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一两年,太平洋百货、上海第一百货等知名百货商场相继倒闭,倒塌的速度之快,不禁让人疑惑,难道传统百货业会成为下一个实体书店,消失在繁华的十字街头?
来自四面八方的挤压
“自从去年‘十一’之后,中国各大百货公司销售业绩急剧下降,现在是一路大跌。这是近20年来从未有过的现象,有的百货公司为了完成任务让各品牌自己买单,自欺欺人。”5月24日,白领时装公司董事长苗鸿冰在微博上如此感叹。
“与百货业的同行交流发现,从今年1月份至今,百货业整体呈现下滑趋势。”世纪联华百联清城购物中心总经理何向阳表示。
经济形势不景气,消费者信心不足,自然会捂紧手中“钱袋子”。在销售放缓的同时,人力、房租等成本上涨成为考验百货的另一重压力。“与去年同期相比,人工费用上涨20%,再加上水电、房租等成本增加,整体的企业经营成本上涨幅度在20%~30%左右。”何向阳告诉记者。
去年9月份,太平洋百货因租金过高而退出了北京盈科中心。“与10年前太平洋百货进驻盈科中心时相比,现在的租金水平高得离谱。”太平洋百货内部人士对媒体表示。据其透露,盈科中心上月底开出的整租太平洋百货铺面价格为28元/平方米月,以6.5万平方米规模计算,年租金为2184万元。
而另一方面,网购已成大势。“我看上某品牌的凉鞋,先在百货店进行试穿,挑选好颜色、款式之后再在淘宝上购买,价格是百货店的三分之一。”北京女孩王小甜与同事交流购物心得。王小甜在北京有房有车,月入过万,这样的收入阶层正是百货企业目标客户。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2011年度中国B2C电子商务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突破8000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服装类以2035亿元的年交易额,稳坐2011年B2C市场头把交椅。据悉,截至2011年12月,国内B2C、C2C与其他电商模式企业数已达20750家,同比增长43.1%。而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2.03亿人,同比增长28.5%。
逐年递增的网购市场,蚕食了传统百货的份额。“不可否认,百货业销售下滑较大的品类也正是方便网络购买的品类,比如家电、IT产品、纺织品,甚至一部分奢侈品。”何向阳告诉记者。
事实上,对传统百货业构成威胁的不仅仅是电子商务,一些大卖场、专卖店的发展对原有的百货体系形成进一步解构。解放初期的百货店甚至销售自行车。后来随着国美、苏宁等家电专卖店的兴起,百货店缩小了原有的家电区域;一些3C通讯连锁店对百货店的通讯器材造成冲击,而一些服饰品牌自营专卖店也对百货服装区域招商形成挑战。
百年百货业发展不完全记录
第一幕:百货业的滥觞
出场人物:马应彪、郭乐、郭琳爽
夫妻店对决兄弟兵(1917年)
1917年10月20日清晨,一辆高级轿车停在了上海南京路上,这是当时远东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澳大利亚华侨马应彪从车里钻了出来,今天是他投资创建的公司——先施百货开业的日子,他知道,今天注定会创造一段历史。
先施公司的开业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人们争相观摩这个集屋顶戏院、东亚旅馆和豪华餐厅于一体的洋商店。南京路一时间人山人海,甚至有人流连其中,数日不归。马应彪的贤内助、元配夫人霍庆棠也前来助阵,当起了营业员。在那个保守年代,剪着短发的霍庆棠自然成了店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开业第二年,先施公司的营业额就达到了439万元,整整是投资额的两倍。但马应彪没有时间庆祝,因为他的对手已经来了。广东人郭乐、郭泉兄弟在香港创建永安百货后,便把目光投向了上海。
