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各行各业、各个岗位的劳动者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劳动精神体现出独特的价值。
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要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
弘扬劳动精神,加强劳动教育,新时代学生的这门“必修课”该如何补?劳动教育的发展趋势又是什么?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刘向兵。
设计劳动活动时,要让学生体验到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
《教育家》: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离开劳动,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在教育实践中,如何让劳动教育的价值凸显、落地呢?
刘向兵:要让劳动教育的价值在实践中凸显、落地,就要紧紧围绕劳动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来设计劳动教育的目标、课程和教学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任何一种耗费体力的生产劳动中都可以看到两个方面:其一,劳动就是弄清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劳动者表现出的个人爱好、才干、责任感和技能,可以称为劳动的个性方面;其二,为社会生产物质财富,这是劳动的社会性方面。”所以,苏霍姆林斯基在组织学生参加劳动时,就特别注意让学生充分感受劳动的社会价值,提高劳动的创造性要求。
比如,在蘇霍姆林斯基曾任校长的帕夫雷什中学,老师组织学生种甜菜时,会提出明确的目标:让甜菜增产,而且要提高出糖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学生们早早就开始积肥,研究怎样积肥更高效;全力以赴地除草、灭虫,全力保障实验田里甜菜的高产,研究怎样改进制糖工艺,提高出糖率。当学生们达到目标后,老师因势利导,又让学生计算如果整个村子里的土地都采用他们的种植方法和加工工艺,可以多出多少斤糖,增加多少社会财富。整个劳育过程把劳动和教育、劳动的创造性和社会性结合得特别好,学生会因为感受到劳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价值、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而由衷地热爱劳动,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所以,我们在设计劳动活动时,特别注意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体验到、理解到劳动的这两方面价值,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让劳动教育的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懂劳动又懂教育的专业教师队伍十分缺乏
《教育家》:唯有破除制约劳动教育发展的瓶颈,才能发挥劳动教育真正的作用。您认为劳动教育在实践中面临怎样的现实困境?
刘向兵:一是在认识上还有很多问题亟待澄清。比如,要培养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良好劳动精神面貌和劳动价值取向,那么,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和劳动价值取向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这涉及劳育的德育功能,不能忽略。又如,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三种劳动样态是什么关系?转化成教育内容后,对应的教育要求和内容应该是什么?只重视辛勤劳动,如一提到劳动教育就想到学工、学农、学军,要出大力、流大汗,磨炼意志,或只重视诚实劳动,忽略创造性劳动的价值,这些把劳育“窄化”的情况也要注意纠正。
二是在机制上还需要更专业化的建设。劳动教育是一门学问,新时代劳动教育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组织都需要专业化研究、系统化设计,要克服“有劳动无教育”“有教育无劳动”两种倾向,苏霍姆林斯基曾任校长的帕夫雷什中学的老师组织学生“种甜菜”的案例,就说明劳育是要系统化设计才能组织好的教育活动。但是,这样懂劳动又懂教育的专业教师队伍,还十分缺乏,教师教育中还没有培养这种专业化师资的专业。
三是在政策上还需要更大的扶持力度。劳动教育要搞好,绝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事情。如家庭教育是进行劳动教育的第一站,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支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舆论宣传方面,也需要出台一些政策或重点项目,鼓励和支持创作更多的以歌颂普通劳动者为主题的优秀作品,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此外,劳动教育一定离不开稳定良好的实践基地建设。为鼓励更多的企业和社会机构积极参与劳育,应该考虑为这些企业和机构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就劳育自身来说,也需要进一步加大相关课题研究、学科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
职业院校毕业生不愿去工厂是短浅的选择
《教育家》:有些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宁送外卖不去工厂,甚至不乏职业技能大赛上的佼佼者。技术工人流失现象严重,而这些技术工人恰恰又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的人才。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有怎样的建议呢?
