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解说16载

来源 :网球俱乐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bywf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掐指一算,我担任央视网球节目主持和解说足有16个年头了。2006年和它挥手告别时,依依不舍中带着些许满足。不舍,是与网球解说的深厚情感;满足,源自16年的点滴积累,看着网球在中国发展壮大,如同看着自家小婴儿长成俏姑娘或帅小伙,感慨良多。
  
  法网找上门
  
  故事得从1989年说起。那年,中央电视台买下了1990年法国网球公开赛男单决赛的转播权。当时中国大陆很少有人知道网球是怎么回事,也几乎没有人打网球,更没有一家电视台转播、解说网球比赛。出国转播赛事必须拿到中国广播电视部的批条,记得那时广电部的领导发问,“网球是什么?谁了解网球?为什么要去转播这项运动?”一下子就把人问懵了,大家确实知之甚少。
  但是,法国网球协会很有远见,为了把网球推广到中国来,主动对央视说,“我们来资助你们三年,免费提供食宿、往返机票,还有别的费用,你们来转播吧。”1989年底,一场有关法网比赛的录像带在央视播出,那是中国观众第一次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网球比赛。
  还是那年的冬天,一张欧洲人的脸孔出现在央视大楼的东门,他是法国网球协会宣传处处长阿兰·瑞尔,我和时任体育部主任的马国力去门口接他时,他已经冻成了红鼻子。阿兰·瑞尔带来了照片,情绪很激动,用最华丽的词语来形容四大满贯赛事之一的法网。
  


  趁着这个机会,马国力到巴黎考察,他认为网球在欧美这么火,老百姓这么喜欢它,一定有原因,如果把它推广到中国也一定能引起国人的兴趣。今天回想起来,如果当年没有他这么好的眼光,观众估计得推后10年才能看到如此高水平的赛事。后来,美网、澳网、温网、大师杯,都来了。
  让我来解说网球是有原因的。当时央视主要是以男性解说为主,宋世雄、韩乔生、孙正平挑起了大梁。他们主要解说足篮排这些相对激烈的项目,而网球刚刚引进,稍微软性些,相对比较安静,女性似乎更适合它。领导就说,“宁辛,你来吧。”我1985年进央视,虽然是中国第一位女性体育主持人,对网球也一无所知,但在那个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年代,领导交给的任务就应该去好好完成。当时国内找不到可以了解网球的资料,我一筹莫展。后来,在图书馆搜到一本香港的体育杂志,虽然是综合体育,且为季刊,但是它每期都会有一个固定的网球栏目,对四大满贯进行总结、预测之类的。我非常欣喜,把有关网球的部分都借出来复印,资料累起来足有一米高。杂志图片很精美,语言很漂亮,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记得最清楚的一句是,“法国网球公开赛是埋葬英雄的坟冢,是爆冷的温床。”杂志的每个角落我都不放过,用心记,抄在本子上,那时就想,中国大陆什么时候才能有—本属于自己的网球杂志啊。
  
  打开眼界
  
  1990年,为了转播法网,我第一次踏上那片红土场。我特别吃惊,在中国,你见不着网球场,而仅在罗兰·加洛斯,就有10片场地之多。我在里面都晕头转向了。一进罗兰·加洛斯,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我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网球服,更不知道网球拍还有这么多的品牌。有一个地方是专门给小孩子体验的,他们可以练发球,当发出很好的内角球时,还有悦耳的“咚”一声以资鼓励。此外,还有一个地方可以让观众感受土场。我当时抓了一把红土带回家。我感叹道,那真是网球的天堂。我转到电视转播区去看,天呀,好庞大的电视转播阵势,四、五十辆电视转播车一字排开,很多车都是从自己国家开过来的,到车上瞧一瞧,那比中央电视台的转播车大多了,可以睡觉,可以休息,还有卫生间,机房也都在车上,当时感觉自己就像—个小学生充满了好奇。法网协会专门给我们一个转播间,上面贴着”CCTV”。门口永远站着一个工程师,专门负责声音和视频的,当有问题时,只要敲敲窗户,他马上给你解决。到新闻中心,各个选手的资料一应俱全。回到国内后,我曾经给中国网球协会建议过,能不能给我们网球记者提供更多的资料,这样报道会更深入些,比如一发和二发成功率、主动得分、失误等,但在当时根本不可能办到。
  法网的观众全场爆满,没有一个空座,我想,比赛—开始就是两三个小时,观众怎么坐得住呢?他们很懂得看球,知道什么时候鼓掌,什么时候鸦雀无声。引导员每年的服装都在变花样,草帽、墨镜更是贵夫人的必备品。当时,在中国大街上从没见过有人这么装扮。
  外国同行第一次在法网见到“CCTV”的标志时,很迷茫地问,“你们从哪里来?”他们从没听说过中国,更不知道中国运动员的水平如何。跟麦肯罗照相时,他问,“你是日本人吧?”后来,因为每年都去转播,和好多电视台建立起了关系。麦肯罗、松岗修造,桑切斯,经常能在评论席上看到许多退役的大牌球星。
  
