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体悟教学的四个原则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ery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悟教学是当前语文新课程改革中正在逐步被重视并兴起的课堂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教育部颁布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江苏省教研室配套发行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中,大量出现了“体验”“体会”“感悟”“领悟”等词语,《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更是明确指出:“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这些都意在引导老师新教材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并引领学生体验参与,启发学生感受领悟。因此,加强对体悟教学的了解研究,明了体悟教学的基本原则非常必要。
  一.意义性原则
  阅读在本质上是阅读主体对文本内在的、动态的反应过程,是阅读主体通过与阅读对象(文本)的对话和交流,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以达到构建“新我”的创造性活动。语文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利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全部的心智积极主动地去感受、理解、欣赏、评析文本,通过与教师、同学的对话、碰撞、融合,通过自己的体验、领会、感悟,把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阅读对象变成可以交流的甚至融于心智存在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到底有没有对文本产生属于自我的“个人意义”的悟解是衡量阅读教学成败的核心要素。也就是说,只有当学生自主地走进文本当中,通过自己的体悟真正获得了内化于心灵的知识、技能或情感,阅读对于他来说才是“有意义”的。
  比如学习《背影》,如果学生只是知道、理解这是一篇散文,通过一系列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展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感激,这样的学习效率是低下的。学习这篇课文,必须引导学生“亲身”走进文本,在品味、咀嚼语言、细节的过程中,脑海中呈现出一幕幕父子看上去隔膜却情意眷眷的画面,有肥胖的父亲艰难攀爬的身影,有父亲在车流人流中左右避让的情景,有“我”坐在车窗边透过窗户再也找不到父亲的茫然若失,甚至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呵护,自己对父母的隔膜、代沟,感到一股股暖流或愧疚,产生出想报答父母的冲动;感到即使是最平凡朴素的文字只要充满真情实感就一样非常优美……这样,文本内容才真正融进了学生的血脉,才能给予学生健康成长以永远的知识和精神滋养,学生也从文本中获得了“个人意义”。如果没有这样的效果,那么丰富的文本“矿藏”对于学生来说就仍然是外在的:学生“知道”了,却并未走进内心;学生“理解”了,却并未融入灵魂。文本并没有成为学生主动、积极感知的对象,没有产生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悟解,没有内化为属于自身的永远拥有的认知结构和情意态度,这时候文本学习的效率就大打折扣。
  当前,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伪自主”的情形:老师设计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对话”,表面上看课堂很活跃、自主,实则老师仍以“总管”的身份控制着教学的流程,牵引着学生的思路。学生围绕着老师的问题,揣摩老师的设问意图,猜想老师心目中的“标准答案”。教学内容没有引起学生自主感知的兴趣,也未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这样的教学,是传统灌输教学的新形式,谈不上自主,也不会有“个人意义”的产生。
  二.引导性原则
  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作者存在着时代、心理、情感、认知等等的距离,要想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教师就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一座座桥梁,从而使学生跨越距离,方便、快捷地走近文本,含英咀华,领略芬芳。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在课堂教学的引导过程中,教师的是否成功,最重要的就是看他能否搭建起学生与文本间的这些“桥梁”。搭建起来,突破重难点举重若轻,深入浅出;搭建不起来,解读文本强喂硬灌,味同嚼蜡。这些桥梁,有的时候是一个纲举目张的“总问”,有的时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巧妙“切入”;有的时候是扣住一篇文本的“文眼”,有的时候是对重点词语的品味咀嚼;有的时候是勾引学生的经历经验,有的时候是激活学生的联想想象;有的时候是联系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事例,有的时候是引入文本的背景作者的经历,等等。比如教学苏教版必修五《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文章虽短但说理性很强。我要求学生针对文本内容联想生活中的事例,以例悟文,学生在活跃、发散的思维中成功地走进了这看似艰深晦涩实则意蕴丰厚的哲理散文,获得了属于自我的心灵悟解。比如,有的同学针对题目“人是能思想的苇草”,就想到了海地地震、汶川地震,的确,人在大自然面前简直不堪一击,人真像“苇草”一样脆弱,但是人是能思想的“苇草”,人知道这是地震,知道如何在地震中相濡以沫,互相救助,知道必须要勇敢、顽强地面对灾害,人正因为自己的“能思想”而使自己一次次战胜灾难,走向新的生活,这是自然界任何生物所无法相比的,所以“人因思想而高贵”。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化虚为实的形象化的体悟,学生获得了对文本深入的理解和感知,获得了做人的尊严和价值,获得了面对自然、生活的自信和骄傲。
  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师自己的体悟非常重要。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教不出游泳高手,一个自己没有体悟的老师也无法引导学生成功体悟。比如作文教学,如果老师自己对写作没有切身的感悟,只知道用“语言要流畅、衔接要自然、中心要突出”的高调来要求学生,学生混沌糊涂,又怎能心有所触,写出符合要求的佳作?
