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7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尔康制药以淀粉胶囊取代明胶胶囊,啃下国际胶囊业的“硬骨头”》,讲述了尔康制药十年磨一剑,终于在2014年将淀粉胶囊产业化的故事。
尔康制药是国内上市的唯一一家药用辅料企业,目前拥有120个产品批文,是药用辅料行业内品类最多的企业之一。
由此,尔康制药被业界誉为药用辅料产业里的“沃尔玛”。
如今,淀粉胶囊的出现让尔康制药的核心竞争力又增添新的内涵,进一步提升了投资者对其未来发展的信心。
我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在“973计划”中设立了淀粉胶囊专项研究计划,而国际上的相关研究也只停留实验室阶段,离实现产业化生产都有许多的技术难题需要解决。
当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司一位长期关注淀粉胶囊研发的官员得知尔康制药已经实现了淀粉胶囊的批量生产时感慨地表示:“这件事情居然让他们做成了。”
十年磨剑
尔康制药对淀粉胶囊的研究开始于2004年。那时候,尔康制药研发人员发现,中国明胶胶囊的原材料来源及生产中存在安全隐患。而对于刚成立一年的尔康制药来说,若是能研发出一个替代产品,将极大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于是,尔康制药在董事长帅放文的领导下,成立了淀粉胶囊项目组。
2005年年末,经过9个多月的实验室研究,尔康制药组建的科研团队攻克了淀粉水溶性和成膜性两大难关。到了 2008年,尔康制药终于通过淀粉胶囊实验室研究和小试研究获得了第一粒淀粉胶囊。
胶囊能够成型,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在淀粉胶囊从研究到产业化的过程中,最难的是由中试走向产业化生产。中试解决的是保证工艺稳定性的问题,这是产业化生产的基础。“那时候每日汇报进度,每周小结,每个月做问题汇总,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尔康制药副总经理王向峰回忆其当时的情形仍然感慨满怀。
最终,淀粉胶囊项目组开发出了最适合淀粉胶囊的生产装置,确立了整套稳定的工艺。与此同时,尔康制药在柬埔寨找到了合适原材料木薯,并于2013年7月投资两亿元在柬埔寨兴建了年产18万吨的木薯淀粉项目,为之后的产业化提供了充沛的原料供应。
随后,64条胶囊生产线也组装完毕,为大规模生产做好了准备。2014年初,尔康制药淀粉胶囊项目正式投产。
目前,尔康制药淀粉胶囊一期工程到2015年年底预计产能达到300亿粒。除此之外,尔康制药还有两个在建生产项目,投产之后尔康制药的总体产能将达到1600亿粒。
淀粉胶囊为尔康制药带来未来市场巨大的想象空间。淀粉胶囊不只能够避免与药物成分发生交联作用,影响药物疗效,更为重要的是淀粉胶囊比明胶胶囊的成本优势明显。据中金公司分析,若是淀粉胶囊的价格定在400元/万粒,到2015年年底,其第一期投产的淀粉胶囊全部投入市场后,尔康制药的销售收入将增加12亿元。而2014年尔康制药的营业收入是13.7亿元。
而且,这一业绩值得预期。今年2月,尔康制药已经与加拿大经销商签订了为期一年的70亿粒淀粉胶囊订单。
夯实竞争力
对于药用辅料行业,其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产品品质、品种数量和营销网络。
拥有质量过硬的辅料产品一直是尔康制药从2003年创办之初就确立的目标。事实上,帅放文在进入这个产业之初就看到国内药用辅料企业多、小、散、乱的状态。“有挑战,但同时也是机遇”,而抓住机遇的前提就是为上游制药企业提供质量过硬的辅料产品。
2006年,尔康制药通过GMP认证,成为全国第一家按照GMP标准生产药用辅料的企业。彼时,国家对药用辅料企业的GMP认证还是非强制性的。之后,当新版GMP颁布并规定药用辅料企业必须通过GMP认证时,尔康制药则成为了众多药用辅料企业纷纷取经学习的对象。