  收视率倒数第一
  
  回到中国,就感觉从“天堂”来到了“地狱”。网球节目有差不多5到10年的惨淡期,收视率永远排在最末尾。1995年,我制作并主持的一档栏目叫《网球世界》,每星期二晚八点到十点播出。这档节目主要是购买国外的录像带每期播一场比赛,然后播人物专题,这期介绍格拉芙,下期就讲阿加西,然后是桑普拉斯,节目当中还穿插20分钟中国网球的专题。《网球世界》坚持播出了三年,收视率总是倒数。节目没有赞助、没有经费,工作人员只能吃盒饭。我们节目制作组曾经很沮丧,很受打击,感觉网球节目是最荒凉的角落,不像别的项目这么光鲜。中国职业网球是从1991年开始,当时想在全国试行巡回赛,央视参与转播。虽说是全国性的比赛,但却没有观众,网球场设在城市边上较为偏僻的地方,转播台就在裂缝的水泥地上搭建一张桌子。甚至有一次,我们到那时,那个网球场刚刚建成,单、双打线刚刚画好,地面上的漆还是头—天晚上涂上的,而眼看还有一小时就要直播,信号就该切出去了,那时的条件就是这么艰苦。
  
  艰难与快乐
  
  国家队刚成立那会,没有自己的训练场地,每次都得向别人借。有一次,我到先农坛七拐八拐后,终于在一个偏僻的地方找到了他们。时任的主教练是王福章,男队员主要是潘兵、夏嘉平、张九华,女队员主要有李芳、李丽、易景茜等,他们支撑着中国网坛好多年。网球虽然不普及,国家队的条件也很落后,但令人吃惊的是,当时男子选手在亚洲的成绩还算不错。
  因为关注国家队的人不多,我就经常和他们泡在一起,看他们训练。印象最深的运动员是潘兵,他身材高大,力量很足,教练让他打内角球,并在内角球的落点上放一个可乐瓶子,他每一拍都能把瓶子击落。
  法网赛场上很难看到中国人的身影。1994年,李芳闯进了第二轮,这是相当振奋人心的消息。央视为此去和法国网协谈判,花了50OO美金买下李芳比赛的转播权。我记得当时很简单,两台机器切换画面,虽然不是在中央球场,而且李芳很快就输掉了比赛,但起码让中国观众第一次看到了中国人在法网比赛的样子。
  一开始给观众解说网球,主要是普及知识,告诉他们什么是网球,网球的起源,得分怎么计算,这些现在看起来很浅显的知识,正是当时的观众所未知的。还有讲述麦肯罗、埃德博格等名将的故事。央视后来效仿国外,引进了解说顾问。解说顾问的见解,往往比主持人更能让观众心服口服,而主持人主要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双方的分工要明确。我觉得我和李思搭档的那几年配合得很默契。我们解说完后,经常把录像带借出来一起分析,有时候一帧帧去看,总结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哪些是废话,哪些口误了,互相指出来,下次去注意避免。我比较注重细节,脑子里经常储存着运动员的故事。比如,有一年法网,阿加西穿着银色的球衣,披肩发,拿着一把伞站在中央球场,最后被工作人员劝退下去,类似这样的故事我会积累下来讲给观众听。观众来信很多,肯定成绩的有,说难听话的也有。肯定我的自然让人欣慰,说我不好的,指出不好的地方,我听之有理,也会欣然接受。这16年,我和观众一起,见证了网球在中国的落地生根,发展繁荣。
其他文献
网人网语    “她将有几位亲密的男性朋友,其中可能会有感情上的关系,但这段感情对她而言可能并不愉快。”——俄罗斯最著名的占卜师亚西克预言莎娃可能会在2009年遭遇感情挫折。  “如果我哪天像爱我的狗一样爱上了一个男人,那么他就有了大麻烦了。”——对于占卜师的预测,沙拉波娃并不在意,反而大开玩笑。远离赛场的日子,她每天和爱犬形影不离。  “我的旧T恤哪里去了?就是那件印着。‘没有时间恋爱’那件,因
期刊
对我来说,网球在生命中的意义是不断变化的,它就像一个魔方在不停变换,你可能永远不知道如何才能完美地让同色方块都聚在一面,但过程中付出的努力终会收获惊喜。    从懵懂到热爱    国小4年级下学期,网球第一次闯入我的生活。这并不是类似一见钟情的浪漫,而是我当时就读的国小开办了网球校队,同时我妈妈也是学校的老师,所以相对有一些便利。当时网球在台湾还算是贵族运动,妈妈告诉我说打网球有利于社交,就这样,
期刊