永安的开业深深刺激了先施公司的董事们,他们一致认为不能让对方在高度上超过自己,便把5层楼改为6层;永安也不甘示弱,在自己的楼顶上加盖“绮云阁”,与先施平起平坐;先施咽不下这口气,又硬是在自己的楼顶上加了一个3层的“摩星楼”。
几十年后,永安百货后来者居上,取代先施百货成为上海第一大百货公司。而此时,我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了。永安百货创始人郭乐也把公司总经理的位子传给了侄子郭琳爽,自己则回香港当寓公去了。1952年,我国逐步实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一些传统的老百货企业,将面临“公私合营”的改造,上海的永安百货也不例外。
第二幕:国家导向经营
出场人物:彭城、毛冬声
“新中国第一楼”平地起(1955年)
解放后,我国百废待兴。北京市商务局局长彭城一直盘算着建一座地标性的国营商场。
1952年8月26日,中贸部(后为中商部)正式批准修建百货大楼的建筑计划,并同意承担全部商场部分建设投资。从此,王府井百货大楼的建设便提上了议程。
几经波折后,1955年9月25日,百货大楼终于平地而起。作为“新中国第一楼”,百货大楼的开业赢得各级领导的重视:国家商务部、北京市委、市政府、市商业局等有关领导前来参加。当时的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剪彩开幕。开业当天,顾客流量多达16.4万人次,货场拥挤不堪,日销售额30.9万元。
王府井百货大楼的开业拉开了建国后北京商业的序曲。中国百货业进入国营时代。
毛冬声贷款“惹麻烦”(1982年)
历史的车轮行驶到二十世纪80年代末,中国百货店兴起改造之风。而这股风气,则是由一个叫毛冬声的人带起的。
1982年,毛冬声出任武汉商场总经理。当时商场营业面积7400平方米,年销售额1亿元,是全国最大的商场。但毛冬声认为商场面积太小,装修太破烂,提出要重新改造武汉商场。由于没有取得市政府的支持,毛冬声自己想办法贷款。改建后的商场,不但营业面积扩大了一倍,还引进了咖啡厅、游乐厅和验光配镜等跟传统百货毫不沾边的服务。改造后的武商开业第一年,销售突破了两亿元。1986年商业部组织全国150家大中型商业企业在武汉商场召开现场交流会,引发了全国大型商场一片扩建装修的热潮。毛冬声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融资,反映出当时国营商业已经有了一些“市场经济”的气息。 第三幕:百货业竞合时代
出场人物:王遂舟、陈智、庄陆坤
百店倒闭风潮(1993~1998年)
1993年前后,全国刮起一阵百货商店兴建之风。当时,北京市的某位领导提出:2000年北京将要建100家大型百货商店。对此,刚从巴黎留学回来的李飞教授深感不妥。他对比北京和巴黎市场,消费潜力比北京大很多的巴黎尚且只有20家百货商店,因此,北京要建100家大型商店的计划应慎重考虑。随后,《经济日报》开展了“大商场是多了还是少了”的大讨论,许多专家都参加了这一讨论。
数年之后,学者的担心成为现实。在一阵兴建商场之风过后,1997年,中国百货业步入低潮。1998年,更是有人称为之百货业的倒闭年。如上海一百西安分店、北京老佛爷等的倒闭在当时不再是什么新闻。
英雄不见王遂舟(1990年)
亚细亚开业两年前,王遂舟还是个“无名之辈”。没想到仅仅两年之后,王遂舟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1990年,王遂舟的连锁帝国——亚细亚便在中央电视台大做广告。他精心策划的广告语,“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成为零售业营销的经典案例。一位天津小学生给商场总经理写信说,老师布置作文题《我的理想》,班里很多同学写的都是:“到亚细亚当营业员!”
