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制于语言、宗教、思维模式的巨大差异,中国在非洲遭遇成长的烦恼;随着投资模式的变化,民众间信赖关系可期成为新的双赢基石。
中国商品
位于坦桑尼亚第一大城市达累斯萨拉姆市中心区域的卡利亚库市场是个有着80多年历史的商贸区,这里也是东非最大的中国商品集散中心。市场内共有3000多家商铺,其中有500家都是中国血统。
一位坦桑尼亚商人平均每两个月就会去中国进货,商品主要以箱包和运动类服装为主。做这门贸易生意已经有十年左右,近几年来原本红火的生意遭遇来自中国的竞争,“不断有中国商人涌入,坦桑尼亚的商业将会遭遇灭顶,这种零售业小生意应该是给本地人谋生的”,面对记者,这位商人的声音不断提高。
据了解,坦桑尼亚法律禁止外国人从事零售业,但中国有不少商人挂着批发的招牌做着零售的买卖,在当地造成价格竞争,同时还提高了租金。
坦桑尼亚是联合国宣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虽然近年来凭借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吸引了外国投资。
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吕友清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将高失业率列为坦桑经济的主要担忧。城市失业率可达20%,女性失业率更可达到50%。“總统基奎特都承认,如果失业问题难以解决,阿拉伯之春发生在坦桑尼亚不是不可能的。”吕友清表示。
就业问题成为敏感问题,坦桑尼亚政府也多次开展行动,试图清查那些以投资为名行零售之实的违规中国商人。据一位在坦多年的商人回忆,移民局在2006年、2008年和2011年都曾有大规模抓捕华人的行动。
此外,随着中国商人一起涌入的还有大量中国商品——中国商人和中国商品是在新一阶段坦桑尼亚人对中国的主要印象。“在援助之后,坦桑对中国的下一阶段印象就是,中国商人带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品来了,也不乏假冒伪劣产品。”坦桑尼亚调查记者协会会长表示。
不过现在事情开始有所转机,中国驻坦使馆和中国商会都做出行动解决假冒产品泛滥的问题。例如使馆宣布,对于进口假冒伪劣商品的坦桑尼亚商人将不再予以发放签证,同时大力支持坦桑海关进行查处,民众也开始了反省。
投资带来的新问题
坦桑尼亚中华总商会会长黄再胜八年前与合伙人一同创立了注册在坦桑尼亚的建筑公司。他所在的建筑工程承包行业,是中国企业在坦桑尼亚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之一。
目前中国企业在坦工程承包市场的市场份额高达80%,每年承包额大约为40亿美元。在招投标过程中,排在前十位的大多为中国企业。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随之而来。吕友清大使也将其列为抹黑中国在非洲形象的头号问题。
恶性竞争最经常的形式是不计后果地压低价格、互相诋毁、在当地政府内部进行经营等手段也屡见不鲜。
低价竞争还会造成工程质量的隐患,2012年时,坦桑尼亚公路每公里造价在50万美元左右,目前还有所增加;但在周边一些国家,公路每公里造价已经低至三四十万美元。“三五年之后会发生什么?(如果出问题)非洲人不会指责这条路是哪一家中国公司修的,只会归咎于中国人。”吕友清表示。
资源投资是中国投资在非洲的另一个敏感地带。非洲虽然贫穷,但对资源的保护有来自于原始宗教的信仰,再加之非洲国家多沿用殖民时期宗主国的法律制度,在环境保护立法方面有些比中国还严格;此外,还有殖民时代被掠夺的历史记忆,对中国在非洲实行“新殖民”主义的指责多源自中国对非洲的资源投资。
在此前景下,中国也开始进军坦桑的资源领域。2011年11月,中国石油技术开发公司承建的全长532公里的天然气管道以及两个天然气处理厂项目开工,总金额12.25亿美元,是目前中坦双边经贸合作中最大的一个承包项目。
这一被誉为第二条“坦赞铁路”工程的正常程序应是政府批准后对民众进行广泛宣传,让其了解这个项目;但中石油则是在两国间协议签署后,立即就进驻开始施工准备,当地民众完全不了解情况,对项目也就生起反感。“应该让民众完全了解将要发生什么,才能保证今后施工的顺利。”这种以中国思维在非洲行事的做法,是给中国形象抹黑的另一个负面因素。
