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全球范围来看,国家财政支持幼儿教育已经逐渐成为世界性发展新趋势,分析这一趋势形成的原因,一方面是基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是弥补幼教市场化缺陷的重要手段。针对现阶段我国幼儿教育在国家财政投入机制上存在的不足,需要从制度建设及国家政策等方面着力改善。
关键词:幼儿教育;国家财政;市场缺陷;途径
幼儿教育是教育体制的重要部分,为一系列的后续教育奠定基础,一个国家的幼教水平,对整个国家的后续教育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最终会反映到该国的国民素质及综合实力中[1]。从20世纪后期开始,幼儿教育的普及化已取得各个国家的共识,并逐渐形成了国家财政支持幼儿教育的新趋势。
一、国家财政支持幼儿教育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20世纪后,各国普遍认识到了幼儿教育的社会公益性,增强了责任意识,开始逐渐介入幼儿教育发展当中,除了在政策、管理方面的调控外,在国家公共财政上也向幼儿教育进行倾斜。
OECD,也就是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主要通过公共财政介入幼儿教育,实行幼儿教育的免费普及制。其他国家采用国家财政与家庭交费并举的方式进行幼儿教育的扶持,也承担起政府的社会公共职能,如新西兰政府对社会公益性的幼儿教育机构及幼儿家庭进行财政补助[2]。
此外,我国的澳门地区也实行了学前教育一至两年内免费的政策;台湾地区采用K教育的模式,优先扶持文化资源薄弱的地区,然后推广至全岛。
二、幼儿教育的市场化缺陷及国家财政的有效作用
(一)充分发掘幼儿教育具有的正外部效益
经济学中有“外部性”这一概念表述,它指的是经济行为能给第三方构成影响的话,不管影响是正是反,就说明这一经济行为带有外部性。
从幼儿教育的属性及作用上看,其带有很明显的正外部性,能对第三方的国家形成正影响,一方面幼儿教育能够提高个人的教育素质,提升民族的文化修养,降低贫穷率;另一方面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及生产力的提高会产生重要的拉动作用,是形成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人才供应保障。
(二)调控幼儿教育市场化造成的缺陷
1.信息不均衡,供需双方存在矛盾
幼教市场因为资源众多,往往使幼儿家长难以真正分辨出最具市场价值的教育机构,极易受到幼教资源的位置分布、宣传口号等方面的影响,虽付出了较高价格,却没有获得与之相匹配的教育服务。
国家财政的介入能够打破幼教资源卖方单一化的市场主导功能,从而通过提高幼教资源的质量,保持供需双方的和谐有序。
2.幼教市场难以解决教育公平问题
教育公平的主旨之一就是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显而易见,幼教市场由于自身的市场属性,难以做到资源的双向流通。教育作为一种投资,受制于投资者,也就是家庭的经济状况,如只是采取单一化的市场途径,会导致经济状况不佳的家庭难以获得较好的教育资源,引发贫穷等社会问题。
国家财政的介入,可以有效调节教育资源的流通,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保障社会公平。
三、我国国家财政支持幼儿教育的途径
(1)进一步将幼儿教育纳入法律体系,细化相关扶持办法。现阶段,我国已将学前教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体现了国家对学前教育的关注,但在具体的扶持办法上,要进一步细化。
(2)国家财政用于幼儿教育的公办园所,要有效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形成教学品牌,使更多的幼儿获益。
(3)依附于企事业单位的幼儿园所,要进行形态剥离,转变为社会福利资源,国家财政进行拨付时,可以选择试点园所,将其纳入社会福利体系。
(4)合理引导国家财政支付方向,优先发展教育资源较落后的偏远山区及欠发达中西部地区的幼儿教育,以点带面,层层推进,最终实现全面覆盖。
(5)严格资金监督管理,确保国家财政专项资金切实用于幼儿教育发展领域。
针对我国的教育状况,国家在法律和政策上应有所倾斜,稳步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丰富义务教育体系,提高国民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瑞兰.财政扶持下的幼儿教育[J].东方青年(教师),2013(22):263.
