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茗在手,照见芸芸茶客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ky8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几年前,由于对普洱茶的共同爱好,我们聚在一起成立了茶友会,喝普洱、聊普洱、淘普洱,现在兴趣扩展了,红茶、绿茶、白茶、岩茶、高山、龙井、铁观音;什么茶都喝,只要是好茶就不放过品尝的机会,自己品不过瘾,邀人一起分享才高兴,当然,都还是围绕一个“茶”字。
  这其中以笔者最为年长,和这群帅哥靓妹们忘年欢叙,甚为怡然自得。他们都很忙碌,却能在茶申圭,受闲适,在品茗問领悟宁静淡泊的人生趣味,这令我这老者十分钦佩,也进一步拉近了和他们的距离。他们身上散发出的特质,在感受到他们活力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静谧的力量,这或多或少也有茶赋予他们的吧。
  一
  林老板个子高高的,差不多快有一米八,身材不算魁梧,也说不上苗条,最突出的是他那腆着的肚子。传说苏东波有句描写他妹妹凸出额头的诗句:“莲足还在门槛内,额头已到厅堂前。”只要把额头换成肚子,那用在林老板身上再适合不过了。
  他说话粗声大气,谈起普洱,理论一套一套,滔滔不绝,和他聊过天。你才真正领会什么叫“雄辩”二字,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口才。不过。最后他都会把话题归结到“你们这茶,—般。我店里的茶比这好多了。”他还会热情地邀请你,找时间到他店里好好品一品。久而久之,普洱茶界就把他叫做林大炮。这绰号很快就传到他的耳朵里,他为人还是很豁达,并不放在心上,只是哼哼道:牛皮不是吹的,有能耐喝过我的“88青”才知道什么是好茶。
  收到他的邀请,我专程去了。一看到我,他马上叫店长泡茶。店长問泡那一款,他转脸下颔尖往墙边一溜大紫砂罐一指:第二罐。我看他那么认真的神请,内心一喜:嘿,这家伙真舍得请我喝好茶了。
  茶汤出来后。我习惯性地端起小茶盅放在鼻子下闻闻,唷,不对头,慢慢把小茶盅下移一点,放口边眠一下,嗨,湿仓茶,入不了口。心里暗骂,但面上还是轻松笑笑。话说回来,也不能怪林老板忽悠我。他手上的88青饼,开价是大一万多一饼,那是款字类人物的茶品,给我们这些囊中羞涩的茶客喝,还真是有点可惜了。
  不过,后来我们还真的喝到了这款茶。林老板不知从哪里得到的信息,知道我们这些茶友跟海峡对岸的资深茶人石昆牧很熟,想通过石先生推销他的88青饼。石先生来后,林老板举行了一次盛大的茶会,我们茶友会的茶友全部参加。林老板慷慨地拿出一饼88青饼,那是货真价实的玩意了,任由大家随意品尝。这样,我们总算领略了这款一直笼罩着神秘面纱的茶品。
  林老板同石先生合作推销88青饼一事,谈得很融洽,只是后来无果而终。林老板看中石先生在普洱界的名声,石先生看中林老板手中的货源,本来两人取长补短,应该是会成功的,只可惜普洱茶在经历2007年最后的疯狂后,已经归于沉寂,时初选择不对,林老板的愿望还是落空了。
  二
  她个子不高,小巧玲珑,说话稍带点嗲声嗲气的,一副小鸟依依讨人怜爱的样儿,我们称她为陈茶老酒,小名朗朗。可别小看了她。朗朗的性情好像什么都无所谓似的,其实蕴藏的感情还十分丰富。心思也很缜密。只要看看她写的品茶小品就知道了。
  “月光白”这是一款我很喜欢的茶。这茶味美、韵佳,可引发品茶人的翩翩思绪。可蕴育品茶人的绵绵深情。她品过后,就写了一篇文情并茂的小品文,生动地描绘这茶的情韵,题目就叫《月光白》。这小品文美意美,如诗如画。叙的是茶,传的是情。她之所以会写出这么美的茶品,首先应该感谢云南茶农培育出这么上乘的普洱茶,同时与她蕴藏的丰富感情密不可分。