在篮球场打网球,整辆自行车权当球王,脚踩满是沥青补丁的球鞋这样的日子很艰苦,却别有乐趣。  我打网球始于1985年。因为我本身从事体育运动,体育部有些在解放前就开始打球的老先生,但是网球这个事物还是很新鲜的。看到那些老先生们打,自己就产生了也尝试一下的兴趣。我当时喜欢到什么程度呢,举例说吧,当时国内网球教学课本很少,几乎没有。有一次我好不容易看到一本从香港带过来的网球教学课本,只用了一个晚上,我就
期刊
网球发展应该感谢那些退役在队员,他们成为教练或陪练后,身体力行地实践着当年内心与网球的那个约定。今天、这个圈子能越来越大,这项运动能这么入人心,他们功不可没。但是,他们却很少听到赞扬。石晓健张扬、自信,网球的领域里他不服任何人,如果当初教练慧眼识才,或许就没有了今天北京网坛的大腕“石教练”。是他身体力行,让无数普通人成为了网球人。也许他并不耐心,但相信不久你就会感受到他的良苦用心。对于网球,他直言
期刊
20多年前,第一次接触网球,我就被迷住了,后来我成了业余球手、网球教师和网球裁判。现在,对于我,网球不仅仅是兴趣,更是一种使命,让其他人也能体会到这个黄绿色小球的魅力。2008年的最后一天,我领着记者’慢慢逛完全校室内、室外37片网球场后,突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早在三十年前,整个学校没有一块像样的网球场地,而今,每一片网球场都印有我训练、教学的足迹。最老的那片场地,也将近三十岁了吧。    用钓鱼
期刊
从1985年读大学一年级时第一次拿起网球拍,到2009年春节前夕在上海卢湾网球中心的办公室里筹划新一轮的网球推广计划,24年间,李耀完成了从—个普通的网球爱好者到网球运动推广人的人生角色转变。    有钱难上网球场    我出生在一个体育世家,从小就在运动氛围中长大。小时候,我家对面就住着上海网球队的教练。但以前我专攻篮球,真正喜欢上网球还是在上了大学以后。  有件事情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大约是二十
期刊
网球专卖店开的开,关的关,当年差不多和我一起开店的,如今只剩下四家了。我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让人欣喜的是,作为全北京第一家私营网球专卖店,目前仍在运营中,老板还是我。    穿弦激发开店灵感    我在海军大院长大,楼下有四片网球场地。14岁那年,父母买了一副航空牌的木头拍,他们打了一次觉得没意思,就把拍子丢在家里不玩了。周末,哥哥总是约一大帮同学到院里打求。我玩过一次就上瘾了,甚至逃课回家打球。高
期刊
一见钟情    1989年,张德培夺得法国公开赛冠军,我还在大学校园。那时候每个月的生活费是70元:为了购买第一把网球拍,我花费了99元巨资。有了球拍之后,上球场打球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那时候,我会先到学校露天舞台对墙打上几次,在觉得自己取得明显进步之后,才会约上在我影响下也开始打网球的几位同学,到学校的网球场上实践一下练球的成果。  我当年就读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校园分为南园和北园北园是教学区南园
期刊
从零做起    年轻时,我喜欢打羽毛球,服兵役时我在航海学校做教官,一个星期只教十个小时课程,所以有很多时间打羽毛球,每天至少打球两三个小时。  1983年我退伍之后做回老本行——船员,虽然我很喜欢航海但是考虑到家庭因素,在半年多后舍弃航海这个高薪资的行业,经同学介绍去一家做网球拍的工厂——波力公司做事,从最基层的仓库管理员做起,做到业务员,不到一年做到业务经理,再升任仓管经理,最后到产销经理。虽
期刊
在万物枯萎的冬季,那片绿油油的网球场让人心驰神往,沉醉在绿色幸福中的是莘格中学的学生们。网球正在向孩子们蔓延……    幸福角的蔓延    你一定知道上海有一个美丽的莘庄,你有可能还知道那儿有一个莘格中学,但你也许不知道在这所普通的中学里还有一片绿油油的网球场。而正是这片人工草地的网球场,让这所中学与全国不计其数的中学格外不同。挥舞网球拍的不再只是白领、老总,而是稚气未脱的高中生,球场边回荡着朗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