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孔德是实证主义的创始人,他创立了研究整个社会有机体的社会学体系,而用于规范和稳定社会秩序的社会团结思想则是这个庞大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社会团结思想主要思考社会如何以一种有序、和平的方式存在并演进,探究和谐、团结的社会形态得以构建和实现的原因和方式。
【关键词】孔德;社会团结思想;主要内容;评价分析
奥古斯特﹒孔德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在学术界享有社会学之父的美称。孔德一生学术成果丰硕,最重要的是创立了社会学这一重要学科。孔德提出的社会团结思想是他创立的社会学中的重要思想,这种思想对当时法国资产阶级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起了重要作用,也对以后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孔德的社会团结思想的主要内容
孔德把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察,运用实证主义的方法,客观地分析了社会稳定的根源,提出了促进社会团结的因素。
首先,孔德认为宗教在社会建设中起着重要的整合作用,宗教是社会团结的主要支柱。孔德认为宗教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共同的信仰和一致的原则,另一方面也为政权的巩固提供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宗教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促使个人自发地服从维护社会团结的要求。孔德号召政府支持宗教,用它来巩固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团结。
其次,孔德认为家庭是构成社会组织的基础,理所当然地应作为社会团结的重要基础。他认为社会的基础不是单个的个人,真正的社会单位是家庭,社会实质上就是照着家庭基础和原则建立起来的。家庭在微观上提供了统治、服从和合作的经验,培养利他主义道德情操。因此,孔德把家庭看作是社会的细胞,是维系社会团结的重要条件。
最后,孔德认为道德调节和规范着人们的社会行为,是维护社会团结的重要力量。社会道德不仅是人的本性的要求,也是社会团结的要求。当社会出现了弊病的时候要靠精神道德的改良来进行有效的医治,要重建社会秩序,必须从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开始。他呼吁在社会进行一场伦理教育和道德复兴运动,充分发挥社会道德的作用以促进社会团结的实现。
二、对孔德的社会团结思想的评价分析
从历史和客观环境的局限性上看,孔德的思想既有进步性,又有保守性,既有高尚性又有空想性,我们应辩证地看待,既要借鉴其合理与进步之处,也要指出并批判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一)孔德的社会团结思想的进步意义
首先,孔德认为社会有机体秩序是和谐的,应致力于保持和维护社会团结,这对于我们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孔德反复说他的实证哲学就是论证社会秩序的,他的社会有机体的核心是社会秩序,社会秩序的核心是社会团结,是为了“爱”和“合作”。当前,我们正在国内构建和谐社会,在国际上致力于构建和谐世界,和谐的秩序是有活力的,才有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和谐发展。社会的和谐来自于内部,构建和谐社会应该从自身寻找和谐的条件和因素,和谐具有内源性,这是孔德的社会团结思想给我们的启示,也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提供很好的借鉴。
其次,孔德注重家庭和政府两者在维护社会团结方面的有机结合,增强保持社会稳定团结的合力。孔德认为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要想保持其稳定的状态,实现协调运作,必须找到微观力量和宏观力量的结合点。微观力量主要在家庭,家庭的团结和依从关系就是社会最好的范例和模型;宏观力量主要在于政府,政府依靠强力把各种社会力量联合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的目标。在现代社会建设中,同样要注重家庭力量和政府力量的结合,有效促进社会团结稳定。家庭要发挥对其成员的教化作用,培养家庭成员团结合作精神,为维护社会团结做贡献;政府要依靠其自身力量对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关系进行调节,使其各得其所,和睦相处,从整体上保持社会的团结稳定。