刘向兵: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种认识或者现象是存在的,但不一定非常普遍,同时也要具体地分析原因。据多所职业院校就业部门反馈,学生毕业时约有八成左右选择专业相符的岗位,尤其数控专业、计算机专业及一些紧缺的工科专业,都是还没毕业就已经全员签约进厂,而且毕业三年内会有六成左右的人仍在本专业领域内工作。职业院校学生是否愿意进工厂,或者是否很快离职的原因要具体分析:这可能与他们的专业与实际需求的吻合度有关,市场紧俏的专业,会有更好的工作机会,转行离职率相应较低;也可能与个人专业选择时的盲目相关,并不是个人的志趣或者长项所在;也还可能与个人学习专业技能的熟练度有关,很多技术工种的技能掌握是非常有难度的,如果学不懂学不透,那么也无法工作,导致毕业后不得不改行。
如何化解这个问题?我提三点建议——
一是职业院校要对学生加强教育和引导。所有技术岗位的工作,都需要付出非常多的努力,需要大量动手动脑的操练,对于当前在比较优越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是不小的挑战;工厂的工作环境也无法和写字间的环境相提并论,对环境的不适应也是很多年轻人拒绝去工厂的主要原因。不想付出太多辛苦,又想有更好的收入和工作环境,这是本能的选择,但也是短浅的选择,尤其是少数放弃技术工作去送外卖的年轻人。我以为,这种选择没有看到技术工人长远的职业前景,没有看到未来更为稳定的高收入。2018年3月22日,国家出台《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后,各地企业都在积极调整技术工人的各方面待遇,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收入、政治待遇和社会认可度都有很大的提高。 二是整个社会还要继续营造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良好氛围。技能人才的短缺确实是当前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瓶颈,技术工人的求人倍率近些年一直在1.5左右;而且很多企業的技术岗位“青黄不接”。我认为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社会的认可度、企业的关注度、技术工人的自我认同度。一方面国家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从资金、制度等方面全面落实有助于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稳定并壮大高质量技术人才后备军;另一方面社会各界要在舆论上营造尊重劳动和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提升工匠和技能人才的职业声望,比如工会系统就可以利用劳动和技能竞赛平台帮助工人成长和展示自我,大力宣扬劳动光荣、劳动者平等观念,让他们拥有更多的获得感、荣誉感、自豪感。
三是加大新技术对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推动作用。自动化、智能化等新技术能明显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过去脏、累、险的工作正在被机器设备替代,让工作本身更轻松、更体面,也有助于改变社会对技工的看法,消除对技术工人内心的偏见。
人工智能和人类将优势互补、人机融合
《教育家》: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生产劳动注入了崭新的内涵,劳动的形式如今已超出了基于体力消耗的物质生产劳动范畴。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发展趋势会是怎样的呢?
刘向兵:生态化、网络化、信息化、全球化、数字化、智能化,这是正在演进中的未来劳动环境,对劳动者的能力素质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我觉得劳动教育也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和观念塑造。
一是人机合作意识与能力。未来的劳动世界,是人机并行的世界。在制造业领域,工业机器人反倒是主要“劳动者”,而少量的
“活劳动”者只作为设计者、控制者、维修人员参与制造体系中。人类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既打造了自己的帮手,又不得不面对这个帮手挤占了原有的就业岗位的窘境。但人工智能和人类并不是对立关系,最终必然“磨合”出一种优势互补、人机融合的关系。我们要放弃与人工智能机器竞争的思维,做好自己擅长的事,让人类劳动本身的主导价值更充分得发挥。
二是数字化知识与数据处理能力。大数据是未来企业运行和社会治理必然要依托的基础工具,任何一项具体工作也都可以以数字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因此,劳动者对于数字化知识的了解和大数据工具的应用就格外重要。
三是互联网思维和全球化观念。互联网和5G技术的发展即将为我们带来一个万物互联、信息无死角的世界,这不仅有资本市场全天候的运行,商品制造、物流市场、信息技术交流等也都在全球无缝衔接,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置身事外、独善其身,这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也必须强化学生这样的思维和观念。
四是创新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变化是这个世界不变的真理。要教育学生不拘泥于陈规,不畏惧未来,加强终身学习观念,能够独立思考,不断通过学习而获得自我能力的更新。
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要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
弘扬劳动精神,加强劳动教育,新时代学生的这门“必修课”该如何补?劳动教育的发展趋势又是什么?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刘向兵。
设计劳动活动时,要让学生体验到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
《教育家》: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离开劳动,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在教育实践中,如何让劳动教育的价值凸显、落地呢?
