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题材融媒体产品对历史记忆的建构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hwa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2017年以来,国内首档大型融媒体互动戏曲节目《角儿来了》每周在中央广播电视台戏曲频道播出。这档节目的宗旨是“还原名家本真,寻回时代情怀”,主打“融媒互动、跨屏播出、全民参与、情境访谈、科技点亮舞台”等创新点。过去的戏曲题材媒体产品往往更关注于回溯戏曲发展历程和介绍戏曲界的老艺术家,但这种形式难免会让观众产生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感。中央广播电视台大型融媒体互动节目《角儿来了》聚焦当下,运用融媒体手段对戏曲名家和流派进行推广,这一点与本研究所探讨的问题相契合。
   关键词:融媒体;历史记忆;戏曲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5-0040-03
  中国戏曲长期以来始终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为核心,并且这五大戏曲剧种均于2006年5月20日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戏曲曾在过去作为中国的流行文化盛极一时,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趣味的改变,人们关于戏曲的记忆逐渐演变成了“濒危记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保护文化多样性、发扬民族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国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想真正实现对戏曲的保护,首先应当重新建构人们对戏曲的历史记忆。
   本文通过对电视节目《角儿来了》进行分析,研究戏曲题材融媒体产品如何对历史记忆进行建构,主要运用了内容分析法、影像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
  一、 媒介构建历史记忆
   历史记忆是指人对过去的信息进行采集、编辑、提取和传播的过程,主要涵盖两个层面:一个是时间层面,历史记忆通过记录和存储过去发生的事件及对该事件的回忆,不断加以重复、再现使其对当下产生一定意义和影响;另一个是社会层面,历史记忆蕴含着对所有成员适用的价值标准,而该标准是从过去的记忆中提炼出来的。葛兆光先生在《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中说:“不只是考古,很多文献的重新发现,很多普通现象的重新解释,都有可能成为‘发现之旅’”[1] 。
  (一)还原历史事件
   记忆使得文明薪火相传,一个民族的发展需要先辈们将他们最好的思想传递给子孙后代,也正是因为人拥有记忆,人类历史才得以延续。那些过去已经发生的事件就好像是沉积物,媒介所再现或揭示的历史记忆就像是覆盖在上面的混杂物,后人再次恢复历史记忆就是在取出原件[2]。
   对于特定历史时期发生的事件,媒介应当不断丰富和完善过去的素材,并依托新时期的技术手段深挖历史真相、打破时空隔阂,以新的视角进行传播,并与已发现的信息形成互文,产生新的意义。
  (二)塑造历史人物
   在建构人的历史记忆时,无法回避的对象就是“人”,人是人类历史事件中的主人公,并且不同的人作出不同的选择,由此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形成了事件的走向。媒介塑造历史人物,也可以理解为用放大镜来看历史事件中的人的细节。
   “情绪记忆”[3]是一种更深刻和牢固的记忆,情绪会为记忆带来线索,并且推动着记忆的行为。情绪影响着记忆加工的效率和精准性,有时也会起到阻碍作用,在人的认知过程中,情绪所蕴含的观念、价值在记忆加工时起到了重要作用。媒介在回溯或记录人物时,如果能够调动出当时的情绪,或者营造出事件发生的相近氛围,通常能够塑造出更丰满的历史人物形象。
