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艺术例谈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m_im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整体阅读教学中,能起主导、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创造的重要提问或问题,我们称之为课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高明的老师善于设计教学“主问题”,用一个或几个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引导学生深入课文,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有效地避免课堂上浅层次的“碎问碎答”的教学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和课堂活动的主人。
  那么如何进行阅读教学的主问题设计呢?
  1,拟写标题式
  类似这样的提问方法有“添加式拟题”、“另拟标题”、“加副标题”、“评论标题”等。这样的提问设计往往能有效地牵动全体学生进入课文,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课文,多角度地评价课文的内容与主题,巧妙地要求学生在认识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化的精练的语言表达。
  教学《中国石拱桥》,在课文初读阶段,老师要求同学们在读文中思考——如何在课文标题“中国石拱桥”前加上一些修饰语,并要求学生对添加的内容稍作解释。于是,同学们纷纷发言,说出了“成就辉煌的中国石拱桥”、“世界著名的中国石拱桥”、“美丽而坚固的中国石拱桥”、“古朴灿烂的中国石拱桥”、“造型奇特的中国石拱桥”、“巧妙绝伦的中国石拱桥”、“多姿多样的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独一无二的中国石拱桥”等。为课文标题“中国石拱桥”加修饰语,并要求学生对添加的内容作解释,这一设计促使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多角度地了解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训练。课文有了这样生动厚实的铺垫,就有了高效阅读教学的保证。
  2,创编故事式
  一些文言文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而且往往有不少成语出典其中,教者如果能利用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成语,通过创编故事设计“主问题”,有利于激发兴趣,简化头绪,突出重点。
  在《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的开始阶段设计“主问题”:教师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口头创编“门庭若市”的成语故事。教者将一般老师惯常所做的解读课题、简介作者、介绍背景、诵读课文、感知整体等多个教学环节浓缩在这一精当的主问题之中,用一个主问题就替代了繁多的教学环节,完成了对全文的整体感知。既有“删繁就简三秋树”的简洁之妙,又有“领异标新二月花”的新颖之美。
  3,课题追问式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简洁醒目而传神,往往能激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凡是体现思路,揭示重点,统率全文的题目一般都可作为设计主问题的突破口。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的教学中,在指导学生充分预习后,我从解题入手设计了一个提挈全文的主问题:消逝前的罗布泊是怎样的,消逝后又是怎样的,是什么原因使它消逝了?围绕这一主问题,师生深入到课文内部,通过对罗布泊消逝前后的对比,探究出了它消逝的原因。
  教学《小石潭记》,巧妙地扣住文章标题,带动全篇的阅读。所设计的主问题是:“小石潭记”四个字,字字在课文中都有“文章”。请同学们从标题中任选一个字,分别用“小”“石”“潭”“记”来说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能够分别表现这四个字。教者以“石”为例,进行示范:“全石”“卷石”是明写石潭,“犬牙差互”是暗写石岸:“如鸣佩环”写出了水击石声的清越,“影布石上”写出了水的清澈;“凄神寒骨”不仅写石的冰凉。还含蓄地表现出作者的悲凉心情……然后学生根据要求和示范,自选内容,自由品析。这种教学设计显得大气,给学生深入地研读课文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4,词句探究式
  抓住在全文内容或结构上起重点作用的词句来设计主问题,有利于学生提纲挈领,把握要点,探求作者布局谋篇的匠心和选材立意的技巧。
  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一文中说:“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句在文中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教学中我扣住此句设计了一个提挈全文的主问题:文中哪些句子写了奇山,哪些句子写了异水,作者是怎样表现他们的“独绝”的?