  三.多样性原则
  德国哲学家、美学家伽达默尔说:“凡有理解,就总有不同。”阅读作为一种理解活动,其阅读行为和阅读结果因人而异。由于读者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文学修养、审美趣味等方面的不同,对作品的感受也自然千差万别,诚如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所说:“古人之言,包含不尽,后人读之,随其性情高下,各有心会。”所以同一部杜诗“兵家读之为兵,道家读之为道,治天下国家者读之为政”(清·薛雪《一瓢诗话》)。一部《离骚》“才高者苑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刘勰《辩骚》)。而且,即使同一位读者,在不同的时期阅读同一部作品感悟也不尽相同,如毕淑敏读童话《海的女儿》,8岁时,读得“泪流满面”,被故事情节、人物所感动,对人鱼公主极为同情;18岁时,“情窦初开”,读出了爱情,为人鱼公主“无私和高尚”的爱情“抱着不平”;28岁时,“做了妈妈”,读出了亲情,读出了人鱼公主的勇气、智慧和善良来自亲情;38岁时,“开始写小说”,读出安徒生的写作“随心所欲”,以为故事结尾有点“画蛇添足”;48岁时,“心平气和”和“天眼洞开”,悟出这是写“灵魂的故事”。所以,文艺作品的诞生不是艺术活动的终点,而是像田径运动中的接力赛,作家像传接力棒似的把艺术形象交给欣赏者,使艺术形象的生命在欣赏者的欣赏活动中活跃、丰富。欣赏者总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去品味、领悟,产生出丰富多彩、各不相同的自我解读。文学作品也因此被人常读常新,经久流传,芳香千古。因此,文学解读的丰富性是一种必然特性。教师面对学生不同的领悟,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和独特体验,不能以自我的理解来限制学生,用固有的思维定势,进行非此即彼的僵化判断。允许“多样性、个性化”的体悟,是完全符合文学鉴赏规律的,也体现了对审美接受主体的尊重。
  四.正确性原则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悟,并不是认同学生对文本随心所欲的解读。教师要对学生的个性化体悟做出恰当的评价,学生的见解正确独到,理所当然应予以表扬;理解不够完善的,则需要加以引导和启发;而对那些明显有误读和曲解的体悟则必须给予纠正。近年来,在新课改实践过程中,有这么一种声音:学生的理解是没有错误的,“背经叛道”是创新的表现。比如一位老师教学《乌鸦与狐狸》,学生说:狐狸很聪明。乌鸦不开口,狐狸想办法,奉承乌鸦会唱歌,使它张开嘴,乌鸦口中的肉掉下来了,狐狸胜利了。一位老师教学《故乡》,讨论闰土贫困的原因,竟有学生出语惊人:闰土未实行计划生育,生孩子太多造成的。一位老师教学《项链》,有的学生不去挖掘小资产阶级虚荣心这一造成玛蒂尔德人生悲剧的根本原因,而是对玛蒂尔德丢失项链的偶然性大做“生成”。这些“生成”,竟然受到授课老师的肯定,认为这样做符合新课改的精神,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对文本的创造性解读!事实上,小学的课例中,学生是对丑恶唱赞歌,是美丑不分;初中的课例中,学生是以今释古,是错误推理;高中的课例中,学生是主次不分,是游离主旨。我们一定要明白,尊重学生与否定其错误认识并不矛盾。尊重学生是要尊重他们的创见,而不是肯定他们的误解。课堂上虽然学生是主体,但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体现,必须注重对学生生成方向和生成内容的正误辨别和宏观调控。
  
  杨帆,语文教师,现居江苏灌南。本文编校:黄碧斋
其他文献
李煜作为南唐后主,在被宋灭国之后,从一个“几曾识干戈”的风流皇帝沦为阶下囚,备受凌辱,每天以泪洗面,所以他后期的词作中抒发了深切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相见欢》正是这些作品中的代表。  词人起笔就道“无言独上西楼”。“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喻的多少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啊!“月如钩,
如何构建和谐、共生的、具有一定“厚度”的语文课堂?笔者以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布设课堂教学深邃的背景,表现教师的深度  所谓“背景”,就是文本之外的映衬,生活、历史、文化等等都可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背景。有了背景的映衬,主题会更鲜明;有了背景的映衬,对象会更生动。  构建“共同性领域”。多数情况下,我们是以第三者的角度“冷眼旁观”地学习语文,于是语文更多地成为了干瘪的符号文字和阅读材料,难