亚细亚的广告营销和价格战术引起了周边商场的“奋勇还击”。紫荆山商场、郑州百货大楼、商城大厦以及郑州西郊的一家商场纷纷参战,中原商战爆发。
由于开店速度过快,战线铺得过长,只注重营销手段和媒体炒作的亚细亚忽略了企业自身的实力和内功,逐渐走向衰落。而王遂舟也从中察觉到什么,但也无力回天。1997年,王遂舟在他40岁生日之时辞去了亚细亚集团总经理职务。
华联登场(1995年)
上世纪80年代,人们对“连锁经营”的概念还很陌生。而这时,我国却出现了“类连锁”的全国性商业组织,它就是华联。1982年2月,刘毅出任商业部部长。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大商业,刘毅部长决定成立一个全国的商场联合组织。几经酝酿之后,商务部出资1.5亿元,分摊给沿海14个城市和7个经济特区的大型百货商场,成立华联,总部设在天津。
华联无疑成为当时国营商业的“金字招牌”,但由于全国各地华联商厦经营业态不同,经营档次参差不齐,经营状况并不理想。随着百联集团的成立,2004年,华联并入百联集团百货事业部,从此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陈智跑丢了铜锣湾(2005年)
1995年,批发服装赚了点钱的陈智去美国考察,发现了一种叫“SHOPPING MALL”业态在当地颇受欢迎。回国之后,深受启发的陈智租下深圳华强北的三幢厂房,开始了“造摩行动”。
1997年,一个被称为“CMALL”(铜锣湾百货)的怪物在深圳华强北落地。这是一幢旧厂房,陈智投入了7000多万元进行改造装修,6.5万平米的营业面积里分布着百货、超市、运动营、名店坊、会所等功能。接下来,陈智一发不可收拾。到了2005年,铜锣湾百货的扩张达到了顶峰。
然而事态在2005年10月发生了转折。由于扩张过快,铜锣湾管理水平跟不上,随着铜锣湾兰州店出现严重的供应商挤兑,铜锣湾被迫关闭该店。此后,类似的事件在全国各地发生。到了2006年6月30日,印尼第一财团力宝集团正式入主铜锣湾百货,惊艳一时的铜锣湾从此宣告谢幕。
到香港圈钱去(2007年)
十多年前,一个名叫庄陆坤的青年人用借来的几万块钱开了一间500平方米的小店。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从小店起家的庄陆坤成了深圳市百佳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大老板,其下属的佳华百货已经成为深圳百货业的一支劲旅。2007年5月21日,佳华百货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正式上市交易,成为广东省第一家在境外主板整体上市的零售企业。
除了深圳佳华之外,成功上市的还有浙江银泰百货、香港新世界百货等。
编辑 倚天
《商道》杂志QQ⑤群号:184484127
来自四面八方的挤压
“自从去年‘十一’之后,中国各大百货公司销售业绩急剧下降,现在是一路大跌。这是近20年来从未有过的现象,有的百货公司为了完成任务让各品牌自己买单,自欺欺人。”5月24日,白领时装公司董事长苗鸿冰在微博上如此感叹。
“与百货业的同行交流发现,从今年1月份至今,百货业整体呈现下滑趋势。”世纪联华百联清城购物中心总经理何向阳表示。
经济形势不景气,消费者信心不足,自然会捂紧手中“钱袋子”。在销售放缓的同时,人力、房租等成本上涨成为考验百货的另一重压力。“与去年同期相比,人工费用上涨20%,再加上水电、房租等成本增加,整体的企业经营成本上涨幅度在20%~30%左右。”何向阳告诉记者。
去年9月份,太平洋百货因租金过高而退出了北京盈科中心。“与10年前太平洋百货进驻盈科中心时相比,现在的租金水平高得离谱。”太平洋百货内部人士对媒体表示。据其透露,盈科中心上月底开出的整租太平洋百货铺面价格为28元/平方米月,以6.5万平方米规模计算,年租金为2184万元。
而另一方面,网购已成大势。“我看上某品牌的凉鞋,先在百货店进行试穿,挑选好颜色、款式之后再在淘宝上购买,价格是百货店的三分之一。”北京女孩王小甜与同事交流购物心得。王小甜在北京有房有车,月入过万,这样的收入阶层正是百货企业目标客户。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2011年度中国B2C电子商务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突破8000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服装类以2035亿元的年交易额,稳坐2011年B2C市场头把交椅。据悉,截至2011年12月,国内B2C、C2C与其他电商模式企业数已达20750家,同比增长43.1%。而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2.03亿人,同比增长28.5%。