  (三)再现历史场景
   记忆常常是由特定的物理环境刺激产生的,因此事件发生的场景对记忆有着深刻的影响,人们从长期记忆中提取的信息与场合密不可分。场合的覆盖范围很广,大到人類的生存环境,小到个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当场景的变化使长期记忆中的部分信息长时间不被使用时,这部分信息逐渐会被遗忘,因为人的记忆容量有限。当人把与当前场景无关的信息排除,才能提高对当前场景编辑和提取信息的速度和精准度,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环境[4]。
   媒介在建构历史记忆时,最容易将人们代入记忆的方式就是再现历史场景。一方面,当人们看到相似的场景,会产生与真实现场类似的感受;另一方面,如果媒介希望人们能够保持对该场景的记忆,就需要不断以相同场景去刺激人们对场景的记忆,一旦人们对场景陌生,很有可能对于该场景的记忆就会被迅速冻结。
  二、融媒体栏目《角儿来了》节目形态分析
  (一)《角儿来了》的融媒体运用
   1.虚拟观众席
   在《角儿来了》的录制现场,除了现场在座的观众以外,还有一百位观众“坐”在虚拟观众席。虚拟观众席位于现场观众身后的虚拟大屏当中,每一名观众由一个头像表示,漂浮在屏幕画面中。在不同期的节目里,虚拟观众席的观众头像样式也是各不相同的,这样也避免了电视观众出现审美疲劳。
   虚拟观众席的观众们在虚拟大屏上实时发送评论和观点,为现场提供了一种更为社交化的语境。
   2.实时视频连线
   在《角儿来了》的座谈部分,节目组通常会设置场外连线的环节,而在虚拟演播厅,场外连线的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
   例如,节目组会运用虚拟大屏实现场外嘉宾或戏迷与名角的对话,会通过新媒体手机端直播的方式让名角亲临对他们有重大意义的现场,也会运用分屏展现对话双方的情绪和状态,还会保留较为传统的电话连线。
   3.线上留言评论
   《角儿来了》的观众可以登录“央视戏曲微博”“央视戏曲微信公众号”“央视网”进入互动专区,留言点唱名家经典,和自己喜爱的名家互动。如果观众希望名家在现场演唱的唱段中有几部非常有代表性,节目还会发起投票环节。
   在过去,提问的环节通常由主持人替观众完成,而现在,融媒体可以在现场直接替观众发声,帮助观众了解最想知道的内容。“虚拟留言通道”滚动播放着网友们的留言,将过去的“留言评论”转变为了网友的“现场发问”。   (二)《角儿来了》中的内容呈现
   《角儿来了》的每期节目通常由开场节目表演、戏曲名家座谈、观众场外互动、戏曲选段表演、重要嘉宾登台几部分构成。
   《角儿来了》的节目嘉宾包括各种戏曲流派的名家,剧种的多样化丰富了节目的信息量。与此前的戏曲节目不同的是,《角儿来了》更加关注的是现场的互动性,因此嘉宾的戏曲表演通常只是经典片段,而节目的更多时间会用在和戏曲名家的交流上,这样更易于大多数观众接受。
  (三)《角儿来了》中的表现方式
   1.场景设计
   占据了最大空间的事物是记忆,而最值得记住的事物通常是空间。人们生活在一定的空间之中,地理和空间环境带给每个人不同的感受。比起单纯的实地取景,融媒体虚拟演播厅对于空间的呈现更易获得强大的表现力。
   2.增强现实
   《角儿来了》通过AR增强现实技术,在舞台处可以不断根据情绪与节目内容变换场景,实现空间的转换。在演员表演时,AR增强现实技术为节目提供了美轮美奂的环境。
   3.虚拟演播厅
   传统的演播厅通常会呈现出台上热闹、台下静止的状态,台下观众的镜头一般也是一些配合节目情绪的反应镜头。虚拟演播厅的使用强化了观众一方的力量,虚拟的观众正是电视机前、新媒体端的众多观众的象征和代表,在头像的不停运动、画面的不断变化中,演播厅内和线上观众的参与感得到了提升。
  三、融媒体产品对历史记忆的建构
  (一)通過个人记忆申述建构历史记忆
   个人记忆申述指“把个人生活史作为对象的记忆行为”[5]。对个人生活记忆的描述要包含:时间、地点、事件。
   刘亚秋用“记忆微光”描述了历史叙事中容易被忽略的个人遭际,他称:“记忆的微光是那些若隐若现的、不急于或不便于表达的、却有着不可小觑影响的物件,是需要费一番力气才能辨认出其轮廓的”[6]。由此可见,这些“记忆微光”是分散在世间各个地方的,它们与个体保持一致,不加发掘极有可能一直沉寂,并随个体的灭亡而消逝,而将“记忆微光”聚集在一起的主要方式正是媒介记忆。不管是现在的人回忆过去的人,还是现在的人重拾自己的记忆,“个人记忆”都离不开对曾经发生的事件的回忆。