  “越陈越香”是又一款普洱茶,它等级不高,价格也低廉,是普通人家居家过日子的茶,在我们茶友中很多人似乎觉得它上不了什么台面,但她并不这样看,她这样描述这款茶的:“很是爽朗的模样”,“带点心事的样子”。“平凡中带着温馨”。经她这么一描述,“越陈越香”这款茶的情韵就出来了。它的韵味与“月光白”不同,它是朴实的韵,它也是有情的,韵是茶自身特点的表现,情是品茶人赋予的感受,品茶人与茶的融合就形成了茶的情韵,因而人人都可以有自己对不同茶的情韵的理解,不同的人对同一种茶的情韵也可以有不同的演绎。
  在她的笔下“月光白”就像是一个优雅的古典仕女,“越陈越香”则似一个质朴的农家汉子。细腻的文笔演绎出茶的优美情韵。说她是茶友会的才女一点都不为过。
  三
  茶友会中最年轻的就数晓寒轻了。二十来岁。是个IT人才,在一家网络公司工作,数码技术十分娴熟,对处理网络上的各种問题更是游刃有余,茶友中谁在电脑操作上遇到什么麻烦,—个电话过去,手工开QQ,他就给你远程搞定了。
  有一次,茶友们在我家聚会,他看见我的电脑网络上还是用有线路由器,就建议我要装上WIFI,我不懂得什么“歪坏”。于是,他第二次来我家喝茶时,就带了一台无线路由器来。并帮我安装妥当。
  有一次,茶友会在古田极乐寺聚会,他带了一台“本本”,还带了摄像头、话筒等一堆外接设备,说要在经典普洱论坛上搞个新闻直播。新闻直播本来是电视台的专利。人家那是配了多少的人马设备。动了多少的资金。他一个本本就搞定了。结果,他还真把我们品茶的实况,有条不紊地实时发布在论坛上。
  虽然搞IT,可他家祖辈都是种茶的。家里有自己的一片茶园,他父亲就是安溪一个经验非常丰富的老茶农。因而。他血液里饱含着浓浓的茶味,对茶有着天生的悟性。现在安溪铁观音很热销,当年的茶一下子都卖光了,可是早年却没这么景气。当年的茶还没卖完,第二年的茶又上市了。因此,他家里留下了不少库存的铁观音茶。堆在那里无人过問,十几年二十几年的都有,他就动起了这堆茶的脑筋。
  他将这些茶翻出来,重新烤焙过,再静置些日子,然后拿出来请茶友们品尝。我们喝过后,觉得还不错。同普洱老茶一样有时间感。但另有风味。問他,什么茶。他神兮兮地说:老铁。大家一时愕然,再一思索,恍然大悟。结果没多久。收藏界也风闻起“老铁”了。
  我们很感谢这位“80后”小伙给茶友们带来的新鲜事物、特立独行的思想和欢乐。
其他文献
乾隆十一年(1746年)正月,汪士慎与管幼孚诸友人同登文峰塔览胜。游毕,管幼孚乘兴作《文峰塔院图》一幅,汪士慎题诗画上,以记其胜。之后,管在自家的幼孚斋中约请他品赏泾县山涯之绝品香茶,兼及论诗品画,那种“共向幽窗吸白云”,顿觉“六腑皆芳芬”的场景,闲云野鹤,风雅怡怡!之后,汪士慎以隶书题七言长诗《幼孚斋中试泾县茶》于画上,记其之兴。其诗曰:  不知泾邑山之涯,春风茁此香灵芽。  两茎细叶雀舌卷,烘
期刊
当今金骏眉的符号化影响力,要归于正山小种曾经的辉煌。  红茶几百年历史,为什么只有桐木关地区的红茶才有“正山”之誉?而风靡全世界、影响了世界口味的正山小种,又为什么没有成为原产地的主流?“武夷山一怪,正山小种国外买”的文化根源何在呢?  金骏眉采制引话端  刚进阳历3月,微博上就有好事者发布采制金骏眉的消息。此帖一出遭致各路人马拍砖。理由再简单不过:惊蛰还没到,整个桐木关地区的菜茶还在休眠期,根本
期刊
春节刚过,广州益武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承办的2013春季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简称春季广州茶博会)招商工作已圆满完成预定计划,中洲中心一、二、三层展馆已经全部爆满,还有众多茶企纷纷要求参展,大会组委会决定再开设中洲中心展馆地铁层(负一楼),地铁层拟设“茶皇盛荟”展区,此展区专门展示高端老茶、高档精品茶、名家紫砂壶、老壶。并专门接待资深茶友、壶友及收藏爱好者。  据悉,2013春季广州茶博会将于5
期刊