刘向兵:要让劳动教育的价值在实践中凸显、落地,就要紧紧围绕劳动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来设计劳动教育的目标、课程和教学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任何一种耗费体力的生产劳动中都可以看到两个方面:其一,劳动就是弄清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劳动者表现出的个人爱好、才干、责任感和技能,可以称为劳动的个性方面;其二,为社会生产物质财富,这是劳动的社会性方面。”所以,苏霍姆林斯基在组织学生参加劳动时,就特别注意让学生充分感受劳动的社会价值,提高劳动的创造性要求。
比如,在蘇霍姆林斯基曾任校长的帕夫雷什中学,老师组织学生种甜菜时,会提出明确的目标:让甜菜增产,而且要提高出糖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学生们早早就开始积肥,研究怎样积肥更高效;全力以赴地除草、灭虫,全力保障实验田里甜菜的高产,研究怎样改进制糖工艺,提高出糖率。当学生们达到目标后,老师因势利导,又让学生计算如果整个村子里的土地都采用他们的种植方法和加工工艺,可以多出多少斤糖,增加多少社会财富。整个劳育过程把劳动和教育、劳动的创造性和社会性结合得特别好,学生会因为感受到劳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价值、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而由衷地热爱劳动,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所以,我们在设计劳动活动时,特别注意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体验到、理解到劳动的这两方面价值,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让劳动教育的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懂劳动又懂教育的专业教师队伍十分缺乏
《教育家》:唯有破除制约劳动教育发展的瓶颈,才能发挥劳动教育真正的作用。您认为劳动教育在实践中面临怎样的现实困境?
刘向兵:一是在认识上还有很多问题亟待澄清。比如,要培养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良好劳动精神面貌和劳动价值取向,那么,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和劳动价值取向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这涉及劳育的德育功能,不能忽略。又如,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三种劳动样态是什么关系?转化成教育内容后,对应的教育要求和内容应该是什么?只重视辛勤劳动,如一提到劳动教育就想到学工、学农、学军,要出大力、流大汗,磨炼意志,或只重视诚实劳动,忽略创造性劳动的价值,这些把劳育“窄化”的情况也要注意纠正。
二是在机制上还需要更专业化的建设。劳动教育是一门学问,新时代劳动教育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组织都需要专业化研究、系统化设计,要克服“有劳动无教育”“有教育无劳动”两种倾向,苏霍姆林斯基曾任校长的帕夫雷什中学的老师组织学生“种甜菜”的案例,就说明劳育是要系统化设计才能组织好的教育活动。但是,这样懂劳动又懂教育的专业教师队伍,还十分缺乏,教师教育中还没有培养这种专业化师资的专业。
三是在政策上还需要更大的扶持力度。劳动教育要搞好,绝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事情。如家庭教育是进行劳动教育的第一站,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支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舆论宣传方面,也需要出台一些政策或重点项目,鼓励和支持创作更多的以歌颂普通劳动者为主题的优秀作品,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此外,劳动教育一定离不开稳定良好的实践基地建设。为鼓励更多的企业和社会机构积极参与劳育,应该考虑为这些企业和机构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就劳育自身来说,也需要进一步加大相关课题研究、学科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
职业院校毕业生不愿去工厂是短浅的选择
《教育家》:有些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宁送外卖不去工厂,甚至不乏职业技能大赛上的佼佼者。技术工人流失现象严重,而这些技术工人恰恰又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的人才。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有怎样的建议呢?