坦桑尼亚及大部分非洲国家都对象牙、犀牛角、矿石等当地宝贵的自然资源严格禁止私带出境,但这恰是不少中国人热衷于收藏的物品,私带出境的现象屡禁不止——少数人缺乏法律意识、明知不可为而偏为,也就造成了坦桑尼亚警方、海关对中国人的普遍性“苛刻”。
“我应该是70多个国家驻坦大使中,遭遇领事保护问题最多的大使。中国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其他国家外交官很少遇到。”吕友清有些无奈。
加分艰难
各种负面因素在慢慢侵蚀着积累下来的良好印象,中国已经在展开各种活动试图挽回,但这些希望加分的行动还不够成熟和深入。
坦桑尼亚和不少非洲国家类似,拥有从气候到资源的优良自然禀赋,但政府治理方面的缺失影响着该国的健康成长。中国愿意将三十年来的成功治理经验作为软实力的一部分传播,非洲国家则艳羡中国在短时间内让数亿人脱贫。两方面一拍即合,中国向非洲国家官员提供前来中国学习考察的机会,让双方的距离拉近不少。
此外,中国为当地年轻人提供奖学金来中国接受高等教育、在当地与上至总统、下至县长的关系热络,这样的沟通互动都可以为中国的形象加分。对非洲政府高级关系的依赖,正是中国特色的一种。但在非洲大部分已经实行了民主制度的国家中,仅仅与上层的良好关系是不具备根基的。
吕友清也指出,欧美国家重新重视与非洲的关系,相较于他们,中国对非交往存在着一些先天不足:在语言、宗教、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方面,非洲与欧美有着更深层次的渊源;对舆论有着更多的控制权,更重要的是,这些国家已经在非洲长期生根,他们的援助项目大多直接面向基层,且有大量志愿者参与,好感在这个过程中自然生成。
这种客观清醒的认识正是在非洲长时间耕耘所得到的,中国与非洲打交道的方式也在慢慢发生改变。
中国对非洲的援助项目正在越来越多地从体育馆、会议中心等地标式建筑,转向更接地气的民生项目,企业也将社会责任作为必修课之一,更可期的力量来自于正在不断涌入的中国投资。
按中国驻坦使馆的统计,中国工程承包公司在当地的用工比可达到1∶8到1∶10,即有10个中国工人的工程项目,会雇佣80个到100个当地人;日渐受到重视的制造业的数据更加可观,刚刚来到坦桑尼亚投资的东奥纺织厂已经有千余名职工,中国管理人员只有数十人。
(《财经》杂志总第415期 袁雪/文)
中国商品
位于坦桑尼亚第一大城市达累斯萨拉姆市中心区域的卡利亚库市场是个有着80多年历史的商贸区,这里也是东非最大的中国商品集散中心。市场内共有3000多家商铺,其中有500家都是中国血统。
一位坦桑尼亚商人平均每两个月就会去中国进货,商品主要以箱包和运动类服装为主。做这门贸易生意已经有十年左右,近几年来原本红火的生意遭遇来自中国的竞争,“不断有中国商人涌入,坦桑尼亚的商业将会遭遇灭顶,这种零售业小生意应该是给本地人谋生的”,面对记者,这位商人的声音不断提高。
据了解,坦桑尼亚法律禁止外国人从事零售业,但中国有不少商人挂着批发的招牌做着零售的买卖,在当地造成价格竞争,同时还提高了租金。
坦桑尼亚是联合国宣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虽然近年来凭借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吸引了外国投资。
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吕友清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将高失业率列为坦桑经济的主要担忧。城市失业率可达20%,女性失业率更可达到50%。“總统基奎特都承认,如果失业问题难以解决,阿拉伯之春发生在坦桑尼亚不是不可能的。”吕友清表示。
就业问题成为敏感问题,坦桑尼亚政府也多次开展行动,试图清查那些以投资为名行零售之实的违规中国商人。据一位在坦多年的商人回忆,移民局在2006年、2008年和2011年都曾有大规模抓捕华人的行动。
此外,随着中国商人一起涌入的还有大量中国商品——中国商人和中国商品是在新一阶段坦桑尼亚人对中国的主要印象。“在援助之后,坦桑对中国的下一阶段印象就是,中国商人带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品来了,也不乏假冒伪劣产品。”坦桑尼亚调查记者协会会长表示。
不过现在事情开始有所转机,中国驻坦使馆和中国商会都做出行动解决假冒产品泛滥的问题。例如使馆宣布,对于进口假冒伪劣商品的坦桑尼亚商人将不再予以发放签证,同时大力支持坦桑海关进行查处,民众也开始了反省。
