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中提出:该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以综合课为课程形态。教科书的编写把儿童当作主角,设计了一系列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和烦恼。因此,我认为,在教学实际中应努力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与教材中的孩子一起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和烦恼,共同享受成长的幸福。
1 善于营造教学氛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学生学习保持最佳状态的关键,它可以感染激发学生潜在的认识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游戏、猜谜、录像、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形象的教育情境,使他们在课的一开始就集中注意力,形成最佳的学习状态。因此,导入的环节很关键,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那么后边的课上起来也就顺利了。如在讲授《呵护我们的身体》一课时,我先设计了几个谜语,让孩子们猜:①上边毛,下边毛,里面装着黑葡萄,你若猜不着,请你对我瞧一瞧。②左一片,右一片,隔座山头不见面,你若猜不着,听我说一遍。这些谜语孩子都非常感兴趣,通过猜谜活动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每个孩子都积极参入课堂教学,马上板书课题,学生个个兴致盎然。这样,我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进行导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进行引导,能够创设适宜的课堂气氛,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尽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2 以人为本,精心引导学生活动
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不是一个依靠知识灌输和传递过程,而是要依靠学生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的,无论教师的讲授多么精彩,都不可能直接转化为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结果。只有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去,知识才能真正领悟,能力才能得以真正锻炼和提高,情感才能被触及和调动,态度和价值观才可能真正改变或形成。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如在讲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一课时,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做好计划,利用课前时间去菜市场采访卖菜的农民伯伯,做好采访记录;让学生去食堂访问厨师和服务人员,做好采访记录。然后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访问结果,从而得出结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大家的劳动,我们应该尊重不同行业的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又如在讲授完《邻里一家亲》后,我鼓励学生回家为邻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感受。从而使学生明确了邻里之间要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3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教师要激发学生主体学习的兴趣,就必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来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情境中诱发学生探究性的思维活动,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如在讲授《说话有礼貌》一课的课堂上,教师戴着老牛的头饰,与学生共同表演“小牛问路”的故事。当小牛有礼貌地问到:“老牛伯伯您好,请问小鹿家在哪儿?”时,教师扮演的小牛却严肃生硬地说:“顺着这条路走就到了!”“老牛”的话音刚落,学生的小手就纷纷举了起来,说:“老师,您刚才说话太横了,那样说多没礼貌呀?”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请学生再来表演,通过对比,通过教师不露声色的引导,学生自然感受到了“对人说话有礼貌,不仅要说礼貌用语,还要注意态度要和气”。这一教学环节是在师生共同学习的情境中,学生自主得出了行为要求。这样的课堂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较好体现,获得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的提升。
4 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生活性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我们在教学中应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考虑问题,用多种广泛的知识来探讨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样才能使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在学完教材上的内容后,教师可以选择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拿出来让学生讨论,思考,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另外,学生在课堂上明白的道理还应回到生活中进行体验,从而使之真正成为学生内在的道德修养。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就应及时讨论,联系课堂上的道理,让学生明白时时处处都要牢记这些道理,用它们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让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总之,《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已经不能单以说教为手段,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以此达到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养成良好道德习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教学目的。
1 善于营造教学氛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学生学习保持最佳状态的关键,它可以感染激发学生潜在的认识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游戏、猜谜、录像、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形象的教育情境,使他们在课的一开始就集中注意力,形成最佳的学习状态。因此,导入的环节很关键,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那么后边的课上起来也就顺利了。如在讲授《呵护我们的身体》一课时,我先设计了几个谜语,让孩子们猜:①上边毛,下边毛,里面装着黑葡萄,你若猜不着,请你对我瞧一瞧。②左一片,右一片,隔座山头不见面,你若猜不着,听我说一遍。这些谜语孩子都非常感兴趣,通过猜谜活动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每个孩子都积极参入课堂教学,马上板书课题,学生个个兴致盎然。这样,我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进行导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进行引导,能够创设适宜的课堂气氛,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尽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2 以人为本,精心引导学生活动
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不是一个依靠知识灌输和传递过程,而是要依靠学生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的,无论教师的讲授多么精彩,都不可能直接转化为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结果。只有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去,知识才能真正领悟,能力才能得以真正锻炼和提高,情感才能被触及和调动,态度和价值观才可能真正改变或形成。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如在讲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一课时,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做好计划,利用课前时间去菜市场采访卖菜的农民伯伯,做好采访记录;让学生去食堂访问厨师和服务人员,做好采访记录。然后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访问结果,从而得出结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大家的劳动,我们应该尊重不同行业的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又如在讲授完《邻里一家亲》后,我鼓励学生回家为邻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感受。从而使学生明确了邻里之间要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3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教师要激发学生主体学习的兴趣,就必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来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情境中诱发学生探究性的思维活动,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如在讲授《说话有礼貌》一课的课堂上,教师戴着老牛的头饰,与学生共同表演“小牛问路”的故事。当小牛有礼貌地问到:“老牛伯伯您好,请问小鹿家在哪儿?”时,教师扮演的小牛却严肃生硬地说:“顺着这条路走就到了!”“老牛”的话音刚落,学生的小手就纷纷举了起来,说:“老师,您刚才说话太横了,那样说多没礼貌呀?”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请学生再来表演,通过对比,通过教师不露声色的引导,学生自然感受到了“对人说话有礼貌,不仅要说礼貌用语,还要注意态度要和气”。这一教学环节是在师生共同学习的情境中,学生自主得出了行为要求。这样的课堂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较好体现,获得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的提升。
4 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生活性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我们在教学中应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考虑问题,用多种广泛的知识来探讨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样才能使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在学完教材上的内容后,教师可以选择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拿出来让学生讨论,思考,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另外,学生在课堂上明白的道理还应回到生活中进行体验,从而使之真正成为学生内在的道德修养。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就应及时讨论,联系课堂上的道理,让学生明白时时处处都要牢记这些道理,用它们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让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总之,《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已经不能单以说教为手段,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以此达到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养成良好道德习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