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匹克体育集团继去年9月在香港成功上市后,近日发布的年度财务报告显示:去年“匹克”实现销售金额30.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6%;毛利率同比增长4.8%至37.5%,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36分;净利润增长67.1%,高达6.28亿元人民币。
据了解,匹克体育集团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后,首轮公开发行价定为每股4.1港元,总募集资金约17亿港元,较之前15亿港元的预估值高出约一成四。
强化品牌内力拓展产品研发
成功融资后,“匹克”扩张步伐迅猛,成功进军中国—二线城市。目前,“匹克”销售网点已达6200多家。
匹克体育集团董事长许景南告诉记者,今年“两会”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核心话题的同时,也引起了众多民营企业家的共鸣。“后危机时代”体育产业仍拥有较大的发展潜力,面对产业重新洗牌的发展格局,“匹克”将着力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具体将从技术研发、品牌管理、质量监管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匹克”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篮球装备第一品牌,与其自身注重研发创新力量密不可分”,据许景南介绍,目前,“匹克”已在北京、广州分别设立创意研发中心,与国内外专业团队通力合作,致力于推出更多时尚、高性能的环保产品,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为提升产品的研发设计能力,匹克正筹备在美国成立研发中心,建立更专业的国际化设计团队。
许景南透露,2010年“匹克”将采取“用心深耕二三线,策略攻占一线城市”的战略,计划今年增设约1000个销售网点和100问篮球用品专卖店,并进军跑鞋、网球、足球等更广泛的体育用品领域。
借力赛事资源突显国际路线
凭借紧握世界高端赛事NBA和FIBA黄金资源的优势,“匹克”将国际篮球文化在中国运作得风生水起,既为“匹克”品牌深深烙上了篮球专业化国际化的印记,也彰显了“匹克”作为国际化品牌的大气。2009年,Peak Team再添4名NBA知名球星,Peak Team代言球星数增至11名,便是最好的佐证。
去年夏天,“匹克NBA球星中国行”在中国掀起了空前热烈的篮球旋风,球迷与NBA球员组成的Peak Team近距离接触交流,深切体验了“匹克”所带来的国际篮球文化;“NBA大篷车”历经全国12个城市,众多篮球爱好者尽情享受了“匹克”所带来的“专业篮球全民享受”的快乐与激情;亚锦赛、斯坦科维奇杯赛场上,澳大利亚明星篮球队员身着的“匹克”装备,在让人记住了那一抹独特的“中国红”的同时,也让人深刻体会了“匹克”篮球专业化的品牌内涵。
据悉,2009年“匹克”还赞助了环青海湖自行车赛、2009年亚足联U19女子足球锦标赛等赛事。近日,“匹克”已与新西兰奥组委签订合作协议,将在2010年的英联邦运动会、2010年青年奥运会,以及2012年夏季奥运会为新西兰队员提供“匹克”装备。
差异化路线领跑体育产业
“体育用品在西方国家是成熟产业,但在中国内地是朝阳产业”,据匹克体育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许志华介绍,近几年,我国年消费鞋类产品已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同时,目前中国人均年消费鞋仅为1.7双。在今后几年内,中国人均年消费鞋类要提高到3~4双的趋势已经初步显现。
“我相信不出几年,中国就会出现百亿销售规模的运动品牌,进人世界前五位”,许志华认为:近年来,中国二三线城市“消费升级”,创造了诸多市场奇迹,这也成为匹克体育近年来成长的不竭动力与未来持续增长的保障。现在,中国体育产业正处于从春秋进入战国的阶段,市场正逐渐往少数几个品牌手中靠拢集中,未来行业前7至8个品牌都有很大的机会。
