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还原《红楼梦》茄鲞的大厨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own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强

  “别哄我了,这哪有茄子味啊?”电视剧《红楼梦》里,贾母让凤姐给刘姥姥吃了一口茄鲞,刘姥姥愣是没吃出茄子味。制作过程颇为复杂的茄鲞,如今被东北小伙刘强复刻出来。从当学徒到成为名厨,他把每道菜做出了中华文化的味道。
  要做就做最好
  刘强出生在黑龙江哈尔滨一个小镇,父亲是一名乡厨,每次帮厨回来,都会给他带一小块肉,年幼的他希望长大后当一名厨师。15岁那年,刘强不想再上学,觉得不如早点学门手艺傍身。父亲深知厨师行业是个勤活、苦活,怕儿子坚持不了。但刘强执意要出去闯荡,姥姥偷偷塞给了他20元钱。就这样,刘强趁父母不在家时,跑到县城亲戚家的酒店里打工。
  当学徒的日子并不好过,刘强每天扫地、洗碗、端盘子,累到腰酸背痛,但没有任何怨言,他总是悄悄鼓励自己:不能一辈子当学徒,一定要学到真本事!
  学徒的第一个基本功是翻勺,别人学很久,刘强第二天就会了,因为当天晚上他一直在练这个动作。其他菜肴,只要他在旁边看师傅们做一遍,默默记住要领,就大致能做出来。
  刘强在亲戚家的酒店当了十个多月学徒,基本功已经练得很扎实。但他知道,一个优秀的厨师,熟练的刀工是必备的技能。于是,他通过应聘来到一家更大的酒店学习切菜。
  刘强在大酒店跟着师傅们完成一道道菜品,他上手很快,学了一年多,东北菜基本都会做了,工资也涨了两倍。
  “大厨不能只会做东北菜。”刘强知道粤菜在美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他从同事口中得知广州一家酒楼正在招厨师,老板恰好是东北人,便独自跑去广州闯荡。不到一年,他就学会了做粤菜。
  带着学到的手艺,刘强回到东北开了家小饭馆。他一天能炒三百多道菜,价格从3元到14元不等,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1500元。他真切感受到凭本事赚钱的踏实。
  后来,广州那家酒楼的老板找到刘强,希望他能回去掌勺,他借此机会把学到的粤菜技巧和家乡菜融合到一起,很快成为店里最年轻的厨师长。
  保持敬畏之心
  2009年,刘强参加鲁菜大师高炳义的烹饪培训课,格外激动。为了抢到第一排的座位,他不去餐厅吃饭,只买两个包子对付。“这小伙子不错!”高炳义非常看重刘强,收他为徒。
  一次,刘强跟高炳义学做鱼骨。鱼骨是一道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名贵菜肴,干鱼骨很硬,又腥又臭,需要泡发五天五夜,掌握好做法和火候,才能让最终的鱼骨成为一道透明软糯的菜肴,泡和蒸都很重要。“少泡一天也沒人知道。”刘强没有耐心等待,就少泡了一天一夜。结果,他做出的鱼骨完全不行。高炳义一眼就看出他偷了懒,拍着桌子狠狠批评道:“年轻人,不要觉得自己很在行,研究厨艺要有三心——用心、细心、耐心,马虎不得!”刘强的脸红到脖子根,羞愧不已。此后,刘强每一道经手的菜肴都会付出百分之百的耐心和细心。
  2011年,刘强跟着高炳义去北京大学参加一个团餐项目,因为他表现不错,便让他负责。他和团队小伙伴把北京大学百年经典菜肴都潜心研究了个遍,对1234个品种的菜品分析得头头是道,还出了一本叫《团餐食谱1234》的书。
  “对待每一道菜,都不再是做菜那么简单,厨艺、厨德、坚持、心态都很重要。”刘强掌握了做菜的精髓。2013年,联合国举办了一周的美食活动,刘强受中国烹饪协会委派,与十二位中国名厨前往联合国总部,向世界展示中国美食。“为国争光,好评如潮。”时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送给刘强等人八个字。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三次接待了刘强等人并给予盛赞:“中国烹饪五味调和,千变万化,饱含哲理性。”刘强没想到,单凭做菜就走上了国际舞台,他既激动又兴奋。
  2018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开播,刘强是发布会上的总厨师长。节目中,他做了五个菜,其中煎转黄花鱼是鲁菜大翻勺的功夫菜。烹制过程中,需要将黄花鱼一次性翻转180度,保持整齐不乱,汁水不洒,这样才能使得黄花鱼外表酥脆而肉质鲜美,需要极高的技艺。一颠一翻中,尽显功力;一刀一勺中,古韵悠长,刘强做菜细节的绝美画面让观众大呼“帅爆了”。
  传承中华文化