   通过个人记忆申述建构历史记忆能够激发大众对于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遭际的记忆,对于塑造戏曲名人和戏曲典故的历史记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通过认知记忆申述建构历史记忆
   认知记忆申述主要是对“记忆知识”的利用,这种记忆申述类型要求记忆者曾遇见、经历或听说过记忆对象。
   例如,在2018年9月11日播出的《角儿来了》中,虽然嘉宾是越剧《红楼梦》剧组,但如果直接以越剧作为切入点可能会让很多观众望而却步,节目组选择用电视剧版《红楼梦》的主题曲《枉凝眉》作为开场,瞬间将观众代入自己熟悉的氛围当中。
   因此,通过认知记忆申述建构历史记忆能够强化人们对于历史中各口头、文本、视觉等元素和材料的认知,让人们更加关注戏曲本身和外沿信息。
  (三)通过融合媒体形式建构历史记忆
   多种媒体形式的融合不仅能够直观生动地呈现出细节,营造氛围和场景,还可以提高受众的互动性和参与感。
   在2019年2月13日的节目中,王佩瑜先生在现场模拟她创办的“京剧清音会”平日里演出的景象,并解释“清音会就是轻弹加演唱的类似于雅集和沙龙性质的小型演唱会”。轻弹者与演唱者同框出镜,词投在屏幕上,这种再现的效果显得非常生动,让观众瞬间理解这种表演形式,无需过多思考就可以沉浸在美好的艺术空间当中。
   在《角儿来了》中,戏曲家既承担着表演者的身份,也充当了知识传播者的角色,需要通过节目环节告诉观众他所展示的内容是什么。“虚拟观众席”“虚拟留言通道”等融媒体手段的设置强化了讲述者与观众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戏曲家通过与嘉宾或场外观众互动,能够向观众阐释更多与戏曲相关的延伸意义。
   融媒体一方面建构了观众对于传统京剧的历史记忆;另一方面,这种形式也在重构着观众对于京剧的历史记忆,让观众能够以当下的视角去思考京剧,并通过临场感体会到京剧的独特魅力。
  四、结 语
   媒介可以通过还原事件、塑造人物、再现场景来建构历史记忆。大型融媒体互动戏曲节目《角儿来了》通过对节目形态、主题内容、设备技术进行创新,运用虚拟观众席、实时视频连线、线上留言评论等多媒体手段,强化了观众的互动性和参与感,尽可能使节目贴近多数受众,而非局限于少数戏曲从业者或爱好者的专业目光,使戏曲的全貌得以进入大众的视野,在推动传统艺术的现代视听传播方面做出了积极和有益的探索。
   融媒体产品主要通过个人记忆申述、认知记忆申述和融合媒体形式的方式来建构历史记忆。在个人记忆申述中,“记忆微光”的细节最为珍贵,要尽可能激发大众对于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遭际的记忆。在认知记忆申述中,人们最熟悉的部分较易于建立“联系”,应强化人们对于历史中各口头、文本、视觉等元素和材料的认知。融合媒体形式最终应服务于节目内容,通过鲜明的观感、丰富的参与感、生动的在场感,强化观众对于场景的熟悉感,帮助观众建构历史记忆。
  参考文献:
  [1] 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视野、角度与方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331.
  [2] 张文喜.历史和记忆的历史性哲学考察[J].江西社会科学,2004(1).
  [3] 白洁.记忆哲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130.
  [4] 杨治良,孙连荣,唐菁华.记忆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74.
  [5] (美)保罗·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9.
  [6] 刘亚秋.从集体记忆到个体记忆对社会记忆研究的一个反思[J].社会,2010(5).