刘向兵: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种认识或者现象是存在的,但不一定非常普遍,同时也要具体地分析原因。据多所职业院校就业部门反馈,学生毕业时约有八成左右选择专业相符的岗位,尤其数控专业、计算机专业及一些紧缺的工科专业,都是还没毕业就已经全员签约进厂,而且毕业三年内会有六成左右的人仍在本专业领域内工作。职业院校学生是否愿意进工厂,或者是否很快离职的原因要具体分析:这可能与他们的专业与实际需求的吻合度有关,市场紧俏的专业,会有更好的工作机会,转行离职率相应较低;也可能与个人专业选择时的盲目相关,并不是个人的志趣或者长项所在;也还可能与个人学习专业技能的熟练度有关,很多技术工种的技能掌握是非常有难度的,如果学不懂学不透,那么也无法工作,导致毕业后不得不改行。
如何化解这个问题?我提三点建议——
一是职业院校要对学生加强教育和引导。所有技术岗位的工作,都需要付出非常多的努力,需要大量动手动脑的操练,对于当前在比较优越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是不小的挑战;工厂的工作环境也无法和写字间的环境相提并论,对环境的不适应也是很多年轻人拒绝去工厂的主要原因。不想付出太多辛苦,又想有更好的收入和工作环境,这是本能的选择,但也是短浅的选择,尤其是少数放弃技术工作去送外卖的年轻人。我以为,这种选择没有看到技术工人长远的职业前景,没有看到未来更为稳定的高收入。2018年3月22日,国家出台《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后,各地企业都在积极调整技术工人的各方面待遇,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收入、政治待遇和社会认可度都有很大的提高。 二是整个社会还要继续营造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良好氛围。技能人才的短缺确实是当前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瓶颈,技术工人的求人倍率近些年一直在1.5左右;而且很多企業的技术岗位“青黄不接”。我认为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社会的认可度、企业的关注度、技术工人的自我认同度。一方面国家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从资金、制度等方面全面落实有助于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稳定并壮大高质量技术人才后备军;另一方面社会各界要在舆论上营造尊重劳动和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提升工匠和技能人才的职业声望,比如工会系统就可以利用劳动和技能竞赛平台帮助工人成长和展示自我,大力宣扬劳动光荣、劳动者平等观念,让他们拥有更多的获得感、荣誉感、自豪感。
三是加大新技术对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推动作用。自动化、智能化等新技术能明显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过去脏、累、险的工作正在被机器设备替代,让工作本身更轻松、更体面,也有助于改变社会对技工的看法,消除对技术工人内心的偏见。
人工智能和人类将优势互补、人机融合
《教育家》: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生产劳动注入了崭新的内涵,劳动的形式如今已超出了基于体力消耗的物质生产劳动范畴。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发展趋势会是怎样的呢?
刘向兵:生态化、网络化、信息化、全球化、数字化、智能化,这是正在演进中的未来劳动环境,对劳动者的能力素质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我觉得劳动教育也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和观念塑造。
一是人机合作意识与能力。未来的劳动世界,是人机并行的世界。在制造业领域,工业机器人反倒是主要“劳动者”,而少量的
“活劳动”者只作为设计者、控制者、维修人员参与制造体系中。人类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既打造了自己的帮手,又不得不面对这个帮手挤占了原有的就业岗位的窘境。但人工智能和人类并不是对立关系,最终必然“磨合”出一种优势互补、人机融合的关系。我们要放弃与人工智能机器竞争的思维,做好自己擅长的事,让人类劳动本身的主导价值更充分得发挥。
二是数字化知识与数据处理能力。大数据是未来企业运行和社会治理必然要依托的基础工具,任何一项具体工作也都可以以数字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因此,劳动者对于数字化知识的了解和大数据工具的应用就格外重要。
三是互联网思维和全球化观念。互联网和5G技术的发展即将为我们带来一个万物互联、信息无死角的世界,这不仅有资本市场全天候的运行,商品制造、物流市场、信息技术交流等也都在全球无缝衔接,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置身事外、独善其身,这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也必须强化学生这样的思维和观念。
四是创新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变化是这个世界不变的真理。要教育学生不拘泥于陈规,不畏惧未来,加强终身学习观念,能够独立思考,不断通过学习而获得自我能力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