  刘强凭着一手好厨艺,在业内声名大振,三次担任中央电视台《开讲啦》节目嘉宾,年纪轻轻就收了上百个徒弟。他还被外交部派往美国、法国、阿联酋、印度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交流、比赛和进行厨艺表演。
  随着短视频时代的到来,2020年7月,刘强用“爷俩儿好菜”这一账号入驻短视频平台,进行美食创作。一道道看似简单的食物,在他手里变了花样,那股香味似乎能透过手机屏幕飘进观众鼻子里。
酒香烧肉

  就连蛋炒饭经刘强的手也能做出不同的味道,“米饭要用隔夜饭,鸡蛋蛋清和米饭搅拌后再下锅,翻炒鸡蛋时,要将打散的鸡蛋慢慢淋入油锅中……”他边在镜头前翻动食材,边讲解如何备料才能保证蛋炒饭的最佳口感。高炳义则详细介绍蛋炒饭的历史,从隋朝的碎金饭到扬州炒饭、再到如今的蛋炒饭,一份简单的蛋炒饭背后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师徒二人的搭配,让观众啧啧称奇。
  刘强看《红楼梦》中凤姐为刘姥姥介绍茄鲞的做法时,不免心里一动。“你把才下来的茄子皮削了,切成碎丁,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和香菌、蘑菇、新笋、五香豆腐干、各色干果切成丁,用鸡汤煨了,再香油一收,再用糟油一拌,生在罐子里封严了,要吃的时候用现炒的鸡爪肉一拌就好了。”凤姐介绍得很详细,何不一试?刘强据此还原了《红楼梦》中的茄鲞。
  “大厨还原《红楼梦》名菜”的话题一度冲上了微博热搜。两个多月时间,刘强更新了70余条视频,作品不只是茄鲞,还有800年前的神仙鸡、乾隆品尝过的梨汁萝卜丝、慈禧赐名的香花鸡皮片等中华传统菜肴。
  “我们想通过短视频,让大家能够学会做某道菜,或者可以了解该道菜背后丰富的历史,而绝非哗众取宠赚吆喝。”未来,刘强希望更多名菜能走入寻常百姓家,让人们吃得明白的同时,了解这些菜肴背后的文化和历史。
  编辑 家英宏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新四军在1937年的抗日烽火中应运而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泛发动群众,深入开展敌后斗争,创建、巩固和发展华中抗日根据地,牵制、抗击和消灭了数十万日、伪军,为赢得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铸就了可贵的铁军精神。江苏是华中抗战的主战场,也是新四军生活、战斗过的重要区域和重建军部所在地。在建党百年之际,让我们走进盐阜革命老区,参观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盐城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泰山庙)、阜
期刊
南京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在这里曾经翻卷过多少历史的烟云,雨花台更是一个有着特定的历史承载和政治意涵的地方。今天,我们将从雨花台烈士陵园出发,经恽代英烈士殉难处,到煤炭港22号中共南京铁路地下党小组旧址,循着党的足迹,重温那段峥嵘岁月。年轻的他们扛起民族和国家的命运  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南京雨花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的集中殉难地。从1926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
期刊
江苏淮安是周恩来的诞生地,也是苏皖边区政府旧址所在地,红色基因深深地写在了这片土地上。七一前夕,记者怀着对周恩来总理的无限崇敬来到了淮安。催人奋进的精神家园  周恩来故里旅游景区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主要景点有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驸马巷、河下古镇。在周恩来纪念馆馆前广场上,映入眼帘的是周恩来铜像,总理面带微笑,亲切和蔼,既有伟大政治家的轩昂气质,又有普通人的谦和之韵。  “其姿势取材于20