  [责任编辑:杨楚珺]
其他文献
每一个人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都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进行交流、合作、协助等人际交往活动。尤其是生活在集体之中的军人,良好的人际关系会让军旅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然而,也有一些官兵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会出现羞怯、猜疑、孤独、嫉妒等不良的心理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不良心理?究竟怎样去克服呢?    一、羞怯心理的克服    羞怯心理是害羞和胆怯的统称。胆怯是想交往又怕交往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害羞加剧胆怯
期刊
“黑脸岛长”    文/济南铁路局军代处 王玉波  10年前,我入伍来到长山列岛,期间我去过两次一个“无淡水、无居民、无耕地、无航班”的“四无小岛”,在那里,我认识了刘强。  刘强长相很有特点,浓眉细眼,蒜头鼻子,一米八三的个头加上黝黑的皮肤,长得有点像世界百米飞人刘易斯,硬朗的面庞上总透着一股属于军人的威仪,唯一的缺憾是才三十几岁的年龄头发就已所剩无几,“老海岛”们说这是常年风吹浪打喝不上标准
期刊
1984年,随着邓小平同志“组建预备役部队是个好办法”的指示,我军第一支预备役防化部队在首都中心城区某繁华地段应运而生。这支戴“Y”字肩章[“Y”是预备役部队特有的标志,是汉语拼音“预(YU)”的第一个字母]的部队组建之后,在首都核生化救援、应付突发事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维护首都安全稳定的有生力量。    没参军也能圆军营梦    走进预备役训练场,细心的人会发现,这些军人的年龄差距很大,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对A县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实地调研,总结目前我国县级融媒体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该中心存在人才建设有“位”缺“才”、组织机构有“壳”缺“魂”、机制体制有“章”缺“序”、内容建设有“货”缺“彩”等问题,提出通过加强人才建设、升级融合理念、完善机制体制、抓好内容生产等建议实现少数民族贫困县县级融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提高,达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目标。  关键词:少数民族;
期刊
摘 要:本文选取“丁香医生”为分析案例,主要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医疗服务平台的定位与功能。在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中,风险与不确定性与日俱增,面对渠道多样、信息过载的传播格局,只依靠单一主体无法提高信息品质、改善信息环境。只有新闻媒体与医疗平台合作,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各守其位,互为补充,才能构建更加健全的信息传播系统。“丁香医生”在此次疫情中除了发挥作为医疗平台的科普和问诊功能之外,还在遏制谣
期刊
摘 要:当前重大灾难事件报道中,对新闻伦理失范的关注点很少触及以传播正能量为目的的“暖新闻”。因此,本文结合“新冠”肺炎期间具有争议的“暖新闻”,发现其存在缺乏人文关怀、过度消费女性及忽视公众情绪的问题,这可能引发负面传播效应、报道框架僵化和假新闻泛滥等问题。“暖新闻”的伦理失范折射出当前社会的伦理困境,本文则为学界和业界的新闻伦理构建提供补充。   关键词:“暖新闻”;伦理失范;“新冠”肺炎;
期刊
摘 要:普通民众的正确防护意识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因素之一,但随着新媒体的发展,部分中老年人无法紧跟时代的步伐,不能及时地了解事实的真相,导致不知如何做好自我防护工作。因此,提高中老年人的危机意识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将阐述中老年人应对此次疫情时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探究提升中老年人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危机意识的路径。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意识;数字反哺
期刊
隆冬时节,天山一带。千峰裹雪。万壑挟风,滴水成冰。  新疆军区某高炮旅抓住这一冬季砺兵契机。组织千余官兵分多路挺进天山腹地展开适应性训练。他们走雪路、穿雪谷,住雪窝、睡冰窟,在生疏复杂地形上摆战场、出险情,设危局。通过长途奔袭、动中歼敌、快速隐蔽、雪地宿营等课目演练。全面锻炼部队在严寒天候、恶劣环境下。走、打、吃,住、藏,管。的能力。  巍巍天山风雪狂,热血男儿砺兵忙。通过4昼夜的拉练。不仅锤炼了
期刊
摘 要: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是我国主流媒体的重要议题,在媒体融合的趋势下,互联网平台的信息发布对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起着重要作用。主流媒体的新浪微博通过一系列话题讨论引发了网友们对纪念改革开放的回首与期盼。通过内容分析发现,《人民日报》微博、新华视点微博、《光明日报》微博关于改革开放40周年的发帖内容较为丰富,互动内容引起受众共鸣,具有构建集体记忆的效果。三个微博不同主题的话语设置,多样的纪念视角
期刊
摘 要:脑在计算机术语中被称为“湿件”,是相对于“硬件”——即无机计算系统而言的“有机计算中枢”。二者都是电荷的承载基质:一个基于数字电信号,一个基于生物电信号。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使硬件智慧大幅提升;为平衡差距,脑机接口(BCI)的研究突然加速。侵入式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的较量在2019年进入白热化,其进路分化与目的性分层渐趋明朗。美国能否抓住BCI的战略机遇,在信息“湿件”领域追赶5G“硬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