  张晓风的散文《行道树》的结尾说:“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这一句是全文点明题旨的话,也是对全文内容的收柬。我从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忧愁而又快乐”人手,设计了一个主问题:行道树为何忧愁,又为何快乐?从文中找出语句来理解。通过这一组相互矛盾着的关键词,学生深入研读文本,理解行道树忧愁和快乐的真正内涵,从而深入理解了行道树在奉献中快乐着的奉献者形象。
  5,选点拎线式
  一些小说散文,学生初步阅读时会感到有些零乱,教者如果能从有关情节线索中精心选择一个内涵丰富的点并以此形成一个“主问题”,使这个“主问题”形成一条教学线索,往往能牵动起学生阅读和思考,不仅使学生顺利地读懂课文,而且使他们的思维也受到有效的训练。
  在课文《孔乙己》的教学中,教者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谈谈孔乙己与“偷”。要求学生围绕“孔乙己与‘偷”’自读课文,从课文中任选一个点进行品析讨论。在教师的点拨下,引发了学生的课堂讨论:第一,由“偷”引出“酒”。为喝而偷,深刻揭露了孔乙己好喝懒做的性格。第二,由“偷”引出“笑”。“偷”成了人们取笑、挖苦、揭短的把柄,由“偷”引出的笑,表现了社会环境的冷漠。第三,由“偷”引出“打”。小说中的孔乙己,不管是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还是脸上又添新伤疤,以至被打折了双腿,他始终都没有醒悟过来,世人也没有停止对他的“打”。第四,由“偷”引出“情”,文章通过写孔乙己的“偷”,深刻揭示出孔乙己性格上的弱点,表现了作者对孔乙己又怒又哀的态度。作者在小说中用一个“偷”字贯穿全文,从而更广泛、更深程度地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作品的思想内涵。由这个“主问题”组织起来的课堂阅读教学,学生首先带着明确的问题,怀着探求的兴趣进入课文,圈点勾画,品评咀嚼,思考表达,接着又带着学习的兴趣和表达的欲望,参加讨论,听取点拨,深化认识。课文教学在这一环节中可以说是读、写、听、说、思融为一堂,能力提高和技巧训练合为一体,学生的活动和教师的点拨相映生辉。
  6,品读鉴赏式
  语文学科的本位是对语言的玩味与感悟,对文章写法的揣摩,以及对语言背后价值取向的感知和人文精神的悦纳。主问题的设计应关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摸索语言规律,获得言语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揣摩写法技巧,鉴赏行文构思,品评人物形象。
  鲁迅先生的《社戏》一文,以“我”看社戏的经过为中心情节。我在教学中将本文的情节从“事情”的角度概括为“随母归省——钓虾放牛——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归航偷豆——六一送豆”八段情节以后,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情感特点、兴趣特点设计了两个主问题:l 你读哪一段情节觉得最有趣味?说说理由。2,你认为文中哪个段落或句子写得最精彩?说说理由。这两个主问题的设计,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到深入理解,到对本文在写法上的收获,对语言的品味等都一包袱拎起来了。因为文中有很多充满童真童趣的情节可以调动学生童年生活的体验。触动了学生的兴趣点、情感点,因而学生们说得兴味盎然。
  7,美点寻踪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让学生实现以上目标,就必须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语言内部,汲取文本语言的养分,从而获得审美体验。
  在教学《与朱元思书》的美点品析阶段,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课文。从语言之美、画面之美、结构之美等等不同的角度去发现课文的美妙之处。同学们发现、欣赏的眼光迅速伸向课文深处:“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写得美,我仿佛感受到了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轻松惬意;“缥碧”强调了水的青绿、澄清;“千丈见底”夸张地写出江水清澈透明;“游鱼细石,历历可见”让我感觉到静静的细石与快乐的游鱼相映成趣……像这样长时间、大面积、深层次的品析审美活动在教学中生动地出现,这是主问题教学实践所带来的课堂艺术的魅力,这样的魅力,在一问一答式的教学中,永远感受不到。
  8,思维训练式
  作为教学的设计者,要善于将教材作为学生历练的凭借,在开发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行有效的训练,以培养出思想丰富、思维灵活、见解深刻、技高一筹的学生。
  宁鸿彬老师教学《有的人》,要求学生把诗中的8个“有的人”改成具体的一类人,发表见解时采用朗读课文的形式直接把改动后的结果读出来。
  一个同学诵读道:被人民憎恶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被人民爱戴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残酷剥削人民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哦多伟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又一个同学站起来诵读:鱼肉人民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造福人民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反动统治者/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共产党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这个教例妙在“把诗中的8个‘有的人’改一下”这个教学“主问题”的设置,并由此而形成“替代式朗读课文”这一奇特的教学过程。“有的人”这个切点能让每一位学生都从不同的角度来展开自己的思考,能让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真实体会对其进行替换。“改一下”三个字拉起了一根重要的、品析课文艺术与思想特点的教学线索,一线以串珠,成功地拎起了一连串的教学内容,串起了全体学生参与的课堂创造活动的彩珠,在明快单纯的教学线条中激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主问题”是从课文中提炼出来而又能让学生深入课文中去的大“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它能够让学生用探求的眼光进入课文的每一个角落,从而达到引导学生细细思考、深刻探究的目的;而这些又始终是围绕着某条主线进行的。这就是“主问题”的“凝聚力”和“支撑力”。有质量的课堂教学提问,应该有“一以抵十”的教学效果。我们要力求用数量少质量高、一问能抵许多问的主问题设计来激活我们的课堂教学。