最后,孔德强调道德的教化作用,主张通过重建道德来维护社会团结,这对我们重视道德建设有启发意义。在孔德看来,大革命后的法国社会主要的困难本质上不是政治性的而是道德性的,解决困难的方法更多的取决于舆论和风俗而不是制度。孔德的这一思想对当时法国资产阶级道德沦丧的社会无疑是一剂良药,也引起我们当今对道德建设的重视。道德是人们进行社会行为的规范和准则,起着调节社会成员行为、增强社会成员凝聚力的重要作用。道德建设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应扎实推进,以充分发挥道德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独特作用。
(二)孔德的社会团结思想存在问题与缺陷
其一,孔德的社会团结思想在本质上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存在明显的阶级局限性。孔德认为,在社会政体下,存在着掌握社会财富的资产阶级和人数众多的无产阶级。他们各自担负或执行着不同的社会职能,为社会尽义务。资本家掌握着政治和经济权力,领导和管理整个社会的物质生活;无产阶级则应服从资本家的领导和管理。他们在社会团结精神的教育下各尽职守,共尽义务,已实现伟大而奇妙的社会“合作原则”。孔德无视阶级斗争的事实,否定阶级斗争的作用,是不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
其二,孔德的基本立场是否定个人权利的,他的社会团结思想具有反民主倾向。在孔德看来,个人权利竭力使个性存在下去,这个必然要吞噬人的社会情感,从而破坏和瓦解社会有机整体。从这种观点出发,孔德确定在社会政体下,人只有义务而没有权利。孔德生活的年代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他似乎感到了资产阶级曾经用来反对封建社会的思想武器正在被无产阶级用来反对资本主义的危险。对人权观念的竭力否定,对义务和服从的强调,表明了孔德政治思想中具有的反民主倾向,而这一倾向是与世界历史民主潮流相违背的。
其三,孔德的社会团结思想强调要靠宗教来维护社会团结,反叛了自己的早期反宗教的实证主义。孔德晚年崇尚宗教,希望建立一种情感性的宗教,并依靠它建立社会秩序。而孔德早年却宣称,他的实证主义超出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范围,只有它才向人们提供了真正有价值的知识。他的社会团结思想极力推崇宗教,具有空想性和保守性,這也致使他陷入了唯心主义泥潭,背叛了自己的实证主义。实际上,推崇“爱”的宗教,也只是孔德对当时法国破坏殆尽的社会秩序的无奈之举,所以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是注定要失败的。
参考文献:
[1]徐大同.中外政治思想史[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6
[2]李丹,彭如良.孔德的社会秩序理论对我国社会建设的启示[J].法制与社会,2008,11
[3]徐云.孔德的社会团结思想探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11
【关键词】孔德;社会团结思想;主要内容;评价分析
奥古斯特﹒孔德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在学术界享有社会学之父的美称。孔德一生学术成果丰硕,最重要的是创立了社会学这一重要学科。孔德提出的社会团结思想是他创立的社会学中的重要思想,这种思想对当时法国资产阶级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起了重要作用,也对以后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孔德的社会团结思想的主要内容
孔德把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察,运用实证主义的方法,客观地分析了社会稳定的根源,提出了促进社会团结的因素。
首先,孔德认为宗教在社会建设中起着重要的整合作用,宗教是社会团结的主要支柱。孔德认为宗教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共同的信仰和一致的原则,另一方面也为政权的巩固提供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宗教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促使个人自发地服从维护社会团结的要求。孔德号召政府支持宗教,用它来巩固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团结。
其次,孔德认为家庭是构成社会组织的基础,理所当然地应作为社会团结的重要基础。他认为社会的基础不是单个的个人,真正的社会单位是家庭,社会实质上就是照着家庭基础和原则建立起来的。家庭在微观上提供了统治、服从和合作的经验,培养利他主义道德情操。因此,孔德把家庭看作是社会的细胞,是维系社会团结的重要条件。
最后,孔德认为道德调节和规范着人们的社会行为,是维护社会团结的重要力量。社会道德不仅是人的本性的要求,也是社会团结的要求。当社会出现了弊病的时候要靠精神道德的改良来进行有效的医治,要重建社会秩序,必须从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开始。他呼吁在社会进行一场伦理教育和道德复兴运动,充分发挥社会道德的作用以促进社会团结的实现。