对质量的追求确实为尔康制药带来了机遇。2006年,“齐二药事件”让监管部门与制药企业同时意识到,在药品生产中,药用辅料的重要性。而以质量为导向的尔康制药,也由此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对质量的坚守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帅放文表示:“回顾发展历程,尔康制药发展最快的那几年恰恰是国内药用辅料市场加速规范的时期。”
除此之外,尔康制药还积极参与到《中国药典》对药用辅料标准的制定中。201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132个药用辅料标准里,有22个都有尔康制药的参与。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尔康制药参与度进一步提升,共参与50多个药用辅料标准的制定。
药用辅料销售的地域性较强,而进行全国市场销售的企业较少,针对这其中所存在的市场机遇,尔康制药构建了辐射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销售网络。目前,尔康制药已经在华北、华南等区域设立了16个城市办事处。
物流配送中心也是尔康制药销售网络体系构建中的重点。目前尔康制药共有12个物流配送中心。通过这些分布在各地的物流中心,尔康制药可以帮助客户进行仓储管理,根据客户需求,随时进行配送,降低客户库存占有率,以此提升客户的购买体验。
夯实自身内功后,尔康制药开始通过并购增加自身在产业中的竞争力。目前,我国药用辅料行业集中度非常低,就算是国内药用辅料行业的龙头企业,尔康制药的市场占有率也只有3%。而国内生产规模较大的4家药用辅料企业合计市场份额只有10%左右。所以,行业的极度分散为龙头企业的快速扩张提供了空间。
近两年来,尔康制药先后并购了锦康药业、正阳胶囊、洞庭柠檬酸、中山凯思博等企业,完成辅料生产的上下游布局。今年6月16日,尔康制药又下一城,拟以4825万元并购山东聊城阿华制药47%的股份,这无疑进一步增加了尔康制药的竞争力。
现在,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尔康制药也在趁势而行。6月27日,其耗资1亿元牵头搭建了“药用辅料互联网交易服务平台”。
平台的意义在帅放文看来,不只能帮助尔康制药的客户更好地完成一站式采购,更重要的是可以凭借平台的优势,让其产品“驾船出海”,参与更多国际高端竞争。
尔康制药是国内上市的唯一一家药用辅料企业,目前拥有120个产品批文,是药用辅料行业内品类最多的企业之一。
由此,尔康制药被业界誉为药用辅料产业里的“沃尔玛”。
如今,淀粉胶囊的出现让尔康制药的核心竞争力又增添新的内涵,进一步提升了投资者对其未来发展的信心。
我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在“973计划”中设立了淀粉胶囊专项研究计划,而国际上的相关研究也只停留实验室阶段,离实现产业化生产都有许多的技术难题需要解决。
当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司一位长期关注淀粉胶囊研发的官员得知尔康制药已经实现了淀粉胶囊的批量生产时感慨地表示:“这件事情居然让他们做成了。”
十年磨剑
尔康制药对淀粉胶囊的研究开始于2004年。那时候,尔康制药研发人员发现,中国明胶胶囊的原材料来源及生产中存在安全隐患。而对于刚成立一年的尔康制药来说,若是能研发出一个替代产品,将极大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于是,尔康制药在董事长帅放文的领导下,成立了淀粉胶囊项目组。
2005年年末,经过9个多月的实验室研究,尔康制药组建的科研团队攻克了淀粉水溶性和成膜性两大难关。到了 2008年,尔康制药终于通过淀粉胶囊实验室研究和小试研究获得了第一粒淀粉胶囊。
胶囊能够成型,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在淀粉胶囊从研究到产业化的过程中,最难的是由中试走向产业化生产。中试解决的是保证工艺稳定性的问题,这是产业化生产的基础。“那时候每日汇报进度,每周小结,每个月做问题汇总,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尔康制药副总经理王向峰回忆其当时的情形仍然感慨满怀。
