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掐指一算,我担任央视网球节目主持和解说足有16个年头了。2006年和它挥手告别时,依依不舍中带着些许满足。不舍,是与网球解说的深厚情感;满足,源自16年的点滴积累,看着网球在中国发展壮大,如同看着自家小婴儿长成俏姑娘或帅小伙,感慨良多。
法网找上门
故事得从1989年说起。那年,中央电视台买下了1990年法国网球公开赛男单决赛的转播权。当时中国大陆很少有人知道网球是怎么回事,也几乎没有人打网球,更没有一家电视台转播、解说网球比赛。出国转播赛事必须拿到中国广播电视部的批条,记得那时广电部的领导发问,“网球是什么?谁了解网球?为什么要去转播这项运动?”一下子就把人问懵了,大家确实知之甚少。
但是,法国网球协会很有远见,为了把网球推广到中国来,主动对央视说,“我们来资助你们三年,免费提供食宿、往返机票,还有别的费用,你们来转播吧。”1989年底,一场有关法网比赛的录像带在央视播出,那是中国观众第一次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网球比赛。
还是那年的冬天,一张欧洲人的脸孔出现在央视大楼的东门,他是法国网球协会宣传处处长阿兰·瑞尔,我和时任体育部主任的马国力去门口接他时,他已经冻成了红鼻子。阿兰·瑞尔带来了照片,情绪很激动,用最华丽的词语来形容四大满贯赛事之一的法网。
趁着这个机会,马国力到巴黎考察,他认为网球在欧美这么火,老百姓这么喜欢它,一定有原因,如果把它推广到中国也一定能引起国人的兴趣。今天回想起来,如果当年没有他这么好的眼光,观众估计得推后10年才能看到如此高水平的赛事。后来,美网、澳网、温网、大师杯,都来了。
让我来解说网球是有原因的。当时央视主要是以男性解说为主,宋世雄、韩乔生、孙正平挑起了大梁。他们主要解说足篮排这些相对激烈的项目,而网球刚刚引进,稍微软性些,相对比较安静,女性似乎更适合它。领导就说,“宁辛,你来吧。”我1985年进央视,虽然是中国第一位女性体育主持人,对网球也一无所知,但在那个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年代,领导交给的任务就应该去好好完成。当时国内找不到可以了解网球的资料,我一筹莫展。后来,在图书馆搜到一本香港的体育杂志,虽然是综合体育,且为季刊,但是它每期都会有一个固定的网球栏目,对四大满贯进行总结、预测之类的。我非常欣喜,把有关网球的部分都借出来复印,资料累起来足有一米高。杂志图片很精美,语言很漂亮,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记得最清楚的一句是,“法国网球公开赛是埋葬英雄的坟冢,是爆冷的温床。”杂志的每个角落我都不放过,用心记,抄在本子上,那时就想,中国大陆什么时候才能有—本属于自己的网球杂志啊。
打开眼界
1990年,为了转播法网,我第一次踏上那片红土场。我特别吃惊,在中国,你见不着网球场,而仅在罗兰·加洛斯,就有10片场地之多。我在里面都晕头转向了。一进罗兰·加洛斯,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我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网球服,更不知道网球拍还有这么多的品牌。有一个地方是专门给小孩子体验的,他们可以练发球,当发出很好的内角球时,还有悦耳的“咚”一声以资鼓励。此外,还有一个地方可以让观众感受土场。我当时抓了一把红土带回家。我感叹道,那真是网球的天堂。我转到电视转播区去看,天呀,好庞大的电视转播阵势,四、五十辆电视转播车一字排开,很多车都是从自己国家开过来的,到车上瞧一瞧,那比中央电视台的转播车大多了,可以睡觉,可以休息,还有卫生间,机房也都在车上,当时感觉自己就像—个小学生充满了好奇。法网协会专门给我们一个转播间,上面贴着”CCTV”。门口永远站着一个工程师,专门负责声音和视频的,当有问题时,只要敲敲窗户,他马上给你解决。到新闻中心,各个选手的资料一应俱全。回到国内后,我曾经给中国网球协会建议过,能不能给我们网球记者提供更多的资料,这样报道会更深入些,比如一发和二发成功率、主动得分、失误等,但在当时根本不可能办到。