逐年递增的网购市场,蚕食了传统百货的份额。“不可否认,百货业销售下滑较大的品类也正是方便网络购买的品类,比如家电、IT产品、纺织品,甚至一部分奢侈品。”何向阳告诉记者。
事实上,对传统百货业构成威胁的不仅仅是电子商务,一些大卖场、专卖店的发展对原有的百货体系形成进一步解构。解放初期的百货店甚至销售自行车。后来随着国美、苏宁等家电专卖店的兴起,百货店缩小了原有的家电区域;一些3C通讯连锁店对百货店的通讯器材造成冲击,而一些服饰品牌自营专卖店也对百货服装区域招商形成挑战。
百年百货业发展不完全记录
第一幕:百货业的滥觞
出场人物:马应彪、郭乐、郭琳爽
夫妻店对决兄弟兵(1917年)
1917年10月20日清晨,一辆高级轿车停在了上海南京路上,这是当时远东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澳大利亚华侨马应彪从车里钻了出来,今天是他投资创建的公司——先施百货开业的日子,他知道,今天注定会创造一段历史。
先施公司的开业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人们争相观摩这个集屋顶戏院、东亚旅馆和豪华餐厅于一体的洋商店。南京路一时间人山人海,甚至有人流连其中,数日不归。马应彪的贤内助、元配夫人霍庆棠也前来助阵,当起了营业员。在那个保守年代,剪着短发的霍庆棠自然成了店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开业第二年,先施公司的营业额就达到了439万元,整整是投资额的两倍。但马应彪没有时间庆祝,因为他的对手已经来了。广东人郭乐、郭泉兄弟在香港创建永安百货后,便把目光投向了上海。
永安的开业深深刺激了先施公司的董事们,他们一致认为不能让对方在高度上超过自己,便把5层楼改为6层;永安也不甘示弱,在自己的楼顶上加盖“绮云阁”,与先施平起平坐;先施咽不下这口气,又硬是在自己的楼顶上加了一个3层的“摩星楼”。
几十年后,永安百货后来者居上,取代先施百货成为上海第一大百货公司。而此时,我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了。永安百货创始人郭乐也把公司总经理的位子传给了侄子郭琳爽,自己则回香港当寓公去了。1952年,我国逐步实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一些传统的老百货企业,将面临“公私合营”的改造,上海的永安百货也不例外。
第二幕:国家导向经营
出场人物:彭城、毛冬声
“新中国第一楼”平地起(1955年)
解放后,我国百废待兴。北京市商务局局长彭城一直盘算着建一座地标性的国营商场。
1952年8月26日,中贸部(后为中商部)正式批准修建百货大楼的建筑计划,并同意承担全部商场部分建设投资。从此,王府井百货大楼的建设便提上了议程。
几经波折后,1955年9月25日,百货大楼终于平地而起。作为“新中国第一楼”,百货大楼的开业赢得各级领导的重视:国家商务部、北京市委、市政府、市商业局等有关领导前来参加。当时的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剪彩开幕。开业当天,顾客流量多达16.4万人次,货场拥挤不堪,日销售额30.9万元。
王府井百货大楼的开业拉开了建国后北京商业的序曲。中国百货业进入国营时代。
毛冬声贷款“惹麻烦”(1982年)
历史的车轮行驶到二十世纪80年代末,中国百货店兴起改造之风。而这股风气,则是由一个叫毛冬声的人带起的。
1982年,毛冬声出任武汉商场总经理。当时商场营业面积7400平方米,年销售额1亿元,是全国最大的商场。但毛冬声认为商场面积太小,装修太破烂,提出要重新改造武汉商场。由于没有取得市政府的支持,毛冬声自己想办法贷款。改建后的商场,不但营业面积扩大了一倍,还引进了咖啡厅、游乐厅和验光配镜等跟传统百货毫不沾边的服务。改造后的武商开业第一年,销售突破了两亿元。1986年商业部组织全国150家大中型商业企业在武汉商场召开现场交流会,引发了全国大型商场一片扩建装修的热潮。毛冬声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融资,反映出当时国营商业已经有了一些“市场经济”的气息。 第三幕:百货业竞合时代