匹克成功走出了一条“借力使力”的差异化经营路线,很值得本土品牌学习,NBA中国公司CEO陈永正认为,这几年“匹克”的市场策略很清晰,就是专注于篮球市场、挖掘篮球赛事资源,在确立了主打市场的稳固地位后,再去延伸其他产品,这是目前体育用品市场同质化竞争包围下的一个很好的突围手段。对于本土品牌来讲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据了解,匹克体育集团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后,首轮公开发行价定为每股4.1港元,总募集资金约17亿港元,较之前15亿港元的预估值高出约一成四。
强化品牌内力拓展产品研发
成功融资后,“匹克”扩张步伐迅猛,成功进军中国—二线城市。目前,“匹克”销售网点已达6200多家。
匹克体育集团董事长许景南告诉记者,今年“两会”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核心话题的同时,也引起了众多民营企业家的共鸣。“后危机时代”体育产业仍拥有较大的发展潜力,面对产业重新洗牌的发展格局,“匹克”将着力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具体将从技术研发、品牌管理、质量监管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匹克”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篮球装备第一品牌,与其自身注重研发创新力量密不可分”,据许景南介绍,目前,“匹克”已在北京、广州分别设立创意研发中心,与国内外专业团队通力合作,致力于推出更多时尚、高性能的环保产品,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为提升产品的研发设计能力,匹克正筹备在美国成立研发中心,建立更专业的国际化设计团队。
许景南透露,2010年“匹克”将采取“用心深耕二三线,策略攻占一线城市”的战略,计划今年增设约1000个销售网点和100问篮球用品专卖店,并进军跑鞋、网球、足球等更广泛的体育用品领域。
借力赛事资源突显国际路线
凭借紧握世界高端赛事NBA和FIBA黄金资源的优势,“匹克”将国际篮球文化在中国运作得风生水起,既为“匹克”品牌深深烙上了篮球专业化国际化的印记,也彰显了“匹克”作为国际化品牌的大气。2009年,Peak Team再添4名NBA知名球星,Peak Team代言球星数增至11名,便是最好的佐证。
去年夏天,“匹克NBA球星中国行”在中国掀起了空前热烈的篮球旋风,球迷与NBA球员组成的Peak Team近距离接触交流,深切体验了“匹克”所带来的国际篮球文化;“NBA大篷车”历经全国12个城市,众多篮球爱好者尽情享受了“匹克”所带来的“专业篮球全民享受”的快乐与激情;亚锦赛、斯坦科维奇杯赛场上,澳大利亚明星篮球队员身着的“匹克”装备,在让人记住了那一抹独特的“中国红”的同时,也让人深刻体会了“匹克”篮球专业化的品牌内涵。
据悉,2009年“匹克”还赞助了环青海湖自行车赛、2009年亚足联U19女子足球锦标赛等赛事。近日,“匹克”已与新西兰奥组委签订合作协议,将在2010年的英联邦运动会、2010年青年奥运会,以及2012年夏季奥运会为新西兰队员提供“匹克”装备。
差异化路线领跑体育产业
“体育用品在西方国家是成熟产业,但在中国内地是朝阳产业”,据匹克体育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许志华介绍,近几年,我国年消费鞋类产品已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同时,目前中国人均年消费鞋仅为1.7双。在今后几年内,中国人均年消费鞋类要提高到3~4双的趋势已经初步显现。
“我相信不出几年,中国就会出现百亿销售规模的运动品牌,进人世界前五位”,许志华认为:近年来,中国二三线城市“消费升级”,创造了诸多市场奇迹,这也成为匹克体育近年来成长的不竭动力与未来持续增长的保障。现在,中国体育产业正处于从春秋进入战国的阶段,市场正逐渐往少数几个品牌手中靠拢集中,未来行业前7至8个品牌都有很大的机会。
匹克成功走出了一条“借力使力”的差异化经营路线,很值得本土品牌学习,NBA中国公司CEO陈永正认为,这几年“匹克”的市场策略很清晰,就是专注于篮球市场、挖掘篮球赛事资源,在确立了主打市场的稳固地位后,再去延伸其他产品,这是目前体育用品市场同质化竞争包围下的一个很好的突围手段。对于本土品牌来讲有很好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