法网的观众全场爆满,没有一个空座,我想,比赛—开始就是两三个小时,观众怎么坐得住呢?他们很懂得看球,知道什么时候鼓掌,什么时候鸦雀无声。引导员每年的服装都在变花样,草帽、墨镜更是贵夫人的必备品。当时,在中国大街上从没见过有人这么装扮。
外国同行第一次在法网见到“CCTV”的标志时,很迷茫地问,“你们从哪里来?”他们从没听说过中国,更不知道中国运动员的水平如何。跟麦肯罗照相时,他问,“你是日本人吧?”后来,因为每年都去转播,和好多电视台建立起了关系。麦肯罗、松岗修造,桑切斯,经常能在评论席上看到许多退役的大牌球星。
收视率倒数第一
回到中国,就感觉从“天堂”来到了“地狱”。网球节目有差不多5到10年的惨淡期,收视率永远排在最末尾。1995年,我制作并主持的一档栏目叫《网球世界》,每星期二晚八点到十点播出。这档节目主要是购买国外的录像带每期播一场比赛,然后播人物专题,这期介绍格拉芙,下期就讲阿加西,然后是桑普拉斯,节目当中还穿插20分钟中国网球的专题。《网球世界》坚持播出了三年,收视率总是倒数。节目没有赞助、没有经费,工作人员只能吃盒饭。我们节目制作组曾经很沮丧,很受打击,感觉网球节目是最荒凉的角落,不像别的项目这么光鲜。中国职业网球是从1991年开始,当时想在全国试行巡回赛,央视参与转播。虽说是全国性的比赛,但却没有观众,网球场设在城市边上较为偏僻的地方,转播台就在裂缝的水泥地上搭建一张桌子。甚至有一次,我们到那时,那个网球场刚刚建成,单、双打线刚刚画好,地面上的漆还是头—天晚上涂上的,而眼看还有一小时就要直播,信号就该切出去了,那时的条件就是这么艰苦。
艰难与快乐
国家队刚成立那会,没有自己的训练场地,每次都得向别人借。有一次,我到先农坛七拐八拐后,终于在一个偏僻的地方找到了他们。时任的主教练是王福章,男队员主要是潘兵、夏嘉平、张九华,女队员主要有李芳、李丽、易景茜等,他们支撑着中国网坛好多年。网球虽然不普及,国家队的条件也很落后,但令人吃惊的是,当时男子选手在亚洲的成绩还算不错。
因为关注国家队的人不多,我就经常和他们泡在一起,看他们训练。印象最深的运动员是潘兵,他身材高大,力量很足,教练让他打内角球,并在内角球的落点上放一个可乐瓶子,他每一拍都能把瓶子击落。
法网赛场上很难看到中国人的身影。1994年,李芳闯进了第二轮,这是相当振奋人心的消息。央视为此去和法国网协谈判,花了50OO美金买下李芳比赛的转播权。我记得当时很简单,两台机器切换画面,虽然不是在中央球场,而且李芳很快就输掉了比赛,但起码让中国观众第一次看到了中国人在法网比赛的样子。
一开始给观众解说网球,主要是普及知识,告诉他们什么是网球,网球的起源,得分怎么计算,这些现在看起来很浅显的知识,正是当时的观众所未知的。还有讲述麦肯罗、埃德博格等名将的故事。央视后来效仿国外,引进了解说顾问。解说顾问的见解,往往比主持人更能让观众心服口服,而主持人主要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双方的分工要明确。我觉得我和李思搭档的那几年配合得很默契。我们解说完后,经常把录像带借出来一起分析,有时候一帧帧去看,总结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哪些是废话,哪些口误了,互相指出来,下次去注意避免。我比较注重细节,脑子里经常储存着运动员的故事。比如,有一年法网,阿加西穿着银色的球衣,披肩发,拿着一把伞站在中央球场,最后被工作人员劝退下去,类似这样的故事我会积累下来讲给观众听。观众来信很多,肯定成绩的有,说难听话的也有。肯定我的自然让人欣慰,说我不好的,指出不好的地方,我听之有理,也会欣然接受。这16年,我和观众一起,见证了网球在中国的落地生根,发展繁荣。