出场人物:王遂舟、陈智、庄陆坤
百店倒闭风潮(1993~1998年)
1993年前后,全国刮起一阵百货商店兴建之风。当时,北京市的某位领导提出:2000年北京将要建100家大型百货商店。对此,刚从巴黎留学回来的李飞教授深感不妥。他对比北京和巴黎市场,消费潜力比北京大很多的巴黎尚且只有20家百货商店,因此,北京要建100家大型商店的计划应慎重考虑。随后,《经济日报》开展了“大商场是多了还是少了”的大讨论,许多专家都参加了这一讨论。
数年之后,学者的担心成为现实。在一阵兴建商场之风过后,1997年,中国百货业步入低潮。1998年,更是有人称为之百货业的倒闭年。如上海一百西安分店、北京老佛爷等的倒闭在当时不再是什么新闻。
英雄不见王遂舟(1990年)
亚细亚开业两年前,王遂舟还是个“无名之辈”。没想到仅仅两年之后,王遂舟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1990年,王遂舟的连锁帝国——亚细亚便在中央电视台大做广告。他精心策划的广告语,“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成为零售业营销的经典案例。一位天津小学生给商场总经理写信说,老师布置作文题《我的理想》,班里很多同学写的都是:“到亚细亚当营业员!”
亚细亚的广告营销和价格战术引起了周边商场的“奋勇还击”。紫荆山商场、郑州百货大楼、商城大厦以及郑州西郊的一家商场纷纷参战,中原商战爆发。
由于开店速度过快,战线铺得过长,只注重营销手段和媒体炒作的亚细亚忽略了企业自身的实力和内功,逐渐走向衰落。而王遂舟也从中察觉到什么,但也无力回天。1997年,王遂舟在他40岁生日之时辞去了亚细亚集团总经理职务。
华联登场(1995年)
上世纪80年代,人们对“连锁经营”的概念还很陌生。而这时,我国却出现了“类连锁”的全国性商业组织,它就是华联。1982年2月,刘毅出任商业部部长。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大商业,刘毅部长决定成立一个全国的商场联合组织。几经酝酿之后,商务部出资1.5亿元,分摊给沿海14个城市和7个经济特区的大型百货商场,成立华联,总部设在天津。
华联无疑成为当时国营商业的“金字招牌”,但由于全国各地华联商厦经营业态不同,经营档次参差不齐,经营状况并不理想。随着百联集团的成立,2004年,华联并入百联集团百货事业部,从此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陈智跑丢了铜锣湾(2005年)
1995年,批发服装赚了点钱的陈智去美国考察,发现了一种叫“SHOPPING MALL”业态在当地颇受欢迎。回国之后,深受启发的陈智租下深圳华强北的三幢厂房,开始了“造摩行动”。
1997年,一个被称为“CMALL”(铜锣湾百货)的怪物在深圳华强北落地。这是一幢旧厂房,陈智投入了7000多万元进行改造装修,6.5万平米的营业面积里分布着百货、超市、运动营、名店坊、会所等功能。接下来,陈智一发不可收拾。到了2005年,铜锣湾百货的扩张达到了顶峰。
然而事态在2005年10月发生了转折。由于扩张过快,铜锣湾管理水平跟不上,随着铜锣湾兰州店出现严重的供应商挤兑,铜锣湾被迫关闭该店。此后,类似的事件在全国各地发生。到了2006年6月30日,印尼第一财团力宝集团正式入主铜锣湾百货,惊艳一时的铜锣湾从此宣告谢幕。
到香港圈钱去(2007年)
十多年前,一个名叫庄陆坤的青年人用借来的几万块钱开了一间500平方米的小店。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从小店起家的庄陆坤成了深圳市百佳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大老板,其下属的佳华百货已经成为深圳百货业的一支劲旅。2007年5月21日,佳华百货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正式上市交易,成为广东省第一家在境外主板整体上市的零售企业。
除了深圳佳华之外,成功上市的还有浙江银泰百货、香港新世界百货等。
编辑 倚天
《商道》杂志QQ⑤群号:18448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