最终,淀粉胶囊项目组开发出了最适合淀粉胶囊的生产装置,确立了整套稳定的工艺。与此同时,尔康制药在柬埔寨找到了合适原材料木薯,并于2013年7月投资两亿元在柬埔寨兴建了年产18万吨的木薯淀粉项目,为之后的产业化提供了充沛的原料供应。
随后,64条胶囊生产线也组装完毕,为大规模生产做好了准备。2014年初,尔康制药淀粉胶囊项目正式投产。
目前,尔康制药淀粉胶囊一期工程到2015年年底预计产能达到300亿粒。除此之外,尔康制药还有两个在建生产项目,投产之后尔康制药的总体产能将达到1600亿粒。
淀粉胶囊为尔康制药带来未来市场巨大的想象空间。淀粉胶囊不只能够避免与药物成分发生交联作用,影响药物疗效,更为重要的是淀粉胶囊比明胶胶囊的成本优势明显。据中金公司分析,若是淀粉胶囊的价格定在400元/万粒,到2015年年底,其第一期投产的淀粉胶囊全部投入市场后,尔康制药的销售收入将增加12亿元。而2014年尔康制药的营业收入是13.7亿元。
而且,这一业绩值得预期。今年2月,尔康制药已经与加拿大经销商签订了为期一年的70亿粒淀粉胶囊订单。
夯实竞争力
对于药用辅料行业,其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产品品质、品种数量和营销网络。
拥有质量过硬的辅料产品一直是尔康制药从2003年创办之初就确立的目标。事实上,帅放文在进入这个产业之初就看到国内药用辅料企业多、小、散、乱的状态。“有挑战,但同时也是机遇”,而抓住机遇的前提就是为上游制药企业提供质量过硬的辅料产品。
2006年,尔康制药通过GMP认证,成为全国第一家按照GMP标准生产药用辅料的企业。彼时,国家对药用辅料企业的GMP认证还是非强制性的。之后,当新版GMP颁布并规定药用辅料企业必须通过GMP认证时,尔康制药则成为了众多药用辅料企业纷纷取经学习的对象。
对质量的追求确实为尔康制药带来了机遇。2006年,“齐二药事件”让监管部门与制药企业同时意识到,在药品生产中,药用辅料的重要性。而以质量为导向的尔康制药,也由此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对质量的坚守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帅放文表示:“回顾发展历程,尔康制药发展最快的那几年恰恰是国内药用辅料市场加速规范的时期。”
除此之外,尔康制药还积极参与到《中国药典》对药用辅料标准的制定中。201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132个药用辅料标准里,有22个都有尔康制药的参与。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尔康制药参与度进一步提升,共参与50多个药用辅料标准的制定。
药用辅料销售的地域性较强,而进行全国市场销售的企业较少,针对这其中所存在的市场机遇,尔康制药构建了辐射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销售网络。目前,尔康制药已经在华北、华南等区域设立了16个城市办事处。
物流配送中心也是尔康制药销售网络体系构建中的重点。目前尔康制药共有12个物流配送中心。通过这些分布在各地的物流中心,尔康制药可以帮助客户进行仓储管理,根据客户需求,随时进行配送,降低客户库存占有率,以此提升客户的购买体验。
夯实自身内功后,尔康制药开始通过并购增加自身在产业中的竞争力。目前,我国药用辅料行业集中度非常低,就算是国内药用辅料行业的龙头企业,尔康制药的市场占有率也只有3%。而国内生产规模较大的4家药用辅料企业合计市场份额只有10%左右。所以,行业的极度分散为龙头企业的快速扩张提供了空间。
近两年来,尔康制药先后并购了锦康药业、正阳胶囊、洞庭柠檬酸、中山凯思博等企业,完成辅料生产的上下游布局。今年6月16日,尔康制药又下一城,拟以4825万元并购山东聊城阿华制药47%的股份,这无疑进一步增加了尔康制药的竞争力。
现在,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尔康制药也在趁势而行。6月27日,其耗资1亿元牵头搭建了“药用辅料互联网交易服务平台”。
平台的意义在帅放文看来,不只能帮助尔康制药的客户更好地完成一站式采购,更重要的是可以凭借平台的优势,让其产品“驾船出海”,参与更多国际高端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