法网找上门
故事得从1989年说起。那年,中央电视台买下了1990年法国网球公开赛男单决赛的转播权。当时中国大陆很少有人知道网球是怎么回事,也几乎没有人打网球,更没有一家电视台转播、解说网球比赛。出国转播赛事必须拿到中国广播电视部的批条,记得那时广电部的领导发问,“网球是什么?谁了解网球?为什么要去转播这项运动?”一下子就把人问懵了,大家确实知之甚少。
但是,法国网球协会很有远见,为了把网球推广到中国来,主动对央视说,“我们来资助你们三年,免费提供食宿、往返机票,还有别的费用,你们来转播吧。”1989年底,一场有关法网比赛的录像带在央视播出,那是中国观众第一次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网球比赛。
还是那年的冬天,一张欧洲人的脸孔出现在央视大楼的东门,他是法国网球协会宣传处处长阿兰·瑞尔,我和时任体育部主任的马国力去门口接他时,他已经冻成了红鼻子。阿兰·瑞尔带来了照片,情绪很激动,用最华丽的词语来形容四大满贯赛事之一的法网。
趁着这个机会,马国力到巴黎考察,他认为网球在欧美这么火,老百姓这么喜欢它,一定有原因,如果把它推广到中国也一定能引起国人的兴趣。今天回想起来,如果当年没有他这么好的眼光,观众估计得推后10年才能看到如此高水平的赛事。后来,美网、澳网、温网、大师杯,都来了。
让我来解说网球是有原因的。当时央视主要是以男性解说为主,宋世雄、韩乔生、孙正平挑起了大梁。他们主要解说足篮排这些相对激烈的项目,而网球刚刚引进,稍微软性些,相对比较安静,女性似乎更适合它。领导就说,“宁辛,你来吧。”我1985年进央视,虽然是中国第一位女性体育主持人,对网球也一无所知,但在那个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年代,领导交给的任务就应该去好好完成。当时国内找不到可以了解网球的资料,我一筹莫展。后来,在图书馆搜到一本香港的体育杂志,虽然是综合体育,且为季刊,但是它每期都会有一个固定的网球栏目,对四大满贯进行总结、预测之类的。我非常欣喜,把有关网球的部分都借出来复印,资料累起来足有一米高。杂志图片很精美,语言很漂亮,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记得最清楚的一句是,“法国网球公开赛是埋葬英雄的坟冢,是爆冷的温床。”杂志的每个角落我都不放过,用心记,抄在本子上,那时就想,中国大陆什么时候才能有—本属于自己的网球杂志啊。
打开眼界
1990年,为了转播法网,我第一次踏上那片红土场。我特别吃惊,在中国,你见不着网球场,而仅在罗兰·加洛斯,就有10片场地之多。我在里面都晕头转向了。一进罗兰·加洛斯,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我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网球服,更不知道网球拍还有这么多的品牌。有一个地方是专门给小孩子体验的,他们可以练发球,当发出很好的内角球时,还有悦耳的“咚”一声以资鼓励。此外,还有一个地方可以让观众感受土场。我当时抓了一把红土带回家。我感叹道,那真是网球的天堂。我转到电视转播区去看,天呀,好庞大的电视转播阵势,四、五十辆电视转播车一字排开,很多车都是从自己国家开过来的,到车上瞧一瞧,那比中央电视台的转播车大多了,可以睡觉,可以休息,还有卫生间,机房也都在车上,当时感觉自己就像—个小学生充满了好奇。法网协会专门给我们一个转播间,上面贴着”CCTV”。门口永远站着一个工程师,专门负责声音和视频的,当有问题时,只要敲敲窗户,他马上给你解决。到新闻中心,各个选手的资料一应俱全。回到国内后,我曾经给中国网球协会建议过,能不能给我们网球记者提供更多的资料,这样报道会更深入些,比如一发和二发成功率、主动得分、失误等,但在当时根本不可能办到。