其他文献
湖北省建始县第一中学坐落于风光秀丽的光润河畔。学校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空气清新,四季如春,是土家儿女读书的好去处。校园里书声琅琅,笑语盈盈,充满和谐生机并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氛围。在这书香雅韵、人文浓厚的校园里,一群德才兼备的语文老师,活跃三尺讲台,引领学生感受母语的魅力。  建始一中语文组是一个团结严谨、勤于工作、勇于创新的教研组。语文组共有教师36人,其中研究生二名,中学高级教师12人。60后、7
通渭县第三中学,位于通渭县城西北一角,天巉公路以南,背靠巍巍笔架山森森,南临浩浩牛谷水湍湍。这里山环水绕,风光旖旎,农田溢香,民风淳朴,校舍虽在城区,然不改园田闲适。学校布局新颖别致,建筑美观迷人,校园里松柏苍翠葱茏,摇曳多姿,奇花异草,四季争艳,楼台亭阁,熠熠生辉,园林式的环境,成就了雏鹰腾飞的伟业,是附近县镇儿女读书和成长的幸福乐园。2008年,县委县政府着眼于“科教兴县”战略,落实把高中办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语文教学培养人文素质的基本途径是“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基本方法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通过生与文、生与生、生与师之间的对话互动,促使学生产生个性化的感悟,积淀语感,唤醒潜在的悟性,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而传统节日正是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特定人
新课标强调:“学习应当是‘接受’和‘探究’的和谐统一。不能忽视对必要的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1]其中的“接受”应理解为是在“精讲”基础上的“接受”,“传授”应理解为是在“精讲”基础上的“传授”,这是本文要重点探讨的问题。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说:“精讲的‘精’,是质量概念,不是数量概念。精讲这个问题,主要是由于教白话文才产生的。……当老师应当会‘言传’,就是说给学生一点启发,让他们体味得
关于写作教学与公民意识的关系,复旦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邓正来教授曾在上海市首届写作教学峰会上发出过深沉的呼唤:“写作教学必须承担培养合格公民的责任”,作为合格公民“必须积极参与公共生活,能够为社会的发展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参考建议”。其深广的忧思,仿佛跫响空谷,催迫着我们一线教师去检点、反思。学生写作要有社会性,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关注个体人生的悲欢离合,固然应该关注,但也不应该排斥社会重大事件和重
李煜作为南唐后主,在被宋灭国之后,从一个“几曾识干戈”的风流皇帝沦为阶下囚,备受凌辱,每天以泪洗面,所以他后期的词作中抒发了深切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相见欢》正是这些作品中的代表。  词人起笔就道“无言独上西楼”。“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喻的多少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啊!“月如钩,
如何构建和谐、共生的、具有一定“厚度”的语文课堂?笔者以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布设课堂教学深邃的背景,表现教师的深度  所谓“背景”,就是文本之外的映衬,生活、历史、文化等等都可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背景。有了背景的映衬,主题会更鲜明;有了背景的映衬,对象会更生动。  构建“共同性领域”。多数情况下,我们是以第三者的角度“冷眼旁观”地学习语文,于是语文更多地成为了干瘪的符号文字和阅读材料,难
“生本课堂”这一概念来源于“生态课堂”,强调以学生为本,突出“对话”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教师对学生的引领、启迪、鼓励、唤醒和激发作用。它需要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呵护心灵,最大限度地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实现学生潜能的有效开发,实现教学与发展的真正统一。可以说,如果离开了“以生为本”,就不可能有“生态课堂”。  讲“生态课堂”就不能不讲“教育生态学”。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
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有更丰富和深入的理解,在完成《木兰诗》的教学任务后,笔者组织学生观看了由陈坤、赵薇主演的2009年版电影《花木兰》。学生们在观影过程中的一系列表现,引发了笔者对文学经典阅读与影视作品观赏问题的思考。  思考一:借影片观赏促经典诵读  由于是先学后看,学生们在观影之前大都已经能够背诵诗歌,所以当影片中出现木兰织布、代父从军等镜头时,不少学生都情不自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对话应是师生平等基础上彼此都敞开心灵的深层对话。只有深层对话,对话者才能与文本、作者、自我、他人有效互动、心灵碰撞、思想交锋,从而改组或重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认识、情意和思想境界。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需追求深层对话。  一.转换思考角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话时若能宕开一笔,打破传统思维,转换思考角度,往往会带来更深层面上的理解,从自己的箱子里走出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