二、对孔德的社会团结思想的评价分析
从历史和客观环境的局限性上看,孔德的思想既有进步性,又有保守性,既有高尚性又有空想性,我们应辩证地看待,既要借鉴其合理与进步之处,也要指出并批判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一)孔德的社会团结思想的进步意义
首先,孔德认为社会有机体秩序是和谐的,应致力于保持和维护社会团结,这对于我们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孔德反复说他的实证哲学就是论证社会秩序的,他的社会有机体的核心是社会秩序,社会秩序的核心是社会团结,是为了“爱”和“合作”。当前,我们正在国内构建和谐社会,在国际上致力于构建和谐世界,和谐的秩序是有活力的,才有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和谐发展。社会的和谐来自于内部,构建和谐社会应该从自身寻找和谐的条件和因素,和谐具有内源性,这是孔德的社会团结思想给我们的启示,也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提供很好的借鉴。
其次,孔德注重家庭和政府两者在维护社会团结方面的有机结合,增强保持社会稳定团结的合力。孔德认为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要想保持其稳定的状态,实现协调运作,必须找到微观力量和宏观力量的结合点。微观力量主要在家庭,家庭的团结和依从关系就是社会最好的范例和模型;宏观力量主要在于政府,政府依靠强力把各种社会力量联合在一起以实现共同的目标。在现代社会建设中,同样要注重家庭力量和政府力量的结合,有效促进社会团结稳定。家庭要发挥对其成员的教化作用,培养家庭成员团结合作精神,为维护社会团结做贡献;政府要依靠其自身力量对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关系进行调节,使其各得其所,和睦相处,从整体上保持社会的团结稳定。
最后,孔德强调道德的教化作用,主张通过重建道德来维护社会团结,这对我们重视道德建设有启发意义。在孔德看来,大革命后的法国社会主要的困难本质上不是政治性的而是道德性的,解决困难的方法更多的取决于舆论和风俗而不是制度。孔德的这一思想对当时法国资产阶级道德沦丧的社会无疑是一剂良药,也引起我们当今对道德建设的重视。道德是人们进行社会行为的规范和准则,起着调节社会成员行为、增强社会成员凝聚力的重要作用。道德建设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应扎实推进,以充分发挥道德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独特作用。
(二)孔德的社会团结思想存在问题与缺陷
其一,孔德的社会团结思想在本质上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存在明显的阶级局限性。孔德认为,在社会政体下,存在着掌握社会财富的资产阶级和人数众多的无产阶级。他们各自担负或执行着不同的社会职能,为社会尽义务。资本家掌握着政治和经济权力,领导和管理整个社会的物质生活;无产阶级则应服从资本家的领导和管理。他们在社会团结精神的教育下各尽职守,共尽义务,已实现伟大而奇妙的社会“合作原则”。孔德无视阶级斗争的事实,否定阶级斗争的作用,是不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
其二,孔德的基本立场是否定个人权利的,他的社会团结思想具有反民主倾向。在孔德看来,个人权利竭力使个性存在下去,这个必然要吞噬人的社会情感,从而破坏和瓦解社会有机整体。从这种观点出发,孔德确定在社会政体下,人只有义务而没有权利。孔德生活的年代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他似乎感到了资产阶级曾经用来反对封建社会的思想武器正在被无产阶级用来反对资本主义的危险。对人权观念的竭力否定,对义务和服从的强调,表明了孔德政治思想中具有的反民主倾向,而这一倾向是与世界历史民主潮流相违背的。
其三,孔德的社会团结思想强调要靠宗教来维护社会团结,反叛了自己的早期反宗教的实证主义。孔德晚年崇尚宗教,希望建立一种情感性的宗教,并依靠它建立社会秩序。而孔德早年却宣称,他的实证主义超出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范围,只有它才向人们提供了真正有价值的知识。他的社会团结思想极力推崇宗教,具有空想性和保守性,這也致使他陷入了唯心主义泥潭,背叛了自己的实证主义。实际上,推崇“爱”的宗教,也只是孔德对当时法国破坏殆尽的社会秩序的无奈之举,所以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是注定要失败的。
参考文献:
[1]徐大同.中外政治思想史[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6
[2]李丹,彭如良.孔德的社会秩序理论对我国社会建设的启示[J].法制与社会,2008,11
[3]徐云.孔德的社会团结思想探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