法网的观众全场爆满,没有一个空座,我想,比赛—开始就是两三个小时,观众怎么坐得住呢?他们很懂得看球,知道什么时候鼓掌,什么时候鸦雀无声。引导员每年的服装都在变花样,草帽、墨镜更是贵夫人的必备品。当时,在中国大街上从没见过有人这么装扮。
外国同行第一次在法网见到“CCTV”的标志时,很迷茫地问,“你们从哪里来?”他们从没听说过中国,更不知道中国运动员的水平如何。跟麦肯罗照相时,他问,“你是日本人吧?”后来,因为每年都去转播,和好多电视台建立起了关系。麦肯罗、松岗修造,桑切斯,经常能在评论席上看到许多退役的大牌球星。
收视率倒数第一
回到中国,就感觉从“天堂”来到了“地狱”。网球节目有差不多5到10年的惨淡期,收视率永远排在最末尾。1995年,我制作并主持的一档栏目叫《网球世界》,每星期二晚八点到十点播出。这档节目主要是购买国外的录像带每期播一场比赛,然后播人物专题,这期介绍格拉芙,下期就讲阿加西,然后是桑普拉斯,节目当中还穿插20分钟中国网球的专题。《网球世界》坚持播出了三年,收视率总是倒数。节目没有赞助、没有经费,工作人员只能吃盒饭。我们节目制作组曾经很沮丧,很受打击,感觉网球节目是最荒凉的角落,不像别的项目这么光鲜。中国职业网球是从1991年开始,当时想在全国试行巡回赛,央视参与转播。虽说是全国性的比赛,但却没有观众,网球场设在城市边上较为偏僻的地方,转播台就在裂缝的水泥地上搭建一张桌子。甚至有一次,我们到那时,那个网球场刚刚建成,单、双打线刚刚画好,地面上的漆还是头—天晚上涂上的,而眼看还有一小时就要直播,信号就该切出去了,那时的条件就是这么艰苦。
艰难与快乐
国家队刚成立那会,没有自己的训练场地,每次都得向别人借。有一次,我到先农坛七拐八拐后,终于在一个偏僻的地方找到了他们。时任的主教练是王福章,男队员主要是潘兵、夏嘉平、张九华,女队员主要有李芳、李丽、易景茜等,他们支撑着中国网坛好多年。网球虽然不普及,国家队的条件也很落后,但令人吃惊的是,当时男子选手在亚洲的成绩还算不错。
因为关注国家队的人不多,我就经常和他们泡在一起,看他们训练。印象最深的运动员是潘兵,他身材高大,力量很足,教练让他打内角球,并在内角球的落点上放一个可乐瓶子,他每一拍都能把瓶子击落。
法网赛场上很难看到中国人的身影。1994年,李芳闯进了第二轮,这是相当振奋人心的消息。央视为此去和法国网协谈判,花了50OO美金买下李芳比赛的转播权。我记得当时很简单,两台机器切换画面,虽然不是在中央球场,而且李芳很快就输掉了比赛,但起码让中国观众第一次看到了中国人在法网比赛的样子。
一开始给观众解说网球,主要是普及知识,告诉他们什么是网球,网球的起源,得分怎么计算,这些现在看起来很浅显的知识,正是当时的观众所未知的。还有讲述麦肯罗、埃德博格等名将的故事。央视后来效仿国外,引进了解说顾问。解说顾问的见解,往往比主持人更能让观众心服口服,而主持人主要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双方的分工要明确。我觉得我和李思搭档的那几年配合得很默契。我们解说完后,经常把录像带借出来一起分析,有时候一帧帧去看,总结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哪些是废话,哪些口误了,互相指出来,下次去注意避免。我比较注重细节,脑子里经常储存着运动员的故事。比如,有一年法网,阿加西穿着银色的球衣,披肩发,拿着一把伞站在中央球场,最后被工作人员劝退下去,类似这样的故事我会积累下来讲给观众听。观众来信很多,肯定成绩的有,说难听话的也有。肯定我的自然让人欣慰,说我不好的,指出不好的地方,我听之有理,也会欣然接受。这16年,我和观众一起,见证了网球在中国的落地生根,发展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