[2] 邵蕾,邵小佩.政府在提高早期教育质量中的作为——来自新西兰的启示[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13):77—80.
关键词:幼儿教育;国家财政;市场缺陷;途径
幼儿教育是教育体制的重要部分,为一系列的后续教育奠定基础,一个国家的幼教水平,对整个国家的后续教育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最终会反映到该国的国民素质及综合实力中[1]。从20世纪后期开始,幼儿教育的普及化已取得各个国家的共识,并逐渐形成了国家财政支持幼儿教育的新趋势。
一、国家财政支持幼儿教育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20世纪后,各国普遍认识到了幼儿教育的社会公益性,增强了责任意识,开始逐渐介入幼儿教育发展当中,除了在政策、管理方面的调控外,在国家公共财政上也向幼儿教育进行倾斜。
OECD,也就是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主要通过公共财政介入幼儿教育,实行幼儿教育的免费普及制。其他国家采用国家财政与家庭交费并举的方式进行幼儿教育的扶持,也承担起政府的社会公共职能,如新西兰政府对社会公益性的幼儿教育机构及幼儿家庭进行财政补助[2]。
此外,我国的澳门地区也实行了学前教育一至两年内免费的政策;台湾地区采用K教育的模式,优先扶持文化资源薄弱的地区,然后推广至全岛。
二、幼儿教育的市场化缺陷及国家财政的有效作用
(一)充分发掘幼儿教育具有的正外部效益
经济学中有“外部性”这一概念表述,它指的是经济行为能给第三方构成影响的话,不管影响是正是反,就说明这一经济行为带有外部性。
从幼儿教育的属性及作用上看,其带有很明显的正外部性,能对第三方的国家形成正影响,一方面幼儿教育能够提高个人的教育素质,提升民族的文化修养,降低贫穷率;另一方面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及生产力的提高会产生重要的拉动作用,是形成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人才供应保障。
(二)调控幼儿教育市场化造成的缺陷
1.信息不均衡,供需双方存在矛盾
幼教市场因为资源众多,往往使幼儿家长难以真正分辨出最具市场价值的教育机构,极易受到幼教资源的位置分布、宣传口号等方面的影响,虽付出了较高价格,却没有获得与之相匹配的教育服务。
国家财政的介入能够打破幼教资源卖方单一化的市场主导功能,从而通过提高幼教资源的质量,保持供需双方的和谐有序。
2.幼教市场难以解决教育公平问题
教育公平的主旨之一就是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显而易见,幼教市场由于自身的市场属性,难以做到资源的双向流通。教育作为一种投资,受制于投资者,也就是家庭的经济状况,如只是采取单一化的市场途径,会导致经济状况不佳的家庭难以获得较好的教育资源,引发贫穷等社会问题。
国家财政的介入,可以有效调节教育资源的流通,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保障社会公平。
三、我国国家财政支持幼儿教育的途径
(1)进一步将幼儿教育纳入法律体系,细化相关扶持办法。现阶段,我国已将学前教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体现了国家对学前教育的关注,但在具体的扶持办法上,要进一步细化。
(2)国家财政用于幼儿教育的公办园所,要有效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形成教学品牌,使更多的幼儿获益。
(3)依附于企事业单位的幼儿园所,要进行形态剥离,转变为社会福利资源,国家财政进行拨付时,可以选择试点园所,将其纳入社会福利体系。
(4)合理引导国家财政支付方向,优先发展教育资源较落后的偏远山区及欠发达中西部地区的幼儿教育,以点带面,层层推进,最终实现全面覆盖。
(5)严格资金监督管理,确保国家财政专项资金切实用于幼儿教育发展领域。
针对我国的教育状况,国家在法律和政策上应有所倾斜,稳步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丰富义务教育体系,提高国民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瑞兰.财政扶持下的幼儿教育[J].东方青年(教师),2013(22):263.
[2] 邵蕾,邵小佩.政府在提高早期教育质量中的作为——来自新西兰的启示[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13):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