“生本课堂”这一概念来源于“生态课堂”,强调以学生为本,突出“对话”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教师对学生的引领、启迪、鼓励、唤醒和激发作用。它需要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呵护心灵,最大限度地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实现学生潜能的有效开发,实现教学与发展的真正统一。可以说,如果离开了“以生为本”,就不可能有“生态课堂”。  讲“生态课堂”就不能不讲“教育生态学”。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
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有更丰富和深入的理解,在完成《木兰诗》的教学任务后,笔者组织学生观看了由陈坤、赵薇主演的2009年版电影《花木兰》。学生们在观影过程中的一系列表现,引发了笔者对文学经典阅读与影视作品观赏问题的思考。  思考一:借影片观赏促经典诵读  由于是先学后看,学生们在观影之前大都已经能够背诵诗歌,所以当影片中出现木兰织布、代父从军等镜头时,不少学生都情不自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对话应是师生平等基础上彼此都敞开心灵的深层对话。只有深层对话,对话者才能与文本、作者、自我、他人有效互动、心灵碰撞、思想交锋,从而改组或重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认识、情意和思想境界。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需追求深层对话。  一.转换思考角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话时若能宕开一笔,打破传统思维,转换思考角度,往往会带来更深层面上的理解,从自己的箱子里走出来,找到
在整体阅读教学中,能起主导、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创造的重要提问或问题,我们称之为课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高明的老师善于设计教学“主问题”,用一个或几个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引导学生深入课文,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有效地避免课堂上浅层次的“碎问碎答”的教学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和课堂活动的主人。  那么如何进行阅读教学的
目前的语文教学只偏重谋篇布局的指导而忽略了阅读指导,许多中学生不是主动阅读,而是被动阅读;不是“我要读书”,而是家长、老师“要我读书”。这与学生自己阅读、感悟少有关,缺乏兴趣成为阅读教学的心理障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优化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多读多练,在实践中增进兴趣。  从人们的认识规律看,阅读教学可分为四个层次:感知理解、揣摩品味、积累巩固、拓展创新,它们之间既是独立的,又体现了人们学习过程中
晓苏:汪老师,您好!听说您近年就语文教学与文学批评做了一些深入研究,语文教学与文学批评有关系吗?  汪政:是的,是我与南京师范大学的何平老师一起做的,最近将结集为《阅读的解放》出版。我以为语文教学与文学批评不但有关系,而且关系非常密切,甚至可以这样说,语文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批评活动。  从语文教学的目标看,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但要运用文学批评。而且要让学生知道基本的文学批评方法并且在学习中尝试运用,
“语文素养”的内涵,众说纷纭,有偏于理论角度的“素质说”,有偏于实践角度的“能力说”,也有两者兼之的“综合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这段阐述语文“课程性质”的文字看,我以为“语文素养”应是指一个人在语文方面养成的
近期学校组织了许多听课活动,课听得多了,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究竟需要学生怎样学语文呢?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学”,淡化教师的“教”,我们县开展了“活动单导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课堂上学生是解放了,但是教师“引导”的作用没发挥好,师生对语文学习到底学什么,一片茫然。我觉得我们还是站在这三个层面来把语文学好比较实际一些。      一.读懂文本    认识字词,懂得词意,弄懂句意。在理解文章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