期刊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坐落在徐州凤凰山东麓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内。在10万余棵雪松、侧柏等珍贵树木的环抱中,雄伟的纪念馆与山顶的纪念塔遥相呼应,整个园林幽静素朴且庄严肃穆。2017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前来瞻仰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深有感触地说:“革命胜利来之不易,靠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一大批将帅之才和战斗英雄,更靠人民的支持和奉献。”纪念馆通过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一个
期刊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  泰州船工们立下誓言:“我们保证把解放军送过长江去!”“黄桥烧饼黄又黄哎,黄黄烧饼慰劳忙!”一首《黄桥燒饼歌》再现当年黄桥决战的烽火岁月;泰州第一名共产党员沈毅的《醒农歌》为当地贫苦农民指明了团结自救的方向,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的斗志,提高了农民的觉悟,第一次冲破了“穷是命”的宿命思想,第一次切实感受到只有跟共产党走,才有出路……一个个感人的革命故事,承载着泰州这片热土
期刊
程晉  什么是数学?是熟悉的阿拉伯数字,还是陌生的数学符号?在上海财经大学数学院院长、复旦大学教授程晋看来,数学是一门厘清关系、研究关系并解决问题的学科。万物互联,而互联基于数学。数学战疫  2020年早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上海街头空荡荡的,如今回忆起来,刻骨铭心的还有媒体报道每日新增病例人数和死亡病例人数。“节前疫情还没暴发,我在武汉参加会议。回上海后不久,武汉就宣布封城。”与封城擦肩而过
期刊
乌可力  现年86岁的乌可力是我国著名蒙古族科学家、国家一级教授,全国劳动模范。早年跟随父亲乌兰夫参加抗日队伍,听从父亲乌兰夫的教导,进军科研,师从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从内蒙古到延安,从延安到北京,乌可力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见证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来到延安  年幼时,乌可力和母亲、哥哥、姐姐、弟弟生活在内蒙古土默特旗的塔布子村。1939年,绥远地区党组织先后护送大批蒙汉青年前往延安学习,乌可力的哥哥、
期刊
邹彬  “小砌匠”邹彬是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五局)质量管理员,头上顶着多个耀眼光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三届全国青联常委、全国技术能手、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区砌筑项目冠军……2021年5月4日,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火热出炉,邹彬榜上有名。崭露头角的“小工匠”  邹彬在日记中写道:“学历不见得是成功的唯一途径,懒惰肯定是幸福的硬伤!”  1995年8月,邹彬出生在
期刊
戎建刚  “有梦想就要努力实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8511所科技委主任戎建刚,长期从事电子对抗研究工作,在他看来,不必拘泥于过去的学历和经历,在干中学、学中干,就能快速成长。逐梦航天  1963年,戎建刚出生于江南农村。小学三年级时,他在一部电影中看到工程师趴在图纸上做设计,图纸竟有屋顶那么大。戎建刚既震惊又羡慕,希望将来成为一名工程师。  1980年,戎建刚参加高考,在填写志愿时仍不忘儿时梦想,
期刊
作为工艺研发工程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化合物部技术总监章军云始终以推动核心元器件自主创新为己任,坚守在核心芯片工艺领域一线,主持多项国家重点项目,在第二代半导体砷化镓、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领域,攻克了多个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出多种核心工艺,推动了化合物半导体等核心器件走向工程化应用。攻坚克难  2006年,章军云进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所攻读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五十五所工作。  
期刊