投资带来的新问题
坦桑尼亚中华总商会会长黄再胜八年前与合伙人一同创立了注册在坦桑尼亚的建筑公司。他所在的建筑工程承包行业,是中国企业在坦桑尼亚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之一。
目前中国企业在坦工程承包市场的市场份额高达80%,每年承包额大约为40亿美元。在招投标过程中,排在前十位的大多为中国企业。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随之而来。吕友清大使也将其列为抹黑中国在非洲形象的头号问题。
恶性竞争最经常的形式是不计后果地压低价格、互相诋毁、在当地政府内部进行经营等手段也屡见不鲜。
低价竞争还会造成工程质量的隐患,2012年时,坦桑尼亚公路每公里造价在50万美元左右,目前还有所增加;但在周边一些国家,公路每公里造价已经低至三四十万美元。“三五年之后会发生什么?(如果出问题)非洲人不会指责这条路是哪一家中国公司修的,只会归咎于中国人。”吕友清表示。
资源投资是中国投资在非洲的另一个敏感地带。非洲虽然贫穷,但对资源的保护有来自于原始宗教的信仰,再加之非洲国家多沿用殖民时期宗主国的法律制度,在环境保护立法方面有些比中国还严格;此外,还有殖民时代被掠夺的历史记忆,对中国在非洲实行“新殖民”主义的指责多源自中国对非洲的资源投资。
在此前景下,中国也开始进军坦桑的资源领域。2011年11月,中国石油技术开发公司承建的全长532公里的天然气管道以及两个天然气处理厂项目开工,总金额12.25亿美元,是目前中坦双边经贸合作中最大的一个承包项目。
这一被誉为第二条“坦赞铁路”工程的正常程序应是政府批准后对民众进行广泛宣传,让其了解这个项目;但中石油则是在两国间协议签署后,立即就进驻开始施工准备,当地民众完全不了解情况,对项目也就生起反感。“应该让民众完全了解将要发生什么,才能保证今后施工的顺利。”这种以中国思维在非洲行事的做法,是给中国形象抹黑的另一个负面因素。
坦桑尼亚及大部分非洲国家都对象牙、犀牛角、矿石等当地宝贵的自然资源严格禁止私带出境,但这恰是不少中国人热衷于收藏的物品,私带出境的现象屡禁不止——少数人缺乏法律意识、明知不可为而偏为,也就造成了坦桑尼亚警方、海关对中国人的普遍性“苛刻”。
“我应该是70多个国家驻坦大使中,遭遇领事保护问题最多的大使。中国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其他国家外交官很少遇到。”吕友清有些无奈。
加分艰难
各种负面因素在慢慢侵蚀着积累下来的良好印象,中国已经在展开各种活动试图挽回,但这些希望加分的行动还不够成熟和深入。
坦桑尼亚和不少非洲国家类似,拥有从气候到资源的优良自然禀赋,但政府治理方面的缺失影响着该国的健康成长。中国愿意将三十年来的成功治理经验作为软实力的一部分传播,非洲国家则艳羡中国在短时间内让数亿人脱贫。两方面一拍即合,中国向非洲国家官员提供前来中国学习考察的机会,让双方的距离拉近不少。
此外,中国为当地年轻人提供奖学金来中国接受高等教育、在当地与上至总统、下至县长的关系热络,这样的沟通互动都可以为中国的形象加分。对非洲政府高级关系的依赖,正是中国特色的一种。但在非洲大部分已经实行了民主制度的国家中,仅仅与上层的良好关系是不具备根基的。
吕友清也指出,欧美国家重新重视与非洲的关系,相较于他们,中国对非交往存在着一些先天不足:在语言、宗教、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方面,非洲与欧美有着更深层次的渊源;对舆论有着更多的控制权,更重要的是,这些国家已经在非洲长期生根,他们的援助项目大多直接面向基层,且有大量志愿者参与,好感在这个过程中自然生成。
这种客观清醒的认识正是在非洲长时间耕耘所得到的,中国与非洲打交道的方式也在慢慢发生改变。
中国对非洲的援助项目正在越来越多地从体育馆、会议中心等地标式建筑,转向更接地气的民生项目,企业也将社会责任作为必修课之一,更可期的力量来自于正在不断涌入的中国投资。
按中国驻坦使馆的统计,中国工程承包公司在当地的用工比可达到1∶8到1∶10,即有10个中国工人的工程项目,会雇佣80个到100个当地人;日渐受到重视的制造业的数据更加可观,刚刚来到坦桑尼亚投资的东奥纺织厂已经有千余名职工,中国管理人员只有数十人。
(《财经》杂志总第415期 袁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