2013年6月20-23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六安市政府主办的北京国际茶展在北京展览馆隆重举行。本届国际茶展共设百强企业馆、全国重点产茶县馆、台湾馆、国际馆、茶具馆等12个馆区;一线品牌企业占参展企业90%以上,入场观众超过7.6万人次,成交额突破5.52亿人民币。  帝都茶事,广博之风  茶展的国际馆中,入口正对的地方便是越南茶展位,原木风格的八根立柱支起一个尖尖的屋顶,像一
期刊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宋代畫家苏汉臣的传世名畫《长春百子图》。在这幅长达5米多的长卷上,生动地描绘了四时百童嬉戏的畫面。其中有个场景颇值得玩味:一座凉亭中,三四童子围在几案旁,一个在濡笔染翰,身后两个在注目观看,还有一个则安静地坐在一边,面前摆着一壶茶和一只白瓷瓯,仿佛在啜茗赏景。  这一细节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反映出宋人茶生活中的一个侧面——茶自古就是老少妇孺皆宜之饮。而事实上,根据史书记载。早在
期刊
如果要概括天心村天英茶业嘉叶茶厂朱家的家族传承精神,“兼收并蓄”,是从朱建福这辈就已奠定的。  天心村靠崇阳溪边最后一排,很气派的一座院落,便是嘉叶的厂址所在。  春寒料峭,细雨迷蒙,因为没有宾客的迎来送往,这座几乎是全村最气派的院子显得格外的空旷和宁静。满载茶叶离开的货车的马达轰鸣声似乎还回旋在空中,窗外的雨落滴滴答答,朱建福安静地冲茶,一款曼陀峰的水仙,已是第十二道,茶汤依然有滋有味。  流离
期刊
大坑口,虽是武夷正岩茶产区“三坑”之一,但在岩茶圈,人们总是会把它跟苏炳溪苏德发这对父子联系起来。  这不仅是因为他们家山场够“硬”,还因为他们的技术过硬。于是,苏家一门父子,出了两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这在福建乃至全国恐怕都是少见的。  苏德发坦言,苏门的“显赫”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父亲对他的“严”传“深”教。  做茶,就像谈恋爱  在武夷山,茶季(通常是4月底5月初)前的头几个月是做茶人一年中最
期刊
“宠辱不惊”,是家族成员面对诸事的态度,是这个家族的传承精神。  “一个家族,看遍百年制茶史。”一句话概括这个家族的做茶历史,这句凝练有力,是不二之选。  在武夷山,以茶为生的种植者、经营者数以万计。但要说起陈氏家族,懂行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些耳闻。有人讲他们是武夷岩茶第一望族,“第一”和“望族”的帽子或许太高,但是武夷岩茶有历史记载以来,这个家族的每一代都有名有姓可追寻。“书”字辈的陈书省,“礼”字
期刊
3月中旬,春的气息浓重,于云南而言,却即将进入最热的季节。我们的行程,从充满梦幻色彩的西双版纳开船,寻访此地的布朗山、贺开山、古六大荼山,再西行至景迈,进勐库,北上邦东,又寻访凤庆,绕着云南的主要茶区走了一圈。为了更深入了解今年云南的茶事,4月初,行程又再次折返,从凤庆到云县到澜沧,再返勐海,一路风尘,清明时节又回古六大茶山,整个行程持续近一个月。古茶山千百年来与人们相伴而生,一个月的行程只能看到
期刊
4月的西湖,除了醉人的湖光山色,最值得期待的莫过于那杯明前的龙井了,只是“西湖龙井”的春天似乎从来都不平静,随着新茶陆续上市,关于“西湖龙井”被假冒的议论再度满城风雨,这似乎成为了近些年春茶季的“标配”。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行动号角全面吹响,面对多年久治不愈的“内伤”,“西湖龙井”迅速顺势而为,迈出中国绿茶第一公共品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第一步。  现阶段,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既有需求的也有供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