、健全人格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形象的影响。
  教师要加强思想修养,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教师面对的是众多的学生,一言一行都可能引起学生的效仿,从而对学生性情形成产生极大的影响。一个教师达到性情良好,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的满意、欣赏、真情、关爱、宽容、尊重和师生间的良好互动。学生长时间受其熏染,可能就会形成具有他的特色的良好性情。反之,教师的性情乖戾,性情偏激,就会给学生的性情留下难以磨灭的影响。而且,人的性格对于一个人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性格促使其更好地完成任务,不良的性格则对他完成任务起到阻碍作用。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人格对于年幼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格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的人格如何是决定培养什么样人的关键。因此,教师劳动的表率性、主动性、示范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要加强业务自修,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文化素质。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出现,教师工作受到严重的冲击。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宽了,接触面变广,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中小学虽然是基础知识,但也在不断翻新,教师稍不注意就会落后于学生,何谈为人师表。学科之间的联系也更为紧密,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中小学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形成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将学校视为学习与发展的场所,通过工作与学习的结合,不断地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努力解决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在不断地学习与探究的历程中拓展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
  教师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成为教学理论研究者。苏霍姆林斯基在《提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做一些科学研究》中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要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可见,教师成为研究者不仅仅是提高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还是教师将教育视为事业的教育精神的体现。
  学校要构建教师展示才艺的平台,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仰慕之情。我们常说:“老师要了解学生。”殊不知学生对老师的了解更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中小学学生在课堂上了解到的只是教师的学科知识和严谨的一面,对教师的了解极为有限,对教师有一种莫名的陌生和胆怯,阻碍了师生坦诚的交流和沟通。学校应丰富师生共同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展示教师的才艺,教师在紧张教学工作之余能放松心情,同时也在学生面前展现风采,学生能更全面地了解教师,师生之间增强熟知性,另外,教师的多才多艺表现也会令学生钦佩之情油然而生,从而增强教师的威信。
  4.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创建审美化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表层文化,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环境绿化等,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工程”。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是校园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外在反映。校园环境作为隐性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硬件设施和所体现或折射出的文化底蕴、美学情境是其它隐性课程所无法替代的。“孟母三迁”的故事,无非是说明环境对育人的重要性。校园内布局精巧,装饰雅致,地面整洁,还有优美的雕塑、美丽的草坪,墙面有壁画语录……整洁、美观、和谐的校园环境,师生耳闻目染,有利于良好品德的形成、思想情操的陶冶。
  隐性课程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载体,它的教育功能是全方位的、立体的、系统的,是复杂的、难以预期的,也是可以开发和利用的。在教育实践中,只要我们加强校园隐性课程的建设并与显性课程恰当结合,充分发挥其功能,就必能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功效。
  
  参考文献:
  [1][2][3][4]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51-52,53,52,54.
  [5]袁运开.简明中小学教育辞典[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
  [6]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198.
  [7]李延保.弘扬科学精神:校园文化素质教育的永恒主题[N].光明日报,2004-03-18.
  [8]邵培仁.传播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第1版:89.
  [9]张其志.教师评价的矛盾与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4).
  [10]杜希民,张建中.“隐性课程”及其可控因素探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VOL23,(4).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改提倡探究性课堂教学,本文针对探究性课堂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一些困惑,诸如:探究主题的确定;探究性教学和传授式教学的优化整合;探究活动过程的发动、调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要正确、合理地确定课堂教学中的探究主题;实施探究性教学和传授式教学的有机地整合;探究活动过程的发动、调控要恰当,防止课堂失控等观点。  关键词: 中学生物 探究性课堂教学 探究主题 优化整合 调控    探究性教学是
以体外培养1月龄伊莎蛋雏鸡脾脏淋巴细胞为研究对象,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三氯化铝(AlCl3),对照组添加相同体积的培养液,应用MTT比色法、放免法、半定量RT-PCR和流式细胞术
摘 要: 本文阐述了“三生教育”的概念、“三生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分析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三生教育”教学实践的实验研究。  关键词: “三生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 模拟情景 实验研究    “三生教育”是云南省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现代教育事业而提出并实施的新举措。  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要以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创新教育的理念认识现
摘 要: 本文作者对全国二十余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了调研,对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不足进行了思考,提出了从领导重视、必修课程的建设、完善三级教育网络及科学安排活动等方面完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不足 思考    心理咨询的理念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传入我国高校,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由心理咨询向外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